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例口腔颌面部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1
作者 姜晓钟 陈必胜 +2 位作者 王文崔 赵云富 王岚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1993年第1期13-16,共4页
我科从1977~1991年经治口腔颌面部涎腺腺样囊性癌20例,大涎腺13例,小涎腺4例,其它3例。男性7例,女性13例.发病年龄27~70岁,平均年龄48岁。本组临床资料表明:涎腺腺样囊性癌易沿血管神经束和组织间隙扩散。筛状型预后最好,实体型预后... 我科从1977~1991年经治口腔颌面部涎腺腺样囊性癌20例,大涎腺13例,小涎腺4例,其它3例。男性7例,女性13例.发病年龄27~70岁,平均年龄48岁。本组临床资料表明:涎腺腺样囊性癌易沿血管神经束和组织间隙扩散。筛状型预后最好,实体型预后最差。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有病人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临床分期,组织学诊断,肿瘤分级以及最后一次手术切缘是否干净。辅助治疗可以改变这些影响预后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 腺样囊性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内径路神经切断术治疗三叉神经痛Ⅱ、Ⅲ支(174例报告及治疗与复发关系探讨) 被引量:12
2
作者 姜晓钟 陈必胜 +4 位作者 赵云富 高宏 邹爱萍 苗林 刘渊 《口腔医学》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1-22,共2页
为提高三叉神经痛的手术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复发,采用口腔内径路行神经切断、切除术治疗174例.术后近期控痛率100%,复发率为1.72%;三叉神经切断口内径路方法新、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三叉神经痛术后复发可能与解剖... 为提高三叉神经痛的手术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复发,采用口腔内径路行神经切断、切除术治疗174例.术后近期控痛率100%,复发率为1.72%;三叉神经切断口内径路方法新、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三叉神经痛术后复发可能与解剖及处理不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切断术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肥大细胞免疫炎性反应和三叉神经脱髓鞘关系探讨(论著摘要) 被引量:27
3
作者 叶廷军 刘会敏 +1 位作者 陈泳莲 姜晓钟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1999年第4期281-282,共2页
关键词 神经 免疫 巨噬细胞 肥大细胞 三叉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残根残冠牙的桩核冠保存修复 被引量:40
4
作者 何玉林 陈必胜 《口腔医学》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18-219,共2页
残根残冠牙的桩核冠保存修复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口腔科何玉林综述陈必胜审阅残根残冠牙是临床上常见的大面积牙体缺损,以往大多数被拔除.1970年以来,许多学者开始使用牙本质固位钉(Pin)和根管桩(Post)加银汞或... 残根残冠牙的桩核冠保存修复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口腔科何玉林综述陈必胜审阅残根残冠牙是临床上常见的大面积牙体缺损,以往大多数被拔除.1970年以来,许多学者开始使用牙本质固位钉(Pin)和根管桩(Post)加银汞或复合树脂对残根残冠牙进行修复[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根残冠牙 桩核冠 修复 牙体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牙单个种植体冠的修复 被引量:6
5
作者 何玉林 陶长仲 周君良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03-304,共2页
目的:观察前牙单个种植义齿修复后的临床应用效果,探讨单个种植义齿设计对种植体的影响。方法:对46个种植体,采用单冠修复的方法,进行单个烤瓷牙冠的修复,并进行了3~4年的随访调查。结果:46个种植体中,在修复后有一个出... 目的:观察前牙单个种植义齿修复后的临床应用效果,探讨单个种植义齿设计对种植体的影响。方法:对46个种植体,采用单冠修复的方法,进行单个烤瓷牙冠的修复,并进行了3~4年的随访调查。结果:46个种植体中,在修复后有一个出现种植体松动,一个中心固定螺丝断裂,一个接圈固定螺丝松动,其余种植体冠效果良好,成功率达98%。结论:合理的设计、精确的制作是保证种植义齿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牙 单个种植体冠 种植义齿 修复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肽与三叉神经痛发病关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赵云富 姜晓钟 +5 位作者 刘渊 苗林 胡世辉 叶挺军 赵奕 宋朝佑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1-74,共4页
