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豆CML家族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陈超 端木慧子 +3 位作者 朱丹 刘艾林 肖佳雷 朱延明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57-963,共7页
CMLs蛋白是一类具有Ca2+结合的EF-hand保守结构域蛋白,广泛参与钙依赖的信号传导途径,在植物生长发育及生物胁迫与非生物胁迫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NCBI和植物基因组注释数据库等筛选并获得了68个大豆GmCML蛋白;分析了所有蛋白的... CMLs蛋白是一类具有Ca2+结合的EF-hand保守结构域蛋白,广泛参与钙依赖的信号传导途径,在植物生长发育及生物胁迫与非生物胁迫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NCBI和植物基因组注释数据库等筛选并获得了68个大豆GmCML蛋白;分析了所有蛋白的基本特性;通过与拟南芥CMLs基因的进化树分析表明,GmCML家族基因属于8个亚类;对GmCML家族基因进行了染色体定位与重复基因进化关系分析,发现其具有较高的进化速率;序列比对发现GmCML类蛋白含有2~4个保守的EF-hand结构域;利用芯片数据对野生大豆在碱胁迫下的叶和根中的CMLs基因表达模式进行了分析,得到26个GsCML基因在碱胁迫下有显著的差异表达,且在根和叶中的差异表达模式不同,表明这些基因参与植物碱胁迫应答,且具组织表达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CMLs EF-HAND 生物信息学 进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GmUGD基因家族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朱延明 朱毅 +3 位作者 端木慧子 肖佳雷 于洋 刘艾林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3-29,共7页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脱氢酶(UGD)是多糖合成中的一个关键酶,广泛参与植物生长发育与非生物胁迫响应过程。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全基因组水平预测出10个大豆Gm UGD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Gm UGD基因均具有UDP-葡萄糖/GDP-甘露糖脱氢酶家族...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脱氢酶(UGD)是多糖合成中的一个关键酶,广泛参与植物生长发育与非生物胁迫响应过程。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全基因组水平预测出10个大豆Gm UGD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Gm UGD基因均具有UDP-葡萄糖/GDP-甘露糖脱氢酶家族的3个典型结构域;基因复制分析表明,80%Gm UGD基因存在复制事件;系统发生分析结果显示,Gm UGD基因分为三类,分类结果与基因复制分析结果基本吻合;基于Uni Gene数据库与GEO数据库的表达模式分析显示,根中Gm UGD基因的ESTs最多,上胚轴中最少;另外,Gm UGD基因能够响应盐碱胁迫诱导,在大豆根和叶中表达模式不同。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大豆Gm UGD基因功能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mUGD基因 大豆 生物信息学 序列分析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境诱导基因GsSNARE1的耐逆功能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孙明哲 孙晓丽 +3 位作者 于清悦 纪巍 才华 朱延明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191-2200,共10页
【目的】分离GsSNARE1,并分析其耐逆功能,为深入研究GsSNARE1功能及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以耐盐野生大豆G50109为材料,利用酵母双杂交验证GsSNARE1与GsCBRLK的互作关系,通过real-time PCR分析干旱和盐处理后GsSNARE1的表达特性,对... 【目的】分离GsSNARE1,并分析其耐逆功能,为深入研究GsSNARE1功能及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以耐盐野生大豆G50109为材料,利用酵母双杂交验证GsSNARE1与GsCBRLK的互作关系,通过real-time PCR分析干旱和盐处理后GsSNARE1的表达特性,对GsSNARE1进行原核表达,分析GsSNARE1抗盐旱功能。