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豚鼠全内耳终器硝酸银染色法
被引量:14
- 1
-
-
作者
丁大连
郭毓卿
罗德峰
皇甫慕三
-
机构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耳科研究室
-
出处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89年第4期326-327,共2页
-
文摘
硝酸银染色法适用于显示一般染色法无法显示的微细表面组织结构,在内耳病理实验中有重要的实用价值。许多学者对耳蜗基底膜硝酸银浸润染色进行了铺片观察,但是用硝酸银溶液对全内耳终器进行染色,尚未见报道。我们采用全内耳膜迷路硝酸银灌流染色技术,对正常和内耳病变豚鼠的基底膜、血管纹、球囊斑、椭园囊斑以及三个壶腹嵴进行了铺片观察,得到较为满意结果。报道如下。
-
关键词
豚鼠
硝酸银染色法
内耳
病理
-
分类号
R764.302
[医药卫生—耳鼻咽喉科]
-
-
题名乌拉坦和硫酸链霉素对听觉传导的联合阻滞作用
被引量:9
- 2
-
-
作者
丁大连
张志坚
-
机构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耳科研究室
-
出处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1期36-38,共3页
-
文摘
选用30只耳廓反射正常的白色红目雄性豚鼠,随机分成三组,分别单独或联合肌注乌拉坦、硫酸链霉素(SM)。观察比较三组豚鼠的耳蜗电位(CM)和听性脑干反应(ABR)结果,发现乌拉坦可使动作电位(AP)之N1波及ABR之Ⅰ波潜伏期和Ⅰ~Ⅳ波间期延迟,乌拉坦和SM联合用药对听觉传导的阻滞明显加强,提示乌拉坦不宜作为观察听觉传导时间动物实验的麻醉用药。
-
关键词
乌拉坦
硫酸链霉素
听觉传导
阻滞作用
-
分类号
R764.43
[医药卫生—耳鼻咽喉科]
R978.1
[医药卫生—药品]
-
-
题名豚鼠内耳胚胎发育
被引量:3
- 3
-
-
作者
丁大连
罗德峰
皇甫慕三
-
机构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耳科研究室
-
出处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CAS
1991年第1期45-46,共2页
-
文摘
由于豚鼠的内耳结构与人类相似,且解剖标志明显,可作为各种内耳实验的理想对象。观察豚鼠胚胎的内耳,不仅有助于了解内耳的发生和发育,而且对于进行内耳胚胎组织培养和耳毒性药物对胚胎期内耳损害的实验研究,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目前尚未见有关豚鼠内耳胚胎发育的详细报导。我们将妊娠不同时期的豚鼠胚胎制成火棉胶连续切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了豚鼠内耳的胚胎发育过程。材料与方法将3只常用雄脉鼠与15只已孕雌豚鼠分3笼,每笼1雄5雌。
-
关键词
胚胎发育
耳毒性药物
解剖标志
蜗管
膜迷路
前庭阶
雌鼠
外淋巴
火棉胶
蜗神经
-
分类号
R
[医药卫生]
Q95
[生物学—动物学]
-
-
题名不同龄鸡听性脑干反应的表现和意义
被引量:5
- 4
-
-
作者
丁大连
潘已奋
金西铭
-
机构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耳科研究室
-
出处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1期25-26,共2页
-
基金
卫生部资助
-
文摘
观察了短声刺激引导的不同龄鸡的听性脑干反应(ABR),发现鸡出生3天与15天及45天的成年鸡的听功能有明显差异,因此,认为鸡的听功能在其出生后尚有一段完善的过程。
-
关键词
听性脑干反应
小鸡
短声刺激
-
分类号
R764.04
[医药卫生—耳鼻咽喉科]
-
-
题名速尿对耳蜗血管纹微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1
- 5
-
-
作者
邹嘉平
丁大连
等
-
机构
江苏省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耳科研究室
-
出处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1993年第2期48-48,共1页
-
-
关键词
速尿
耳蜗血管纹
微循环
-
分类号
R983.1
[医药卫生—药品]
-
-
题名卡那霉素肾毒性与耳毒性的关系
被引量:7
- 6
-
-
作者
丁大连
罗德峰
皇甫慕三
-
机构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耳科研究室
-
出处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1990年第3期142-144,共3页
-
文摘
应用血清肌酐、脑干电位和耳蜗铺片观察卡那霉素引起的豚鼠肾功能和听功能改变及耳蜗毛细胞的病理改变,发现用药期间,在出现耳毒作用之前首先出现可逆性的肾毒作用,听功能的改变出现较迟,但一旦发生即造成永久性听力损害。实验证实肾功能的变化是耳中毒的先兆。因此,应用卡那霉素过程中,监测肾功能的改变,在发现肾功能损害时及早停用抗生素,可以防止或减轻中毒性耳聋的发生。
-
关键词
卡那霉素
肾毒性
中毒性耳聋
-
分类号
R764.43
[医药卫生—耳鼻咽喉科]
-
-
题名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豚鼠耳蜗的联合观察
被引量:1
- 7
-
-
作者
丁大连
范静平
龚忠萍
皇甫慕三
-
机构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耳科研究室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耳鼻喉科
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电镜室
-
出处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1992年第1期8-10,共3页
-
文摘
以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联合观察正常豚鼠和噪声损伤豚鼠耳蜗同一区域毛细胞表面及细胞内亚微结构,结果为:正常豚鼠耳蜗螺旋器在两种电镜观察下均保持良好的亚微结构;而噪声损伤后立即处死的豚鼠耳蜗毛细胞病变程度有所不同。说明联合样品制备步骤不会造成人为的伪迹,提示本法有助于研究耳蜗同一区域毛细胞表面和内部病变的关系。
-
关键词
扫描电镜
透射电镜
耳蜗
亚微结构
-
分类号
R322.923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