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院门诊部人性化管理的思考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璐定 牛恒明 《中华临床医学杂志》 2008年第4期103-103,共1页
医院“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最好体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医疗服务需求的多样化和全方位,给门诊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门诊部全面实行人性化管理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新课题,现就此提出几点意见... 医院“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最好体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医疗服务需求的多样化和全方位,给门诊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门诊部全面实行人性化管理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新课题,现就此提出几点意见,仅供同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门诊部 人性化管理 “以病人为中心” 医疗服务需求 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 门诊工作 多样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门诊患者就诊心理分析
2
作者 张璐定 牛恒明 《中华临床医学杂志》 2007年第11期53-53,共1页
医院门诊患者在就诊期间的心理状态各异,医护人员在接诊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心理表现采取相应的心理疏导,以提高诊疗效果。现就几种常见的心理表现作一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 门诊患者 心理分析 就诊 医院 心理表现 心理状态 心理疏导 接诊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做好医院门诊管理工作
3
作者 牛恒明 《中华临床医学杂志》 2007年第7期92-92,共1页
在医院门诊管理工作中,如何做到规范、有序和高效,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现结合笔者20多年来的门诊管理工作经验和体会,重点提出以下意见,仅供参考。
关键词 管理工作 医院门诊 工作经验 门诊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性医院医务社会工作实务模式探索--以上海长征医院的社会工作实践为例 被引量:7
4
作者 郑兴东 柴双 代文瑶 《中国社会工作》 2017年第18期24-29,共6页
上海长征医院社会工作服务部成立于2011年3月。在6年的实践中,通过不断努力,将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纳入到医院建设体系与事业发展规划之中,使得医务社会工作的一切努力都与医院的发展建设和医疗服务的提供有机结合。如今长征医院医务社... 上海长征医院社会工作服务部成立于2011年3月。在6年的实践中,通过不断努力,将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纳入到医院建设体系与事业发展规划之中,使得医务社会工作的一切努力都与医院的发展建设和医疗服务的提供有机结合。如今长征医院医务社会工作已经站稳脚跟,拥有专业的医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探索形成以五大优先工作体系为内容,以"医社护志"四方联动为架构,以医务社会工作专业理念为支撑的独具特色的医务社会工作实务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社会工作 实务发展 模式 探索
原文传递
试论医务社会工作者在病房探访中的角色实践--以上海长征医院病房探访服务为例 被引量:5
5
作者 柴双 代文瑶 赵阳 《中国社会工作》 2017年第9期38-44,共7页
病房探访是医务社会工作服务的基础环节。在我国,只要设立医务社会工作部的医院都离不开病房探索这一重要服务内容,但在实务中,社会工作者也遇到了诸多困境,比如医务人员的不认可、来自患者及其家属的怀疑、社会工作者对于患者问题的束... 病房探访是医务社会工作服务的基础环节。在我国,只要设立医务社会工作部的医院都离不开病房探索这一重要服务内容,但在实务中,社会工作者也遇到了诸多困境,比如医务人员的不认可、来自患者及其家属的怀疑、社会工作者对于患者问题的束手无策等,都会影响社会工作者专业角色的发挥。本文基于角色理论的视角,以上海长征医院病房探访的实践为例,着重分析医务社会工作者在病房探访过程中的角色实践状况、困难和原因,最后提出改善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房探访 角色理论 医务社会工作者
原文传递
医务社会工作嵌入医疗服务新路径探讨--以上海长征医院"关爱使者"特色服务项目为例
6
作者 彭飞 柴双 王世英 《中国社会工作》 2018年第34期28-32,共5页
现代医疗的发展,由传统单一服务模式逐渐向"生理-心理-社会"这一全人服务模式转变,为医务社会工作发展提供了契机。医务社会工作者要嵌入医疗服务发展,必须精准定位自身,明确服务内容,探索嵌入发展路径,发挥资源链接者重要角... 现代医疗的发展,由传统单一服务模式逐渐向"生理-心理-社会"这一全人服务模式转变,为医务社会工作发展提供了契机。医务社会工作者要嵌入医疗服务发展,必须精准定位自身,明确服务内容,探索嵌入发展路径,发挥资源链接者重要角色。因此,文章主要探讨在医疗服务转型过程中,上海长征医院医务社会工作者探索嵌入医疗服务的发展路径,可发挥自身专业角色,发掘医护人员非医疗资源优势,运用专业社会工作方法,创新开展"关爱使者"特色服务项目,促进"医、护、社、志"四方联动实务模式的形成,从而为医务社会工作嵌入医疗服务发展提供有力基础,帮助上海长征医院医务社会工作者站稳脚跟,同时也为探索中国特色医务社会工作发展模式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社会工作 医疗服务 嵌入 关爱使者
原文传递
医院健康体检工作值得注意的问题
7
作者 牛恒明 陈海兵 孙霞 《中华临床医学杂志》 2004年第12期139-139,共1页
人民群众进行健康体检的自我保健意识愈来愈强,医院体检工作的管理也愈显重要。如何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提供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确保健康体检的质量和价值,现结合我院门诊部近20年来的工作体会,提出以下几点值得注意的问题,仅供... 人民群众进行健康体检的自我保健意识愈来愈强,医院体检工作的管理也愈显重要。如何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提供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确保健康体检的质量和价值,现结合我院门诊部近20年来的工作体会,提出以下几点值得注意的问题,仅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体检 医院 自我保健意识 医疗服务 门诊部 问题 体检工作 人民群众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门诊医疗质量因素分析