【结果】获得与GsCBRLK互作的GsSNARE1,同源克隆其全长CDS,并在酵母体内验证了二者的相互作用;Real-time PCR分析表明GsSNARE1受盐、干旱胁迫诱导,经PLACE分析,发现其启动子中含有多个逆境胁迫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GsSNARE1在植物不同组织中均表达;GsSNARE1的表达降低了重组菌对盐、干旱胁迫的耐性。【结论】验证了GsSNARE1与GsCBRLK的互作关系,GsSNARE1在不同组织中均表达,且受盐、干旱胁迫诱导,GsSNARE1的表达降低了重组菌耐盐、耐旱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大豆 SNARE蛋白 功能分析 盐胁迫 干旱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MYB转录因子的全基因组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6
4
作者 成舒飞 端木慧子 +3 位作者 陈超 刘艾林 肖佳雷 朱延明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2-57,共6页
MYB转录因子是植物中最大的转录因子家族之一,近年的研究表明其广泛参与多种生物学过程。MYB转录因子在其N端含有其特有的DNA结合基序(MYB-binding domain),能够与DNA分子大沟结合而调控基因表达。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在全基因组... MYB转录因子是植物中最大的转录因子家族之一,近年的研究表明其广泛参与多种生物学过程。MYB转录因子在其N端含有其特有的DNA结合基序(MYB-binding domain),能够与DNA分子大沟结合而调控基因表达。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在全基因组水平上筛选鉴定出了304个大豆MYB类转录因子,并对其进行了分类和保守结构域分析;通过与拟南芥的MYB基因进行系统发生分析,将304个大豆MYB转录因子分为了22个亚类;染色体定位分析表明大豆MYB转录因子在所有染色体上都有分布,部分染色体间的MYB蛋白序列高度相似,表明此类基因在进化上具有相同的来源;利用野生大豆盐、碱胁迫下转录组数据,分析MYB基因的表达模式,发现部分MYB转录因子能够响应盐、碱胁迫的诱导,且在盐、碱胁迫下具有不同的表达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MYB 转录因子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基因组GmSRK及其同源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5
作者 钱雪 孙晓丽 +5 位作者 端木慧子 成舒飞 才华 纪巍 赵超越 朱延明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97-501,共5页
以野生大豆GsSRK氨基酸序列为检索序列,在Phytozome数据库中查找大豆基因组中其同源基因GmSRK。利用Phytozome数据库以及MEGA5.0,ClustalX等软件挖掘大豆基因组GmSRK同源基因,最终确定同源性较高的2个基因Glyma12g21640和Glyma08g06550... 以野生大豆GsSRK氨基酸序列为检索序列,在Phytozome数据库中查找大豆基因组中其同源基因GmSRK。利用Phytozome数据库以及MEGA5.0,ClustalX等软件挖掘大豆基因组GmSRK同源基因,最终确定同源性较高的2个基因Glyma12g21640和Glyma08g06550。对GmSRK、Glyma12g21640和Glyma08g06550这3个基因进行基因结构,染色体定位,蛋白理化性质、一级、二级结构分析,结果表明三者均含有6个内含子,7个外显子;定位于3条不同染色体上;都具有B-lectin,S_locus_glycop,PAN_AP以及S_TKc四个结构域,属于G-type外源凝集素类受体蛋白激酶。进化树分析发现GmSRK与Glyma12g21640亲缘关系最近且与四季豆、苜蓿中同源蛋白聚为一支,Glyma08g06550与拟南芥RLKs亲缘关系较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GmSRK 类受体蛋白激酶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GsCBRLK/SCMRP双价基因苜蓿耐碱性及氨基酸含量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赵阳 朱延明 +4 位作者 柏锡 纪巍 吴婧 唐立郦 才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31-438,共8页