目的 :观察三叉神经痛发病是否与P物质 (S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血管活性肠多肽 (VIP)以及 β内啡肽 ( β EP)有关。 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患者疼痛发作时患侧颈外静脉血、肘静脉血及术后患侧颈外静脉血中SP、CGRP、VIP、β E... 目的 :观察三叉神经痛发病是否与P物质 (S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血管活性肠多肽 (VIP)以及 β内啡肽 ( β EP)有关。 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患者疼痛发作时患侧颈外静脉血、肘静脉血及术后患侧颈外静脉血中SP、CGRP、VIP、β EP含量 ,正常志愿者颈外静脉血中SP、CGRP、VIP、β EP含量作正常对照 ;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患者痛支与非痛支神经组织中SP、CGRP免疫反应阳性颗粒的差异。结果 :疼痛发作时患侧颈外静脉血中SP、CGRP、VIP含量明显升高 ,患者血浆 β EP含量显著降低 ;痛支神经组织中SP、CGRP免疫反应阳性颗粒的数量、总面积均显著多于、大于非痛支神经组织中的SP、CGRP免疫反应阳性颗粒。结论 :患者体内神经肽的合成或释放异常可能与三叉神经痛的发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P物质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血管活性肠肽 Β-内啡肽 放射免疫测定 免疫组织化学 发病关系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在大鼠牙周膜改建中的作用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国栋 姜晓钟 何玉林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78-481,共4页
目的:观察咬合力改变对大鼠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牙周膜改建的可能机制。方法:拔除健康雄性SD大鼠右上颌第一、二、三磨牙建立左下颌磨牙咬合力改变动物模型,分别于拔牙后6、12h及1、2、3、5、7、14、28d分别处... 目的:观察咬合力改变对大鼠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牙周膜改建的可能机制。方法:拔除健康雄性SD大鼠右上颌第一、二、三磨牙建立左下颌磨牙咬合力改变动物模型,分别于拔牙后6、12h及1、2、3、5、7、14、28d分别处死大鼠(n=6),取牙槽骨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牙周膜成纤维细胞Bcl-2和Bax表达。另设正常咬合力大鼠作为对照组(n=6)。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采用二级计分法,根据染色强度及阳性细胞的数目进行计分取平均值。结果:成功建立咬合力改变SD大鼠模型。HE染色结果显示与拔牙大鼠相比,正常对照组大鼠牙周膜结构较致密,纤维排列有序,牙槽骨骨壁较平。免疫组化染色表明拔牙后12h牙周膜成纤维细胞Bax表达达峰值(267.00±7.82),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5.67±4.97,P<0.01),其后开始下降,至28d基本恢复正常(7.50±1.87)。Bcl-2的表达在拔牙后3d表达最高(228.00±7.10),此后开始下降至正常(36.17±2.32,P<0.01)。结论: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参与了牙周膜的改建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韧带 成纤维细胞 BCL-2 BA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CT成像在颌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姜晓钟 陈必胜 +3 位作者 王文崔 高宏 张沉石 刘光华 《口腔医学》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184-185,共2页
三维CT在口腔颌面部骨组织疾病诊断的临床应用研究揭示:三维cT成像是以人们所熟悉的方式,立体地显示骨组织结构和病变,显示人体复杂区域的解剖关系,提高了观察者对二维图像病变的认识能力。简化了大脑思维综合过程。三维CT通... 三维CT在口腔颌面部骨组织疾病诊断的临床应用研究揭示:三维cT成像是以人们所熟悉的方式,立体地显示骨组织结构和病变,显示人体复杂区域的解剖关系,提高了观察者对二维图像病变的认识能力。简化了大脑思维综合过程。三维CT通过不同轴面的旋转以及切割方法,立体地表现其本身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对诊断和治疗提供了积极有益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颌骨疾病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腮腺结核(附10例报告) 被引量:3
