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CR法检测淋球菌中引物的选择 被引量:2
1
作者 陈德利 叶元康 +3 位作者 徐倩 高清云 陆震宇 吴茵茹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23-224,共2页
关键词 PCR法 检测 淋球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测定沙门氏菌、霍乱弧菌和副溶血弧菌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叶元康 陆震宇 +2 位作者 吴茵茹 汪宁 武利敏 《上海铁道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6年第4期261-263,共3页
从沙门氏菌鞭毛索(agIA)基因序列、副溶血弧菌耐热溶血素(TDH)基因序列和霍乱弧菌肠毒索(CT)基因序列中分别选择并合成一对引物,其PCR扩增产物为264Bp、293bp和292hp。对这三种菌的标准株、临床株及无关菌株的PCR测定及酶切鉴定,均显示... 从沙门氏菌鞭毛索(agIA)基因序列、副溶血弧菌耐热溶血素(TDH)基因序列和霍乱弧菌肠毒索(CT)基因序列中分别选择并合成一对引物,其PCR扩增产物为264Bp、293bp和292hp。对这三种菌的标准株、临床株及无关菌株的PCR测定及酶切鉴定,均显示良好的特异性。经过对150份海产品进行上述三种致病菌携带率的检测,结果表明PCR方法比常规微生物方法检测阳性率提高了2~10倍,具有快速、简便、特异和灵敏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属 霍乱弧菌 副溶血弧菌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培养胃癌细胞的Ⅳ型胶原酶、ras-P_(21)及CEA表达研究
3
作者 吴金莺 李日乐 吴信法 《上海铁道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6年第1期12-14,共3页
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研究人胃癌培养细胞中Ⅳ型胶原酶、ras—P_(21)及CEA分布与表达。结果显示,被测胃癌细胞中Ⅳ型胶原酶、ras—P_(21)、CEA均呈阳性,表明培养的胃癌细胞具有合成和异常表达Ⅳ型胶原酶、ras—P_(21)和CEA的作用。结... 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研究人胃癌培养细胞中Ⅳ型胶原酶、ras—P_(21)及CEA分布与表达。结果显示,被测胃癌细胞中Ⅳ型胶原酶、ras—P_(21)、CEA均呈阳性,表明培养的胃癌细胞具有合成和异常表达Ⅳ型胶原酶、ras—P_(21)和CEA的作用。结合文献讨论了Ⅳ型胶原酶、ras—P_(21)、CEA与胃癌细胞浸润转移之间的相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癌胚抗原 细胞培养 CE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血透病人的HCV-RNA
4
作者 陆震宇 吴茵茹 叶元康 《上海铁道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6年第4期271-272,共2页
以丙型肝炎病毒的5'非结构区设计了两对引物并建立了巢式RT/PCR直接检测血清中HCV RNA方法。进一步检测了25份血透病人的血清标本和20份透析液标本,结果提示RT/PCR是直接检测HCV RNA的可行方法,能为判断丙型肝炎感染提供有利依据。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血液透析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脲脲原体双相一步培养与PCR技术的临床应用
5
作者 吴茵茹 陆震宇 叶元康 《上海铁道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6年第4期273-275,共3页
用溶脲脲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双相一步培养法和PCR方法同时测定50例非淋球菌性尿道炎病人标本。双相一步培养法有24例阳性,阳性率为48%,PCR测定有20例阳性,阳性率40%,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24例培养阳性,PCR有5例阴性... 用溶脲脲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双相一步培养法和PCR方法同时测定50例非淋球菌性尿道炎病人标本。双相一步培养法有24例阳性,阳性率为48%,PCR测定有20例阳性,阳性率40%,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24例培养阳性,PCR有5例阴性,26例培养阴性中,PCR有1例阳性。本文说明Uu双相一步培养法具有快速、准确、阳性率高,不易污染等优点,对于Uu的临床检测具有重要意义,PCR方法更快速简便,并直接能从样品中测定Uu的特异核酸片段,亦是Uu鉴定的有效手段,但不能取代培养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脲脲原体 双相一步培养法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细胞表面Ⅳ型胶原酶表达研究
6
作者 吴金莺 冯麒 吴信法 《上海铁道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6年第2期95-96,共2页
血管内皮细胞在血管构筑、基底膜更新修复以及肿瘤组织内的血管生长调控中起重要作用。为进一步了解Ⅳ型胶原酶与内皮细胞、血管外间质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文用体外培养的内皮细胞作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观察内皮细胞表面Ⅳ型胶原酶分布与表... 血管内皮细胞在血管构筑、基底膜更新修复以及肿瘤组织内的血管生长调控中起重要作用。为进一步了解Ⅳ型胶原酶与内皮细胞、血管外间质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文用体外培养的内皮细胞作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观察内皮细胞表面Ⅳ型胶原酶分布与表达。研究结果表明,人血管内皮细胞具有合成和表达Ⅳ型胶原酶的功能,并对此作了进一步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细胞化学 B-FGF IL-1 血管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检测淋球菌的探讨 被引量:7
7
作者 孙荫 潘云华 +5 位作者 徐蓉 葛平 黄玉蝉 叶元康 陆震宇 吴茵茹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1995年第3期138-139,共2页
聚合酶链反应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快速高效的特点,在病原微生物检测领域有广阔的前景。本文作了PCR检测淋球菌的探索。受试51株淋球菌全部呈阳性反应,被测的204例泌尿生殖道分泌物中95例阳性,占46.6%,明显高于培... 聚合酶链反应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快速高效的特点,在病原微生物检测领域有广阔的前景。本文作了PCR检测淋球菌的探索。受试51株淋球菌全部呈阳性反应,被测的204例泌尿生殖道分泌物中95例阳性,占46.6%,明显高于培养阳性(20.6%),17株非淋球菌均为阴性,无交叉反应,从而提示PCR检测淋球菌在某些有条件的实验室是可取的、满意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反应 淋球菌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癌中基底膜与Ⅳ型胶原酶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志刚 吴金莺 +2 位作者 何钟磊 张建民 方芳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9-41,共3页
为了探讨膀胱癌细胞基底膜与Ⅳ型胶原酶在肿瘤浸润生长中的作用和意义,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54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基底膜的改变与Ⅳ型胶原酶的分布作了对照研究。结果显示:基底膜在对照组乳头状瘤中完整连续,而在移行细胞癌中出现断... 为了探讨膀胱癌细胞基底膜与Ⅳ型胶原酶在肿瘤浸润生长中的作用和意义,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54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基底膜的改变与Ⅳ型胶原酶的分布作了对照研究。结果显示:基底膜在对照组乳头状瘤中完整连续,而在移行细胞癌中出现断裂与缺失,并与膀胱癌的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相关。与之相应的是,Ⅳ型胶原酶在乳头状瘤中阳性率为20%,而在膀胱癌中阳性率为648%,两者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且膀胱癌中的阳性率随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而增高。提示Ⅳ型胶原酶对膀胱癌的基底膜破坏及癌肿浸润转移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IV型 胶原酶 基底膜 肿瘤细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