从野生大豆盐碱胁迫基因表达谱中筛选并克隆到GsCBRLK基因,与人工合成的高甲硫氨酸含量SCMRP基因构建成双价植物表达载体,将其转入苜蓿,获得超量表达的转基因苜蓿,并进行耐碱性分析。结果显示,经过100、150 mmol L–1 NaHCO3处理14 d后... 从野生大豆盐碱胁迫基因表达谱中筛选并克隆到GsCBRLK基因,与人工合成的高甲硫氨酸含量SCMRP基因构建成双价植物表达载体,将其转入苜蓿,获得超量表达的转基因苜蓿,并进行耐碱性分析。结果显示,经过100、150 mmol L–1 NaHCO3处理14 d后,转基因株系生长状态良好,而非转基因对照株系萎蔫、失绿、甚至死亡;转基因株系的丙二醛含量和相对质膜透性显著低于非转基因株系(P<0.05),而SOD酶活性显著高于非转基因对照(P<0.05),说明超量表达GsCBRLK基因增强了苜蓿的耐碱能力;各转基因株系的甲硫氨酸含量均比对照植株高,表明SCMRP基因的导入提高了苜蓿叶片甲硫氨酸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RLK SCMRP 转基因苜蓿 氨基酸含量 耐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GsGST13/SCMRP基因双价苜蓿的耐盐性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吴婧 才华 +5 位作者 柏锡 纪巍 魏正巍 唐立郦 赵阳 朱延明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57-265,共9页
本研究是将从野大豆盐碱胁迫基因表达谱中筛选得到的GsGST13基因和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改造的高甲硫氨酸蛋白基因SCMRP构建成双价植物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农菁1号苜蓿,获得超量表达的转基因苜蓿,并对其中2个转基因苜蓿株系进... 本研究是将从野大豆盐碱胁迫基因表达谱中筛选得到的GsGST13基因和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改造的高甲硫氨酸蛋白基因SCMRP构建成双价植物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农菁1号苜蓿,获得超量表达的转基因苜蓿,并对其中2个转基因苜蓿株系进行耐盐性分析及氨基酸组分分析。结果显示,转基因苜蓿具有较强的耐盐性,表现为随着盐浓度的升高,野生型苜蓿盐害不断加重,生长发育受抑制,叶片逐渐变黄、卷曲、萎蔫,而转基因苜蓿只受到轻微影响,仍能正常生长。转基因株系的丙二醛含量和过氧化氢含量显著低于非转基因株系(P<0.05),而株高,鲜重,GST活性和SOD活性显著高于非转基因对照(P<0.05,P<0.01);同时株系G16和G50的含硫氨基酸含量分别比野生型植株提高了0.57%和0.52%。说明超量表达GsGST13/SCMRP基因增强了苜蓿的耐盐性,并提高了含硫氨基酸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苜蓿 GsGST13基因 SCMRP基因 耐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源异型盒基因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任德全 刘玉芬 +1 位作者 许丽敏 高学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949-1950,共2页
同源异型盒基因家族(homeobox gene family)均含有一个高度保守的同源异型盒,用于编码转录调控因子(同源异型盒蛋白),在细胞的增殖分化中起着精密的调节作用。同源异型盒基因的突变不仅会导致发育畸形,而且还与某些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 同源异型盒基因家族(homeobox gene family)均含有一个高度保守的同源异型盒,用于编码转录调控因子(同源异型盒蛋白),在细胞的增殖分化中起着精密的调节作用。同源异型盒基因的突变不仅会导致发育畸形,而且还与某些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就同源异型盒基因的结构特点及其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源异型盒基因 结构 功能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SCMRP基因大豆“中间试验”农艺性状调查 被引量:2
9
作者 朱延明 张凤 +3 位作者 柏锡 才华 纪巍 贾蓓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13,共3页
摘要:对已获得的含高甲硫氨酸转基N大豆株系BX3—24、BX38—32、受体品种绥农147L对照品种合丰50进行产量性状、形态性状和品质性状等方面的农艺性状调查及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在单株荚数、百粒重、结荚习性、花色、叶形等方面,两... 摘要:对已获得的含高甲硫氨酸转基N大豆株系BX3—24、BX38—32、受体品种绥农147L对照品种合丰50进行产量性状、形态性状和品质性状等方面的农艺性状调查及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在单株荚数、百粒重、结荚习性、花色、叶形等方面,两个转基因大豆株系与受体品种和对照品种相比均无明显差异,而在株高方面,两个转基因大豆株系显著高于受体品种8~21cm;在品质性状上,与受体品种相比,两个转基因大豆株系蛋白含量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大豆 高甲硫氨酸 产量性状 形态性状 品质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小麦B73-6-1外源基因拷贝数的确定 被引量:2
