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手助腹腔镜下脾切除门奇断流术(附12例报告) 被引量:30
1
作者 张雪峰 金红旭 +4 位作者 李瑾 吴国强 蒋会勇 宗修锟 郑成竹 《消化外科》 CSCD 2004年第4期247-249,共3页
目的 探讨手助腹腔镜脾切除门奇断流术的手术技术。方法 用手助腹腔镜完成 12例脾切除门奇断流术。结果  12例手术全部成功。手术时间 15 0~ 2 6 0min ,平均 2 0 0min。术中出血 2 0 0~ 15 0 0ml,平均 5 80ml。切除脾重 5 0 0~ 2 ... 目的 探讨手助腹腔镜脾切除门奇断流术的手术技术。方法 用手助腹腔镜完成 12例脾切除门奇断流术。结果  12例手术全部成功。手术时间 15 0~ 2 6 0min ,平均 2 0 0min。术中出血 2 0 0~ 15 0 0ml,平均 5 80ml。切除脾重 5 0 0~ 2 0 0 0 g ,平均 870g。住院时间 8~ 18d ,平均 11d。术后病人恢复顺利 ,疼痛少 ,5例术后用止痛剂 ,2 4~ 74h排气 ,平均 5 2h。手助切口愈合良好 ,1例出现并发症 ,1例死亡。结论 手助腹腔镜行脾切除门奇断流术不但安全可行 ,而且具有微创手术的优点 ,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脾切除术 门奇断流术 肝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对全身麻醉诱导期的作用的实验总结报告 被引量:26
2
作者 俞卫锋 满晓波 +8 位作者 唐新智 闵苏 黑子清 邵伟 孙玉明 曹俊 池信锦 候明 吴孟超 《中国医药导刊》 2005年第6期428-436,共9页
前言 手术病人必须麻醉,由于病人在手术前12小时是必须禁食的,故而手术病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血容量不足.全身麻醉前需要经过麻醉诱导期,给入一系列对心血管功能有不同影响的药物,因此全身麻醉的诱导期虽然时间短,但病人从清醒到麻醉状... 前言 手术病人必须麻醉,由于病人在手术前12小时是必须禁食的,故而手术病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血容量不足.全身麻醉前需要经过麻醉诱导期,给入一系列对心血管功能有不同影响的药物,因此全身麻醉的诱导期虽然时间短,但病人从清醒到麻醉状态对病人心血管功能的影响是比较明显的.对医生而言,这也是一个非常紧张的时期,因为要完成一系列的给药和气管插管的步骤并要保证病人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诱导期 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 总结报告 手术病人 心血管功能 实验 血容量不足 不同程度 气管插管 手术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理诊断与基因检测淋巴结转移的对比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刘连杰 叶芳耘 +2 位作者 孟荣贵 吴丽丽 张乐之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1年第4期247-248,共2页
目的 探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扩增角蛋白 19(K19)检测淋巴结转移并与传统病理诊断相比较。方法 对 6例良性疾病、4例乳腺癌、5例胃癌及 12例结直肠癌共 194枚区域淋巴结进行传统病理诊断和K19mRNA的RT PCR扩增检测 ,并进行... 目的 探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扩增角蛋白 19(K19)检测淋巴结转移并与传统病理诊断相比较。方法 对 6例良性疾病、4例乳腺癌、5例胃癌及 12例结直肠癌共 194枚区域淋巴结进行传统病理诊断和K19mRNA的RT PCR扩增检测 ,并进行对比。结果 良性疾病共 3 4枚淋巴结病理和基因诊断均为阴性。病理检查发现有转移的恶性肿瘤区域淋巴结 2 8枚 ,其基因诊断均为阳性。病理检测未发现转移的 13 2枚恶性肿瘤区域淋巴结中经基因检测有 11枚存在微转移。结论 基因检测淋巴结微转移较传统病理检测有更高敏感性 ,具有诊断意义 ,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反应 肿瘤治疗 淋巴转移 病理诊断 微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通道与大肠内液体转运及便秘的关系 被引量:14
4
作者 尹淑慧 孟荣贵 《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364-367,共4页
水分吸收是大肠的主要功能之一;大肠黏膜上皮已证实有多种水通道亚型的表达并与大肠内的液体转运相关(包括水分的吸收和黏液的分泌);推测其表达的变化可能参与了便秘的发生发展。
关键词 水通道蛋白 大肠 便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慢传输型便秘诊治中可能存在的误区 被引量:2
5
作者 孟荣贵 廖秀军 郝立强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06年第4期201-202,共2页
关键词 结肠慢传输型便秘 CAJAL细胞 排便困难 诊治 血管活性肠肽 便秘患者 水通道蛋白 生活节奏 饮食结构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异时性多原发癌21例诊治体会 被引量:1
6
作者 崔龙 喻德洪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3期132-133,共2页
本文总结分析了21例大肠异时性多原发癌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手段。强调对于大肠场患者要警惕异时性多原发癌的发生,特别是伴有大肠腺瘤的患者要定期行纤维结肠镜检查。对再发癌要争取行根治性切除术。
