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表面光学传感器设计与应用研究
1
作者 吴鸯 诸仲夏 吴雪尘 《应用激光》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9-157,共9页
光学传感器在科研和社会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传统光学传感器存在体积大、难集成等方面的不足,制约光学传感器向集成化和便携化的发展。尺寸小、易集成的微纳光学传感器可以有效解决传统光学传感器面临的问题,其中超表面光学传感器具... 光学传感器在科研和社会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传统光学传感器存在体积大、难集成等方面的不足,制约光学传感器向集成化和便携化的发展。尺寸小、易集成的微纳光学传感器可以有效解决传统光学传感器面临的问题,其中超表面光学传感器具有设计自由度高、检测灵敏、性能可靠、获取信息多样等优势,是实现传感器集成化和小型化的可行路径。超表面是一种有力的光场调控工具,通过对超表面单元结构的定向设计可实现超表面光学传感器的功能定制。在超表面结构的设计和优化过程中,人工智能算法和深度学习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超表面光学传感器设计的效率和准确度,降低设计所耗费的时间。得益于超表面光学传感器在设计、功能、便捷性上的优点,其在生物和医疗检测、光开关、光计算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表面 光学传感器 算法和深度学习 检测 光计算
原文传递
超表面光学计算实现与应用研究
2
作者 吴雪尘 吴鸯 诸仲夏 《应用激光》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6-224,共9页
大数据时代的海量数据处理任务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对算力的爆炸式需求。传统电子计算系统由于受到集成电路技术和本身的架构的制约,难以在算力和计算速度上有质的提高。算力不足已经成为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瓶颈,发展新的计算范... 大数据时代的海量数据处理任务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对算力的爆炸式需求。传统电子计算系统由于受到集成电路技术和本身的架构的制约,难以在算力和计算速度上有质的提高。算力不足已经成为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瓶颈,发展新的计算范式从基础研究转变为一种紧迫的现实需求。光学计算系统高速、高并行和低功耗等特性契合了对理想计算范式的要求。本文通过基于超表面的光学计算系统设计,利用其自由度高、功能强大的特点,实现诸如卷积、微分、积分等数学运算,并在边缘检测、模式识别、图像处理等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领域开展应用比较研究,从而论证得到超表面的光学计算系统替代电子计算系统的可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表面 人工智能 算力 超表面光学模拟计算 超表面光学逻辑计算
原文传递
光学神经网络实现与应用研究
3
作者 吴雪尘 诸仲夏 吴鸯 《应用激光》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0-200,共11页
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带来了数据的指数增长和对算力的爆发式需求。集成电路技术进步所能提供算力的速度已经远落后于人工智能算力需求的增长速度。同时传统电子计算系统由于冯诺伊曼架构的局限,难以满足对计算速度和功耗的要求。... 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带来了数据的指数增长和对算力的爆发式需求。集成电路技术进步所能提供算力的速度已经远落后于人工智能算力需求的增长速度。同时传统电子计算系统由于冯诺伊曼架构的局限,难以满足对计算速度和功耗的要求。光学计算系统是有效解决传统电子计算系统算力、速度和功耗难题的可行方案之一。光学神经网络是光学计算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光学硬件搭建的光学神经网络可直接在物理上实现卷积、微分、积分等数学运算。由于光学神经网络具有高并行能力、高带宽、高速度、低功耗等优势,能够有效解决人工智能的算力焦虑和功耗制约,在图像处理、语音识别等广泛领域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神经网络 人工智能 算力 空间光学神经网络 集成光学神经网络
原文传递
超构光学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诸仲夏 吴雪尘 吴鸯 《应用激光》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91-197,共7页
超构表面是由亚波长尺度的人造微纳米结构组成的二维平面光学元件,可以通过对超构表面单元结构进行设计来改变光波的相位、振幅和偏振等,从而实现光场调控。光学传感器根据吸收、发射、荧光等原理,利用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来检测微小物... 超构表面是由亚波长尺度的人造微纳米结构组成的二维平面光学元件,可以通过对超构表面单元结构进行设计来改变光波的相位、振幅和偏振等,从而实现光场调控。光学传感器根据吸收、发射、荧光等原理,利用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来检测微小物体。凭借超构表面的物理和设计的灵活性,基于超构表面的光学传感器即超构光学传感器被赋予了卓越的性能。本文介绍了超构光学传感器的技术背景,叙述了其工作原理,并介绍了其不同的应用场景,最后对超构光学传感器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构表面 微纳光学 超构光学 传感器
原文传递
半导体激光的新应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袁丽萌 贾锋 《应用激光》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1-173,共3页
半导体激光器(LD)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用途。新型1470nm半导体激光与传统的1.06μm YAG激光相比具有较强的组织吸收率,与10.6μm CO_2激光相比则具有较高的切割效率,适用肿瘤切除,外科手术,腹腔镜手术等微创手术。1470nm半导体激光的能... 半导体激光器(LD)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用途。新型1470nm半导体激光与传统的1.06μm YAG激光相比具有较强的组织吸收率,与10.6μm CO_2激光相比则具有较高的切割效率,适用肿瘤切除,外科手术,腹腔镜手术等微创手术。1470nm半导体激光的能量既能被血红蛋白吸收也能被细胞水吸收,热量能集中在体积很小的组织内,迅速汽化分解组织,在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妇科疾病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470 nm激光 半导体激光 微创手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