10
作者 甄贞 段俊枝 +5 位作者 于艳波 曲波 袁肖寒 高学军 栾凤侠 张明辉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9-22,30,共5页
为了确定转基因小麦B73-6-1中外源基因HMW-GS的拷贝数,以期为HMW-GS基因的整合位点和遗传表达研究奠定基础,构建了含有外源基因HMW-GS的标准品,并以wx012基因作为内源参照,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了3次重复试验。结果表明,在3组... 为了确定转基因小麦B73-6-1中外源基因HMW-GS的拷贝数,以期为HMW-GS基因的整合位点和遗传表达研究奠定基础,构建了含有外源基因HMW-GS的标准品,并以wx012基因作为内源参照,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了3次重复试验。结果表明,在3组试验中得到的HMW-GS基因分子数分别为8.62×1018、4.34×1018、1.10×1018个,wx012基因分子数分别为6.27×1017、3.14×1017、7.84×1017个,经计算HMW-GS基因拷贝数分别为13.75、13.84、14.01个,由此确定转基因小麦B73-6-1中HMW-GS外源基因的拷贝数为14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小麦 B73-6-1 拷贝数 标准品 外源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OsDREB3基因大豆外源基因拷贝数的确定及标准分子的构建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喆 刘营 +2 位作者 张明辉 李璐 高学军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1-67,共7页
为建立抗逆转OsDREB3基因大豆快速稳定的品系特异性检测方法,本试验通过实时Real-time PCR方法,以大豆凝集素基因(lectin)作为内源参照基因,确定了外源基因OsDREB3在转OsDREB3基因大豆基因组中的拷贝数为单拷贝,为建立快速、有效的品系... 为建立抗逆转OsDREB3基因大豆快速稳定的品系特异性检测方法,本试验通过实时Real-time PCR方法,以大豆凝集素基因(lectin)作为内源参照基因,确定了外源基因OsDREB3在转OsDREB3基因大豆基因组中的拷贝数为单拷贝,为建立快速、有效的品系特异性检测方法奠定基础.同时,在原有构建的含4种转基因大豆品系特异性序列的标准分子载体上又增加了转OsDREB3基因大豆品系特异性序列,新构建了含有5种转基因大豆品系特异性序列的标准分子及大豆内参照基因(lectin),已完全满足对现有国内覆盖面最大的5种转基因大豆同时、快速筛查检测工作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OsDREB3基因大豆 外源基因 拷贝数 标准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大豆GsSnRK1.1蛋白激酶在淹水胁迫下功能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丁晓东 张晴 +3 位作者 于海燕 刘圆明 李明龙 肖佳雷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8,共8页
为明确GsSnRK1.1蛋白激酶在植物淹水胁迫中的作用与功能,在野生型拟南芥(Col-0)中过量表达GsSnRK1.1和突变基因GsSnRK1.1(T176A)、GsSnRK1.1(T176E)、GsSnRK1.1(K49M)。当转基因拟南芥植物生长至四叶期时,对其淹水胁迫处理后,测定各种... 为明确GsSnRK1.1蛋白激酶在植物淹水胁迫中的作用与功能,在野生型拟南芥(Col-0)中过量表达GsSnRK1.1和突变基因GsSnRK1.1(T176A)、GsSnRK1.1(T176E)、GsSnRK1.1(K49M)。当转基因拟南芥植物生长至四叶期时,对其淹水胁迫处理后,测定各种基因型植物叶绿素、SOD和Pro等生理指标,以及ADH1、PDC1等淹水应激反应基因表达模式,同时对proGsSnRK1.1::GUS转基因拟南芥淹水胁迫并染色。结果表明,野生大豆GsSnRK1.1基因对淹水胁迫有响应,且其启动子可感知淹水胁迫。GsSnRK1.1和GsSnRK1.1(T176E)转基因植株在淹水胁迫下,叶绿素、SOD和Pro含量升高,ADH1及PDC1基因表达上调;然而GsSnRK1.1(T176A)和GsSnRK1.1(K49M)转基因植株在淹水胁迫下,叶绿素、SOD和Pro含量降低,ADH1及PDC1基因表达未发生明显变化。研究为进一步探究大豆抗涝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sSnRK1.1 野生大豆 淹水胁迫 表达分析 功能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GsSAMS基因苜蓿农艺性状调查