9
作者 姜晓钟 陈必胜 +1 位作者 王文崔 王勇 《口腔医学》 CAS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42-143,共2页
结核可以发生于人类机体各组织,各器官。在口腔颌面部的结核中,颈淋巴结核为常见,其次为颌骨结核及口腔粘膜结核,而发生在腮腺很少见。我科自1975年至1988年10月收治腮腺结核10例。现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讨论。临床资料一、性别与年... 结核可以发生于人类机体各组织,各器官。在口腔颌面部的结核中,颈淋巴结核为常见,其次为颌骨结核及口腔粘膜结核,而发生在腮腺很少见。我科自1975年至1988年10月收治腮腺结核10例。现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讨论。临床资料一、性别与年龄:本组10例,男性3例,女性7例,男女之比为1∶2.3;年龄28~76岁,平均年龄48岁,以40岁以上者为多,计8例。二:病程:1月以内者1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结核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12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邹爱萍 姜晓钟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1997年第3期165-166,共2页
关键词 下颌 磨牙 阻生牙 牙齿摘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叉神经痛患者痛支中hNa_v1.8mRNA表达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崴 姜晓钟 +2 位作者 赵云富 高春芳 王皓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07-410,共4页
目的:探讨hNav1.8在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neuralgia,TN)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以6例原发性TN(Ⅲ支)经保守治疗无效患者的痛支(下牙槽神经)和非痛支(舌神经)为研究对象,以舌颌颈联合根治术患者耳大神经和上颌骨次全切除术患者眶下神... 目的:探讨hNav1.8在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neuralgia,TN)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以6例原发性TN(Ⅲ支)经保守治疗无效患者的痛支(下牙槽神经)和非痛支(舌神经)为研究对象,以舌颌颈联合根治术患者耳大神经和上颌骨次全切除术患者眶下神经为阴性对照,以βactin为内参照,利用半定量RTPCR技术,研究河豚毒素不敏感型(tetrodotoxinresistant,TTXR)钠通道hNav1.8mRNA在TN患者痛支神经中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hNav1.8mRNA在TN患者痛支中的表达强度(1.233±0.324)明显高于非痛支(1.018±0.249),t=3.919,P=0.011。结论:hNav1.8mRNA在三叉神经痛支中的表达升高可能在TN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对hNav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豚毒素 钠通道 三叉神经痛 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颌面骨病变的三维CT应用(附22例报告) 被引量:1
12
作者 姜晓钟 陈必胜 +3 位作者 王文崔 高宏 张沉石 刘光华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1994年第3期134-136,共3页
三维CT成像作为一门新的放射学技术,国内在口腔颌面外科方面应用的不多。作者自1993年初始,应用西门子plus-sCT机对22例颌面部骨组织外伤及骨组织病变患者进行了三维CT成像的重建,经临床应用证明,三维CT重建对... 三维CT成像作为一门新的放射学技术,国内在口腔颌面外科方面应用的不多。作者自1993年初始,应用西门子plus-sCT机对22例颌面部骨组织外伤及骨组织病变患者进行了三维CT成像的重建,经临床应用证明,三维CT重建对颌骨组织伤病的诊断和治疗均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面骨病变 三维CT 临床应用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翼腭管翼腭凹注射鱼肝油酸钠治疗三叉神经痛——附16例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姜晓钟 邹爱萍 +1 位作者 高宏 王旭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08-309,共2页
