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细化管理在儿科病房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周丽仙 郑芳 甘华英 《当代医学》 2018年第22期64-66,共3页
目的分析精细化管理在儿科病房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2016年1月~2016年7月的儿科病房患儿作为对照组,2016年8月~2017年2月的儿科病房患儿作为观察组,每组均为48例患儿。对照组予以常规化管理,观察组予以精细化管理。比较管理质... 目的分析精细化管理在儿科病房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2016年1月~2016年7月的儿科病房患儿作为对照组,2016年8月~2017年2月的儿科病房患儿作为观察组,每组均为48例患儿。对照组予以常规化管理,观察组予以精细化管理。比较管理质量、管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管理质量比较,研究组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管理满意度远比对照组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管理可有效提高儿科病房的管理质量,提高家属满意度,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管理 儿科病房管理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蔡小芬 童智洪 《当代医学》 2017年第13期172-174,共3页
目的研究风险防范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儿科收治的患儿11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分别接受风险防范式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和焦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护理满意度评... 目的研究风险防范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儿科收治的患儿11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分别接受风险防范式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和焦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护理满意度评分(92.6±6.4),心理护理(96.8±6.2),生活护理(95.3±6.3),护理后焦虑评分(45.2±6.8),护理满意度评分和护理后焦虑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很好,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防范 儿科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兵兵医用贴在儿科发热病人中的应用
3
作者 李小春 平晓丽 《内蒙古中医药》 2012年第24期84-84,共1页
发热是许多疾病所共有的以体温升高为主要表现的过程,体温超过39℃以上者称为高热,高热是小儿最常见的急诊症状[1]。由于婴幼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未成熟,容易引起神经功能障碍,急剧升高的体温伴随着抽搐的发生,可因缺氧引起脑组织不可逆... 发热是许多疾病所共有的以体温升高为主要表现的过程,体温超过39℃以上者称为高热,高热是小儿最常见的急诊症状[1]。由于婴幼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未成熟,容易引起神经功能障碍,急剧升高的体温伴随着抽搐的发生,可因缺氧引起脑组织不可逆损害。因此,对高热患儿应加以重视,及时处理。在临床中如何选用适当的降温方法,使患儿的体温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兵医用贴 发热病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共感染病原谱分析
4
作者 张丽芳 陈强 陈健青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9期1958-1960,2028,共4页
目的:了解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共感染的病原谱情况,为临床及时正确诊断、合理有效治疗提供依据及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01月0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间在上饶市人民医院儿科住院的29 d~16 w岁... 目的:了解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共感染的病原谱情况,为临床及时正确诊断、合理有效治疗提供依据及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01月0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间在上饶市人民医院儿科住院的29 d~16 w岁MPP患儿共感染的病原谱,及MPP共感染病原谱在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不同季节的差异。结果:291例MPP患儿中,与病毒共感染209例(18.79%),其中婴幼儿组与呼吸道合胞病毒共感染检出率高于另两组(P<0.05);乙型流感病毒高于学龄前组(P<0.05);学龄组腺病毒检出率高于婴幼儿组(P<0.05);学龄组、学龄前组甲型流感病毒共感染检出率高于婴幼儿组(P<0.05)。291例患儿中与细菌共感染共检出90例(8.09%),不同年龄组患儿细菌检出率则无种属类型差异(P>0.05),前三分别为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1112例MPP患儿中,发生共感染的男性占比27.74%,女性占比24.19%,不同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PP共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季发病率最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年龄段MPP患儿与病毒共感染情况存在一定差异,MPP共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季发病率最高。因此本地区临床应重视不同季节及不同年龄段患儿的MPP共感染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肺炎支原体肺炎 共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抗凝药物在肿瘤患者血栓预防应用中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5
作者 李博 周琴 陈丽霞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12期2608-2610,2658,共4页