8
作者 牛恒明 《中华临床医学杂志》 2007年第8期85-85,共1页
近年来,许多医院为改善门诊医疗环境、提高接诊效率、完善医疗服务等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创新,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患者就诊,但门诊医疗质量问题仍然是目前就诊患者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现就影响门诊医疗质量的主要因素作以阐述。
关键词 门诊医疗质量 质量因素 就诊患者 医疗环境 医疗服务 质量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张璐定 张桦 刘兰芬 《中华临床医学杂志》 2008年第1期42-44,共3页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teroid-induced 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SANFH)是由于激素使用不当(长期小剂量或短期大剂量使用),破坏了股骨头的血液供应,从而引起股骨头局部区域骨小梁和骨髓坏死为特征的疾病。随着激素...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teroid-induced 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SANFH)是由于激素使用不当(长期小剂量或短期大剂量使用),破坏了股骨头的血液供应,从而引起股骨头局部区域骨小梁和骨髓坏死为特征的疾病。随着激素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激素引起的缺血性骨坏死已经成为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主要原因。但详细机理并不清楚,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从分子、生化、基因等水平对其发病机理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本文就这些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 死机 缺血性骨坏死 发病机理 使用不当 血液供应 骨髓坏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中协同护理干预的策略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0
作者 雷震霞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7年第1期65-68,共4页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干预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其心功能及负性情感状况的影响。方法 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开展协同护理干预。观察2组入院时及干预后第...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干预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其心功能及负性情感状况的影响。方法 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开展协同护理干预。观察2组入院时及干预后第7 d末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 BNP)值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干预后,2组LVEF值均提高,NT-pro BNP值均下降,且研究组LVEF值高于对照组,NT-pro BNP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2组HAMA和HAMD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HAMA和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协同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心功能,缓解消极情感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协同护理 心功能 负性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民健康背景下医务社会工作新发展——对《“健康上海2030”规划纲要》的分析探讨 被引量:4
11
作者 柴双 《中国社会工作》 2019年第12期4-6,共3页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战略部署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奠定了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基础。随着健康社会全面发展,医务社会工作更加受到重视,全国很多地方都开...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战略部署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奠定了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基础。随着健康社会全面发展,医务社会工作更加受到重视,全国很多地方都开始医务社会工作的探索。上海基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率先出台《'健康上海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大健康人力资源建设,包括加强医务社工等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培养。该文通过分析《'健康上海2030'规划纲要》的内容与亮点,认为此举对上海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十分有利,是医务社会工作发展强大的政策支持,为全国医务社会工作发展做出了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中国 人才队伍建设 医务社会工作
原文传递
《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开发与人才激励保障的意见》解读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静 柴双 《中国社会工作》 2017年第9期4-5,共2页
