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支气管上皮细胞IL-6和IL-8的表达 被引量:3
1
作者 汤葳 陈雪华 +1 位作者 张奕 邓伟吾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94-697,共4页
目的以支气管上皮细胞株BEAS-2B细胞为研究对象,观察在Th2型细胞因子和促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作用下,IL-8和IL-6的表达变化。方法通过RT-PCR方法测定Th2型细胞因子IL-4、IL-13以及促炎症因子TNFα单独和协同刺激下BEAS-2B... 目的以支气管上皮细胞株BEAS-2B细胞为研究对象,观察在Th2型细胞因子和促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作用下,IL-8和IL-6的表达变化。方法通过RT-PCR方法测定Th2型细胞因子IL-4、IL-13以及促炎症因子TNFα单独和协同刺激下BEAS-2B细胞IL-8和IL-6的基因表达;通过ELISA方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蛋白质的表达。结果在IL-4、IL-13和促炎症因子TNFα的单独刺激下,IL-6和IL-8的基因和蛋白质表达均较未刺激组显著增高;但IL-4、IL-13和TNFα协同刺激后,IL-8的基因和蛋白质表达进一步增高,而IL-6反而降低。结论支气管上皮细胞在TNFα和Th2型细胞因子的协同刺激下,通过调节IL-6和IL-8的表达,进一步调节嗜酸粒细胞性和非嗜酸粒细胞性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6 IL-8 肿瘤坏死因子-Α 支气管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恶性B细胞型原发性肺淋巴瘤一例报道 被引量:1
2
作者 陈虹 万欢英 +1 位作者 李庆云 李敏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5期409-410,共2页
原发性肺淋巴瘤(pr1mary pulmonary lymphoma,PPL)为一类罕见的原发于肺的恶性淋巴系统性疾病.近年来我国埘此病也有一些报道,但均为起源于肺枯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的PPL,称为肺MALT型淋巴瘤.本病例... 原发性肺淋巴瘤(pr1mary pulmonary lymphoma,PPL)为一类罕见的原发于肺的恶性淋巴系统性疾病.近年来我国埘此病也有一些报道,但均为起源于肺枯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的PPL,称为肺MALT型淋巴瘤.本病例为高恶性 B细胞型原发性肺淋巴瘤(high-grade B cell primary pulmonar y lymphoma,HG PPL-B),较前者罕见,但恶性程度高,颅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恶性B细胞型原发性肺淋巴瘤 肺肿瘤 病例报告 临床症状 病理诊断 CT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托普利对小鼠实验性肺泡炎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李伟杰 齐景宪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684-686,共3页
目的 观察卡托普利对平阳霉素致小鼠肺泡炎的影响。方法 以平阳霉素气管内一次注入法造成小鼠的急性肺泡炎模型,治疗组气管内注入平阳霉素后每日灌入卡托普利,进行肺系数、血清脂质过氧化物(sLPO) 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 目的 观察卡托普利对平阳霉素致小鼠肺泡炎的影响。方法 以平阳霉素气管内一次注入法造成小鼠的急性肺泡炎模型,治疗组气管内注入平阳霉素后每日灌入卡托普利,进行肺系数、血清脂质过氧化物(sLPO) 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 中蛋白含量测定、BALF细胞计数和分类,以及肺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未治疗组肺系数、sLPO、BALF 中蛋白含量、BALF 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肺组织学表现为急性肺泡炎;卡托普利治疗组上述各指标( 除淋巴细胞比例外) 均显著下降,肺组织学显示炎症明显减轻。结论 卡托普利对平阳霉素所致的肺泡炎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莱霉素类 肺泡类 卡托普利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素与急性肺栓塞 被引量:8
4
作者 包志瑶 万欢英 时国朝 《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 2005年第7期547-548,共2页
关键词 急性肺栓塞 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 病理生理综合征 内皮素(ET) 机械性阻塞 右心功能不全 肺循环障碍 肺动脉压力 动力学改变 缩血管物质 肺循环阻力 血栓烷A2 5-羟色胺 正确诊断 肺血管床 循环衰竭 治疗方法 机械阻塞 严重后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嗪酰胺致发热一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包志瑶 万欢英 李敏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4年第6期461-462,共2页
关键词 吡嗪酰胺 结核性胸膜炎 发热 药物不良反应 胸腔积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通气患者的吸入治疗 被引量:4
6
作者 汤葳 邓伟吾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 2000年第2期70-72,共3页
支气管舒张药物的吸入治疗是使用呼吸机机械通气患者的一项重要的辅助治疗方式 ,本文就近年来国外对于该吸入治疗的方法、相关因素的研究结果进行归纳 ,并对定量雾化吸入和小容量雾化装置两种方法进行比较 ,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机械通气 支气管扩张剂 吸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哮喘的基因治疗 被引量:26
7
作者 李伟杰 《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 2000年第1期1-3,共3页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气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具有遗传易感性,目前治疗尚不够令人满意。基因治疗有望成为未来治疗该病的一种方法,本文就这方面的情况作一介绍。
