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简介
1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I0001-I0001,共1页
关键词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骨科 外科治疗 医院评审 三级甲等 关节结核 奠基人 科主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林霉素磷酸酯治疗骨科感染31例观察 被引量:6
2
作者 丁浩 马金忠 《上海医药》 CAS 1999年第11期15-16,共2页
目的:观察克林霉素磷酸酯治疗骨科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副反应。方法:随机选择31例有骨科方面感染的患者,均采用克林霉素磷酸酯进行抗感染治疗。以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为观察指标。结果:克林霉素磷酸酯对骨科感染治疗的总有效... 目的:观察克林霉素磷酸酯治疗骨科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副反应。方法:随机选择31例有骨科方面感染的患者,均采用克林霉素磷酸酯进行抗感染治疗。以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为观察指标。结果:克林霉素磷酸酯对骨科感染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30%,细菌清除率为83.33%。结论:克林霉素磷酸酯对骨科感染性疾病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林霉素磷酸酯 骨关节感染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肩膀痛就是肩周炎在作票吗?
3
作者 张兴宇 陈疾忤 《科学生活》 2024年第4期104-105,共2页
肩膀痛在普通人或运动爱好者中都比较常见,以往发生了肩膀痛往往会被诊断为肩周炎,但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肩膀痛都是肩周炎导致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肩膀痛的病因中肩袖损伤可占一大半,因此对于肩膀痛需要擦亮眼睛、谨慎诊断治疗。
关键词 肩袖损伤 流行病学调查 肩周炎 运动爱好者 诊断治疗 普通人
原文传递
下肢髓内钉术后非感染性骨不连的对策:内植骨结合阻挡钉技术 被引量:45
4
作者 王秋根 高堪达 +7 位作者 高伟 王建东 陶杰 李豪青 李凡 吴晓明 吴小峰 朱宗昊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1045-1047,1053,共4页
[目的]分析下肢骨干骨折髓内钉术后非感染性骨不连的原因,观察内植骨结合阻挡钉技术治疗这类骨不连的疗效。[方法]对12例下肢骨干骨折髓内钉治疗术后并发非感染性骨不连的患者(其中股骨5例,胫骨7例;肥大型8例,萎缩性4例),采用稳... [目的]分析下肢骨干骨折髓内钉术后非感染性骨不连的原因,观察内植骨结合阻挡钉技术治疗这类骨不连的疗效。[方法]对12例下肢骨干骨折髓内钉治疗术后并发非感染性骨不连的患者(其中股骨5例,胫骨7例;肥大型8例,萎缩性4例),采用稳定骨断端(更换更粗髓内钉+阻挡钉)、矫正骨畸形(阻挡钉+复位器)以及增强骨愈合能力(内植骨技术)的办法,观察其疗效。[结果]术后随访1—2年(平均1.5年)。所有患者最终获得骨性愈合,愈合率100%,愈合时间4.7—13.5个月,平均7.8个月。所有患者主观疼痛症状消失,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内植骨结合阻挡钉技术是一种治疗下肢骨干骨折髓内钉术后非感染性骨不连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干骨折 股骨干骨折 非感染性骨不连 髓内钉 内植骨 阻挡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并椎板植骨修复胸腰椎骨折:随访评价 被引量:23
5
作者 丁浩 沈强 +1 位作者 朱亮 魏小康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365-1370,共6页
背景:传统的内固定方式修复胸腰椎骨折容易出现骨折椎体复位效果欠佳的情况,且内固定后较易出现椎体高度丢失等。而采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方法修复胸腰椎骨折则可以有效矫正患者的后凸畸形,并维持矫正效果。目的:探讨经后路... 背景:传统的内固定方式修复胸腰椎骨折容易出现骨折椎体复位效果欠佳的情况,且内固定后较易出现椎体高度丢失等。而采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方法修复胸腰椎骨折则可以有效矫正患者的后凸畸形,并维持矫正效果。目的:探讨经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及椎板植骨修复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第一人民医院骨科2009年3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41例经胸腰椎后路切开复位、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及椎板植骨修复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行X射线及CT检查,观察内固定情况,其他观察指标包括腰椎功能的日本骨科协会评分、目测类比评分、脊柱侧弯情况、伤椎前后缘高度比及脊髓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与结论:内固定后随访5个月-4年1个月,所有患者术后1年左右骨折愈合后取出内固定。经随访发现内固定物松动1例、断裂2例(术中发现骨折段未有效融合),未出现继发性脊柱后凸畸形加重。内固定后5个月,患者的伤椎高度显著恢复,脊髓功能得到明显改善,表明经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及椎板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可以获得良好的修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物 脊柱植入物 胸腰椎骨折 内固定治疗 后路 椎弓根螺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颈骨折后关节囊压力对股骨头血供的影响 被引量:28