关键词 大肠肿瘤 多原发癌 诊断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假性结肠梗阻 被引量:8
7
作者 孟荣贵 《临床外科杂志》 2000年第2期74-75,共2页
关键词 病理 诊断 治疗 肠梗阻 植物神经 内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激活因子对急性重型胰腺炎肺损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冀振华 马元桂 +3 位作者 王本茂 唐岩 李少华 丁廷楷 《海军总医院学报》 1998年第3期131-135,共5页
本实验将17只纯种Beagle狗分成3组,(1)胰腺炎组(P组),n=6,用2%牛磺胆酸钠加1250IU/ML胰蛋白酶的混合液,以1 mL/kg行主胰管内逆行注射,复制急性重型胰腺炎模型;(2)苦杏内酯B(BN52021)治疗组(T组),n=6,于复制急性重型胰腺炎后5min,3h分别... 本实验将17只纯种Beagle狗分成3组,(1)胰腺炎组(P组),n=6,用2%牛磺胆酸钠加1250IU/ML胰蛋白酶的混合液,以1 mL/kg行主胰管内逆行注射,复制急性重型胰腺炎模型;(2)苦杏内酯B(BN52021)治疗组(T组),n=6,于复制急性重型胰腺炎后5min,3h分别经静脉注射血小板激活因子(PAF)受体拮抗剂BN52021(5mg/kg),(3)对照组(C组),n=5,用等量生理盐水行主胰管内逆行注射.用RM 6000多导生理记录仪测定平均肺动脉压值,8h后3组动物均以过量戊巴比妥钠静脉注射处死,立即取肺,测定肺系数(肺湿重/体重),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内细胞总数和蛋白含量,肺血管外水量/无血干肺重(EVLW/BFDL),肺组织内PAF含量.结果发现:平均肺动脉压值P组明显升高,在4h与C组、T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P组肺系数(1.12±0.06,(?)±S,以下同),EVLW/BFDL(5.59±0.53)及BALF中细胞总数(2.03±0.20×10~9/L)和蛋白含量(44.7±6.6mg%)均显著高于C组(分别为0.94±0.04,3.85±0.20,0.90±0.09×10~g/L和23.7±1.2mg%).T组上述指标(分别为0.93±0.02,4.15±0.18,1.48±0.28X10^9/L和25.0±2.2mg%)均明显低于胰腺炎组,而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肺组织内PAF含量,P组(3.76±0.39ng/g)较C组(0.78±0.1ng/g)和T组(1.41±0.12ng/g)有非常显著的增加,C组与T组之间无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激活因子 胰腺炎 肺损伤 重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的诊断 被引量:1
9
作者 马优钢 《医学理论与实践》 1994年第6期25-27,共3页
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近年已较多见,其发病率约占总人群的1—3/1000,在内泌疾病方面仅次于糖尿病和甲状腺机能亢进。 1 病因 在经手术证实的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病人中,绝大多数由甲状旁腺腺瘤引起。
关键词 甲旁亢 原发性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胚抗原基因转录调控序列的克隆及在肿瘤基因治疗研究中的应用
10
作者 崔龙 曹广文 《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257-259,共3页
肿瘤特征性蛋白“看家基因”转录调控序列(TRS)是肿瘤组织特异性基因治疗的基础。本文综述了癌胚抗原(CEA)基因TRS的克隆、鉴定过程及其在肿瘤基因治疗,尤其是前药转换基因治疗的应用并对应用CEA基因TRS开展大肠癌... 肿瘤特征性蛋白“看家基因”转录调控序列(TRS)是肿瘤组织特异性基因治疗的基础。本文综述了癌胚抗原(CEA)基因TRS的克隆、鉴定过程及其在肿瘤基因治疗,尤其是前药转换基因治疗的应用并对应用CEA基因TRS开展大肠癌、肺癌等特异性基因治疗研究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转录调控 大肠肿瘤 基因治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癌组织中p21ras表达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11
作者 章福彬 朱斌 +3 位作者 邵成浩 陶勇 刘卫 许邦福 《胰腺病学》 2006年第4期223-225,共3页
目的探讨胰腺癌组织中p21ras表达与VEGF表达、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8例胰腺癌组织中p21ras、VEGF蛋白表达及肿瘤微血管密度,分析p21ras表达与VEGF表达、血管生成的关系。结果胰腺癌组织中p21ras表达阳性率为60... 目的探讨胰腺癌组织中p21ras表达与VEGF表达、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8例胰腺癌组织中p21ras、VEGF蛋白表达及肿瘤微血管密度,分析p21ras表达与VEGF表达、血管生成的关系。结果胰腺癌组织中p21ras表达阳性率为60.41%,VEGF表达阳性率为64.58%,胰腺癌组织中p21ras和VEGF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p21ras表达与VEGF表达及MVD有相关性(P<0.05)。结论p21ras表达可上调胰腺癌组织中VEGF表达,促进微血管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P21RAS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微血管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的治疗