13
作者 朱延明 文益东 +2 位作者 王臻昱 才华 魏正巍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1-34,共4页
以前期试验获得的两个耐盐转GsSAMS基因苜蓿株系A-21和A-23为试验材料,进行产量性状和形态性状的调查与分析,为其产业化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产量性状上,两个转基因苜蓿株系春秋季的茎分枝数、产草量及干重与对照株系相比,不存在显著差... 以前期试验获得的两个耐盐转GsSAMS基因苜蓿株系A-21和A-23为试验材料,进行产量性状和形态性状的调查与分析,为其产业化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产量性状上,两个转基因苜蓿株系春秋季的茎分枝数、产草量及干重与对照株系相比,不存在显著差异;在形态性状上,两个转基因苜蓿株系的生长速度、株高、节数及节间长度与对照株系相比,差异亦不显著。说明外源基因GsSAMS在苜蓿体内表达并未显著改变苜蓿的产量性状和形态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GsSAMS基因 耐盐碱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胁迫相关基因GsWRKY15的克隆及其转基因苜蓿的耐碱性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朱娉慧 陈冉冉 +6 位作者 于洋 宋雪薇 李慧卿 杜建英 李强 丁晓东 朱延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319-1327,共9页
WRKY蛋白属于锌指型转录调控因子,能够参与植物多种逆境响应。本研究利用前期野生大豆盐碱胁迫RNA-seq测序数据,从构建的碱胁迫基因调控网络中筛选并克隆到GsWRKY15基因。分析GsWRKY15在碱胁迫下野生大豆根中的表达模式,发现该基因受碱... WRKY蛋白属于锌指型转录调控因子,能够参与植物多种逆境响应。本研究利用前期野生大豆盐碱胁迫RNA-seq测序数据,从构建的碱胁迫基因调控网络中筛选并克隆到GsWRKY15基因。分析GsWRKY15在碱胁迫下野生大豆根中的表达模式,发现该基因受碱胁迫诱导显著上调表达,且在胁迫后1 h表达量最高。分析GsWRKY15基因在野生大豆各组织中的表达特异性,发现该基因在各组织中均有表达,花中表达量最高。采用根癌农杆菌侵染苜蓿子叶节方法,将GsWRKY15转化肇东苜蓿,获得39株抗性植株。通过PCR、Southern blot和RT-PCR方法分析抗性植株,获得了超量表达GsWRKY15基因的转基因株系并对其进行了耐碱性分析。在150 mmol L–1 Na HCO3处理2周后转基因苜蓿生长状态良好,而非转基因苜蓿出现萎蔫、变黄,甚至死亡;非转基因苜蓿的相对质膜透性和丙二醛含量显著高于转基因苜蓿,而叶绿素含量显著低于转基因苜蓿;同时分析碱胁迫下转基因植株中胁迫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发现H+-Ppase、NADP-ME、KIN1、RD29A基因的表达量高于非转基因苜蓿。结果表明GsWRKY15基因的超量表达能够显著增强苜蓿的耐碱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大豆 GsWRKY15 肇东苜蓿 农杆菌 耐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CRISPR/Cas9双基因敲除系统初步解析大豆GmSnRK1.1和GmSnRK1.2对ABA及碱胁迫的响应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慧卿 陈超 +4 位作者 陈冉冉 宋雪薇 李佶娜 朱延明 丁晓东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96-507,共12页
蔗糖非发酵相关激酶(sucrose non-fermenting related protein kinases,Sn RKs)是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一类Ser/Thr蛋白激酶,在植物的生长、发育、代谢和抗逆等方面具有重要调节作用。大豆(Glycine max L.)基因组中含有4个Sn RK1同源基因... 蔗糖非发酵相关激酶(sucrose non-fermenting related protein kinases,Sn RKs)是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一类Ser/Thr蛋白激酶,在植物的生长、发育、代谢和抗逆等方面具有重要调节作用。大豆(Glycine max L.)基因组中含有4个Sn RK1同源基因,其中GmSnRK1.1和GmSnRK1.2为两个主要表达基因,可能参与大豆多种抗逆途径。