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唾液作为寄生虫病诊断标本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兆军 《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 2000年第1期12-15,共4页
唾液作为一种无损伤性的检测标本,已被用于多种疾病的诊断。本文从唾液标本的组成、收集处理、检测方法及其被用于寄生虫病诊断的现状等方面做一综述。
关键词 唾液 寄生虫病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日本血吸虫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在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2
作者 娄文娴 钱宗立 +6 位作者 薛纯良 俞安洲 许静瑛 郑怀玉 杨士静 苏信生 盛婪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54-257,共4页
本文报道将抗日本血吸虫循环阴极抗原单克隆抗体(McAbⅢD_(10)),分别用于检测宿主血清中循环抗原和抗CCA特异性抗体。以McAb ⅢD_(10)建立的竞争性ELISA对诊断血吸虫病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极少交叉反应。用单盲法检测了三批样本,符... 本文报道将抗日本血吸虫循环阴极抗原单克隆抗体(McAbⅢD_(10)),分别用于检测宿主血清中循环抗原和抗CCA特异性抗体。以McAb ⅢD_(10)建立的竞争性ELISA对诊断血吸虫病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极少交叉反应。用单盲法检测了三批样本,符合率均较满意。用此法检测1915份样本,其中急性血吸虫病113例,100%阳性;慢性血吸虫病765例,阳性率96.3%;晚期血吸虫病25例,阳性率72%;血吸虫病治愈者66例,阴转率70%,正常人750例,均阴性;包虫病27例,无交叉反应;并殖吸虫病43例及华支睾吸虫病126例,分别有1和2例阳性。用此单抗建立的Dot-ELISA,具有疗效考核价值,血吸虫病治愈者48例,阴转率97.9%。动物实验中,治后8wk,16只治愈家兔的阴转率为76%,其余4只阳性者,阳性滴度和阳性强度均降低。C-ELISA和Dot-ELISA两者的符合率较好,若一份血样同时用此两种方法检测可以互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单克隆抗体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弓形虫感染鼠血清中弓形虫循环抗原的检测 被引量:9
3
作者 金武官 李云珠 +2 位作者 俞善昌 杨惠珍 钱宗立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17-118,共2页
目的:探索弓形虫感染早期诊断方法。方法:用快速ELISA检测弓形虫感染鼠血清中弓形虫循环抗原。结果:在轻、中、重3个感染组,分别于感染后d4、d4及d3检测到弓形虫循环抗原。结论:感染虫体数量越多则弓形虫循环抗原测出... 目的:探索弓形虫感染早期诊断方法。方法:用快速ELISA检测弓形虫感染鼠血清中弓形虫循环抗原。结果:在轻、中、重3个感染组,分别于感染后d4、d4及d3检测到弓形虫循环抗原。结论:感染虫体数量越多则弓形虫循环抗原测出时间越早,OD值亦越高。检测弓形虫循环抗原具有早期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循环抗原 鼠血清 弓形体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多聚酶链反应诊断弓形虫病 被引量:14
4
作者 夏爱娣 王克敏 +6 位作者 董泰忠 张惠民 吴兆平 陈诗书 杨惠珍 徐克继 钱宗立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71-175,共5页
根据本实验室筛选出的弓形虫(ZS_2株)特异DNA克隆片段的部分顺序分析的数据,设计并合成特异的寡核苷酸引物对,建立多聚酶链反应诊断弓形虫病的方法。不同来源的弓形虫株和7例畸形胎儿DNA经体外基因扩增,扩增产物经电泳检测,均出现特异... 根据本实验室筛选出的弓形虫(ZS_2株)特异DNA克隆片段的部分顺序分析的数据,设计并合成特异的寡核苷酸引物对,建立多聚酶链反应诊断弓形虫病的方法。不同来源的弓形虫株和7例畸形胎儿DNA经体外基因扩增,扩增产物经电泳检测,均出现特异的扩增条带。对42例肝炎综合症的婴儿和33例不良生育史的孕妇的外周血白细胞DNA检测,分别为6例和4例阳性。50例正常人外周血白细胞DNA检测均为阴性。对扩增产物进行Southern印迹分析,以^(32)P标记克隆的弓形虫特异DNA片段为探针,能与阳性病例特异的扩增条带杂交,而不与阴性样品的扩增产物杂交。本法并与其它检测方法的结果相比较,具高度特异、敏感且快速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反应 DNA诊断 弓形体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感染中循环抗原动态变化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娄文娴 张恩英 +5 位作者 俞安洲 许东红 杨士静 沈大康 朱旭明 薛纯良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5-10,共6页