12
作者 马优钢 《医学理论与实践》 1994年第7期23-25,共3页
对在ABS塑料上电镀Cu/Ni双镀层的方法及镀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研究。重点研讨了资料的镀前预处理及电镀铜工艺,同时对镀层的电磁屏蔽性能了较为细致的研究。结果表明,用ABS电镀Cu/Ni材料做电子仪器原外壳,具有良好的... 对在ABS塑料上电镀Cu/Ni双镀层的方法及镀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研究。重点研讨了资料的镀前预处理及电镀铜工艺,同时对镀层的电磁屏蔽性能了较为细致的研究。结果表明,用ABS电镀Cu/Ni材料做电子仪器原外壳,具有良好的电磁屏蔽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亢 原发性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术后胰头转移5例手术治疗报告 被引量:1
13
作者 于泓 王建中 +1 位作者 吴志浩 韩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2期139-140,共2页
目的 :探讨胃癌术后胰头转移再行胰十二指肠手术切除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我科近年来 5例胃癌术后胰头转移的手术切除病例的手术指征、并发症预防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2 0 % (1 5 ) ,主要有肺部感染 ,切口裂开。围... 目的 :探讨胃癌术后胰头转移再行胰十二指肠手术切除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我科近年来 5例胃癌术后胰头转移的手术切除病例的手术指征、并发症预防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2 0 % (1 5 ) ,主要有肺部感染 ,切口裂开。围手术期无死亡。经随访 4例的生存期为 6~ 15月 ,平均 (10 6± 2 3)个月。结论 :胃癌术后胰头转移的再手术切除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主观感觉和生存质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肿瘤转移 胃癌 术后 胰头转移瘤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大肠癌 被引量:4
14
作者 崔龙屠 岳曲 +1 位作者 乐丰 李晓红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1期49-50,共2页
青年大肠癌崔龙屠岳曲乐丰李晓红作者单位:200433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普外科大肠癌是国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文献分析,我国大肠癌患者年龄中位数为45~50岁。但有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我国30岁以下的大肠癌发... 青年大肠癌崔龙屠岳曲乐丰李晓红作者单位:200433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普外科大肠癌是国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文献分析,我国大肠癌患者年龄中位数为45~50岁。但有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我国30岁以下的大肠癌发病率似有上升趋势,我院198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病理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腹腔镜治疗贲门失迟缓症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海华 积德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1999年第8期693-694,共2页
关键词 贲门失迟缓症 腹腔镜检查 HELLER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肠平滑肌肿瘤32例报告 被引量:2
16
作者 乔万文 《腹部外科》 1991年第1期26-27,共2页
本文通过32例均行手术治疗和病理证实的小肠平滑肌肿瘤的报道,对其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进行分析。
关键词 小肠肿瘤 平滑肌瘤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吻合器在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中应用35例
17
作者 刘兵 王伟涛 +1 位作者 崔文娟 金国祥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7年第3期68-69,共2页