关键词 哮喘 基因治疗 发病机制 分子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隔离症一例
8
作者 包志瑶 时国朝 万欢英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36-536,F005,共2页
关键词 肺隔离症 病例报告 动脉造影 CT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蛋白基因及其与肺癌的关系
9
作者 余莉 万欢英 《临床内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67-168,共2页
关键词 粘蛋白基因 肺癌 基因表达
原文传递
白细胞介素-8和肺部疾病
10
作者 包志瑶 万欢英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 2006年第6期231-233,271,共4页
白细胞介素(IL)-8作为中性粒细胞的趋化因子,在肺部引起中性粒细胞趋化和活化,使后者释放出各种炎症介质,介导呼吸系统组织的损伤,参与肺部多种疾病的发病及病情的恶化、发展。研究IL-8在各种肺部疾病中的作用,将有助于阐明疾病的病因,... 白细胞介素(IL)-8作为中性粒细胞的趋化因子,在肺部引起中性粒细胞趋化和活化,使后者释放出各种炎症介质,介导呼吸系统组织的损伤,参与肺部多种疾病的发病及病情的恶化、发展。研究IL-8在各种肺部疾病中的作用,将有助于阐明疾病的病因,为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 肺部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气管癌误诊为哮喘四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余莉 万欢英 +2 位作者 时国朝 高佩莉 李敏 《临床内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5-25,共1页
关键词 诊断 原发性气管癌 误诊 哮喘
原文传递
肺栓塞36例诊治体会 被引量:1
12
作者 侯梅凤 龚红娟 +2 位作者 过依 戎霞君 李敏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625-627,共3页
目的总结肺栓塞的临床特征,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分析36例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和诊断情况。结果肺栓塞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缺乏特异性;动脉血气分析、心电图、胸部X线、UCG及血管超声对PE的诊断有重要提示作用... 目的总结肺栓塞的临床特征,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分析36例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和诊断情况。结果肺栓塞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缺乏特异性;动脉血气分析、心电图、胸部X线、UCG及血管超声对PE的诊断有重要提示作用;CT肺血管造影、核素肺通气/灌注显像、磁共振肺血管造影和肺动脉造影为肺栓塞确诊的重要手段。结论近年来,许多非侵入性诊断方法被应用,使PE的诊断准确性得以提高,临床医生应加强对之的认识,减少漏诊、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PE)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咳嗽、咳痰为首发表现的左房黏液瘤1例
13
作者 侯梅凤 项轶 +1 位作者 时国朝 万欢英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5年第3期255-256,共2页
关键词 左心房 黏液瘤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上气道的多层螺旋CT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曹艳 陈克敏 +2 位作者 潘自来 刘嘉玲 黄绍光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967-970,共4页
目的 应用多层螺旋CT(MSCT)对确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OSAHS)患者进行上气道成像 ,回顾性分析其上气道形态特点 ,探索该方法在OSAHS临床综合诊断及病因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经多导睡眠监测 (PSG)确诊的OSAHS患者 2 8... 目的 应用多层螺旋CT(MSCT)对确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OSAHS)患者进行上气道成像 ,回顾性分析其上气道形态特点 ,探索该方法在OSAHS临床综合诊断及病因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经多导睡眠监测 (PSG)确诊的OSAHS患者 2 8例 ,年龄、性别相近的健康成年人 14例 ,于深吸气末、深呼气末、平静呼吸、闭口堵鼻深吸气 (M櫣ller)动作时行上气道MSCT扫描 ,测量各咽部水平的截面积及相应的矢径和横径、软腭的长度及厚度、判断上气道的阻塞情况、计算气道塌陷度。结果  (1)结合运用MSCT图像后处理功能可理想观察上气道的形态特征 ,准确测量各所需数据并判断上气道阻塞情况。 (2 )OSAHS组腭后区及舌后区截面积与正常组相比存在明显的狭窄或阻塞 ,且多发生在吸气时相 (P值均 <0 0 5 )。 (3)OSAHS组腭后区及舌后区的气道塌陷度较正常人高 ,气道容易塌陷 (F =15 133,P =0 0 0 1;F =5 5 5 2 ,P =0 0 2 5 )。 (4 )OSAHS组软腭厚度较正常人厚 (F =15 90 8,P =0 0 0 0 )。结论 腭后区及舌后区气道明显狭窄或堵塞伴气道塌陷度的增加可能是OSAHS患者发病的主要因素 ,运用MSCT观察上气道简便、快捷、准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气道 OSAHS MSCT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多层螺旋CT 患者 病因研究 扫描 数据 功能
原文传递
血管形成与非小细胞肺癌 被引量:4
15
作者 范小红 郭雪君 韩宝惠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499-502,共4页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血管形成 肿瘤微血管密度
原文传递
针对哮喘需持久抗战
16
作者 万欢英 时国朝 《家庭用药》 2005年第5期9-9,共1页
哮喘是最常见的过敏性疾病之一,且是终身性疾病,目前尚无法根治,许多病人常配许多药,根据自己的经验长期家庭治疗,不但疗效不理想,有时还有危险5月7日是“世界哮喘日”、值此之际,专家提请病友注意:
关键词 过敏性疾病 终身性疾病 世界哮喘日 家庭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