为解析大豆GmSnRK1.1和GmSnRK1.2对ABA及碱胁迫的响应,本研究构建了双靶点CRISPR载体定向敲除GmSnRK1.1和GmSnRK1.2基因,利用发根农杆菌(Agrobacterium rhizogenes)介导大豆遗传转化,获得双基因敲除突变体毛状根,经测序鉴定双基因突变率为48.6%;同时,利用实验室前期构建的植物超量表达载体获得超量表达GmSnRK1基因大豆毛状根。经25μmol/L ABA处理15 d,对照组和超量表达毛状根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其根长与根鲜重均显著低于双基因敲除突变体毛状根;经50 mmol/L Na HCO3处理15 d,对照组和双基因敲除突变体毛状根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其根长与根鲜重均显著低于超量表达毛状根。本研究建立的CRISPR/Cas9系统能够有效地对大豆进行GmSnRK1.1和GmSnRK1.2双基因敲除,基因敲除突变降低了植物对ABA的敏感性及对碱胁迫的耐性,研究结果初步说明Sn RK1激酶在植物响应非生物胁迫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CRISPR/Cas9 GmSnRK1.1 GmSnRK1.2 ABA信号 碱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YP79F1基因对西兰花的遗传转化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红波 李成 +1 位作者 曹阳理惠 李晶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16-523,共8页
建立有效的遗传转化体系是基因工程手段改良植物性状的重要前提。本研究对西兰花遗传转化体系进行了初步研究,成功地建立了农杆菌介导的西兰花遗传转化体系。以7日龄无菌苗的下胚轴为外植体,预培养2—3d后进行农杆菌的侵染,共培养后... 建立有效的遗传转化体系是基因工程手段改良植物性状的重要前提。本研究对西兰花遗传转化体系进行了初步研究,成功地建立了农杆菌介导的西兰花遗传转化体系。以7日龄无菌苗的下胚轴为外植体,预培养2—3d后进行农杆菌的侵染,共培养后将外植体转移至无筛选压力的脱菌培养基中,暗培养7d后置于含有10mg·L-1卡那霉素的筛选培养基中继续培养,待不定芽生长至2—3cm时转入0.1mg·L-1IBA的生根培养基中诱导不定根,最后进行驯化和移栽,PCR分子鉴定及外源基因表达水平检测结果证明,我们已经成功地将芥子油苷合成关键酶基因CYP79F1基因转入西兰花商业品种“青秀”中,利用HPLC检测转基因植株中短链脂肪族芥子油苷的含量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兰花 农杆菌 遗传转化体系 芥子油苷 CYP79F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胁迫应答基因GsARHP的克隆及转基因紫花苜蓿的耐碱性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冉冉 朱娉慧 +6 位作者 贾博为 宋雪薇 王子君 李佶娜 李强 丁晓东 朱延明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2-103,共12页
本研究基于实验室前期野生大豆碱胁迫转录组数据,筛选出一个碱胁迫下上调表达的假定蛋白基因,暂命名为GsARHP(alkali stress related hypothetical protein gene)。首先利用Real-time PCR方法验证了GsARHP基因受碱胁迫诱导表达。生物信... 本研究基于实验室前期野生大豆碱胁迫转录组数据,筛选出一个碱胁迫下上调表达的假定蛋白基因,暂命名为GsARHP(alkali stress related hypothetical protein gene)。首先利用Real-time PCR方法验证了GsARHP基因受碱胁迫诱导表达。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基因编码一个含有130个氨基酸的亲水蛋白,含有信号肽但无跨膜结构域;构建了GsARHP植物超量表达载体,利用农杆菌介导的子叶节侵染法转化肇东紫花苜蓿,通过PCR,Southern Blot和RT-PCR方法检测获得了3个超量表达GsARHP基因的转基因株系,并对其耐碱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0,100和150mmol/L NaHCO3处理14d后,非转基因株系明显萎蔫、黄化甚至死亡,而转基因株系则长势良好;进一步分析其生理指标显示,相对质膜透性与丙二醛含量均显著低于非转基因株系(P<0.01),而叶绿素含量与CAT活性显著高于非转基因株系(P<0.01),说明GsARHP基因的超量表达可以增强紫花苜蓿的耐碱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大豆 GsARHP基因 碱胁迫 紫花苜蓿 遗传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cry6Aa2m基因大豆遗传稳定性分析及农艺性状调查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秋姣 孙晓丽 +4 位作者 孙明哲 陈超 赵超越 纪巍 朱延明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29-633,共5页