目的:探讨日本血吸虫感染中循环抗原动态变化及其机制。方法:感染日本血吸虫的BALB/c小鼠淋巴结B细胞和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株)融合,制备抗血吸虫循环抗原不同表位的单克隆抗体组合后为探针,检测日本血吸虫病患者和... 目的:探讨日本血吸虫感染中循环抗原动态变化及其机制。方法:感染日本血吸虫的BALB/c小鼠淋巴结B细胞和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株)融合,制备抗血吸虫循环抗原不同表位的单克隆抗体组合后为探针,检测日本血吸虫病患者和正常人血清;晚期血吸虫病患者脾血和外周血;感染日本血吸虫兔和小鼠的门脉血和外周血。结果:获得9种抗日本血吸虫单克隆抗体,将其中抗不同抗原表位的单抗优化组合后使用,检测抗原的敏感性可提高4-8倍。用组合单抗建立的夹心ELISA和dot-ELISA检测慢性血吸虫病的敏感性分别为74%和84.2%,特异性分别为96.1%和95.7%。通过小鼠和家兔门脉血和外周血以及人的脾血和外周血循环抗原的比较研究表明,门脉血中的抗原水平明显高于外周血。结论:用组合单抗较用一种单抗提高检出率。dot-ELISA检测的不仅是循环抗原,同时还检测到免疫复合物,因此影响疗效考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单克隆抗体 循环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蝇幼虫血淋巴抗白念珠菌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0
6
作者 吴建伟 吴健桦 +1 位作者 杨鹤萍 杨杨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57-59,共3页
目的 用微量液体培养生长抑制法检测家蝇幼虫血淋巴的抗白念珠菌活性。方法 用大肠杆菌接种家蝇 3期幼虫 ,收集接种后不同时间血淋巴 ,设立空白对照、药物对照和蛋白酶K对照组 ,检测血淋巴和血淋巴 80℃ 5min去粗蛋白后提取多肽对 3... 目的 用微量液体培养生长抑制法检测家蝇幼虫血淋巴的抗白念珠菌活性。方法 用大肠杆菌接种家蝇 3期幼虫 ,收集接种后不同时间血淋巴 ,设立空白对照、药物对照和蛋白酶K对照组 ,检测血淋巴和血淋巴 80℃ 5min去粗蛋白后提取多肽对 3株白念珠菌的抗菌活性。结果 大肠杆菌诱导 2 4h后血淋巴出现抗白念珠菌活性 ,能被水解蛋白酶灭活 ,去粗蛋白后仍有活性 ,对氟康唑敏感株及耐药株白念珠菌均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蝇幼虫 血淋巴 抗白念珠菌活性 大肠杆菌 白念珠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免疫印迹技术分析弓形虫蛋白质与抗原的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姜昌斌 杨惠珍 +2 位作者 杨鹤萍 杨杨 徐克继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38-40,共3页
本研究应用聚丙烯酸胺凝胶电泳及免疫印迹技术,对我们分别引进或从畸胎中分离所得的弓形虫株——RH株、Z-2株、CN株和SH1、2、3、4、5、8株的蛋白质和抗原成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蛋白质的主要区带方面,9株弓形虫比较接近,而在部分区... 本研究应用聚丙烯酸胺凝胶电泳及免疫印迹技术,对我们分别引进或从畸胎中分离所得的弓形虫株——RH株、Z-2株、CN株和SH1、2、3、4、5、8株的蛋白质和抗原成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蛋白质的主要区带方面,9株弓形虫比较接近,而在部分区带上有所不同;用高滴度的针对RH株的抗弓形虫抗体分析9株弓形虫抗原成份,可见有一些共同的抗原成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印迹技术 弓形虫株 聚丙烯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毒力虫株弓形虫对绿猴肾细胞侵袭及其增殖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杨惠珍 张爱民 +1 位作者 杨杨 钱宗立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85-188,共4页
目的:探讨弓形虫不同毒力株影响侵袭力的增殖因素。方法:在体外培养条件下采用RH、B36和Fukaya虫株的弓形虫速殖子以绿猴肾细胞(Vero细胞)为攻击对象,根据虫体有否纯化及培养液中是否含小牛血清,系统地观察了各虫... 目的:探讨弓形虫不同毒力株影响侵袭力的增殖因素。方法:在体外培养条件下采用RH、B36和Fukaya虫株的弓形虫速殖子以绿猴肾细胞(Vero细胞)为攻击对象,根据虫体有否纯化及培养液中是否含小牛血清,系统地观察了各虫株的最早侵袭时间、侵袭率及胞内增殖变化。结果:RH、B36、Fukaya3株种弓形虫速殖子在较短时间内即有侵入宿主细胞,侵袭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高,3株虫株在胞内增殖情况以RH株最为活跃、B36株次之,而Fukaya株相对较为迟缓。结论:环境因素以虫体经纯化和培养液内含小牛血清对虫体的增殖的影响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RO细胞 侵袭 增殖 弓形体 毒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斑点金免疫渗滤法诊断日本血吸虫病 被引量:7
