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如何运营出版社微信公众号——以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周丹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13-16,共4页
近年来,我国各大出版社纷纷推出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平台已经成为展示出版社成果的一个重要窗口。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微信公众号自2015年上线,经过3年多的探索和实践,在如何敲准选题内容、如何增加粉丝数量、如何确保文图质量... 近年来,我国各大出版社纷纷推出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平台已经成为展示出版社成果的一个重要窗口。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微信公众号自2015年上线,经过3年多的探索和实践,在如何敲准选题内容、如何增加粉丝数量、如何确保文图质量等方面积累了若干经验,以期为各大出版社进一步规范微信公众号内容提供借鉴思路与探索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微信公众号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型专业出版社图书销售管理探索——以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健华 《现代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6-49,共4页
文章以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为例,展示了"专精特"的出版体系和"精细准"的销售模式同步前行的格局。
关键词 中小型 专业出版 销售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音乐家传记出版——以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的吴蛮、梁雷传记为例
3
作者 周丹 《编辑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3-116,共4页
音乐家传记是一种广受音乐学者和音乐爱好者欢迎的文学形式,是对音乐家生平、创作、表演、理念等方面的记录、诠释和表达。文章以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近年来出版的吴蛮、梁雷两位当代著名音乐家传记为例,对音乐家传记出版的有关方面进行... 音乐家传记是一种广受音乐学者和音乐爱好者欢迎的文学形式,是对音乐家生平、创作、表演、理念等方面的记录、诠释和表达。文章以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近年来出版的吴蛮、梁雷两位当代著名音乐家传记为例,对音乐家传记出版的有关方面进行浅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家 传记出版 吴蛮 梁雷
原文传递
音乐1927年叙事——国立音乐院(今上海音乐学院前身)诞生中的中国历史、社会及其人 被引量:24
4
作者 洛秦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28,共23页
作者提出了一系列的疑问,即国立音乐院为什么成立于1927年?与之相关的是,创办人萧友梅早在1920年在北京大学就提出建立音乐院的设想与提案,为什么要到1927年,特别是换址于上海才得以成功?这个特殊的人物、这个特殊的年份、这个特殊的城... 作者提出了一系列的疑问,即国立音乐院为什么成立于1927年?与之相关的是,创办人萧友梅早在1920年在北京大学就提出建立音乐院的设想与提案,为什么要到1927年,特别是换址于上海才得以成功?这个特殊的人物、这个特殊的年份、这个特殊的城市以及这个特殊的中国历史时期,为国立音乐院的建成,中国音乐的现代性发展提供了什么样的条件和保障?以及国立音乐院诞生于什么样的中国近现代历史与政治的土壤?其中涉及了什么样的社会及其人?文章通过引子、前言、正文"问题与思考""理论与分析"几个部分,并借以作者提出的"音乐人事与文化的关系研究模式",探讨了音乐1927年国立音乐院诞生中的中国历史、社会及其人。在结语中,作者强调历史意识与人类学思维的融合互补促进音乐人类学对于音乐历史的"整体性"认识和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1927 上海音乐 国立音乐院 上海音乐学院历史 萧友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科架构、规划和愿景——音乐人类学在上海音乐学院的建设和发展
5
作者 洛秦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0-71,共2页
20世纪初,中国传统音乐格局在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民间与城市、流行与经典等社会文化大环境的影响下,其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因此,20世纪是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的转型时期。随着对音乐传统内容的审视、音乐传统历史的梳... 20世纪初,中国传统音乐格局在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民间与城市、流行与经典等社会文化大环境的影响下,其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因此,20世纪是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的转型时期。随着对音乐传统内容的审视、音乐传统历史的梳理、传统音乐的分类及民间素材的研究与创作、音乐作品形态的分析的历史过程,传统音乐研究开始向纵横方向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音乐学院 音乐人类学 学科架构 中国传统音乐 20世纪 音乐研究 音乐传统 形式和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纪念与传承:赵如兰《宋代音乐资料及其诠释》(中英双语版)出版记