目的:研究利伐沙班和低分子量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对肿瘤患者凝血功能影响,以及两种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2年7月我院收治确诊恶性肿瘤并接受化疗的患者60例,其中使用利伐沙班预防静脉血... 目的:研究利伐沙班和低分子量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对肿瘤患者凝血功能影响,以及两种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2年7月我院收治确诊恶性肿瘤并接受化疗的患者60例,其中使用利伐沙班预防静脉血栓30例为试验组,使用LMWH预防静脉血栓30例为对照组。对比用药前后两组患者凝血功能,用药后血栓及大出血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肿瘤位、基础疾病未见明显差异;两组患者血栓预防治疗后较治疗前D-二聚体数值均明显下降(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血栓及大出血事件发生。结论:利伐沙班和LMWH在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血栓预防中,安全性和有效性均有明确效果,均可明显降低患者D-二聚体,可使用利伐沙班代替LMWH预防肿瘤静脉血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伐沙班 低分子量肝素 恶性肿瘤 静脉血栓 凝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睡眠障碍相关因素研究
6
作者 宋晓东 牛瑞 邱在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140-143,共4页
探讨影响儿童睡眠障碍的潜在因素。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上饶市人民医院儿科门诊接受治疗,且符合儿童睡眠障碍诊断条件的150名患儿作为实验组。到本院儿童保健门诊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儿童150例作为对照... 探讨影响儿童睡眠障碍的潜在因素。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上饶市人民医院儿科门诊接受治疗,且符合儿童睡眠障碍诊断条件的150名患儿作为实验组。到本院儿童保健门诊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儿童150例作为对照组。两者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影响睡眠障碍患儿的相关因素。结果 影响儿童睡眠的主要因素为入睡帮助、睡前进食、孕期及产后经常情绪低落、睡前经常从事兴奋性活动、诱导或强迫进食、孩子脾气。结论 可针对以上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睡眠障碍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睡眠障碍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幅整合脑电图评分系统在胎龄≤32周早产儿脑发育评估中的应用及评价 被引量:14
7
作者 徐文慧 刘娜娜 +3 位作者 彭斯聪 陈晓 武志红 柳涛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8年第5期40-46,共7页
目的研究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评分系统对早产儿脑成熟度评估的应用价值,并探讨围产期相关因素对aEEG评分系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3月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40例出生胎龄为26~32周的早产儿,首次aEEG监测于生后... 目的研究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评分系统对早产儿脑成熟度评估的应用价值,并探讨围产期相关因素对aEEG评分系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3月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40例出生胎龄为26~32周的早产儿,首次aEEG监测于生后12h内进行,监测时间至少4h,以后每周监测1次直至出院或至纠正胎龄38周。对每例早产儿的aEEG图形按连续性、睡眠-觉醒周期、下界振幅及带宽4个参数进行赋值评分,同时计算aEEG总分值,并回顾性分析围产期相关因素(性别、Apgar评分、孕母有无妊娠合并症、分娩方式、小于或适于胎龄儿、是否给予机械通气或低流量给氧)对早产儿aEEG评分的影响。结果随着出生胎龄与纠正胎龄的增加,早产儿aEEG总评分及各参数评分值也随之增加,其中以睡眠-觉醒周期评分增加趋势较为显著,而连续性、下界振幅及带宽评分在胎龄29~34周期间增加较快,至35周以后逐渐趋于稳定水平。出生时重度窒息及孕母妊娠期有合并症的早产儿的aEEG总评分明显降低(P<0.05);而随着纠正胎龄的增加,分娩方式、是否小于胎龄儿及生后是否给予机械通气或低流量给氧对脑发育成熟度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早产儿aEEG评分系统可用于评价胎龄≤32周早产儿脑发育成熟过程,在分析aEEG评分系统时还应考虑性别、1min Apgar评分及孕母妊娠期是否有合并症等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幅整合脑电图评分 早产儿 纠正胎龄 脑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地区23例18岁以下儿童2019冠状病毒病临床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吴华平 李兵飞 +16 位作者 陈晓 胡华著 江淑爱 程灏 胡新和 唐建新 钟福初 曾令文 余伟 袁妍 伍先飞 李育平 郑宗利 潘天波 吴志兴 袁金凤 陈强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19-424,共6页
目的研究18岁以下儿童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西地区2020年1月21日至2020年2月29日确诊的23例儿童COVID-19的临床资料(患儿年龄为3个月至17岁8个月)。结果23例COVID-19患儿中,17例为家庭聚集性发病;无症... 目的研究18岁以下儿童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西地区2020年1月21日至2020年2月29日确诊的23例儿童COVID-19的临床资料(患儿年龄为3个月至17岁8个月)。结果23例COVID-19患儿中,17例为家庭聚集性发病;无症状感染3例(13%),轻型6例(26%),普通型14例(61%)。发热16例(70%),咳嗽11例(48%),发热伴咳嗽8例(35%),肺部湿啰音8例(35%)。从发病或首次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核酸阳性至核酸转阴时间为6~24 d(中位数12 d)。3例白细胞总数降低,2例淋巴细胞下降,2例C反应蛋白增高,2例D-二聚体增高。12例肺部CT异常,其中肺内片状磨玻璃影9例。23例均应用了抗病毒治疗,均治愈出院。结论18岁以下儿童COVID-19多为家庭聚集性发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症状较轻,预后较好。流行病学史在18岁以下儿童COVID-19诊断中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冠状病毒病 流行病学 临床特征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咳嗽儿童血清百日咳抗体水平的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吴丹遐 李岚 +3 位作者 万彩红 王文杏 邱在军 陈强 《江西医药》 CAS 2022年第5期467-469,共3页