9
作者 张恩英 吴琛耘 沈大康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54-456,共3页
目的:探索一种便捷的血吸虫病诊断方法。方法:在原已建立的ELISA法的基础上,应用3个针对日本血吸虫抗原的不同表位的单克隆抗体标记胶体金,建立检测日本血吸虫病患者血清中血吸虫抗原的斑点金免疫渗滤法。抗原与抗体通过渗滤... 目的:探索一种便捷的血吸虫病诊断方法。方法:在原已建立的ELISA法的基础上,应用3个针对日本血吸虫抗原的不同表位的单克隆抗体标记胶体金,建立检测日本血吸虫病患者血清中血吸虫抗原的斑点金免疫渗滤法。抗原与抗体通过渗滤在硝酸纤维薄膜上进行反应,数分钟用肉眼观察结果。结果:本法检测SEA的敏感度为16ng/ml,在69例慢性日本血吸虫病患者血清的检测中,阳性率为60.8%,特异性为95.2%;同时用dot-ELISA检测137例慢性日本血吸虫病患者,阳性率为54.7%、特异性为94.6%;夹心ELISA检测118例慢性日本血吸虫病患者,阳性率为61.9%、特异性为95.7%。结论:经数理统计G检验证实斑点金免疫渗滤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同ELISA相近,且操作更简便且快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FA DOT-ELISA 夹心ELISA 日本血吸虫病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异弓形虫DNA顺序的克隆及用于弓形体病的检测 被引量:8
10
作者 夏爱娣 顾允中 +4 位作者 徐世杰 陈诗书 杨惠珍 徐克继 钱宗立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9期531-532,共2页
弓形体病是一种人畜共染性疾病,它对免疫抑制的患者常易致命。孕妇一旦被弓形虫感染,可通过母婴垂直传播,造成胎儿畸形或死胎。
关键词 弓形体 DNA克隆 弓形体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弓形虫感染对围产儿致畸致病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金武官 李云珠 +6 位作者 俞善昌 杨惠珍 徐克继 钱宗立 夏爱娣 顾允中 陈诗书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68-170,共3页
本文报告用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28例畸形儿产妇,10例畸形儿及其母亲,75例婴儿肝炎综合征进行弓形虫检测。23例产妇血清弓形虫抗体阳性率48%,10例畸形儿母亲血清抗体阳性率90%,而畸形儿弓形虫DNA杂交及动物接种分离弓形虫阳性率分别... 本文报告用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28例畸形儿产妇,10例畸形儿及其母亲,75例婴儿肝炎综合征进行弓形虫检测。23例产妇血清弓形虫抗体阳性率48%,10例畸形儿母亲血清抗体阳性率90%,而畸形儿弓形虫DNA杂交及动物接种分离弓形虫阳性率分别为70%和80%。婴儿肝炎综合征血清抗体阳性率9.8%,上述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弓形虫血清抗体阳性率。说明弓形虫感染是导致胎儿致畸及婴儿肝炎综合征的重要病原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体 围产儿 畸形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弓形虫感染鼠尿中循环抗原的检测 被引量:6
12
作者 金武官 杨惠珍 +2 位作者 姜昌斌 徐克继 钱宗立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60-62,共3页
用快速ELISA检测弓形虫感染鼠的尿液,在轻、中、重三个感染组分别在感染后第5、4、3d检测到弓形虫循环抗原。实验结果显示弓形虫循环抗原的浓度与感染天数相平行,这在国内为首次报道。用免疫印迹法分析感染小鼠尿中弓形虫循环抗原,其特... 用快速ELISA检测弓形虫感染鼠的尿液,在轻、中、重三个感染组分别在感染后第5、4、3d检测到弓形虫循环抗原。实验结果显示弓形虫循环抗原的浓度与感染天数相平行,这在国内为首次报道。用免疫印迹法分析感染小鼠尿中弓形虫循环抗原,其特异区带为75、67、55、43、30、28、22 kD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循环抗原 鼠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克隆抗体夹心ELISA定量检测日本血吸虫循环抗原 被引量:10
13
作者 娄文娴 吴琛耘 +1 位作者 张恩英 薛纯良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3期220-222,共3页
