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动脉手术的麻醉管理与脑保护 被引量:5
1
作者 徐美英 马宇 +1 位作者 张富军 景在平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6期303-304,共2页
目的 探讨颈动脉手术的麻醉管理方法与脑保护效果。方法  37例颈动脉手术的病人 ,在全身麻醉的基础上采用局部低温及药物治疗综合措施实施脑保护。对其中 1 2例病人以监测脑氧供需平衡的方法 ,评价综合脑保护措施的效果。结果 全组... 目的 探讨颈动脉手术的麻醉管理方法与脑保护效果。方法  37例颈动脉手术的病人 ,在全身麻醉的基础上采用局部低温及药物治疗综合措施实施脑保护。对其中 1 2例病人以监测脑氧供需平衡的方法 ,评价综合脑保护措施的效果。结果 全组病人麻醉及脑保护效果满意。颈动脉阻断后的颈动 静脉血氧含量差和脑氧摄取率有增加趋势 (P >0 0 5) ;但颈动脉开放后 ,脑的颈动 静脉血氧含量差和脑氧摄取率比阻断前显著增加 (P <0 0 5)。结论 在全身麻醉的基础上 ,局部低温及药物治疗等综合措施有一定的脑保护作用 ,但不能完全消除脑的缺血 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手术 麻醉管理 脑保护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瑞昔布钠用于创伤患者麻醉术前镇痛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马宇 刘佩蓉 熊源长 《临床医药实践》 2010年第1X期71-72,79,共3页
目的:研究麻醉手术前应用新型的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帕瑞昔布钠对下肢骨折患者牵引去除后的转运以及体位变动所引起的疼痛减轻程度。方法:40例ASAI~III级的下肢骨折伤后24h内的急诊患者随机分为P组和C组2组(n=20)。P组在去除牵引... 目的:研究麻醉手术前应用新型的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帕瑞昔布钠对下肢骨折患者牵引去除后的转运以及体位变动所引起的疼痛减轻程度。方法:40例ASAI~III级的下肢骨折伤后24h内的急诊患者随机分为P组和C组2组(n=20)。P组在去除牵引转运手术前静推帕瑞昔布钠40mg,而对照C组则静推生理盐水。观察两组患者转运过程中的疼痛评分(VAS1)和体位变动(仰卧位变为椎管麻醉所需侧卧位)时的疼痛评分(VAS2)。术后随访患者手术记忆。结果:40例患者均顺利在硬膜外联合腰麻下顺利完成手术。C组患者的疼痛程度(VAS1和VAS2)均强于P组(P<0.01)。每一组内VAS2疼痛强度均高于VAS1(P<0.05)。术后随访所有患者均认为体位变动时疼痛(VAS2)最强。C组患者中有8例(40%)对体位变动过程中的痛苦记忆深刻,而P组中仅有3例(15%)。结论:帕瑞昔布钠在麻醉手术前应用可以安全减轻麻醉术前的急性疼痛,尤其是实施麻醉所需体位变动时的骨折疼痛有减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前镇痛 环氧合酶-2抑制剂 下肢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纤维瘤病与麻醉
3
作者 王英伟 邓小明 《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 2005年第5期260-261,共2页
神经纤维瘤病是一种常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不但影响到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还涉及呼吸、循环、消化等各个重 要系统。神经纤维瘤病患者术前要对各系统进行充分评估,以保证患者围术期的安全。现就神经纤维瘤病对各系统的影响和麻醉评... 神经纤维瘤病是一种常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不但影响到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还涉及呼吸、循环、消化等各个重 要系统。神经纤维瘤病患者术前要对各系统进行充分评估,以保证患者围术期的安全。现就神经纤维瘤病对各系统的影响和麻醉评 估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纤维瘤病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摘除术中七氟醚复合麻醉对血流动力学影响的观察
4
作者 李琼 严晓晴 《天津医药》 CAS 1996年第10期626-627,共2页
新吸入麻醉药七氟醚(sevoflurane)具有诱导快、苏醒快、麻醉深度易调节、对循环抑制轻等优点。全麻腹腔镜胆囊摘除术(LC)中对循环影响最明显的是CO_2气腹,为搞清七氟醚麻醉能否减轻CO_2气腹对LC患者血流的影响,本文观察了20例LC患者术... 新吸入麻醉药七氟醚(sevoflurane)具有诱导快、苏醒快、麻醉深度易调节、对循环抑制轻等优点。全麻腹腔镜胆囊摘除术(LC)中对循环影响最明显的是CO_2气腹,为搞清七氟醚麻醉能否减轻CO_2气腹对LC患者血流的影响,本文观察了20例LC患者术中七氟醚复合麻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胆囊摘除术 七氟醚 复合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和治疗进展 被引量:23
5
作者 许平波 林福清 +2 位作者 黄静霞 朱科明 邓小明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48-350,共3页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病因学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俯卧位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被引量:24
6
作者 苗玉良 李金宝 邓小明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43-244,共2页
关键词 ARDS 俯卧位通气 呼吸窘迫综合征 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肝脏、肌肉、皮下VX2肿瘤模型的建立和对比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魏强 方亮 +5 位作者 杨继金 霍宁宁 吕虎 熊源长 江旭 李慧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931-935,共5页