目的 检测血清百日咳毒素抗体(PT-IgG)水平,评估慢性咳嗽儿童感染百日咳的情况。方法 选取江西省儿童医院呼吸科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诊治的年龄≤14岁的慢性咳嗽儿童230例。收集患儿的一般临床资料,包括年龄、咳嗽病史、咳嗽患者接... 目的 检测血清百日咳毒素抗体(PT-IgG)水平,评估慢性咳嗽儿童感染百日咳的情况。方法 选取江西省儿童医院呼吸科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诊治的年龄≤14岁的慢性咳嗽儿童230例。收集患儿的一般临床资料,包括年龄、咳嗽病史、咳嗽患者接触史和百白破疫苗接种史等,检测血清PT-IgG水平,评估慢性咳嗽儿童感染百日咳的情况。结果 230例慢性咳嗽患儿中,PT-IgG水平的可检测率为48.7%,有6例存在近期或现症百日咳感染,其中4例年龄<3月,另2例年龄分别为3岁~6岁和≥6岁;有9例存在百日咳可疑近期或现症感染,其中3例年龄<3月,另6例年龄在3岁以上。结论 慢性咳嗽儿童中存在少数近期或现症百日咳感染患儿未被及时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咳嗽 儿童 百日咳 疫苗接种 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沃龙瑛 李俊 《当代医学》 2015年第34期117-118,共2页
目的研究特布他林和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支气管哮喘患者92例,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2 mg布地奈德混悬液溶于2 m L生理盐水并进行雾化吸入治疗,2次/d;观察组患者... 目的研究特布他林和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支气管哮喘患者92例,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2 mg布地奈德混悬液溶于2 m L生理盐水并进行雾化吸入治疗,2次/d;观察组患者采用2 mg布地奈德混悬液与5 mg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溶于2 m L生理盐水并进行雾化吸入进行治疗,2次/d。治疗时间为7 d,对2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83%(45/4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8.26%(36/46),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喘息消失时间分别为(2.17±1.13)d和(4.65±1.46)d,咳嗽消失时间分别为(5.58±2.06)d和(7.37±2.43)d,呼吸困难消失时间分别为(2.10±0.79)d和(3.64±1.07)d,啰音消失时间分别为(5.51±2.14)d和(7.37±2.2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肺功能指标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特布他林和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效果确切,可以明显缓解其症状与体征,提高患者的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特布他林 布地奈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合并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1
作者 沃龙瑛 李俊 《当代医学》 2014年第35期145-146,共2页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合并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2例胃溃疡合并出血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46),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奥美拉唑治疗,1 0mg/次,2次/d。比较2组患者平均止血时间...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合并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2例胃溃疡合并出血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46),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奥美拉唑治疗,1 0mg/次,2次/d。比较2组患者平均止血时间、HP转阴率和治疗总有效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平均止血时间为(6.20±1.36)d,显著少于对照组的(9.36±2.5 8)d(P<0.05);观察组HP转阴率和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2.6%和95.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0%和84.8%(P<0.05)。结论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合并出血安全有效,可降低再出血风险,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美拉唑 胃溃疡 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法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李俊 沃龙瑛 +1 位作者 李春华 陈丽霞 《当代医学》 2014年第34期72-73,共2页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方法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方法选取50例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5例,给予利巴韦林治疗;治疗组25例,给予喜炎平联合消旋卡多曲及蒙脱石散治疗,2组同时给予常规基础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儿症状...