6
作者 伍凯 张明贵 +4 位作者 曹云 马金忠 朱力波 高伟 陶杰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0期984-986,共3页
目的 :研究股骨颈骨折后髋关节囊内压力与股骨头血供的关系。方法 :测定新鲜股骨颈骨折患者的髋关节囊内压力变化。运用髓内造影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了解关节囊压力增高时股骨头血供的变化。结果 :髋关节囊压力在骨折后明显升高 ,其中髋... 目的 :研究股骨颈骨折后髋关节囊内压力与股骨头血供的关系。方法 :测定新鲜股骨颈骨折患者的髋关节囊内压力变化。运用髓内造影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了解关节囊压力增高时股骨头血供的变化。结果 :髋关节囊压力在骨折后明显升高 ,其中髋关节在伸直内旋位时压力升高最明显 ,屈曲 5 0°时压力下降 ,外旋位与中立位之间无显著差异血管造影显示关节囊压力升高会影响股骨头的动脉灌注和静脉的回流。结论 :传统的骨折复位方法可能加重股骨头的血液循环的损害 ,导致不良的预后。髋关节囊内压力升高是导致股骨头发生缺血性坏死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血供 股骨颈骨折 关节囊压力 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的MRI诊断 被引量:37
7
作者 周根泉 张悦萍 +5 位作者 张贵祥 马金忠 汪守中 胡运胜 诸慧铭 陈丽萍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11期1146-1149,共4页
目的 研究膝关节前交叉韧带 (ACL)撕裂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对 32例手术或关节镜证实的ACL撕裂和 2 0例ACL正常病例的膝关节MRI资料进行分析 ,对ACL的形态特征、走行、信号强度以及ACL撕裂的伴随征象均作了观察与分析 ,并判... 目的 研究膝关节前交叉韧带 (ACL)撕裂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对 32例手术或关节镜证实的ACL撕裂和 2 0例ACL正常病例的膝关节MRI资料进行分析 ,对ACL的形态特征、走行、信号强度以及ACL撕裂的伴随征象均作了观察与分析 ,并判断有无ACL撕裂。结果 MRI诊断ACL完全性撕裂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 92 % ,95 %和 93%。MRI诊断ACL部分性撕裂与手术、关节镜完全符合 4例 ,1例诊断为完全性撕裂 ,2例假阴性。ACL撕裂的伴随征象主要有胫骨平台骨折 ,骨挫伤 ,半月板、侧副韧带损伤 ,PCL曲度异常 ,胫骨前移或外侧半月板后角后移等。结论 MRI诊断急性完全性ACL撕裂的准确性均较高 ,对于慢性或部分性撕裂 ,其诊断准确性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1诊断 膝关节 前交叉韧带撕裂 磁共振成像 MRI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胫骨平台骨折膝关节合并症情况分析 被引量:32
8
作者 朱力波 马金忠 +1 位作者 曹云 张明贵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6年第8期665-666,共2页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合并症 膝关节 交叉韧带损伤 功能锻炼 疗效欠佳 切开复位 关节活动度 非手术疗法 有效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严重肩锁关节脱位手术治疗方法选择的探讨(附52例报告) 被引量:42
9
作者 吴小峰 高伟 田纪伟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901-903,共3页
[目的]探讨Rockwood分级Ⅲ^。及以上的重度肩锁关节脱位的手术治疗方案,比较仅行锁骨钩板内固定和锁骨钩板内固定后再行喙锁韧带重建2种方法的疗效。[方法]回顾两种方法治疗的52例肩锁关节脱位,A组为内固定组共29人,男20例,女9例,... [目的]探讨Rockwood分级Ⅲ^。及以上的重度肩锁关节脱位的手术治疗方案,比较仅行锁骨钩板内固定和锁骨钩板内固定后再行喙锁韧带重建2种方法的疗效。[方法]回顾两种方法治疗的52例肩锁关节脱位,A组为内固定组共29人,男20例,女9例,平均年龄45岁,其中Rockwood分级Ⅲ度12人,Ⅵ度15人,V度2人。B组为内固定加喙锁韧带重建组共23人,男15例,女8例,平均年龄50.6岁,Rockwood分级Ⅲ度9人,Ⅵ度13人,V度1人。内固定方法均为AO锁骨钩板固定,重建喙锁韧带均采用改良Weaver法。随访8一12个月,以Lazzcaao标准进行评价,并以SPSS10.0统计软件计算,分级比较每级AB两组的手术疗效。[结果]手术疗效均较为满意,优良率均达到100%。两组之间仅优秀率有所不同,且Rockwood分级比较AB两组均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锁骨钩板固定确实可靠,手术简单,创伤较小,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内固定,在使用了可靠的锁骨钩板固定后,肩锁关节周围各结构的稳定性得到了重建,保证了肩锁关节的稳定愈合,同时可早期功能锻炼恢复。如无合并严重的三角肌和斜方肌的撕裂,可不需喙锁韧带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锁关节 脱位 内固定 喙锁韧带 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盘状半月板的MRI诊断 被引量:51
