1
|
出版人语 |
何承伟
彭兆平
|
《出版参考》
|
2002 |
1
|
|
2
|
寻找和把握出版业 继续改革的聚焦点 |
何承伟
|
《传媒》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3
|
辛勤创业五十载 改革开放谱新篇——写于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成立五十周年之际 |
周建宝
|
《印刷杂志》
|
2006 |
0 |
|
4
|
瞿秋白、杨之华在白色恐怖的上海 |
丁景唐
|
《常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
2003 |
0 |
|
5
|
俞颂华与《时事新报》副刊《学灯》 |
张黎敏
夏一鸣
|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6
|
《纽约客》:媒介知识分子的傲慢与偏见 |
张黎敏
夏一鸣
|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7
|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何为国家,又如何地理? |
张黎敏
夏一鸣
|
《中国图书评论》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8
|
纸质科普传媒面临的挑战和使命 |
郝铭鉴
|
《上海科技馆》
|
2010 |
1
|
|
9
|
三套书和一本杂志的启示 |
何承伟
|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10
|
中国螺女型故事中“螺”与“蚌”的象征意义 |
徐华龙
|
《百色学院学报》
|
1999 |
4
|
|
11
|
《贞观盛事》的掌声 |
陈保平
|
《上海戏剧》
|
2000 |
0 |
|
12
|
可以缩小的差距——沪深两地印刷比较后的两点建议 |
许家树
|
《出版与印刷》
|
1998 |
0 |
|
13
|
夏日田野的清风——夏野先生十周年祭日感怀 |
陈学娅
|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14
|
标点符号趣话 |
张呈富
|
《秘书》
|
2007 |
0 |
|
15
|
署名“秋华”一文 |
丁景唐
|
《常州师专学报》
|
2002 |
0 |
|
16
|
七一说“头” |
江曾培
|
《秘书》
|
2011 |
0 |
|
17
|
多点精短讲演 |
江曾培
|
《秘书》
|
2010 |
0 |
|
18
|
对文字多点敬畏 |
江曾培
|
《秘书》
|
2013 |
0 |
|
19
|
出版社,你忏悔吗? |
郝铭鉴
|
《编辑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0 |
|
20
|
论未来出版形势下编辑的综合素质 |
王敏
|
《编辑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