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方法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方法选取50例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5例,给予利巴韦林治疗;治疗组25例,给予喜炎平联合消旋卡多曲及蒙脱石散治疗,2组同时给予常规基础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儿症状改善时间、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退热时间、呕吐停止时间、大便次数及性状正常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各症状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0%和7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喜炎平联合消旋卡多曲及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更为显著,同时能够有效缩短症状改善时间,且安全性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轮状病毒肠炎 喜炎平 蒙脱石散 消旋卡多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肌酸钠对肺炎支原体感染心肌损害患儿的疗效观察及对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温晓芳 李国英 +1 位作者 李俊 邓慧芳 《江西医药》 CAS 2014年第11期1277-1280,共4页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对肺炎支原体感染心肌损害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对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心肌损害患儿11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所有患者使用常规抗肺炎...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对肺炎支原体感染心肌损害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对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心肌损害患儿11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所有患者使用常规抗肺炎支原体感染和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合用1,6-二磷酸果糖(FDP)进行治疗,治疗组合用磷酸肌酸钠(CP)进行治疗。对治疗前后心肌酶谱和炎性因子水平进行检测,并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有效率为96.43%,对照组患者有效率为73.21%,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治疗后CO、SV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乳酸脱氢酶(LDH),磷酸肌酸激酶(CPK),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PK-MB)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治疗后IL-18、IL-6、IL-17和TGF-β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磷酸肌酸钠对肺炎支原体感染心肌损害患儿的临床效果好,可有效降低心肌酶谱水平;磷酸肌酸钠对心肌损害患儿的治疗作用可能和其调节IL-18、IL-6、IL-17和TGF-β水平以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磷酸肌酸钠 心肌损害 临床疗效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通气用于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MAS)所致呼吸衰竭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
14
作者 夏桂英 陈丽霞 《当代医学》 2015年第21期60-61,共2页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用于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MAS)所致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并接受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充分引流气道内胎粪之后将气管插管拔除,使用经鼻塞CPAP通气。选择同期症状相...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用于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MAS)所致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并接受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充分引流气道内胎粪之后将气管插管拔除,使用经鼻塞CPAP通气。选择同期症状相同31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引流气道内胎粪之后继续常规进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61例患儿经治疗后均存活,观察组2例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对照组10例发生VAP,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有创机械通气后进行无创机械通气,能减少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时间,减少VAP的发生。结论对于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所致呼吸衰竭插管上机治疗的病例,在治疗的早期拔管,使用经鼻塞CPAP无创通气的方法具有显著疗效,能明显改善治疗的效果,适合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机械通气 胎粪吸入综合征 呼吸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颅MRI对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5
作者 温晓芳 李国英 +3 位作者 罗芳 吕翔 邱在军 吴国辉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31期100-101,108,共3页
目的探讨头颅核磁共振成像(MRI)对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2例重度高胆红素血症足月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行头颅MRI检查,分析、总结其MRI图像特点及临床应用价值。结果通过对102例患儿的MRI图... 目的探讨头颅核磁共振成像(MRI)对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2例重度高胆红素血症足月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行头颅MRI检查,分析、总结其MRI图像特点及临床应用价值。结果通过对102例患儿的MRI图像进行分析,T1加权图像(T1WI)显示苍白球对称性高信号者66例(64.7%),余下36例(35.3%)患儿则未见苍白球信号改变,所有患儿的扩散加权成像(DWI)均未见异常信号。苍白球T1WI高信号者的血清总胆红素(TSB)、直接胆红素(CB)、间接胆红素(UCB)、总胆红素与白蛋白(ALB)比值(B/A)等指标显著高于苍白球信号正常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胆红素水平的比较,显示苍白球信号改变与胆红素水平有一定联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头颅MRI表现具有特征性,对于该病症的早期鉴别、诊断以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磁共振成像 苍白球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产儿基因重组乙肝疫苗不同接种程序的免疫应答研究 被引量:18