10
作者 周根泉 张悦萍 +5 位作者 马金忠 汪守中 李建奇 胡运胜 诸慧铭 陈丽萍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9-62,共4页
目的 探讨膝关节盘状半月板的MRI表现以及MRI诊断盘状半月板的标准。材料与方法 对 2 6例经手术或关节镜证实的盘状半月板和 3 0例健康志愿者的膝关节进行MRI检查 ,对正常及盘状半月板的形态、大小及信号改变进行对照观察 ,包括半月... 目的 探讨膝关节盘状半月板的MRI表现以及MRI诊断盘状半月板的标准。材料与方法 对 2 6例经手术或关节镜证实的盘状半月板和 3 0例健康志愿者的膝关节进行MRI检查 ,对正常及盘状半月板的形态、大小及信号改变进行对照观察 ,包括半月板宽度和厚度的测量。结果  2 6例盘状半月板中 ,2 5例为外侧盘状半月板 ,只有 1例为内侧盘状半月板 ,18例为厚板型 ,8例为楔型。冠状面上 ,盘状半月板体部平均宽度及厚度明显大于正常半月板 ,分别为 2 3 .4mm、11.5mm (P <0 .0 5 )和 3 .2mm、0mm(P <0 .0 1)。但盘状半月板边缘厚度与对侧半月板厚度差超过 2mm者只有 6例。矢状面上 ,连续 3层或 3层以上显示盘状半月板的前后角相连形成“领结”样改变 ,而正常半月板只有 2层有此表现。 2 6例盘状半月板中 ,2 4例并发半月板变性或撕裂。结论 盘状半月板多见于外侧半月板。盘状半月板特征性的MR表现是盘状半月板明显较正常半月板厚、大 ,MRI检查易于诊断。盘状半月板常并发半月板变性或撕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盘状半月板 磁共振成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Ⅱ型胶原在骨关节炎软骨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11
11
作者 马春辉 蔡国平 +1 位作者 阎作勤 郭常安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34-736,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Ⅱ型胶原mRNA在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患者关节软骨细胞与正常关节软骨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探讨Ⅱ型胶原在骨关节炎中的作用。方法收集髋关节原发性骨关节炎、继发性骨关节炎的关节软骨各8例,并以9例正常关节软骨作对照... 目的通过观察Ⅱ型胶原mRNA在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患者关节软骨细胞与正常关节软骨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探讨Ⅱ型胶原在骨关节炎中的作用。方法收集髋关节原发性骨关节炎、继发性骨关节炎的关节软骨各8例,并以9例正常关节软骨作对照,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as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方法检测Ⅱ型胶原mRNA在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和正常软骨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原发性骨关节炎与继发性骨关节炎组Ⅱ型胶原mRNA的表达均明显低于正常组,与正常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4);而原发性骨关节炎组与继发性骨关节炎组间Ⅱ型胶原mRNA的表达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716)。结论软骨细胞内Ⅱ型胶原表达的减少直接导致了Ⅱ型胶原质和量的改变,可能是骨关节炎发病的重要环节,是两类骨关节炎发病的共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Ⅱ型胶原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软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巨细胞瘤的局部复发与治疗 被引量:15
12
作者 陶杰 曹云 +2 位作者 张明贵 丁浩 黄恭康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8期733-735,共3页
