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s_2O_3诱导胃癌细胞凋亡及细胞骨架改变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3
1
作者 蔡军 辛梅珍 +1 位作者 姜叙诚 赵雁飞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416-419,共4页
目的 观察As2 O3 对胃腺癌细胞株SGC 790 1凋亡的诱导作用及凋亡细胞骨架的改变。方法 选用不同剂量As2 O3处理SGC 790 1细胞 ,分不同时间组 ,应用MTT法、光镜、透射电镜、TUNEL法和FCM法检测As2 O3 对细胞生长影响及对凋亡的诱导作... 目的 观察As2 O3 对胃腺癌细胞株SGC 790 1凋亡的诱导作用及凋亡细胞骨架的改变。方法 选用不同剂量As2 O3处理SGC 790 1细胞 ,分不同时间组 ,应用MTT法、光镜、透射电镜、TUNEL法和FCM法检测As2 O3 对细胞生长影响及对凋亡的诱导作用 ,应用荧光染色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凋亡细胞F actin和α tubulin的结构。结果 As2 O3 抑制该细胞株的生长 ,MTT法显示抑制程度具有时间和剂量效应关系。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发现 2 μmol/LAs2 O3 作用 96h后细胞数明显减少 ,并出现典型的凋亡形态。TUNEL法显示 2 μmol/LAs2 O3 作用后 ,凋亡细胞阳性率随时间延长而增加 (P <0 0 5 ) ,作用96h的阳性率为 (7 33± 1 83) %。FCA法显示 2 μmol/LAs2 O3 作用 96h后细胞的凋亡率为 8 4 8% ,并出现凋亡峰。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显示在细胞凋亡过程中 ,F actin和α tubulin均发生解聚和重排。结论 As2 O3 对胃癌细胞株SGC 790 1具有抑制生长及诱导凋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2O3 胃癌 细胞凋亡 细胞骨架 病理学 F-ACTIN Α-TUBULIN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sP21在胃肠道肿瘤病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庄亚华 王瑞年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2期165-168,共4页
癌基因(oncogenc)被引入肿瘤研究领域已有10余年,其结构,突变、表达以及与细胞癌变关系等方面研究,已取得许多引人注目的进展。尽管癌基因及其产物的生物学性质和所起的作用不甚清楚,但它们在肿瘤形成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已被广泛接受。
关键词 胃肿瘤 癌基因 病理 肠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致伤时间所致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自然愈合的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王莉 严忠馥 +3 位作者 冯世杰 方培耀 郭寿延 王宝美 《上海实验动物科学》 2000年第2期79-81,共3页
为了探讨深 度烫伤的愈合机理 ,采用 80℃ 6 s和 1 5 s水烫 SD大鼠皮肤制备致深 度烫伤的动物模型 ,定期光镜观察创面自然愈合的情况。结果表明 6 s烫伤组的局部微循环障碍程度较轻 ,烫后 7d真皮深部残留毛囊上皮增生并覆盖创面 ,烫后... 为了探讨深 度烫伤的愈合机理 ,采用 80℃ 6 s和 1 5 s水烫 SD大鼠皮肤制备致深 度烫伤的动物模型 ,定期光镜观察创面自然愈合的情况。结果表明 6 s烫伤组的局部微循环障碍程度较轻 ,烫后 7d真皮深部残留毛囊上皮增生并覆盖创面 ,烫后 1 4d创面已基本愈合。1 5 s烫伤组的局部微循环障碍明显 ,烫后 7d创面进行性加深 ,由深 度向 度演变 ,烫后 1 4d痂下脓肿形成 ,创面未能愈合。结果提示 ,微循环障碍程度与致伤时间密切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烫伤 创面愈合 病理学 深Ⅱ度 致伤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RS的病理学研究现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文俊 杨宏亮 +1 位作者 张占卿 姜叙诚 《世界感染杂志》 2003年第6期463-465,共3页
关键词 SARS 病理学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呼吸系统 病因学 冠状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道肿瘤的分子病理学进展
5
作者 王瑞年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93-95,共3页
肿瘤作为一类基因性或DNA的疾病,系某些特定的染色体上的DNA损伤使体细胞发生突变的结果。有的胚系细胞(Germ-line cell)由于遗传性因素而先天就带有损伤的DNA,而有的体细胞(somatic cell)由于获得性因素而后天遭受DNA损伤。在这些损伤... 肿瘤作为一类基因性或DNA的疾病,系某些特定的染色体上的DNA损伤使体细胞发生突变的结果。有的胚系细胞(Germ-line cell)由于遗传性因素而先天就带有损伤的DNA,而有的体细胞(somatic cell)由于获得性因素而后天遭受DNA损伤。在这些损伤中,有的可能使刺激细胞增殖的原癌基因(protooncogene)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肿瘤 分子病理学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钴全身照射后烫伤创面的实验病理学观察
6
作者 朱清如 严忠馥 +2 位作者 陈秀丽 衣承东 密磊 《劳动医学》 1996年第4期238-238,共1页