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开发与人才激励保障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作,它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关系到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和用人单位的切身利益。2016年10月,民政部、中央综治办等12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开发与人才激励保障的意见... 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开发与人才激励保障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作,它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关系到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和用人单位的切身利益。2016年10月,民政部、中央综治办等12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开发与人才激励保障的意见》,进一步为社会工作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医务社会工作作为社会工作专业发展和专业能力建设的"排头兵",更迫切需要实现岗位开发与人才激励和保障方面的突破。本文从该意见对医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制度建构、社会认同氛围营造的意义三个方面进行解读,阐释其出台对医务社会工作发展的影响,以期助力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解读 岗位开发 人才激励保障 医务社会工作
原文传递
医务社会工作将成为医疗机构的“标配”——《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考核指标(医疗机构)》解读 被引量:30
13
作者 柴双 《中国社会工作》 2018年第34期4-6,共3页
为进一步加强医疗服务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中医管理药局制订了《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为落实《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指导各地做好改善... 为进一步加强医疗服务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中医管理药局制订了《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为落实《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指导各地做好改善医疗服务效果评估考核工作,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制订了《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考核指标(医疗机构)》,其中,医务社会工作制度作为一级指标被单独列入。文章通过对《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考核指标(医疗机构)》进行分析,发掘其对于医务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意义,探讨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 考核指标 医务社会工作
原文传递
《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解析 被引量:26
14
作者 柴双 《中国社会工作》 2018年第18期4-6,共3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绘制了"健康中国"建设蓝图,引发了社会强烈共鸣。在此背景下,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中医药局制订并发布了《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对...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绘制了"健康中国"建设蓝图,引发了社会强烈共鸣。在此背景下,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中医药局制订并发布了《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对创新医疗服务提出十项任务和五项制度。"医务机构要建立医务社工与志愿者制度"为未来我国医疗行业推进医务社会工作和医务志愿者发展在政策层面提供了有力支撑。本文从"医务社工与志愿者制度"的提出入手,分析探讨医务社会工作与医务志愿者发展所面临的新要求和新契机,助力本土化医务社会工作与医务志愿者发展模式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项制度 医务社会工作 医务志愿者
原文传递
医务社会工作参与“健康中国”建设的探讨--分析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被引量:15
15
作者 柴双 《中国社会工作》 2017年第36期4-7,15,共5页
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医疗健康与卫生事业一直是发展的重点。从2007年卫生部公布"健康护小康,小康看健康"三步走战略,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健康中国"概念,到如今党的十九大报告正式明确指出"实施... 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医疗健康与卫生事业一直是发展的重点。从2007年卫生部公布"健康护小康,小康看健康"三步走战略,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健康中国"概念,到如今党的十九大报告正式明确指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健康中国"在全社会引发强烈共鸣。作为新时代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特色的医务社会工作可以发挥专业特点与优势,为"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助力。本文从"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入手,分析探讨医务社会工作参与"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内容与路径,试图为医务社会工作在未来"健康中国"建设大背景下的发展指出方向,让医务社会工作为"健康中国战略"实施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中国 战略 实施 医务社会工作
原文传递