目的 :防止骨巨细胞瘤的局部复发。方法 :观察本院 1981~ 1998年 40例骨巨细胞瘤患者的术后疗效。结果 :2 8例骨巨细胞瘤病灶刮除骨水泥填充后 ,只有 1例复发 ;6例肿瘤病灶刮除自体骨移植后 ,4例复发。结论 :肿瘤病灶刮除后骨水泥填充... 目的 :防止骨巨细胞瘤的局部复发。方法 :观察本院 1981~ 1998年 40例骨巨细胞瘤患者的术后疗效。结果 :2 8例骨巨细胞瘤病灶刮除骨水泥填充后 ,只有 1例复发 ;6例肿瘤病灶刮除自体骨移植后 ,4例复发。结论 :肿瘤病灶刮除后骨水泥填充能减少局部肿瘤复发 ;对于X线CampanacciⅢ级 ,或者Ennecking外科分期Ⅰb或Ⅱb ,或者Jaffe病理分期Ⅲ级患者 ,应扩大切除肿瘤病灶 ,近关节处肿瘤可扩大切除术后即行人工关节重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巨细胞瘤 复发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压滑动鹅头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21例报告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凡 曹云 +4 位作者 朱力波 孙伟 吴晓明 王正民 丁浩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观察加压滑动鹅头钉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对我院自1996 年1 月~1998年12 月用加压滑动鹅头钉治疗的21 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类型、手术方法、术后处理及疗效进行总结和随防。结果:21例病例... 目的:观察加压滑动鹅头钉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对我院自1996 年1 月~1998年12 月用加压滑动鹅头钉治疗的21 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类型、手术方法、术后处理及疗效进行总结和随防。结果:21例病例全部得到随防,骨折均愈合。无钢板螺钉断裂,无加压螺钉穿透股骨头,术后起床活动时间2 ~4 周,患髋功能优良率85 .7 % 。结论:加压滑动鹅头钉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中具有固定牢靠、并发症少、能早期起床活动,是首选内固定材料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压滑动鹅头钉 股骨粗隆间骨折 内固定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胫腓骨粉碎骨折钢丝穿扎加内固定治疗 被引量:9
14
作者 马玉杰 黄恭康 +3 位作者 张明贵 陈旸 高伟 王正民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3期190-191,共2页
目的:报告在胫腓骨粉碎骨折治疗中,用细不锈钢丝穿扎碎骨块后,再行常法内固定,获得良好疗效。方法:在离骨折线边缘0.3~0.5cm处,将碎骨片和骨干钻小孔2对,用不锈钢丝将碎骨片固定于骨干,然后用钢板或髓内钉将连有碎骨片的两段骨干行内... 目的:报告在胫腓骨粉碎骨折治疗中,用细不锈钢丝穿扎碎骨块后,再行常法内固定,获得良好疗效。方法:在离骨折线边缘0.3~0.5cm处,将碎骨片和骨干钻小孔2对,用不锈钢丝将碎骨片固定于骨干,然后用钢板或髓内钉将连有碎骨片的两段骨干行内固定。结果:平均随访20个月。24例中,疗效优良者20例,占83.3%;短缩2cm者2例,占8.3%;感染而不愈合者2例,占8.3%。结论:钢丝穿扎加内固定是手术治疗胫腓骨粉碎骨折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腓骨骨折 粉碎性骨折 钢丝穿孔 内固定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并肘关节脱位的桡骨小头骨折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19
15
作者 吴小峰 丁浩 伍凯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6年第6期487-488,共2页
关键词 桡骨小头骨折 肘关节脱位 手术治疗 肘关节创伤 不同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臼内陷症 被引量:11
16
作者 马金忠 朱力波 桑伟林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1136-1137,1149,共3页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伴有疼痛的髋臼内陷症(Otto’s disease)的疗效。[方法]15例患者接受了THA,其中男性7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65岁(56~70岁)。5例(33.3%)为Ⅰ度内陷,10例(66.7%)为Ⅱ度内陷。所有患者的髋臼侧均接受...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伴有疼痛的髋臼内陷症(Otto’s disease)的疗效。[方法]15例患者接受了THA,其中男性7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65岁(56~70岁)。5例(33.3%)为Ⅰ度内陷,10例(66.7%)为Ⅱ度内陷。所有患者的髋臼侧均接受了自体或异体颗粒骨移植,并应用多孔生物型髋臼假体。手术前后记录髋关节Harris评分,拍摄标准X线片。[结果]平均随访时间为3年(1~4年)。Harris术前平均为45分(39~60分),术后平均为85分(70~100分)。放射学表现,术前平均股骨头内陷8.8 mm(6~18 mm),术后人工股骨头平均距Kohler’s线外移10 mm(6~13 mm)。所有患者髋臼假体没有失败及髋臼侧移植骨吸收现象。术后1年经拍片证实自体或异体移植骨均与宿主髋臼骨愈合在一起。[结论]应用自体股骨头骨或异体颗粒骨移植填充髋臼结合多孔生物型髋臼假体,治疗Otto’s病,可获得较好的疗效,移植骨可与宿主骨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内陷 全髋置换 植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常用肱骨远端关节内粉碎性骨折的内固定方法比较 被引量:13
17
