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小学数学中极限思想的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孙国元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A)》 2013年第8期78-78,共1页
"双基"变"四基"是2011年版课标的一个标志性变化,于是,数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成为了教育工作者研究、实践和追求的重要课程目标,并把数学思想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如数形结合思想、符号化思想、模型化思想、函数... "双基"变"四基"是2011年版课标的一个标志性变化,于是,数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成为了教育工作者研究、实践和追求的重要课程目标,并把数学思想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如数形结合思想、符号化思想、模型化思想、函数思想等等。有一次我在远程辅导批阅日志时,突然发现一位老师发散性地提到了极限思想。我对她的认识抱有异议,于是我们展开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数学思想 极限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把音乐教学融入到数学课的实践与思考
2
作者 池淑娟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A)》 2020年第5期53-55,共3页
课程整合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整合的过程应该由浅入深,先形式后内容,逐步丰富完善。小学音乐的感性特点和小学数学的理性特点是整合的良好连接点,教学时间上的穿插和微课堂的叠加是音数课程整合的一种形式,应该推广到常态课... 课程整合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整合的过程应该由浅入深,先形式后内容,逐步丰富完善。小学音乐的感性特点和小学数学的理性特点是整合的良好连接点,教学时间上的穿插和微课堂的叠加是音数课程整合的一种形式,应该推广到常态课堂去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在众志成城抗击新冠病毒的大背景下,将音乐教学穿插到数学教学之中,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音乐 小学数学 整合实践 教学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3
作者 孙国元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A)》 2016年第3期55-56,共2页
"试误说"和"顿悟说"是心理学界关于学习的两大对立理论。其实,它们的有机结合才是适合学生发展的有效学习方式,这可称之为"发展性学习"。这种学习方式要求以学生自主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为主要内容。学... "试误说"和"顿悟说"是心理学界关于学习的两大对立理论。其实,它们的有机结合才是适合学生发展的有效学习方式,这可称之为"发展性学习"。这种学习方式要求以学生自主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为主要内容。学生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中如果不能直接顿悟,就一定要经过试误的过程。试误的具体表现就是学生在各个学习环节所出现的错误。因此,教师可以利用新知探究、课堂生成、课外作业等学习环节中出现的各种错误,引导学生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让学生突然发现错误生成的原因、知识形成的真实过程和本质,从而实现顿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发展性学习 发现和提出问题 策略和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应贯穿学习始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片断及反思
4
作者 宋广锁 孙国元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A)》 2014年第9期53-55,共3页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边形面积教学的关键,因为它和三角形、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都用到"转化"的思想,这一思想贯穿本单元的始终。本课的难点是,转化过程中学生自主发现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平行四边形底和高的关系。为克服长方形...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边形面积教学的关键,因为它和三角形、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都用到"转化"的思想,这一思想贯穿本单元的始终。本课的难点是,转化过程中学生自主发现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平行四边形底和高的关系。为克服长方形面积计算对平行四边形造成的负迁移影响,纠正两条临边的乘积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错误认识,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的全过程中,始终在发现、探索、提出问题的活动中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观察、思考、认识,促使学生一步深一步地理解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从而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发现、提出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行四边形 面积 发现和提出问题 转化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同一个教学片段的不同反思
5
作者 马红梅 宋广锁 孙国元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A)》 2014年第2期71-72,共2页
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教学片断,引发了人们不同的感受与反思。这种从不同角度、不同价值追求对教学的反思是教学研究应当提倡的。它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
关键词 教学片断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反思 专业成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巧用阅读资料 突出启智育德
6
作者 邢军 池淑娟 孙国元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上半月)》 2025年第1期12-13,共2页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阅读资料”作为教学辅助内容,是一种宝贵资源,具有启智育德的功能。教师要在分析其特点和价值的基础上,将其有机融入教学,或用于导课、或用于导学、或用于小结、或用于组织课外活动。当然,有些内容还需要加工拓展,只...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阅读资料”作为教学辅助内容,是一种宝贵资源,具有启智育德的功能。教师要在分析其特点和价值的基础上,将其有机融入教学,或用于导课、或用于导学、或用于小结、或用于组织课外活动。当然,有些内容还需要加工拓展,只有巧妙使用,才能彰显其启智育德的功能和价值,培育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数学 阅读资料 巧妙应用 启智育德
原文传递
朗诵,小学歌唱教学不可或缺的环节
7
作者 池淑娟 《中小学音乐教育》 2022年第4期11-11,共1页
在小学音乐歌唱教学中,很多老师常常忽略歌词的朗诵,尽管有时也会给学生朗读的机会,但朗读的效果远远不如朗诵。朗诵歌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对歌唱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小学音乐 歌唱教学 演唱水平 朗诵 学生朗读 不可或缺
原文传递
关于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第二类主题活动的探索与思考——以“身体上的尺子”暨二上《量一量,比一比》主题活动为例
8
作者 薛月乐 孙国元 池淑娟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 2023年第12期49-51,共3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下称“新课标”)指出:“综合与实践主要包括主题活动和项目学习等。第一、第二、第三学段主要采用主题式学习”“主题活动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融入数学知识学习的主题活动,第二类是运用数学知识及其...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下称“新课标”)指出:“综合与实践主要包括主题活动和项目学习等。第一、第二、第三学段主要采用主题式学习”“主题活动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融入数学知识学习的主题活动,第二类是运用数学知识及其他学科知识的主题活动”。像第一学段的主题活动“身体上的尺子”就属于第二类。所以,主题活动是新课标在综合与实践领域新增的一个课程内容和学习方式。而现行教材是依据2011年版课标编制的,其综合与实践内容的呈现并非主题活动。所以,在这个过渡期,我们就要按照新课标要求,把现行教材的综合与实践内容,设计成第二类主题活动进行教学。现以“身体上的尺子”为例,谈谈我们的探索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与实践 现行教材 小学数学 主题式学习 第一学段 探索和思考 第三学段 新课标要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