6
作者 周丹 《音乐探索》 2024年第4期15-17,共3页
本文讲述了作者策划与完成哈佛大学首位华裔女教授赵如兰的代表作《宋代音乐资料及其诠释》一书的中文译本出版的工作历程。该著曾获得哈佛大学最佳博士毕业论文奖与美国音乐学学会的最高荣誉“奥托·金克尔蒂奖”。该著首次为中国... 本文讲述了作者策划与完成哈佛大学首位华裔女教授赵如兰的代表作《宋代音乐资料及其诠释》一书的中文译本出版的工作历程。该著曾获得哈佛大学最佳博士毕业论文奖与美国音乐学学会的最高荣誉“奥托·金克尔蒂奖”。该著首次为中国古代音乐研究建立了英语术语体系。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将于2024年11月推出该书的中文译本《宋代音乐资料及其诠释》(中英双语版),旨在推动中西音乐学术交流,彰显民族文化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音乐资料及其诠释》 中英双语版 赵如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年鉴学派看《中国新音乐年鉴》的编撰与出版的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洛秦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7-170,共4页
前面的话 《中国新音乐年鉴》(下称《年鉴》)已经出版了三卷,即2009卷、2010卷、2011卷,正在编撰和制作2012卷。《年鉴》出版得到上海音乐学院领导高度重视,给予了各个方面的支持,特别在出版经费上给予了不少资助。但《年鉴》出... 前面的话 《中国新音乐年鉴》(下称《年鉴》)已经出版了三卷,即2009卷、2010卷、2011卷,正在编撰和制作2012卷。《年鉴》出版得到上海音乐学院领导高度重视,给予了各个方面的支持,特别在出版经费上给予了不少资助。但《年鉴》出版工作复杂、制作成本高,基本所有资助的经费都用于了制作与出版之中。目前销售情况反映,除去排版、印刷、仓储、货运、销售,以及各种纳税等的费用(尚未包括人工成本),毫无利润可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版经费 年鉴学派 新音乐 编撰 中国 意义 《年鉴》 上海音乐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编研相长 以书立学——对学术类音乐图书出版的思考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成秀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第7期251-,259,共2页
随着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音乐教育体系对学科建设、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的快速推进,学术类音乐图书出版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其图书市场具有读者规模小、发展前景长远、以质量竞争为主的特征;其图书出版应发挥独特的学术能量,以书立... 随着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音乐教育体系对学科建设、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的快速推进,学术类音乐图书出版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其图书市场具有读者规模小、发展前景长远、以质量竞争为主的特征;其图书出版应发挥独特的学术能量,以书立学,推动当代中国音乐学的发展;图书编辑则应定位为"学者型编辑",编研相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版 学术图书 音乐图书 音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出版物中几种常见的音乐术语差错
9
作者 杨成秀 《传播与版权》 2016年第6期16-17,共2页
由于音乐术语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故而即便确有差错,也不易为编校工作人员所觉察,甚至高质量的工具书中也难免偶有缺憾,误导读者。这类差错往往隐藏较深,需要编辑人员格外关注,严格查阅专业书籍、咨询该领域专业研究人员,付出更多的时间... 由于音乐术语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故而即便确有差错,也不易为编校工作人员所觉察,甚至高质量的工具书中也难免偶有缺憾,误导读者。这类差错往往隐藏较深,需要编辑人员格外关注,严格查阅专业书籍、咨询该领域专业研究人员,付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版差错 音乐术语 出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环境下大学出版社的融合发展探讨
10
作者 李忆泠 《中国传媒科技》 2021年第12期125-126,131,共3页
本文基于对大学出版业的脉络梳理,针对我国大学出版社受困于数字化进程的情况,探讨大学出版社在其所属大学环境下的发展新态势。
关键词 大学出版 数字化 建立信息联结 拓宽方式 教学资源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时代音乐图书出版的数字化发展探讨
11
作者 周丹 《新媒体研究》 2018年第2期70-71,共2页
