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苏省大丰市上海农场稆稻的发生规律及其有效防治措施
1
作者 王金华 朱韬 +3 位作者 龚志山 黄德胜 陈桃松 刘伯山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39-40,共2页
介绍了江苏省大丰市上海农场稆稻的发生规律、特征特性及其防治措施。
关键词 上海农场 发生规律 稆稻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农场大麦品种资源聚类分析
2
作者 郭三红 陈学莲 +6 位作者 黄德胜 陈桃松 吴国峰 朱韬 刘伯山 李海燕 沈霓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4491-4492,共2页
对上海农场94份大麦亲本材料的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性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产量、穗长、芒长、穗粒数、株高等性状的变异系数较大。全生育期与穗长、芒长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穗粒数呈显著正相关;株高、穗长与穗粒数均呈极... 对上海农场94份大麦亲本材料的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性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产量、穗长、芒长、穗粒数、株高等性状的变异系数较大。全生育期与穗长、芒长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穗粒数呈显著正相关;株高、穗长与穗粒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94个大麦品种(系)可分为3大类及若干亚类,其中包括24份高产材料,28份矮杆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品种资源 相关系数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莲型优质不育系粤泰A的特征特性及其组合优质高产制种技术 被引量:1
3
作者 刘伯山 边晋 +6 位作者 朱韬 王金华 陈桃松 龚志山 黄德胜 吴国锋 陈雪莲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0年第7期44-45,49,共3页
介绍了粤泰A的播始历期、成穗率、开花习性等,并以粤优938和粤优206制种为例,提出了粤泰A组合优质高产的制种技术。
关键词 红莲型 粤泰A 特征特性 制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米杂稻的发生、危害及其防治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万峰 许秀梅 +1 位作者 代延安 黄德胜 《中国种业》 2010年第5期13-14,共2页
红米杂稻群众俗称野生稻、自生稻或红米稻等。近几年来,随着麦套稻、直播稻等轻简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红米杂稻的发生蔓延逐年加重,范围越来越广。据调查,全国各地均有发生,严重田块杂稻率高达50%以上。红米杂稻不仅产量低、
关键词 杂稻 红米 防治 危害 栽培面积 野生稻 麦套稻 直播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个水稻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及其产量、品质的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何水华 陈飞 +3 位作者 许国萍 周汨 吴国锋 姚存应 《上海农业科技》 2016年第4期41-42,共2页
为筛选出适合大丰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水稻品种,通过对搜集到的几个水稻品种进行农艺性状和产量、品质调查,研究分析了不同水稻品种产量和品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苏秀8 6 7"是高产、优质兼顾型品种,不仅产量高、品质优,而且... 为筛选出适合大丰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水稻品种,通过对搜集到的几个水稻品种进行农艺性状和产量、品质调查,研究分析了不同水稻品种产量和品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苏秀8 6 7"是高产、优质兼顾型品种,不仅产量高、品质优,而且抗病性、适应性较强,可作为大丰地区优质水稻品种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产量 品质 分析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优质两系杂交晚籼培两优8007制种技术初探
6
作者 刘伯山 陈桃松 +6 位作者 郭三红 朱韬 黄德胜 王金华 吴国锋 陈雪莲 李海燕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9年第10期154-155,共2页
培两优8007(培矮64S/R8007)是中国水稻研究所育成的优质、高产、多抗的两系晚籼杂交稻新组合,于2008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稻2007021)。介绍了培两优8007的父母本的特性,以及在江苏大丰气候条件下的制种技术,其制... 培两优8007(培矮64S/R8007)是中国水稻研究所育成的优质、高产、多抗的两系晚籼杂交稻新组合,于2008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稻2007021)。介绍了培两优8007的父母本的特性,以及在江苏大丰气候条件下的制种技术,其制种产量达240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系 杂交晚籼 培两优8007 制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优质杂交粳稻爱优518高产栽培技术
7
作者 朱韬 王金华 +4 位作者 陈桃松 黄德胜 沈霓霞 王万锋 刘伯山 《中国种业》 2010年第4期70-70,共1页
爱优518是安徽合肥新隆水稻研究所用爱知香A×MC20518于2001年配组而成的三系杂交中粳组合。该品种2002年参加安徽杂交中粳区试,每hm^2平均产量8952kg,比对照80优121增产13%,居参试组合第1位;2003年续试及生产试验,比对照增产14.... 爱优518是安徽合肥新隆水稻研究所用爱知香A×MC20518于2001年配组而成的三系杂交中粳组合。该品种2002年参加安徽杂交中粳区试,每hm^2平均产量8952kg,比对照80优121增产13%,居参试组合第1位;2003年续试及生产试验,比对照增产14.3%,增产极显著,2004年通过安徽省审定。2005年在安徽、江苏、上海、浙江等地种植,一般每hm^2产量在9000kg以上,高产田块可达10500kg以上,米质各项指标均达国家优质稻谷二级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优518 高产栽培技术 优质杂交粳稻 杂交中粳 水稻研究所 安徽省 生产试验 二级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优质杂交籼稻中百优1号高产栽培技术
8
作者 刘伯山 朱韬 +6 位作者 王金华 陈桃松 彭应财 黄德胜 郭三红 吴国锋 李海燕 《中国种业》 2009年第12期62-62,共1页
中百优1号是中国水稻研究所以中100A为母本、自选恢复系中恢133为父本配组选育而成的杂交水稻新组合。2006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稻2006053),并获得国家新品种权保护(公告号:CNA003637E)。该品种由上海黄海农贸总公司... 中百优1号是中国水稻研究所以中100A为母本、自选恢复系中恢133为父本配组选育而成的杂交水稻新组合。2006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稻2006053),并获得国家新品种权保护(公告号:CNA003637E)。该品种由上海黄海农贸总公司种子粮油分公司独家生产经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杂交籼稻 高产栽培技术 品种审定委员会 中国水稻研究所 品种权保护 杂交水稻 配组选育 生产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