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军软件通信体系结构规范 被引量:3
1
作者 朱娇 祝颂东 阮轶杰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20年第7期18-20,共3页
本文对美国国防部软件通信体系结构(SCA)进行了研究,对美军软件通信体系结构进行了概括性的描述,并着重从硬件体系结构、软件体系结构和安全体系结构三个方面展示了SCA系统的灵活性、可移植性、互操作性、复用性、可扩展性及开放特性,... 本文对美国国防部软件通信体系结构(SCA)进行了研究,对美军软件通信体系结构进行了概括性的描述,并着重从硬件体系结构、软件体系结构和安全体系结构三个方面展示了SCA系统的灵活性、可移植性、互操作性、复用性、可扩展性及开放特性,讨论了其对我军通信建设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通信体系结构(SCA) 联合战术无线电系统(JT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OPC的通信系统设计 被引量:1
2
作者 梁中凯 赵子龙 钱潇 《电子测试》 2020年第14期72-73,9,共3页
本文对片上可编程通信系统的设计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以FPGA可编程器件为基础,遵循軟件文义无线电(SDR)设计理念构成S0PC通信系统。同时对于S0PC通信系统涉及的硬核或软核CUP选型和通信波形组件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指明了 S0PC通信系统... 本文对片上可编程通信系统的设计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以FPGA可编程器件为基础,遵循軟件文义无线电(SDR)设计理念构成S0PC通信系统。同时对于S0PC通信系统涉及的硬核或软核CUP选型和通信波形组件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指明了 S0PC通信系统在嵌入式通信系统应用中具有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PC FPGA SD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超波束形成算法探讨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曹阳阳 王萍 耿明昕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63-466,共4页
为进一步提高超波束形成(Hyper Beam Forming,HBF)算法的性能,在传统的HBF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HBF(Improved Hyper Beam Forming,Im-HBF)算法。将基于半阵指向性函数高阶运算修正到基于全阵指向性函数的高阶运算。仿真结果表明,Im-HBF... 为进一步提高超波束形成(Hyper Beam Forming,HBF)算法的性能,在传统的HBF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HBF(Improved Hyper Beam Forming,Im-HBF)算法。将基于半阵指向性函数高阶运算修正到基于全阵指向性函数的高阶运算。仿真结果表明,Im-HBF算法具有更窄的主瓣,并且对端射来波信号栅瓣抑制能力更强,进一步提高了对目标的检测能力。同时,Im-HBF算法对指数n具有更为广泛的适用性,当指数n>2时也能获得优于常规波束形成(Conventional Beam forming,CBF)的波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超波束 主旁瓣比 主瓣宽度 波束锐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双工多用户广播信道下的能量吸收效率研究
4
作者 蒋锋聚 张萌 罗汉文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1期39-43,共5页
研究了多用户广播信道场景下的用户能量吸收效率的优化,假设用户终端采用全双工的模式,即用户在接收基站的下行能量信息的同时还会进行上行的数据传输.在保证每个用户的能量吸收效率大于某一阈值且满足基站下行功率发射限制的前提下,最... 研究了多用户广播信道场景下的用户能量吸收效率的优化,假设用户终端采用全双工的模式,即用户在接收基站的下行能量信息的同时还会进行上行的数据传输.在保证每个用户的能量吸收效率大于某一阈值且满足基站下行功率发射限制的前提下,最大化用户中最小的上行发射功率.最后,仿真结果证实了提出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双工 多用户 能量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C技术在短波数字收信机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章力民 《舰船电子工程》 2008年第8期71-72,76,共3页
分析数字接收机的主要问题是A/D转换器的过载问题,从AGC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出发,阐述在数字AGC中,信号经A/D转换器数字化后,增益衰减主要是通过采集数据的运算处理来完成。结果证明,数字AGC具有控制平坦、建立时间快、电路结构简单和... 分析数字接收机的主要问题是A/D转换器的过载问题,从AGC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出发,阐述在数字AGC中,信号经A/D转换器数字化后,增益衰减主要是通过采集数据的运算处理来完成。结果证明,数字AGC具有控制平坦、建立时间快、电路结构简单和成本低、电路性能能达到较高的动态范围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增益控制(AGC) 短波通信 短波数字接收机 数字下变频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FDM系统频偏自适应跟踪算法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莫宁春 蒋锋聚 田江 《现代电子技术》 2008年第3期89-90,共2页