16
作者 江淑爱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50-451,共2页
目的研究早产儿基因重组乙肝疫苗不同接种程序的免疫应答和安全性。方法将62名早产儿(母HBsAg阴性)分为A、B两组,采取不同的免疫接种程序,A组采用基因重组乙肝疫苗(10μg/次),在生后0、1、6个月接种;B组为1、2、7个月接种,同时以25名足... 目的研究早产儿基因重组乙肝疫苗不同接种程序的免疫应答和安全性。方法将62名早产儿(母HBsAg阴性)分为A、B两组,采取不同的免疫接种程序,A组采用基因重组乙肝疫苗(10μg/次),在生后0、1、6个月接种;B组为1、2、7个月接种,同时以25名足月新生儿(母HBsAg阴性)作为对照组。在第3剂疫苗接种后1个月检测血清anti_HBs。结果A和B组获得保护性anti_HBs的比率分别为86.2%、90.9%,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B组获得较高的平均几何滴度,其数值294mIU/ml,较A组206mIU/ml高(P<0.05)。结论生后即刻给予基因重组乙肝疫苗可以获得较高的保护性anti_HBs。早产儿采用1、2、7个月的接种程序免疫应答效果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疫苗 早产儿 免疫接种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闭式吸痰法联合机械通气对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0
17
作者 夏桂英 毛精英 黄少兵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17期72-74,78,共4页
目的观察密闭式吸痰法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行机械通气的8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各40例。2组患儿均进行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吸痰治疗,观察组... 目的观察密闭式吸痰法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行机械通气的8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各40例。2组患儿均进行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吸痰治疗,观察组采取密闭式吸痰法进行治疗,对比2组动脉血气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病死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菌群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动脉氧分压[p(O2)]及动脉血二氧化氮分压[p(CO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p(O2)、p(CO2)水平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p(O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CO2)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颅内出血、气道损伤、气漏及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菌群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病死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密闭式吸痰法联合机械通气可有效降低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缩短患儿机械通气维持时间及住院时间,节约住院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密闭式吸痰法 机械通气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抚触干预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神经行为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陈健青 平晓丽 +2 位作者 江淑爱 王慧 吕翔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7-29,共3页
目的:观察早期抚触干预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康复的影响。方法:将2003-06/2005-06在上饶市人民医院儿科住院的60例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随机分为抚触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抚触组在此基础上按正... 目的:观察早期抚触干预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康复的影响。方法:将2003-06/2005-06在上饶市人民医院儿科住院的60例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随机分为抚触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抚触组在此基础上按正规国际抚触标准由头部、胸部、腹部、四肢、手掌、手指、足底、脚趾、背部的顺序进行全身抚触及(位按摩,2次/d,15min/次,连续2个月。分别于基线(出生当日)、干预后第3,7,14,28和60天对两组新生儿进行神经行为评分,并对两组不同观察时点的行为能力、主动肌张力两个分项目进行评分。统计方法包括独立样本t检验、卡方检验、ANOVA、GLM分析。结果:两组新生儿均完成各项测评,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与基线相比,两组新生儿在治疗第3,7,14,28和60天神经行为评分均明显升高,各时间点评分差异有显著性眼抚触组F(5)=177.46,P<0.001;对照组F(5)=187.90,P<0.001演。进一步不同时点两两比较发现,抚触组治疗第3,7,14和28天神经行为评分均逐渐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01),第14天与第28天之间、第28天与第60天之间神经行为评分接近,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第3,7,14,28和60天神经行为评分亦逐渐升高,各时点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GLM分析发现治疗第7,14,28和60天,抚触组神经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眼F(1)=94.21,P<0.001演。