60钴全身照射后烫伤创面的实验病理学观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病理学教研室朱清如严忠馥陈秀丽上海长海医院烧伤科衣承东上海市烧伤研究所密磊机体的免疫状态与创伤之间的关系至今还不甚清楚,本文主要是对免疫功能低下与烫伤创面的发展... 60钴全身照射后烫伤创面的实验病理学观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病理学教研室朱清如严忠馥陈秀丽上海长海医院烧伤科衣承东上海市烧伤研究所密磊机体的免疫状态与创伤之间的关系至今还不甚清楚,本文主要是对免疫功能低下与烫伤创面的发展、愈合过程的动物实验模型进行动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损伤 ^60钴 烫伤 创面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病理学试卷分析中看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被引量:6
7
作者 陈凤梅 周志诚 +1 位作者 赵雷 江悦琴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2年第2期92-93,共2页
本文对我校97级本科病理学期终试卷作了分析,根据学生答题情况,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如何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作了探讨.
关键词 试卷分析 病理学教学 综合分析能力 素质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Ⅲ度烧伤后皮肤混合移植创面愈合的病理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赵雁飞 王莉 +3 位作者 严忠馥 陈秀丽 郭寿延 朱德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S1期41-45,共5页
应用光镜和偏光显微镜定期观察26例Ⅲ度烧伤大鼠施行异体-自体皮肤混合移植后皮肤活检的病理形态改变。结果表明:皮肤混合移植愈合过程中排异反应较轻,出现创面小。早期主要通过肉芽组织新生,Ⅲ型胶原纤维形成和自体表皮再生扩展,... 应用光镜和偏光显微镜定期观察26例Ⅲ度烧伤大鼠施行异体-自体皮肤混合移植后皮肤活检的病理形态改变。结果表明:皮肤混合移植愈合过程中排异反应较轻,出现创面小。早期主要通过肉芽组织新生,Ⅲ型胶原纤维形成和自体表皮再生扩展,使创面愈合。而异体真皮深层残存胶原纤维可在体内存留较长时间而不被排斥,亦不影响愈合过程。文中对其排异反应表现、异体真皮转归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皮肤 混合移植 创伤愈合 排异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弓形虫株感染小鼠的早期病理观察 被引量:7
9
作者 王莉 赵雁飞 +1 位作者 赵伶兹 杨惠珍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6期424-426,共3页
为加深对弓形虫病发病机理和病变特点的了解,用RH株、B36株和Fukaya株三种弓形虫株分别感染小鼠,用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方法对感染后各脏器病变进行系统观察,并着重对早期改变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三种虫株引起的改变在病变程度和... 为加深对弓形虫病发病机理和病变特点的了解,用RH株、B36株和Fukaya株三种弓形虫株分别感染小鼠,用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方法对感染后各脏器病变进行系统观察,并着重对早期改变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三种虫株引起的改变在病变程度和范围上有所不同,但无质的差异。病变程度可能与虫株在宿主内的繁殖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弓形虫株 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弓形体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浅Ⅱ度烫伤实验模型的病理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朱清如 郭寿延 +3 位作者 王宝美 严忠馥 冯世杰 衣承乐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1期54-56,共3页
研究高温与烫伤深度之间的关系,热源相同而接触时间不同所致的皮肤浅Ⅱ度烫伤创面的发展规律。两组大鼠均以70℃水烫,实验组Ⅰ和实验组Ⅱ的接触时间分别为15s和10s。两组在烫后8h或6h,创面均属Ⅱ度烫伤,至烫后1d,局部病变加重而累及真... 研究高温与烫伤深度之间的关系,热源相同而接触时间不同所致的皮肤浅Ⅱ度烫伤创面的发展规律。两组大鼠均以70℃水烫,实验组Ⅰ和实验组Ⅱ的接触时间分别为15s和10s。两组在烫后8h或6h,创面均属Ⅱ度烫伤,至烫后1d,局部病变加重而累及真皮浅层毛囊。实验组1至烫后2周,除1例创面修复愈合外余4例因创面坏死并发感染而未愈合;而实验组Ⅱ在烫后7d,5例大鼠的创面已基本愈合,说明其热源虽相同,但因接触时间较短,损伤较轻.局部抗感染、抗损伤和自然修复能力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烫伤 创面 愈合 病理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媒体技术在病理教学中的应用
11
作者 吴明芳 周云君 +2 位作者 顾顺德 曹志云 赵雁飞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5期440-441,共2页