为了减小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受频率偏差的影响,在OFDM系统中设计了一种新的载波频偏估计算法。频偏估计包括跟踪和捕获两个阶段,文中采用变步长自适应算法来进行跟踪,这个跟踪算法的捕捉范围是整个信号带宽的一半。通过此方法,不但可以利... 为了减小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受频率偏差的影响,在OFDM系统中设计了一种新的载波频偏估计算法。频偏估计包括跟踪和捕获两个阶段,文中采用变步长自适应算法来进行跟踪,这个跟踪算法的捕捉范围是整个信号带宽的一半。通过此方法,不但可以利用前向纠错的方式来避免反馈,而且可以缩减复数乘法的次数以降低计算复杂度和系统功耗。该方法运算复杂度低,并具有较好的收敛性,能改善ODFM的解调性能。从计算机的仿真效果可以看出无论是在AWGN信道上还是在多径信道上都表现出了卓越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FDM技术 频率偏差 自适应跟踪 变步长自适应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视觉图像处理和识别技术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吴宇 蔡永斌 汤荣华 《舰船电子工程》 2019年第5期93-96,共4页
自主式水下机器人(AUV,简称水下机器人)在商业与军事上具有重要意义,受到越来越多科学家和技术人员的重视。视觉系统是水下机器人最重要的探测手段之一,而水下环境的复杂性以及光在水下传播的规律不同,导致水下视觉处理及识别面临新的... 自主式水下机器人(AUV,简称水下机器人)在商业与军事上具有重要意义,受到越来越多科学家和技术人员的重视。视觉系统是水下机器人最重要的探测手段之一,而水下环境的复杂性以及光在水下传播的规律不同,导致水下视觉处理及识别面临新的难题。论文研究了几种常规的光学处理技术在水下视觉中的问题和分析,并使用采集的实际水下图像验证了算法的可靠性,为水下视觉应用提供了可靠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V 水下图像处理 目标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PIB和VB的自动测试系统设计 被引量:8
8
作者 傅必亮 刘煜 《仪表技术》 2010年第6期52-53,共2页
文章首先介绍基于GPIB技术和VB所设计的自动测试系统,然后介绍GPIB技术的特点和工作原理,最后介绍自动测试系统的软硬件组成,并给出了系统的控制程序流程图。
关键词 GPIB VB 自动测试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波频率合成器中DDS技术的具体应用与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柴建军 《仪表技术》 2014年第3期8-11,共4页
介绍一种新型、实用的短波频率合成器。该频率合成器将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DDS)技术和传统的锁相环(PLL)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具有频率转换速度快、分辨率高、相位噪声低、可靠性高等优点。分析了DDS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其在短波频率合成器... 介绍一种新型、实用的短波频率合成器。该频率合成器将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DDS)技术和传统的锁相环(PLL)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具有频率转换速度快、分辨率高、相位噪声低、可靠性高等优点。分析了DDS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其在短波频率合成器中的应用,给出了具体方案及实施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DS技术 锁相环 频率合成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TC-MIMO-OFDM系统的信道估计算法
10
作者 蒋锋聚 莫宁春 《现代电子技术》 2008年第13期29-30,34,共3页
为了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抗衰落和抗噪声性能和更有效地利用频率资源,研究了多普勒效应在移动信道中的影响,并分析了STTC-MIMO-OFDM系统在快速移动信道中的性能。采用了空频编码梳状等间隔导频插入方式和完全最大似然空频分组解码算法。... 为了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抗衰落和抗噪声性能和更有效地利用频率资源,研究了多普勒效应在移动信道中的影响,并分析了STTC-MIMO-OFDM系统在快速移动信道中的性能。采用了空频编码梳状等间隔导频插入方式和完全最大似然空频分组解码算法。由仿真图可知当载波数为256个,插入等间隔导频数为32个时,系统的抗多径能力较强,可满足快速移动的信道环境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FDM 多输入多输出 信道估计 最小均方误差 空时网格编码 空时分组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高频数字化收信机的设计与实现
11
作者 柴建军 杨春顺 《舰船电子工程》 2014年第5期158-162,共5页