政策推动下的医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与发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柴双 《中国社会工作》 2019年第30期4-6,共3页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是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基础。当前,政策推动对于社会工作发展、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医务社会工作更是如此,嵌入医疗体系发展的特点决定了我国医务社会工作需要科学严谨的政策以推动其...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是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基础。当前,政策推动对于社会工作发展、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医务社会工作更是如此,嵌入医疗体系发展的特点决定了我国医务社会工作需要科学严谨的政策以推动其更好发展。结合目前医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发展现状,文章对我国医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相关政策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未来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队伍建设 政策影响 医务社会工作
原文传递
医务社会工作在互联网医疗中的发展路径——《关于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支付政策的指导意见》对医务社会工作发展的启示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振华 代文瑶 罗俐敏 《中国社会工作》 2021年第18期4-7,共4页
互联网医疗逐渐成为现代医疗服务建设的新方向。对在医疗体系建设中角色功能日趋重要的医务社会工作来说,必须紧密关注互联网医疗发展的形势,结合自身专业特点顺应新型医疗服务发展趋势,在其中找准自身的角色定位、探索科学的路径,迎接... 互联网医疗逐渐成为现代医疗服务建设的新方向。对在医疗体系建设中角色功能日趋重要的医务社会工作来说,必须紧密关注互联网医疗发展的形势,结合自身专业特点顺应新型医疗服务发展趋势,在其中找准自身的角色定位、探索科学的路径,迎接未来医疗发展的挑战与契机。2019年8月17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关于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支付政策的指导意见》,针对互联网医疗的发展作出了相应的指示。文章通过对该意见的解读,讨论并分析医务社会工作在互联网医疗服务发展的新形势下,如何找准定位、探索发展路径,与线上医疗和谐共赢发展,从而更好地发挥医务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医疗 医务社会工作 发展路径
原文传递
中国医务社会工作政策分析与建议——基于医务社会工作政策发展阶段的探讨 被引量:5
18
作者 柴双 《中国社会工作》 2019年第21期4-6,共3页
医务社会工作在当前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传统医疗服务模式面临革新、人文需求凸显的时代背景下,获得了十分有利的发展契机。纵观我国医务社会工作发展历史,每个阶段的发展都离不开相应政策的推动与支持。文章对近20年来国家和地... 医务社会工作在当前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传统医疗服务模式面临革新、人文需求凸显的时代背景下,获得了十分有利的发展契机。纵观我国医务社会工作发展历史,每个阶段的发展都离不开相应政策的推动与支持。文章对近20年来国家和地方层面出台的相关政策对医务社会工作发展所起作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未来医务社会工作政策发展提出相应建议。我国医务社会工作发展任重道远,不断完善的政策支持是推动中国本土医务社会工作发展的根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社会工作 政策发展
原文传递
医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发展新契机——评《高级社会工作师评价办法》的出台 被引量:1
19
作者 柴双 《中国社会工作》 2018年第30期4-6,共3页
加强医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医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也是现代医疗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如今全国推进医务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发展以及建设医务社会工作... 加强医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医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也是现代医疗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如今全国推进医务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发展以及建设医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要求,都对医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发展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高级社会工作师评价办法》的出台,对我国社会工作尤其是医务社会工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医务社会工作者指出了职业发展之路,有利于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医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提升医务社会工作服务水平,为医务社会工作嵌入医疗体系发展增添强劲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晋升渠道 职业认证 专业化 职业化 医务社会工作
原文传递
抗击新冠肺炎,医务社会工作应何为——《医疗机构内新冠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及其在医务社会工作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代文瑶 柴双 计芳 《中国社会工作》 2020年第9期4-6,共3页
抗击疫情,人人有责,医疗行业更是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最重要的力量.作为医疗服务体系的一部分,医务社会工作应当怎样发挥自身专业作用、贡献专业力量?《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一版)》对医疗行业从业者如... 抗击疫情,人人有责,医疗行业更是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最重要的力量.作为医疗服务体系的一部分,医务社会工作应当怎样发挥自身专业作用、贡献专业力量?《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一版)》对医疗行业从业者如何应对新冠肺炎具有极强的指导性与实践意义,为防疫取得如期效果奠定了良好的政策指导基础,同时对医务社会工作应对疫情也有着极大的指导学习与启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情防控 技术指南 医务社会工作 角色作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