作者 高伟 吴小峰 +3 位作者 黄建华 张明贵 周孜辉 朱宗昊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7年第7期566-567,共2页
目的对几种常用肱骨远端关节内粉碎性骨折内固定方法进行比较和结果分析。方法对57例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使用不同治疗方法。结果根据Cassebaum关节功能评分,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后的优良率分别为双接骨板80%、Y型接骨板75%、克氏针结合钢... 目的对几种常用肱骨远端关节内粉碎性骨折内固定方法进行比较和结果分析。方法对57例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使用不同治疗方法。结果根据Cassebaum关节功能评分,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后的优良率分别为双接骨板80%、Y型接骨板75%、克氏针结合钢丝79%、单接骨板70%。结论对于粉碎性肱骨远端骨折,只要达到解剖复位,固定符合生物力学原理,支持患者早期功能锻炼,不必拘泥于采用何种内固定方法和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远端骨折 内固定 切开复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大腿截肢患者股骨颈骨折1例 被引量:7
18
作者 马春辉 朱力波 马金忠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82-683,共2页
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是治疗髋部疾病、恢复髋关节功能的有效手段,近年来越来越多地运用于股骨颈骨折治疗,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THA) 截肢 股骨颈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质骨轨迹螺钉在腰椎融合术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夏天 董双海 +2 位作者 田纪伟 赵庆华 王雷 《脊柱外科杂志》 2017年第6期369-373,共5页
腰椎椎弓根螺钉置人是目前腰椎融合手术中常用的固定方法。从后方结构经椎弓根直至椎体内贯穿“三柱”的螺钉可以为固定提供充足的把持力。然而,对于骨质疏松患者,由于骨密度降低,骨松质薄弱、稀疏,使得椎弓根螺钉固定的强度减弱,以致... 腰椎椎弓根螺钉置人是目前腰椎融合手术中常用的固定方法。从后方结构经椎弓根直至椎体内贯穿“三柱”的螺钉可以为固定提供充足的把持力。然而,对于骨质疏松患者,由于骨密度降低,骨松质薄弱、稀疏,使得椎弓根螺钉固定的强度减弱,以致出现松动、切割、拔出等并发症,影响腰椎融合术的手术效果。为此,有学者通过改进螺纹设计、改良置钉方法以及应用骨水泥强化等方法提高骨质疏松患者椎弓根螺钉固定强度[1-2]。2009年,Santoni等[3]首次提出皮质骨轨迹螺钉,置人轨迹为由椎弓峡部经椎弓根直达椎体后上份,经生物力学测试证实了其在骨质疏松椎骨上具有足够的抗拔出力。此后,有学者将皮质骨轨迹螺钉应用于临床,获得了良好的效果[4-5]。2014年6月一2015年5月,本院应用皮质骨轨迹螺钉行腰椎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12例,现将初步应用情况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间盘退行性变 骨钉 脊柱融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老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Gamma钉治疗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凡 黄建华 +2 位作者 陶杰 李豪青 曹云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7年第12期990-992,共3页
目的探讨高龄老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高龄(75岁以上)股骨粗隆间骨折44例进行手术治疗,其中男15例,女29例;年龄75~93岁,90岁以上4例,平均年龄82岁。44例中有38例合并有内科疾病,占病例总数的86.4%。44例均采用Gamma... 目的探讨高龄老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高龄(75岁以上)股骨粗隆间骨折44例进行手术治疗,其中男15例,女29例;年龄75~93岁,90岁以上4例,平均年龄82岁。44例中有38例合并有内科疾病,占病例总数的86.4%。44例均采用Gamma钉内固定治疗。结果44例经围手术期准备后均顺利进行了手术,术后死亡1例,其余43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5~18个月,平均11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3~6个月。本组术后无明显髋内翻及下肢短缩畸形,无感染,无Gamma钉断裂、退钉。患肢关节功能优良率93.0%。结论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常合并多种内科疾病,身体状况差,对手术耐受性也较差。Gamma钉具有手术操作简单、时间短、固定牢靠、损伤小、出血少、骨折愈合率高等优点,适合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手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高龄患者 内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