在信息化时代,音乐作品和音乐图书写作和编辑方式在不断更新,不仅可减少工作量,同时还具有更高的效率。但是对于音乐图书出版与发行来讲,大部分还是采用传统的方式,无法保证音乐图书的时效性与便利性,会降低读者对其的满意度,因而会限... 在信息化时代,音乐作品和音乐图书写作和编辑方式在不断更新,不仅可减少工作量,同时还具有更高的效率。但是对于音乐图书出版与发行来讲,大部分还是采用传统的方式,无法保证音乐图书的时效性与便利性,会降低读者对其的满意度,因而会限制行业的发展。在大数据时代,实现音乐图书出版的数字化发展,已经成为行业发展必然趋势,对原有出版和发行模式进行更新,将具有自身特色的音乐图书内容作为对象,实现网络出版与发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时代 音乐图书 数字化出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人类学的中国实践与经验的反思和发展构想(上) 被引量:54
12
作者 洛秦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8-73,4,共27页
文章第一部分:回溯和分析西方音乐人类学的发展,特别对20世纪晚期约20年学科发展繁盛多样的状况进行了归纳和梳理。第二部分:总结和反思音乐人类学的"中国实践"的经验,提出20世纪是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的转型期,体现为对返观中... 文章第一部分:回溯和分析西方音乐人类学的发展,特别对20世纪晚期约20年学科发展繁盛多样的状况进行了归纳和梳理。第二部分:总结和反思音乐人类学的"中国实践"的经验,提出20世纪是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的转型期,体现为对返观中国音乐传统、历史梳理及民间素材的收集与创作、形态分析、文化认知几个阶段。其转型特征体现为从民族感情及政治倾向走向科学研究及国际化理性思考的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的过程,这些发展不是替代的转型,而是交替,或并置进行的,是思想发展、学科成熟的自然进程。第三部分:分析和总结音乐人类学在西方和中国发展中的经验,提出21世纪学科在中国的发展必须建立在以明确的学术理念为核心、优秀的人才团队为动力,以及良好的运行方式为保障的学科建设构架上,进行"中国实践"的深化和"中国经验"的探索。同时,介绍音乐人类学E-研究院及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围绕"中国视野中的音乐人类学建设"为目标所提出的学科建设的构想。第四部分:通过对城市音乐人类学产生的背景及相关理论的阐释,总结并提出了上海城市音乐历史和文化研究的实践及其思考,试图以上海区域音乐研究作为"中国实践"的深化和"中国经验"探索的个案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人类学 中国实践和经验 中国传统音乐研究 学科建设 音乐人类学E-研究院 上海音乐历史和文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叙事与阐释的历史,挑战性的重写音乐史的研究范式——论音乐的历史田野工作及其历史音乐民族志书写 被引量:39
13
作者 洛秦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26,共21页
文章通过"释题与写作缘由""音乐及其历史的认识论""音乐的历史田野工作及其历史音乐民族志方法的思考"三个部分,表明"重写"的意义在于研究范式上的突破,分析了音乐属性的多重性与音乐历史的&qu... 文章通过"释题与写作缘由""音乐及其历史的认识论""音乐的历史田野工作及其历史音乐民族志方法的思考"三个部分,表明"重写"的意义在于研究范式上的突破,分析了音乐属性的多重性与音乐历史的"被发现""被书写"和"被阐释"的特点,重点讨论了历史学与人类学"整合"关系中的"音乐田野",音乐的历史田野的空间、对象及其工作方法,音乐的历史田野工作的学术定位,以及"叙事"与"阐释"的历史音乐民族志。结语强调,挑战性的重写音乐史的研究范式的核心为注重叙事而非描述,强调阐释而非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与阐释 重写音乐史 研究范式 音乐的历史田野工作 历史音乐民族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人类学的中国实践与经验的反思和发展构想(下) 被引量:32
14
作者 洛秦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3-122,共30页
文章第一部分:回溯和分析西方音乐人类学的发展,特别对20世纪晚期约20年学科发展繁盛多样的状况进行了归纳和梳理。第二部分:总结和反思音乐人类学的"中国实践"的经验,提出20世纪是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的转型期,体现为对返观中... 文章第一部分:回溯和分析西方音乐人类学的发展,特别对20世纪晚期约20年学科发展繁盛多样的状况进行了归纳和梳理。第二部分:总结和反思音乐人类学的"中国实践"的经验,提出20世纪是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的转型期,体现为对返观中国音乐传统、历史梳理及民间素材的收集与创作、形态分析、文化认知几个阶段。其转型特征体现为从民族感情及政治倾向走向科学研究及国际化理性思考的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的过程,这些发展不是替代的转型,而是交替,或并置进行的,是思想发展、学科成熟的自然进程。第三部分:分析和总结音乐人类学在西方和中国发展中的经验,提出21世纪学科在中国的发展必须建立在以明确的学术理念为核心、优秀的人才团队为动力,以及良好的运行方式为保障的学科建设构架上,进行"中国实践"的深化和"中国经验"的探索。同时,介绍音乐人类学E-研究院及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围绕"中国视野中的音乐人类学建设"为目标所提出的学科建设的构想。第四部分:通过对城市音乐人类学产生的背景及相关理论的阐释,总结并提出了上海城市音乐历史和文化研究的实践及其思考,试图以上海区域音乐研究作为"中国实践"的深化和"中国经验"探索的个案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人类学 中国实践和经验 中国传统音乐研究 学科建设 音乐人类学E-研究院 上海音乐历史和文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觉艺术中的可视性声音文化维度及其意义--音乐图像学的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 被引量:15
