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失血性休克时大鼠肝线粒体内膜的损伤 被引量:15
1
作者 缪明永 朱善宏 +1 位作者 石汉平 陈克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86-89,共4页
本文研究失血性休克时鼠肝线粒体内膜呼吸链电子传递活性和细胞色素含量的改变。结果表明失血性休克引起线粒体电子传递活性不断下降:休克2hNADH-细胞色素c还原酶显著低于假处理组;休克了3hNADH-Co.Q还原酶,琥珀... 本文研究失血性休克时鼠肝线粒体内膜呼吸链电子传递活性和细胞色素含量的改变。结果表明失血性休克引起线粒体电子传递活性不断下降:休克2hNADH-细胞色素c还原酶显著低于假处理组;休克了3hNADH-Co.Q还原酶,琥珀酸-Co.Q还原酶,琥珀酸-细胞色素c还原酶以及细胞色素氧化酶均明显低于假处理组,并随休克进程不断降低。另外,休克2h肝线粒体细胞色素c含量明显减少,而细胞色素a、b,c1在休克4h也明显减少。上述结果提示失血性休克引起线粒体呼吸功能障碍除了与低流性缺氧有关外,还与线粒体利用氧的能力下降有关;而线粒体内膜呼吸链电子传递活性下降可能与线粒体内膜发生了结构改变和细胞色素丢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失血性 线粒体 氧化磷酸化 大鼠 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内啡肽与精氨酸加压素在帕金森病患者脑脊液中的含量变化 被引量:4
2
作者 何成 潘小平 +3 位作者 王德岭 刘道宽 吴永麟 张新根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1期51-51,共1页
β-内啡肽与精氨酸加压素在帕金森病患者脑脊液中的含量变化何成,潘小平,王德岭,刘道宽,吴永麟,张新根资料与方法:22例原发性帕金森病(PD)患者,男,性16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52岁。在溴隐亭治疗前、后,均未用安定... β-内啡肽与精氨酸加压素在帕金森病患者脑脊液中的含量变化何成,潘小平,王德岭,刘道宽,吴永麟,张新根资料与方法:22例原发性帕金森病(PD)患者,男,性16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52岁。在溴隐亭治疗前、后,均未用安定、酚噻嗪类、抗高血压药及抗抑郁剂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Β-内啡肽 加压素 精氨酸 多巴胺 Β-内啡肽 溴隐亭 脑脊 含量降低 下丘脑外侧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