目的探讨双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至2006年9月应用双吻合器技术行低位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3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生吻合口漏2例,吻合口狭窄2例,无手术死亡,均吻合满意,两切缘病理无癌残... 目的探讨双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至2006年9月应用双吻合器技术行低位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3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生吻合口漏2例,吻合口狭窄2例,无手术死亡,均吻合满意,两切缘病理无癌残留。结论双吻合器技术的应用可顺利实现手法难以完成的低位吻合,提高了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的根治率和保肛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双吻合器 低位前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腹腔镜技术在脾脏外科的应用 被引量:20
18
作者 仇明 华积德 +4 位作者 沈炎明 郑成竹 柯重伟 黄海 李际辉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8期507-509,共3页
作者应用腹腔镜施行5例脾脏手术。男性4例,女性1例。患者年龄19~47岁(平均31岁)。脾脏切除术1例,脾囊肿开窗引流术1例,外伤性脾破裂缝合或电凝止血术3例。手术结果5例均获成功,无一例发生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6.... 作者应用腹腔镜施行5例脾脏手术。男性4例,女性1例。患者年龄19~47岁(平均31岁)。脾脏切除术1例,脾囊肿开窗引流术1例,外伤性脾破裂缝合或电凝止血术3例。手术结果5例均获成功,无一例发生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6.5天。腹腔镜脾脏手术具有腹壁切口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但目前应慎重选择手术适应证,同时强调术者必须具备娴熟的腹腔镜手术技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术 脾切除术 脾囊肿 脾破裂
原文传递
小肠外科进展(一)
19
作者 印慨 方国恩 仲剑平 《中国胃肠外科杂志》 1998年第1期52-56,共5页
小肠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是营养物质吸收的最主要场所.小肠疾病及其外科治疗长时间来均为临床关注的问题。本文就部分较复杂的小肠外科有关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小肠外科 消化器官 小肠疾病 外科治疗
原文传递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的诊治 被引量:20
20
作者 胡先贵 王本茂 +4 位作者 唐岩 胡志浩 张怡杰 刘瑞 张永杰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69-271,T001,共4页
目的 总结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 (IPMT)的诊治经验 ,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 方法 自 1993年 5月至 2 0 0 0年 8月共收治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患者 8例。男性 6例 ,女性 2例 ,年龄 33~ 72岁 ,平均 5 4岁。患... 目的 总结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 (IPMT)的诊治经验 ,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 方法 自 1993年 5月至 2 0 0 0年 8月共收治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患者 8例。男性 6例 ,女性 2例 ,年龄 33~ 72岁 ,平均 5 4岁。患者均行B超和CT检查 ,均提示有不同程度的胰管扩张 ,5例发现胰头囊实性占位。 5例行ERCP检查 ,发现十二指肠乳头增大和粘液溢出者 3例。血清CA19 9值 6 5~ 10 8U/ml(平均 6 6 88U/ml) ,CEA值有 1例为 32 2ng/L ,其余均为小于 15ng/L。 结果  8例患者中只有 3例在入院时诊断为IPMT。除 1例患者拒绝手术外 ,7例均进行了手术治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术后病理诊断胰头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腺癌 2例、胰头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腺瘤伴局部癌变 2例、胰头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腺瘤伴不典型增生 1例、胰头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腺瘤 2例。术后患者均健在 ,最长 1例已 6年。 结论 胰腺有囊性占位伴胰管全程扩张的患者应考虑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 ,ERCP发现十二指肠乳头有粘液溢出者可确诊该疾病。术前要鉴别良恶性较困难 ,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诊断 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 IPMT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