目的反映日本血吸虫病活动性感染程度,探讨建立定量测定循环抗原的方法。方法筛选和制备单克隆抗体,将其进行优化组合,建立双抗体夹心ELISA,计算标准曲线,测试检测能力,检测样本。结果获6个抗日本血吸虫单克隆抗体,经优化组合试... 目的反映日本血吸虫病活动性感染程度,探讨建立定量测定循环抗原的方法。方法筛选和制备单克隆抗体,将其进行优化组合,建立双抗体夹心ELISA,计算标准曲线,测试检测能力,检测样本。结果获6个抗日本血吸虫单克隆抗体,经优化组合试验,选择其中3个抗日本血吸虫虫卵TCA可溶性抗原和成虫TCA可溶性抗原进行搭配,用于检测日本血吸虫病患者血清中循环抗原效果较理想。检测慢性血吸虫病118例,阳性61例,阳性率51.7%;急性患者30例,全部阳性;正常人187例,5例阳性,特异性97.3%。单盲法检测一批血清,结果也较满意。法论定量检测日本血吸虫病患者血清中循环抗原,对提示活动性感染的程度和疫苗保护作用的评估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日本血吸虫 循环抗原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弓形虫人源、畜源分离株的生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杨惠珍 徐克继 +3 位作者 姜昌斌 夏爱娣 张建华 钱宗立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6-18,共3页
本文采用弓形虫特异DNA探针杂交技术,聚丙烯酰胺电泳,免疫印迹试验,色质谱分析对弓形虫人源分离的SH、Zs2株,猪源分离的CN,PP株,兔源RT株等11个分离株在核酸、蛋白质、脂肪酸方面与国际标准人株RH株进行分子生... 本文采用弓形虫特异DNA探针杂交技术,聚丙烯酰胺电泳,免疫印迹试验,色质谱分析对弓形虫人源分离的SH、Zs2株,猪源分离的CN,PP株,兔源RT株等11个分离株在核酸、蛋白质、脂肪酸方面与国际标准人株RH株进行分子生化特性的比较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用32P标记弓形虫DNA探针(1.1Kb)能与各虫株DNA杂交,在2.0Kb位点上显示出明显的杂交带;SDS-PAGE电泳蛋白质分子量范围在1-120KD间,以14、18、22、30、35、37、41、43、52、76KD为各虫株共有的条带,Westernblot分析,各虫株在30、52、76KD均能被抗弓形虫IgG识别;有机质谱仪检测脂肪酸组分中各虫株均有6种主要脂肪酸组成(c14一C18)分别为肉豆蔻酸、棕榈油酸、软脂酸、硬脂酸、油酸和亚油酸,其中油酸和软脂酸占总脂肪酸含量的70%,各虫株相对含量有所差异。实验结果为弓形虫分离株的生化特性和鉴定工作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地弓形体 DNA 蛋白质 脂肪酸 弓形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弓形虫感染的防治与优生 被引量:12
15
作者 费冲 毛建平 +3 位作者 彭新颖 杨惠珍 徐克继 夏爱娣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2年第4期294-298,共5页
弓形虫是一种细胞内寄生虫,妊娠期感染对胎儿可产生多种不良后果。文章收集正常早孕103例及异常生育史妇女368例,分别采用间接血凝试验(IHA),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测定,正常早孕组IHA阳性占5.8%;异常生育史组为33.9%。另外对33例不良... 弓形虫是一种细胞内寄生虫,妊娠期感染对胎儿可产生多种不良后果。文章收集正常早孕103例及异常生育史妇女368例,分别采用间接血凝试验(IHA),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测定,正常早孕组IHA阳性占5.8%;异常生育史组为33.9%。另外对33例不良分娩史孕妇作DNA杂交试验,7例阳性。100例作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IgM),2例阳性。研究资料表明具早期诊断的价值,故早孕期作弓形虫感染血清学筛查,对优生工作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体 间接血凝试验 荧光抗体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病患者尿液中循环抗原和抗体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4
16
作者 张恩英 娄文娴 +1 位作者 薛纯良 王兆军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4-25,共2页