15
作者 洛秦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9-95,5,共7页
选辑于国际音乐图像学期刊Music in Art—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Music Iconography的中文版《艺术中的音乐》文集即将出版。文集分为三个部分:上编-图像中的乐器叙事,中编-视觉艺术中的音乐表述,下编-音乐形象中的文化维度与意义... 选辑于国际音乐图像学期刊Music in Art—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Music Iconography的中文版《艺术中的音乐》文集即将出版。文集分为三个部分:上编-图像中的乐器叙事,中编-视觉艺术中的音乐表述,下编-音乐形象中的文化维度与意义。作者通过文集中大量例证的分析,认为这些视觉化表现形式中的音乐内容是文字通常不涉及的,这些音乐图像的研究并不是去印证或补充文字资料对同一论题的阐述之不足而进行的,而且,许多音乐图像所保存和体现的情形和寓意也不是文字可以替代的。音乐图像学的独特性在于其提供了音乐学研究中一种"可视性声音文化维度及其意义",它提供了一个更为广泛、丰富的音乐历史文化的聆想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图像学 艺术中的音乐 音乐文化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位音乐人类学多元文化理念的实践大师——论钱仁康宽广的研究领域、多元的学术理念、深厚的人文精神 被引量:6
16
作者 洛秦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23,共8页
认识和理解钱仁康先生的学术精神可以通过很多不同途径,学界有过不少论述。作者梳理和学习了钱仁康先生的研究中尚未引起大家关注的,而实质上是至关重要的领域——音乐人类学多元文化思想的理念及其实践,来学习钱仁康先生高瞻的学术精... 认识和理解钱仁康先生的学术精神可以通过很多不同途径,学界有过不少论述。作者梳理和学习了钱仁康先生的研究中尚未引起大家关注的,而实质上是至关重要的领域——音乐人类学多元文化思想的理念及其实践,来学习钱仁康先生高瞻的学术精神和博大的音乐人文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仁康 音乐人类学 文化价值相对 音乐的民族性与社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视角下的断代音乐史研究--“唐代音乐专题学术研讨会暨唐乐古谱解译音乐会”综述 被引量:4
17
作者 洛秦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5-145,共11页
关键词 国际学术研讨会 唐代音乐 音乐史研究 音乐会 古谱 专题 上海音乐学院 中国古代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思想:音乐文化中的文化——罗艺峰的《中国音乐思想史五讲》向我们提出了什么问题? 被引量:6
18
作者 洛秦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18,4,共13页
什么是音乐思想史?具有怎样情怀、素养和境界者可以书写中国音乐思想史?《中国音乐思想史五讲》的特点、价值和意义是什么?作者从三个方面为罗艺峰的新著《中国音乐思想史五讲》撰写序言。
关键词 中国音乐思想史 中国音乐美学 《中国音乐思想史五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与音乐人类学:当下最关注的论题——栏目主持人语:我与音乐人类学:当下最关注的论题(三)——杨民康研究员访谈录 被引量:3
19
作者 洛秦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1-125,共5页
近年来,随着音乐学大学科在中国的蓬勃发展,音乐人类学在众多学者的参与和关注下,学科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对国外新兴学术观念的解读、本土理论和实践的积累和丰富、研究视角和领域的多元化和不断更新、优秀论著不断涌现,... 近年来,随着音乐学大学科在中国的蓬勃发展,音乐人类学在众多学者的参与和关注下,学科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对国外新兴学术观念的解读、本土理论和实践的积累和丰富、研究视角和领域的多元化和不断更新、优秀论著不断涌现,以及人才队伍的壮大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特别令人关注的是,频繁及高质量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极大地推动了学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人类学 栏目主持人 访谈录 研究员 论题 国际学术交流 学科建设 学术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术改变观念 学科改变人生--汤亚汀《音乐人类学:历史思潮与方法论》之序 被引量:1
20
作者 洛秦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3-67,共5页
关键词 音乐人类学 学科概念 学术界 改变观念 方法论 民族音乐学 思潮 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