根据软件无线电技术设计思想,设计并实现一种新型高性能高频数字化收信机。介绍了采用一次变频超外差体制的高中频数字化总体方案架构,着重对前端模拟射频信道、频率合成器和数字信号处理模块的方案设计、实施作了详细分析,对低通滤波... 根据软件无线电技术设计思想,设计并实现一种新型高性能高频数字化收信机。介绍了采用一次变频超外差体制的高中频数字化总体方案架构,着重对前端模拟射频信道、频率合成器和数字信号处理模块的方案设计、实施作了详细分析,对低通滤波器、混频器、中频滤波器、DDS、ADC、DDC、DSP等关键元器件选择作了说明。最后给出了该方案工程应用的性能指标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F收信机 高中频 动态范围 频率合成 数字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军品生产企业的管理创新
12
作者 叶红梅 《现代企业》 2012年第3期18-19,共2页
我国中小企业数量约占企业总数的99%,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0%左右。中小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服务于军事工业,虽然从企业的角度看,军品生产比民品具有更大的利润空间和诱惑力,但也意味着具有更大的竞争性... 我国中小企业数量约占企业总数的99%,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0%左右。中小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服务于军事工业,虽然从企业的角度看,军品生产比民品具有更大的利润空间和诱惑力,但也意味着具有更大的竞争性,对创新的要求更高,各国的综合国力竞争无不例外地都源于军事科技的竞争,军品企业应具有更强的危机意识和创新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企业 军品生产 管理创新 国内生产总值 综合国力竞争 服务价值 企业数量 最终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性锂电池容量精确测量的改进电路
13
作者 刘煜 傅必亮 《仪表技术》 2010年第7期30-31,共2页
针对法国SAFT公司型号为LO 26 SHX的一次性锂电池的技术特性,提供一种可以精确测量出其电池容量的一种改进电路。
关键词 一次性锂电池 容量 精确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靠性增长试验环境应力设置的思考
14
作者 徐跃明 《仪表技术》 2014年第1期40-41,44,共3页
现代电子装备在实际应用中受应用环境的约束和影响非常大,准确选择符合装备环境适应性要求的试验环境应力,是编制装备各项验证试验方案和鉴定试验方案的关键工作。文中通过一则示例来证明这一观点。
关键词 可靠性增长试验 环境适应性 应力设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9852及在频率线性扫描信号源中的应用
15
作者 柴建军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3年第11期89-90,共2页
AD9852是美国AD公司生产的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DDS),具有快速换频(小于1?S)、极佳SFDR性能、高纯度频谱、高集成度等特点,是一款功能强大,使用便捷的芯片。本文介绍了AD9852的主要技术性能、工作模式以及在线性扫频信号发生器中的应用。
关键词 线性扫频 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DDS) AD985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北斗和水声通信的海底水文信息传输系统设计 被引量:2
16
作者 傅必亮 刘煜 《电子技术(上海)》 2018年第4期29-31,共3页
北斗系统已广泛应用,短报文功能是其特有的功能;水声通信可以在海中实现无线通信;基于这两项技术设计的水文信息传输系统,可以探测海底的水文信息,并发送到岸基存储。
关键词 北斗 水声通信 海底 水文信息
原文传递
一种基于两芯线缆的复用同时实现通信及远程上电控制的方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煜 华钢 傅必亮 《电子技术(上海)》 2016年第6期16-17,共2页
文章简述了一种基于两芯线缆的复用同时实现通信及远程上电控制的方法,及在此基础上具体实现这些功能的相关控制电路。
关键词 两芯线缆 复用
原文传递
一种用于收信设备前端的天线输入保护电路
18
作者 陶益玉 孙国宁 《电子技术(上海)》 2017年第9期69-70,共2页
文章简述了在收信设备的前端,增加一种设备在外界有雷击或强信号、大信号时不被损坏,而提供的一种实用性强、可靠性高的天线输入保护电路的方法,及在此基础上具体实现这些功能的相关保护电路。
关键词 大信号 保护电路
原文传递
非磁性金属平板脉冲远场涡流传感器优化设计与缺陷定量检测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超 王晓锋 +2 位作者 蒋锋聚 张辉 杨宾峰 《计量技术》 2013年第11期3-7,共5页
将脉冲远场涡流检测技术应用于对非磁性金属平板的无损检测中,设计了一种新型脉冲远场涡流检测传感器,并通过仿真分析对传感器参数进行了优化.在此基础上,通过提取检测信号最后一个过零时间作为特征量,实现了对非磁性平板上、下表面缺... 将脉冲远场涡流检测技术应用于对非磁性金属平板的无损检测中,设计了一种新型脉冲远场涡流检测传感器,并通过仿真分析对传感器参数进行了优化.在此基础上,通过提取检测信号最后一个过零时间作为特征量,实现了对非磁性平板上、下表面缺陷的定量检测.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传感器尺寸更小,并且可以较好的实现对非磁性金属平板中缺陷的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磁性金属平板 脉冲远场涡流 缺陷定量检测
原文传递
编码与调制相结合的技术(TCM)及其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煜 傅必亮 《电子技术(上海)》 2016年第6期59-62,共4页
文章简述了编码与调制相结合的技术(TCM)的基本原理,并在这些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两种实现方案,最后叙述了在某设备上这些技术是如何具体被运用得。
关键词 TCM技术 栅格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