三叉神经痛是口腔科的一种常见病,三叉神经的上、下颌支疼痛(Ⅱ、Ⅲ支)尤为常见,治疗方法较多,由于病因尚不清楚,效果不一,有些患者由于某种原因,不能接受药物或手术治疗。为了解决病人的痛苦,1995年12月我们采用了经腭... 三叉神经痛是口腔科的一种常见病,三叉神经的上、下颌支疼痛(Ⅱ、Ⅲ支)尤为常见,治疗方法较多,由于病因尚不清楚,效果不一,有些患者由于某种原因,不能接受药物或手术治疗。为了解决病人的痛苦,1995年12月我们采用了经腭大孔翼腭管翼腭凹注射鱼肝油酸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注射疗法 鱼肝油酸钠 翼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珊瑚人工骨的理化性能测试 被引量:3
14
作者 苗林 刘宝林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1997年第4期175-177,180,共4页
本研究对海南三亚浅水滨珊瑚的部分物理、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测试包括清洗前后珊瑚人工骨的硬度、密度、孔经、孔隙率、碳酸钙含量、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清洗过程对珊瑚人工骨的理化性能无明显影响.清洗后的珊瑚测试数据如下... 本研究对海南三亚浅水滨珊瑚的部分物理、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测试包括清洗前后珊瑚人工骨的硬度、密度、孔经、孔隙率、碳酸钙含量、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清洗过程对珊瑚人工骨的理化性能无明显影响.清洗后的珊瑚测试数据如下:硬度(H_2)68.85kg/mm^3,密度1.956g/cm^3,平均孔径179μm,交通孔径125μm,孔隙率36.5%,碳酸钙含量98.5%,蛋白质含量0.009%,氨基酸54.6mg/100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 人工骨 物理性能 化学性能 生物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腮腺腺淋巴瘤33例临床分析
15
作者 姜晓钟 陈必胜 +3 位作者 王文崔 孙弘 王勇 高宏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1991年第2期48-49,5,共3页
腮腺腺淋巴瘤是仅次于腮腺多形性腺瘤的第二位良性肿瘤,又名Warthin’s瘤或乳头状淋巴囊腺瘤(Papillary cystadenoma lymphomatosum)。我科自1976年至1991年5月15年间收治33例。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临床资料一、性别与年龄本组33例... 腮腺腺淋巴瘤是仅次于腮腺多形性腺瘤的第二位良性肿瘤,又名Warthin’s瘤或乳头状淋巴囊腺瘤(Papillary cystadenoma lymphomatosum)。我科自1976年至1991年5月15年间收治33例。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临床资料一、性别与年龄本组33例中,男性30例,女性3例;男女之比为10:1,40—49岁6例:50~59岁13例:60~80岁14例;平均年龄58.3岁(41~78岁)。二、症程 0~6月16例;7~12月7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淋巴瘤 腮腺区 囊腺瘤 临床分析 临床资料 涎腺 多形性腺瘤 真性肿瘤 腮腺肿瘤 表皮样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75合金作为复合种植体基底材料的实验研究
16
作者 胡科军 陈必胜 +2 位作者 陶长仲 姜晓钟 杨志雄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25-328,共4页
目的:观察复合种植体(CI)基底材料Ti-75合金(TA)的生物学特性和TA-涂层结合强度在种植体骨界面结合强度中的表现。方法:应用穿皮质骨种植模型,在双侧犬股骨内种植TA和CI共32枚;在术后3个月和6个月,处死动... 目的:观察复合种植体(CI)基底材料Ti-75合金(TA)的生物学特性和TA-涂层结合强度在种植体骨界面结合强度中的表现。方法:应用穿皮质骨种植模型,在双侧犬股骨内种植TA和CI共32枚;在术后3个月和6个月,处死动物取材;种植体骨界面进行组织学观察和推出试验,并对断裂后的种植体骨界面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TA与CI均与骨组织形成了骨性结合;CI骨界面的剪切强度高于TA(P<0.01);CI骨界面断裂大部分在涂层骨组织界面和涂层内部,很少在涂层TA界面。结论:TA与CI均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TA涂层界面具有足够的结合强度,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复合种植体基底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基底材料 结合强度 牙植入体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CT在颅颌巨大肿瘤诊治中的应用