②抚触组第3天行为能力和主动肌张力评分与基线的差异无显著性,而第28天的评分则明显升高,与基线和第3天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第3天、第28天的行为能力和主动肌张力评分与基线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早期抚触干预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中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能促进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神经行为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 婴儿 新生 按摩 治疗性触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抚触早期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神经行为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陈健青 平晓丽 +2 位作者 王慧 江淑爱 吕翔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5年第9期96-98,共3页
目的:探讨抚触早期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康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足月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抚触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按正规国际抚触标准进... 目的:探讨抚触早期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康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足月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抚触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按正规国际抚触标准进行全身抚触,2次/d,15min/次,连续2个月。分别于基线(出生当日)、干预后第3,7,14,28和60d对两组被试进行神经行为(NBNA)评分。结果:与基线相比,两组治疗第3、7、14、28和60天NBNA评分均明显升高(P<0.001);治疗第3天抚触组与对照组的NBNA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第7、14、28和60天,抚触组NBN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01);抚触组治疗第28天的行为能力和主动肌张力评分与基线和第3天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第3、28天的行为能力和主动肌张力评分与基线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抚触干预在HIE治疗中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能促进HIE新生儿神经行为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按摩 触摸 治疗性 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DcR3、PD-L1水平与支气管哮喘儿童肺功能的相关性及其诊断价值 被引量:4
20
作者 邱在军 邱荣军 +2 位作者 吴星慧 胡蒙娜 陈健青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96-100,共5页
目的探究血清诱骗受体3(DcR3)、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水平与支气管哮喘儿童肺功能的相关性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2年9月上饶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分为急性发作组和慢性持续组,... 目的探究血清诱骗受体3(DcR3)、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水平与支气管哮喘儿童肺功能的相关性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2年9月上饶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分为急性发作组和慢性持续组,分别有90和60例,选取同期在该院体检的15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比较3组血清DcR3、PD-L1水平和肺功能指标。Pearson法分析支气管哮喘儿童血清DcR3、PD-L1水平与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DcR3、PD-L1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诊断价值。结果各组性别构成、年龄和BM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持续组、急性发作组免疫球蛋白E、DcR3、PD-L1水平高于对照组,急性发作组高于慢性持续组(P<0.05)。慢性持续组、急性发作组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占预计值(FEV_(1))、FEV_(1)/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VC)、最大呼气峰流速(PEF)水平低于对照组,急性发作组低于慢性持续组(P<0.05)。Pearson结果显示,FEV_(1)与血清DcR3、PD-L1水平呈负相关性(r=-0.452和-0.489,均P<0.05);FEV_(1)/FVC1与血清DcR3、PD-L1水平呈负相关性(r=-0.447和-0.501,均P<0.05),PEF与血清DcR3、PD-L1水平呈负相关性(r=-0.529和-0.497,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DcR3、PD-L1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7.48 ng/mL、87.90 pg/mL,DcR3、PD-L1单独及联合辅助诊断儿童是否发生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9(95%CI:0.713,0.866)、0.776(95%CI:0.701,0.851)、0.879(95%CI:0.823,0.934),敏感性分别为72.20%(95%CI:0.618,0.811)、71.10%(95%CI:0.606,0.802)、83.30%(95%CI:0.740,0.904),特异性分别为66.70%(95%CI:0.533,0.783)、66.70%(95%CI:0.533,0.783)、78.30%(95%CI:0.658,0.879)。结论哮喘患儿血清DcR3、PD-L1水平升高,且两者与肺功能指标相关,对评估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诱骗受体3 程序性死亡配体-1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