目的通过对肝脏、肌肉及皮下不同部位兔VX2肿瘤模型的建立和比较,寻求更适合于肿瘤经皮介入治疗的荷瘤动物模型。方法将54只新西兰白兔按VX2肿瘤接种部位不同随机分为肝脏组、肌肉组和皮下组,每组18只。三组动物术后12、16、20 d均进行C... 目的通过对肝脏、肌肉及皮下不同部位兔VX2肿瘤模型的建立和比较,寻求更适合于肿瘤经皮介入治疗的荷瘤动物模型。方法将54只新西兰白兔按VX2肿瘤接种部位不同随机分为肝脏组、肌肉组和皮下组,每组18只。三组动物术后12、16、20 d均进行CT灌注扫描,测量肿瘤大小,每次各组分别处死6只兔进行病理观察,并对三组模型的建模手术时间、肿瘤体积及并发症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皮下组肿瘤生长最慢,肌肉组其次,肝脏组生长最快,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种第12天,肝脏组肿块长径已约1 cm,而皮下组则需20 d肿块长径才达1 cm左右,肌肉组肿块生长速度介于二者之间。三组建模所用时间分别为肝脏组(5.54±0.51)min,肌肉组(1.02±0.20)min,皮下组(0.98±0.21)min,肝脏组明显较长。除了肝脏组出现腹水、肝内转移及腹壁种植外,皮下组、肌肉组均无明显影响模型的情况。结论与肝脏和皮下建模相比,兔肌肉内VX2肿瘤模型具有操作简单,成瘤稳定,肿瘤生长速度适中的优点,更适合作为兔VX2瘤的经皮介入治疗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肝脏 肌肉 VX-2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丙酚对犬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电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朱科明 王粤 +2 位作者 邓小明 徐美英 刘树孝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42-143,共2页
目的以再灌注心律失常(RA)为观察指标,探讨了不同剂量的异丙酚对犬缺血再灌注心肌电活动的影响。方法24只犬随机平均分三组:对照组、高剂量异丙酚组和低剂量异丙酚组,建立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在体模型,观察各组RA的发生... 目的以再灌注心律失常(RA)为观察指标,探讨了不同剂量的异丙酚对犬缺血再灌注心肌电活动的影响。方法24只犬随机平均分三组:对照组、高剂量异丙酚组和低剂量异丙酚组,建立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在体模型,观察各组RA的发生性质和发生例数。结果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异丙酚组比较,对照组性质严重、发生率高。结论异丙酚对犬再灌注心肌电活动有一定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心电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手术中胃粘膜pH的变化 被引量:4
9
作者 张富军 徐美英 +2 位作者 周宁 马宇 朱晓东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84-185,共2页
关键词 心脏手术 胃粘膜 PH值 冠脉搭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二氧化碳气腹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朱科明 徐美英 +1 位作者 倪文 于布为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1994年第1期14-16,共3页
通过对1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施以swan—Ganz导管监测,探讨二氧化碳化气腹对血流动力学影响。于二氧化碳气腹前、充气后5分、20分和放气后5分钟,分别测录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MAO、CVP、PAP与PCWP于... 通过对1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施以swan—Ganz导管监测,探讨二氧化碳化气腹对血流动力学影响。于二氧化碳气腹前、充气后5分、20分和放气后5分钟,分别测录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MAO、CVP、PAP与PCWP于充气后5分钟,分别增加28%、172%、83%与121%;于充气后2o分钟,分别增加32%、209%、147%与173%,与充气前相比,变化非常显著(P<0.01)。与充气前相比,HR与PVR于充气后5分和20分钟均显著增加(P<0.01),SVR、Cl、SI、LVSWI与RVSWI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我们应注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胆囊切除 二氧化碳气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粤 朱科明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24-125,共2页
近年来,镁与心血管系统关系日益受到重视〔1〕,镁的缺乏可引起心肌损害,应用镁盐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和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疗效〔2〕。为此,本文就镁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综述如下。1镁与心肌损害镁是三百多种酶反应的... 近年来,镁与心血管系统关系日益受到重视〔1〕,镁的缺乏可引起心肌损害,应用镁盐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和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疗效〔2〕。为此,本文就镁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综述如下。1镁与心肌损害镁是三百多种酶反应的辅助因子,对细胞代谢和能量转换起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心肌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循环及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徐美英 时文珠 +3 位作者 张富军 朱文忠 方超萍 曹金妹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10-212,共3页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冠状动脉搭桥术 (ECCAB)与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 (OPCAB)对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1 6例首次择期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患者 ,按是否应用心肺转流 (CPB)随机分为ECCAB组 (A组 )及OPCAB...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冠状动脉搭桥术 (ECCAB)与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 (OPCAB)对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1 6例首次择期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患者 ,按是否应用心肺转流 (CPB)随机分为ECCAB组 (A组 )及OPCAB组 (B组 ) ,每组 8例 ,分别于麻醉诱导后、术毕、术后第 1、2天抽取外周静脉血 ,ELISA法测定白细胞介素 6 (IL 6 ) ;流式细胞术直接免疫标记技术测定T细胞亚群CD4 + 、CD8+ ,并计算CD4 + /CD8+ 。结果 与麻醉诱导后相比 ,两组患者于术毕、术后第 1天IL 6上升 ,CD4 + 下降 (P <0 0 5 ) ,且A组较B组更为明显 (P <0 0 5 )。B组IL 6、CD4 + 于术后第 2天与麻醉后比较已无差异 ,而A组仍高于麻醉诱导后。CD8+ 两组变化趋势相同 ,于术毕下降最低 ,逐渐恢复 ,但至术后第 2天仍显著低于麻醉诱导后。结论 与ECCAB术相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非体外循环 冠状动脉搭桥术 患者 免疫功能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循环触发的炎性反应病理生理机制及治疗策略的探讨(一)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建欣 徐美英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9期456-458,共3页