目的以病理学传统的教学模式为研究对象,建立病理学为媒体课件。方法采用面向对象的多媒体软件设计方案。结果形成以声频、现频、交互分析为一体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站台通过多媒体课件,实现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向以学生为主体... 目的以病理学传统的教学模式为研究对象,建立病理学为媒体课件。方法采用面向对象的多媒体软件设计方案。结果形成以声频、现频、交互分析为一体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站台通过多媒体课件,实现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向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体系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媒体 计算机辅助教学 病理学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血液病理学研究50年的回顾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辉树 杜心垿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53-555,共3页
关键词 血液病理学 病理学研究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 临床研究 血液实验室 1932年 研究单位 骨穿涂片 细胞学
原文传递
我国淋巴网状组织病理学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宝美 严庆汉 李甘地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35-238,共4页
我国淋巴网状组织病理学回顾与展望王宝美,严庆汉,李甘地40年来基础医学理论和新技术的高速发展使人们对淋巴网状组织疾病的认识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在本世纪50年代以前,我们对淋巴细胞所知甚少。1959年Edelman和... 我国淋巴网状组织病理学回顾与展望王宝美,严庆汉,李甘地40年来基础医学理论和新技术的高速发展使人们对淋巴网状组织疾病的认识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在本世纪50年代以前,我们对淋巴细胞所知甚少。1959年Edelman和Porter等首次阐明了抗体免疫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杰金氏病 网状组织增生 病理学
原文传递
Caspase-3和bcl-x_L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6
14
作者 邬万新 江悦琴 姜叙诚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726-729,共4页
目的:评价胃癌caspase-3和bcl-x_L的表达与其组织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63例随访5年以上胃癌患者的癌组织进行caspase-3和bcl-x_L表达的检测。结果:胃癌caspase-3和bcl-x_L的阳性率分别为71.42%和54.0... 目的:评价胃癌caspase-3和bcl-x_L的表达与其组织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63例随访5年以上胃癌患者的癌组织进行caspase-3和bcl-x_L表达的检测。结果:胃癌caspase-3和bcl-x_L的阳性率分别为71.42%和54.00%。caspase-3和bcl-x_L的表达具有共位性(r=0.4816,P=0.025),两者均在分化好的胃癌中有较强的表达,而在分化差的胃癌表达下降。caspase-3和bcl-x_L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及患者生存率无关。结论:胃癌caspase-3和bcl-x_L表达随肿瘤分化的降低而下降,caspase-3和bcl-x_L表达的高低不是胃癌的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预后 CASPASE-3 BCL-X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钩端螺旋体赖株豚鼠感染模型的建立和免疫组化法对钩体抗原的检测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杨宏亮 姜叙诚 +4 位作者 傅爱芬 赵伶兹 李文俊 胡宝瑜 郭晓奎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7-30,共4页
目的 建立钩端螺旋体赖型赖株感染豚鼠的动物模型 ,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钩端螺旋体抗原在组织中的分布。方法 不同剂量钩端螺旋体赖株通过腹腔内注射感染豚鼠 ,观察豚鼠发病情况 ,及时解剖死亡豚鼠 ,HE染色观察肝、肾、肺等器官病变 ,E... 目的 建立钩端螺旋体赖型赖株感染豚鼠的动物模型 ,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钩端螺旋体抗原在组织中的分布。方法 不同剂量钩端螺旋体赖株通过腹腔内注射感染豚鼠 ,观察豚鼠发病情况 ,及时解剖死亡豚鼠 ,HE染色观察肝、肾、肺等器官病变 ,EnVision二步法染色检测肝、肾、肺组织中钩体抗原。结果 感染后豚鼠发病 ,死亡与感染的钩端螺旋体剂量明显相关 ,大体标本及HE染色光镜下均出现典型钩体病病变。免疫组化显示在肝、肾、肺组织中均存在钩体抗原。结论 通过钩端螺旋体赖株腹腔注射的方法成功地建立了豚鼠动物模型。应用EnVision二步法染色 ,可有效显示组织中的钩体抗原。为进一步研究钩端螺旋体发病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端螺旋体感染 豚鼠 动物模型 免疫组化法 抗原 检测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H-ras和VEGF的表达与血管生成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6
