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宗教治理法治化的发展历程
1
作者 徐以骅 《中国宗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2-53,共2页
宗教治理法治化是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走深走实的关键内容,也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没有宗教治理的法治化,推进宗教中国化就难以获得持久的保障。
关键词 宗教中国化 治理法治化 国家治理现代化 宗教治理 发展历程 推进
原文传递
全球化时代的宗教与中国公共外交 被引量:13
2
作者 徐以骅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75-86,158,共12页
随着全球化尤其是中国国家利益全球化过程的展开,宗教问题对中国对外关系和对外战略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宗教领域的公共外交因此也日益成为中国传递自身宗教真实信息,促进与国外民众沟通和对话,塑造国家宗教形象,增进国家软实力和国... 随着全球化尤其是中国国家利益全球化过程的展开,宗教问题对中国对外关系和对外战略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宗教领域的公共外交因此也日益成为中国传递自身宗教真实信息,促进与国外民众沟通和对话,塑造国家宗教形象,增进国家软实力和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方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宗教公共外交有了较快的发展,出现了诸如"世界佛教论坛"、"国际道教论坛"、"中国基督教圣经事工展"、伊斯兰文化展演等各种宗教对外交流活动以及制度性交流平台,这些都对在国际社会展示中国的宗教政策和实践产生了积极作用。然而,由于中国的宗教公共外交起步较晚、底子较薄,而宗教无论作为中国社会还是对外关系的资源都有待充分开发。要实现从宗教资源大国到宗教文化强国的转变,中国还面临漫长的道路。作者指出,目前教(会)、学、政三界构成了中国宗教公共外交的主体,并逐渐形成了宗教界躬行践履、学术界建言献策、政界统筹协调的基本分工格局,而三界的资源整合、通力协作和良性互动将有力推进中国宗教公共外交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宗教 公共外交 宗教公共外交 中国对外战略
原文传递
专题研究:宗教与当代国际关系
3
作者 涂怡超 《国际政治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9,共1页
学界曾普遍认为,全球宗教复兴及宗教政治化是1979年伊朗革命、苏东剧变和“9.11”事件的重要动力。在世界各国人民应对全球化、现代化和城市化的深入发展之际,宗教复兴与世俗化两大趋势日益高度纽结,既有重合,也存对立,从不同层... 学界曾普遍认为,全球宗教复兴及宗教政治化是1979年伊朗革命、苏东剧变和“9.11”事件的重要动力。在世界各国人民应对全球化、现代化和城市化的深入发展之际,宗教复兴与世俗化两大趋势日益高度纽结,既有重合,也存对立,从不同层面对人们的宗教认同、政治认同、国家认同和族裔认同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政治化 国际关系 “9.11”事件 当代 专题 宗教复兴 苏东剧变 宗教认同
原文传递
宗教与当代外交:历史、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3
4
作者 涂怡超 《国际政治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39,共30页
在全球化深入发展、宗教复兴与世俗化复杂交织的格局下,世界多国在整体外交中程度不同地援引宗教因素。各国在整体外交中借鉴宗教话语、整合宗教理念、借助宗教渊源、起用精通宗教事务的人才、创建援引宗教因素的新型外交机制和与国内... 在全球化深入发展、宗教复兴与世俗化复杂交织的格局下,世界多国在整体外交中程度不同地援引宗教因素。各国在整体外交中借鉴宗教话语、整合宗教理念、借助宗教渊源、起用精通宗教事务的人才、创建援引宗教因素的新型外交机制和与国内外宗教组织合作,从而巩固国家战略安全、构建话语权、形塑软实力、进行和平构建和冲突解决。非国家行为体从多层面不同程度进入主权国家治理空间,主权国家亦通过整体外交多层面达成外交目标,援引宗教因素的外交体现出这两股力量博弈而产生的动态平衡。宗教因素促使外交目标、渠道和影响不断丰富发展,外交行为进一步复杂化和扩大化,当前主权国家由此面临新挑战与新契机。对此,主权国家外交若援引宗教因素应考虑如何扬长避短、如何在全球、地区、国家和地方各层面综合考量本国国家利益、如何将各国推进中长期战略所形成的格局转换纳入长期战略和政策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政治 宗教 外交 宗教复兴 世俗化 政教 关系
原文传递
美国圣公会与中国社会
5
作者 徐以骅 《基督教学术》 CSSCI 2014年第1期123-139,共17页
与在华其他新教公会相比,美国圣公会在信徒人数上并不占优势,但在教会界和社会上却最为声名显赫。美国圣公会通过其教会、教育和社会服务事工深度嵌入中国社会,型塑了中国基督教的基本格局和神学特点,参与了中国社会近代化的进程,其重... 与在华其他新教公会相比,美国圣公会在信徒人数上并不占优势,但在教会界和社会上却最为声名显赫。美国圣公会通过其教会、教育和社会服务事工深度嵌入中国社会,型塑了中国基督教的基本格局和神学特点,参与了中国社会近代化的进程,其重要影响毋庸置疑且至今犹存。本文采用较宏观的视角,从教会教育、教会人际关系以及教会政治参与来讨论在华美国圣公会对中国社会的多重嵌入,并对这一自上而下的社会嵌入路径作出简要评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圣公会 近代中国社会 上层嵌入 教会教育 教会政治参与
原文传递
宗教政治的回归与国际危机治理
6
作者 章远 《文化纵横》 2015年第2期47-52,共6页
2015年新年伊始,法国讽刺漫画杂志《查理周刊》因为刊发侮辱伊斯兰教先知的宗教漫画招致基地组织成员持枪报复,结果致12人死亡,震惊世界。法国是受宗教改革影响深远的国家,尽管天主教是其最主要的宗教,但法国同时也是秉持政教分离... 2015年新年伊始,法国讽刺漫画杂志《查理周刊》因为刊发侮辱伊斯兰教先知的宗教漫画招致基地组织成员持枪报复,结果致12人死亡,震惊世界。法国是受宗教改革影响深远的国家,尽管天主教是其最主要的宗教,但法国同时也是秉持政教分离、宗教宽容原则的宗教多元国家。然而法国近年来频发宗教冲突性事件,不论是女性在公立学校佩戴头巾的宗教自由争论,还是增建清真寺选址与周围非伊斯兰教社区共生的争议,以及这次的枪击悲剧,宗教显然已经不是局限于个人内心的私人化议题,而是越来越趋向于公共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政治 危机治理 国际 回归 伊斯兰教 讽刺漫画 组织成员 宗教改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