17
作者 姜晓钟 高宏 +3 位作者 陈必胜 刘渊 张沉石 杨中坚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1995年第3期176-177,共2页
三维CT在颅颌巨大肿瘤诊治中的应用姜晓钟,高宏,陈必胜,刘渊,张沉石,杨中坚三维CT成像是近年来影像学的一门新技术。它将普通CT二维平面的断层扫描重建为立体的三维图像,减免了临床医师对二维图像的思维综合,为临床肿瘤的... 三维CT在颅颌巨大肿瘤诊治中的应用姜晓钟,高宏,陈必胜,刘渊,张沉石,杨中坚三维CT成像是近年来影像学的一门新技术。它将普通CT二维平面的断层扫描重建为立体的三维图像,减免了临床医师对二维图像的思维综合,为临床肿瘤的诊治提供了确实可靠的资料,也为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颌肿瘤 CT 颌骨肿瘤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覆的早期阻断性矫治
18
作者 周君良 姜晓钟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03-305,共3页
深覆是一种比较严重的错畸形,临床较常见,不但影响颌面部的正常生长发育,也影响生理功能、美观和发育,导致牙齿早失,甚至对儿童心理产生不良影响。临床治疗多为在恒牙列期采用固定矫治器和拔牙治疗,矫治较复杂。如何在早期阻... 深覆是一种比较严重的错畸形,临床较常见,不但影响颌面部的正常生长发育,也影响生理功能、美观和发育,导致牙齿早失,甚至对儿童心理产生不良影响。临床治疗多为在恒牙列期采用固定矫治器和拔牙治疗,矫治较复杂。如何在早期阻止或减轻深覆的发生发展,减少对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HE 深覆He 矫治术 阻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式种植机的研制及其在动物实验中的应用
19
作者 陶长仲 刘渊 +1 位作者 陈必胜 单正奎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1994年第3期109-110,135,共3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自行研制的简式种植机的基本结构及其在动物实验中的成功应用.该机采用齿轮减速原理,结构简单,低速,输出扭距大.作者用这种种植机在犬股骨、颌骨上施行种植术,植入纯钛及多种复合生物陶瓷种植体,术后1,3,6个月取材,制成... 本文介绍了一种自行研制的简式种植机的基本结构及其在动物实验中的成功应用.该机采用齿轮减速原理,结构简单,低速,输出扭距大.作者用这种种植机在犬股骨、颌骨上施行种植术,植入纯钛及多种复合生物陶瓷种植体,术后1,3,6个月取材,制成含种植体的不脱钙骨组织切片.光学显微镜下作界面观察.结果显示,上述种植材料与外周骨组织均发生良好的骨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实验 骨组织 种植体 简式 外周 骨整合 脱钙骨 自行研制 生物陶瓷 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临床病理学分析 被引量:13
20
作者 李玉莉 郑军华 +2 位作者 姜蕾 刘惠敏 何金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814-816,共3页
目的探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的临床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2004年62例RAML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特点。患者中男20例,女42例,年龄24~73岁,平均46岁。有临床症状42例,合并结节性硬化症... 目的探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的临床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2004年62例RAML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特点。患者中男20例,女42例,年龄24~73岁,平均46岁。有临床症状42例,合并结节性硬化症6例。结果肿瘤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光镜下肿瘤组织由畸形血管、脂肪组织和分化程度不等的平滑肌按不同比例混合构成,未见血管浸润,其中混合型38例(61.3%),肌瘤样型14例(22.6%),脂肪瘤样型10例(16.1%)。免疫组化62例HMB45、Melan-A/MART-1和SMA均为阳性,Ki-67阴性57例、<5%5例,p53均阴性。随访1~7年,无复发转移病例。结论RAML以混合型为主,不浸润血管可能为该瘤的组织学特征之一,HMB45、Melan-A/MART-1和SMA表达是其免疫组化特点,Ki-67和p53低表达或阴性表达间接支持该瘤为良性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免疫组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