作者 明学志 尹浩然 +3 位作者 朱正纲 薛建元 王瑞年 林言箴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357-360,387,共5页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H-ras表达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表达和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对60例胃癌组织进行H-ras、VEGF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density,MVD)检测。结果:MVD...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H-ras表达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表达和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对60例胃癌组织进行H-ras、VEGF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density,MVD)检测。结果:MVD与胃癌病灶的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密切相关,t值分别为-2·18、-3·46、-4·52和-3·85,P值分别为0·040、0·001、0·001和0·004;VEGF亦与胃癌病灶的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密切相关,χ2值分别为12·80、11·49、10·43和11·52,P值分别为0·002、0·001、0·005和0·003。H-ras的表达与胃癌分化和Lauren分型相关,χ2值分别为11·85和8·87,P值分别为0·001和0·003;并与VEGF的表达相关,χ2=10·79,P=0·001。生存分析显示,MVD和VEGF的表达均影响胃癌的预后,但仅MVD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H-ras的表达对胃癌的预后影响较小。结论:激活的H-ras可上调VEGF的表达,参与胃癌血管生成的调节,并影响胃癌组织的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病理学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新生血管化 病理性 淋巴转移 预后 免疫细胞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性生长抑素对正常和急性坏死型胰腺炎胰血流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吴建新 王兴鹏 +2 位作者 徐家裕 袁耀宗 秦兰芬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830-833,共4页
目的 :研究外源性生长抑素 (施他宁 )对正常胰腺和急性坏死型胰腺炎 (ANP)胰血流量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以LS -Ⅲ型计算机化组织血流仪测定施他宁影响大鼠胰腺组织血流的变化、牛磺胆酸钠诱发ANP模型、放免法测定血浆二十碳烯酸类代... 目的 :研究外源性生长抑素 (施他宁 )对正常胰腺和急性坏死型胰腺炎 (ANP)胰血流量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以LS -Ⅲ型计算机化组织血流仪测定施他宁影响大鼠胰腺组织血流的变化、牛磺胆酸钠诱发ANP模型、放免法测定血浆二十碳烯酸类代谢物和普通病理及电镜观察。结果 :正常鼠施他宁给药后胰血流量显著低于给药前 ;诱发ANP后 ,胰血流量显著降低 ,但施他宁 +ANP组血流量显著高于ANP组 ;ANP组发病 6h血栓素B2 (TXB2 )高于假手术对照组的 4 5倍 ,施他宁 +ANP组各时点TXB2 均显著低于ANP组 ,6h 6 -酮 -前列腺素 -F1α(6 -Keto -PGF1α)及各时点TXB2 / 6 -Keto -PGF1α比值则显著高于ANP组 ;病理观察示施他宁 +ANP组腺细胞坏死积分和微血管内微血栓显著少于ANP组。结论 :外源性生长抑素使正常鼠胰血流量下降 ,但施他宁 +ANP组胰血流量显著高于ANP组 ,其机制可能是二十碳烯酸类异常代谢的矫正 ,从而改善胰组织微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抑素 胰腺炎 微循环 类花生酸类 外源性 胰血流量 胰缺血 急性坏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柯萨奇B病毒性心肌炎、扩张型心肌病中病毒持续感染及中药干预的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陈曙霞 谢龙山 +5 位作者 马睿 徐欣辉 陈美芳 钱富荣 刘晶星 姚季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3年第3期129-131,共3页
目的 :研究柯萨奇B病毒性心肌炎、扩张型心肌病中病毒持续感染与中药干预的相关性。方法 :建立急慢性病毒性心肌炎动物模型 ,用定性及定量多聚酶链反应测脾脏白细胞中以及心肌匀浆中的柯萨奇B病毒核糖核酸 (CVB -RNA) ;对急性病毒性心... 目的 :研究柯萨奇B病毒性心肌炎、扩张型心肌病中病毒持续感染与中药干预的相关性。方法 :建立急慢性病毒性心肌炎动物模型 ,用定性及定量多聚酶链反应测脾脏白细胞中以及心肌匀浆中的柯萨奇B病毒核糖核酸 (CVB -RNA) ;对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及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病例 ,用定性的方法定期检测外周血白细胞中CVB -RNA ,观察其病毒持续状态以及用原位PCR法检测扩张型心肌病心肌活检标本中CVB -RNA ,以明确病毒持续感染与扩张型心肌病的意义 ;观察苦参中抗柯萨奇B病毒的有效成分(SFA)干预的临床价值。