关键词 体外循环 炎性反应 病理生理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丙酚在心肺复苏后对脑保护作用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邓小明 李金宝 +1 位作者 朱科明 徐美英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82-282,共1页
关键词 心肺复苏 脑保护 异丙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支镜引导插管在气管插管困难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牛强 许华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4年第10期1644-1645,共2页
关键词 支气管镜检查 插管法 气管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循环触发的炎性反应病理生理机制及治疗策略的探讨(二)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建欣 徐美英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0期509-509,共1页
关键词 体外循环 炎性反应 病理生理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手术期患者外周神经损伤 被引量:9
17
作者 范晓华 倪文 邓小明 《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 2004年第3期153-155,共3页
围手术期患者外周神经损伤正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下面概述了围手术期外周神经损伤的现状、可能的机制以及目前的治疗防范措施。以便在临床围手术期加强对其危险因素的重视,积极采取预防的措施。
关键词 围手术期 外周神经损伤 危险因素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后镇痛与免疫反应 被引量:36
18
作者 车润平 《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 1999年第2期80-83,共4页
手术的创伤和术后疼痛均可导致“全身应激反应”,适度的应激可以提高机体的适应能力,对机体的内环境的稳定起重要作用,而过度的应激反应则对机体有害。术后疼痛不仅引起感觉不适,而且造成机体应激,从而影响机体自主性和免疫系统,从而导... 手术的创伤和术后疼痛均可导致“全身应激反应”,适度的应激可以提高机体的适应能力,对机体的内环境的稳定起重要作用,而过度的应激反应则对机体有害。术后疼痛不仅引起感觉不适,而且造成机体应激,从而影响机体自主性和免疫系统,从而导致一系列的术后紊乱。因此,及时、有效地控制术后疼痛不仅可减轻病人主观感觉上的痛苦,更能适宜地调节机体的应激反应,达到减轻免疫抑制、减少术后感染的目的,是加快病人康复、减少医疗费用的重要举措。 1 创伤性疼痛引起应激所致的免疫抑制 手术创伤所致的应激反应程度与免疫抑制程度密切相关,免疫抑制持续时间越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镇痛 镇痛 免疫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围失血性休克期内源性血管活性物质的动态变化
19
作者 邓小明 李金宝 +2 位作者 候炯 马宇 徐美英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642-643,共2页
 目的 了解围失血性休克期内源性血管活性物质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复制兔失血性休克及复苏模型,分别于休克前、休克1 h、复苏1 h、复苏2 h 用比色法和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中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血栓素A...  目的 了解围失血性休克期内源性血管活性物质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复制兔失血性休克及复苏模型,分别于休克前、休克1 h、复苏1 h、复苏2 h 用比色法和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中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血栓素A2(TXA2) 、前列环素(PGI2)的变化。结果 休克后NO、ET、TXA2 升高,PGI2 下降,复苏后均有所回复,但均未回复到休克前水平。结论 内源性血管活性物质参与了失血性休克的发生发展,内源性血管舒缩物质的平衡在休克及抗休克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血性休克 血管活性物质 内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正压通气对低血容量患者中心静脉压影响的临床比较研究
20
作者 朱科明 李金宝 +1 位作者 邓小明 王景阳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10-12,共3页
本研究在临床上探讨了间歇正压通气(IPPV)对低血容量患者中心静脉压(CVP)的影响程度。24例患者分为A组(血容量正常)12例和B组(低血容量)12例。分别于IPPV时和暂停通气时测CVP,所得资料按组内配对t检验处理。结果表明:A组IPPV... 本研究在临床上探讨了间歇正压通气(IPPV)对低血容量患者中心静脉压(CVP)的影响程度。24例患者分为A组(血容量正常)12例和B组(低血容量)12例。分别于IPPV时和暂停通气时测CVP,所得资料按组内配对t检验处理。结果表明:A组IPPV时和暂停运气时所测的CVP相差无统计学意义;B组IPPV时所列的CVP平均为0.958kPa,在正常范围,暂停通气时所测的CVP平均为0.442kPa,低于正常值,相差非常显著(P<0.01)。说明对低血容量患者,IPPV支持下所测的CVP值不能作为评价循环血量充足的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正压通气 低血容量患者 中心静脉压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