[目的 ]探讨尿液中血吸虫循环抗原和抗体检测对日本血吸虫病的诊断价值。 [方法 ]用单克隆抗体夹心 ELISA法检测日本血吸虫病患者尿液中循环抗原 ,间接ELISA检测尿液中特异性抗体。 [结果 ]10例急性血吸虫病和 6 1例慢性血吸虫病患者... [目的 ]探讨尿液中血吸虫循环抗原和抗体检测对日本血吸虫病的诊断价值。 [方法 ]用单克隆抗体夹心 ELISA法检测日本血吸虫病患者尿液中循环抗原 ,间接ELISA检测尿液中特异性抗体。 [结果 ]10例急性血吸虫病和 6 1例慢性血吸虫病患者尿液中循环抗原的阳性率分别为 6 0 %和 40 % ,特异性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 80 %和 6 1 7%。两者联合检测的总阳性率分别为 10 0 %和 71 7%。 10 0例健康对照者尿液中仅 3%出现假阳性。 [结论 ]检测尿液中日本血吸虫循环抗原和特异性抗体简便、实用 ,为一种非损伤性的血吸虫病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病 循环抗原 特异性抗体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弓形虫株感染小鼠的早期病理观察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莉 赵雁飞 +1 位作者 赵伶兹 杨惠珍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6期424-426,共3页
为加深对弓形虫病发病机理和病变特点的了解,用RH株、B36株和Fukaya株三种弓形虫株分别感染小鼠,用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方法对感染后各脏器病变进行系统观察,并着重对早期改变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三种虫株引起的改变在病变程度和... 为加深对弓形虫病发病机理和病变特点的了解,用RH株、B36株和Fukaya株三种弓形虫株分别感染小鼠,用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方法对感染后各脏器病变进行系统观察,并着重对早期改变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三种虫株引起的改变在病变程度和范围上有所不同,但无质的差异。病变程度可能与虫株在宿主内的繁殖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弓形虫株 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弓形体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株弓形虫在不同孕期感染对胎鼠生长发育影响的观察 被引量:7
18
作者 陆琴 张爱民 +3 位作者 杨惠珍 杨俊华 杨幼明 周光兴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40-41,共2页
本文用RH株和Fukaya株两种弓形虫虫株,腹腔感染不同孕期的Wislar大鼠,观察虫株毒力的差异和感染时间的不同对大鼠妊娠结果的影响。实验表明,与Fukaya株相比,在妊娠早期和中期感染RH株,会使胎鼠体重降低、体... 本文用RH株和Fukaya株两种弓形虫虫株,腹腔感染不同孕期的Wislar大鼠,观察虫株毒力的差异和感染时间的不同对大鼠妊娠结果的影响。实验表明,与Fukaya株相比,在妊娠早期和中期感染RH株,会使胎鼠体重降低、体长减小、死亡率增高,而且子鼠在迷宫测试中,分辨学习能力也显著低于Fukaya株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在妊娠晚期,RH株感染组和Fukaya株感染组对胎鼠的生长发育没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体 孕娠感染 生长发育 胎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二醇保护剂超低温长期保存弓形虫速殖子的观察 被引量:5
19
作者 徐克继 杨惠珍 钱宗立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9-10,共2页
本文采用15%乙二醇为弓形虫速殖子保护剂,对11株虫株按慢冻速融法进行液氮冻存,经复苏观察存活率达100%;部分虫株已长达5年之久。为深入开展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研究提供物质基础。
关键词 乙二醇 低温 保存 弓形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弓形虫脑组织包囊两种分离法的比较 被引量:13
20
作者 张爱民 陆琴 杨惠珍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39-40,共2页
弓形虫脑组织包囊两种分离法的比较张爱民,陆琴,杨惠珍弓形虫的慢性感染会使其在脑、肌肉等组织内形成包囊。随着研究的深入开展,对弓形虫包囊期的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的研究及其与致病的关系成为当前研究的热门课题。因此,需要高纯... 弓形虫脑组织包囊两种分离法的比较张爱民,陆琴,杨惠珍弓形虫的慢性感染会使其在脑、肌肉等组织内形成包囊。随着研究的深入开展,对弓形虫包囊期的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的研究及其与致病的关系成为当前研究的热门课题。因此,需要高纯度的包囊作为研究材料,这使得分离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体 脑组织包囊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