结果 :1 8例扩张型心肌病病人有 6例病人的外周血白细胞中CVB -RNA (+) ,占 33 .3 % ,有的已持续 3年以上 ,其中 1 3例用原位PCR检测 ,有 6例心肌细胞中CVB -RNA(+) ,占 46 .2 % ,对慢性 (2 70d)病毒性心肌炎动物模型脾脏白细胞及心肌匀浆中定量检测 ,结果均证明有持续感染的存在 ,用SFA治疗后 ,在心肌匀浆中CVB -RNA的清除率为 92 .77% ,脾脏白细胞中CVB -RNA的清除率为 89.0 4 %。结论 :扩张型心肌病与病毒性心肌炎有相关性 ,扩张型心肌病与病毒持续感染有关 ,SFA能清除CVB -RNA达 89%~ 9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萨奇B病毒性心肌炎 扩张型心肌病 病毒持续感染 中药干预 研究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catenin在胃癌增殖和浸润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莉 张帆 +3 位作者 吴平平 姜叙诚 郑林 于颖彦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9-53,共5页
目的探讨βcatenin在胃癌组织细胞核和膜/质中的含量与细胞增殖、浸润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βcatenin在胃癌细胞核或细胞膜/质中的含量,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cyclinD1、cmyc和Ki67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在27例胃癌中细胞... 目的探讨βcatenin在胃癌组织细胞核和膜/质中的含量与细胞增殖、浸润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βcatenin在胃癌细胞核或细胞膜/质中的含量,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cyclinD1、cmyc和Ki67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在27例胃癌中细胞核与细胞膜/质中βcatenin含量之比与肿瘤的浸润深度呈正相关(rs=0.39225,P=0.0430),而与胃癌的Lauren分型无关;胃癌细胞核中βcatenin含量与cmyc蛋白或cyclinD1蛋白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s=0.50904,P=0.0067;rs=0.39992,P=0.0387),细胞膜/质中βcatenin含量与cyclinD1蛋白表达亦呈正相关(rs=0.43612,P=0.0230)。但胃癌细胞核中βcatenin的含量、cyclinD1和cmyc蛋白的阳性表达与Ki67均无相关性。结论胃癌细胞核与癌细胞膜/质中βcatenin含量之比与胃癌的浸润性具有相关性,而与胃癌的Lauren分型无直接的相关性。βcatenin在细胞核内的积聚可促进cyclinD1和cmyc的表达,有利于胃癌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细胞增殖 Β-CATENIN CYCLIN D1 c—my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癌中端粒酶RNA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20
作者 许伟青 赵雁飞 +1 位作者 唐剑敏 郑林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01-204,共4页
目的 :探讨端粒酶RNA(hTR)表达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以及与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 :应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 2 6例大肠癌、18例大肠腺瘤、18例大肠息肉及 5例炎症病变中端粒酶hTR的表达。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Ki 67抗原的表达 ... 目的 :探讨端粒酶RNA(hTR)表达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以及与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 :应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 2 6例大肠癌、18例大肠腺瘤、18例大肠息肉及 5例炎症病变中端粒酶hTR的表达。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Ki 67抗原的表达 ,反映细胞增殖活性。结果 :2 6例大肠癌hTR以强阳性表达为主 (2 1/2 6 ,80 8% ) ;18例大肠腺瘤hTR大部分呈弱阳性表达 (12 /18,66 7% ) ,少数呈强阳性 (5 /18,2 7 8% ) ;息肉、炎症hTR为弱表达。端粒酶hTR表达在大肠良、恶性病变中存在差异 (P <0 0 1) ,并且随肿瘤分化程度的下降、浸润深度的增加以及淋巴结转移的发生 ,hTR表达增强 (P <0 0 5 )。此外 ,在细胞增殖活跃区域 ,显示出高水平hTR的表达。结论 :在大肠肿瘤发生早期就有端粒酶hTR表达的上调 ,而且hTR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和转移等呈正相关。hTR表达也与细胞增殖活性相关。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端粒酶hTR的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RNA 端粒 末端转移酶 原位杂交 大肠癌 HT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