以前期获得的转抗虫基因cry6Aa2m大豆T4代植株4个株系为材料,采用PCR及RT-PCR检测方法进行了外源基因遗传稳定性及表达情况分析。并以受体品种(东农50)为对照,进行了产量性状、形态性状、品质性状及环境适应能力等农艺性状的调查。结果... 以前期获得的转抗虫基因cry6Aa2m大豆T4代植株4个株系为材料,采用PCR及RT-PCR检测方法进行了外源基因遗传稳定性及表达情况分析。并以受体品种(东农50)为对照,进行了产量性状、形态性状、品质性状及环境适应能力等农艺性状的调查。结果表明:cry6Aa2m基因能够在T4代转基因植株中遗传并表达;在产量性状上,除转基因株系DpC6b7单株结荚数显著低于对照外,其余3个株系的百粒重和单株结荚数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在形态性状上,除转基因株系DpC6b37株高显著低于对照外,其余株系的生育期、结荚习性、花色、叶形与对照也均无显著差异;在品质性状上,与对照相比,DpC6b37粗蛋白含量高2%,粗脂肪含量高5%。株系DpC6b7则粗蛋白含量高4%,粗脂肪含量低1%;在环境适应能力方面,转基因株系种子萌发率、落粒率、种子休眠期、杂草竞争性与对照均无显著差异。综合结果表明cry6Aa2m基因能够稳定遗传并表达,其中株系DpC6b4和DpC6b8所调查的农艺性状均不劣于受体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抗虫基因cry6Aa2m 遗传稳定性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GsERF71基因苜蓿的培育及耐碱性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子君 陈冉冉 +8 位作者 朱娉慧 于洋 陈超 孙晓丽 段香波 杜建英 任皓 刘琪 朱延明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18年第11期2683-2693,共11页
基于东北农业大学农业生物功能基因重点实验室前期野生大豆(Glycine soja)碱胁迫转录组数据,从中获得碱胁迫应答基因GsERF71,选用USER载体构建GsERF71植物超量表达载体,利用农杆菌介导的子叶节侵染法转化紫花苜蓿(Medicago savita),最... 基于东北农业大学农业生物功能基因重点实验室前期野生大豆(Glycine soja)碱胁迫转录组数据,从中获得碱胁迫应答基因GsERF71,选用USER载体构建GsERF71植物超量表达载体,利用农杆菌介导的子叶节侵染法转化紫花苜蓿(Medicago savita),最终得到69株抗性植株;其中13株通过PCR检测为阳性植株。Southern blot检测获得2株阳性植株,RT-PCR检测发现,这2个株系均为阳性,说明GsERF71已成功整合至苜蓿基因组并能在转录水平上有表达。对非转基因和转基因株系对野生型和转基因株系进行扦插扩繁,分别用0、100、150mmol·L-1 NaHCO3的营养液处理转基因植株14d,进行耐碱性形态指标及生理指标的分析,包括株高、根长和脯氨酸含量、相对质膜透性、丙二醛叶绿素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分析。结果表明,非转基因植株的相对质膜透性和丙二醛含量显著高于转基因苜蓿(P<0.05),而叶绿素含量、株高、根长、脯氨酸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低于转基因苜蓿(P<0.05)。因此,GsERF71基因的超量表达提高了苜蓿的耐碱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肇东苜蓿 GsERF71 遗传转化 PCR RT-PCR SOUTHERN BLOT 耐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族芥子油苷侧链修饰酶基因FMO_(GS-OX4)表达模式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宇 孔稳稳 +1 位作者 沙伟 李晶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06-414,共9页
芥子油苷是一类由氨基酸衍生而来的、在植物抗生物胁迫防御性反应中起重要作用的次生代谢产物,其生物活性与侧链结构密切相关。拟南芥中有5个黄素单氧化酶FMOGS-OX1-5具有催化芥子油苷侧链上硫原子氧化的活性,使甲基硫烷芥子油苷转变为... 芥子油苷是一类由氨基酸衍生而来的、在植物抗生物胁迫防御性反应中起重要作用的次生代谢产物,其生物活性与侧链结构密切相关。拟南芥中有5个黄素单氧化酶FMOGS-OX1-5具有催化芥子油苷侧链上硫原子氧化的活性,使甲基硫烷芥子油苷转变为甲基亚磺酰烷芥子油苷。前期研究工作表明,在5个FMOGS-OX基因缺失突变体中,除了fmogs-ox4外均表现出芥子油苷侧链结构变化的表型。为了深入揭示FMOGS-OX4的表达特性和它对芥子油苷侧链的修饰作用,利用GFP和GUS为报告基因,系统地分析了FMOGS-OX4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FMOGS-OX4主要在花梗、叶片及角果的维管组织中表达,在正常生长条件下,FMOGS-OX4表达的空间位置与芥子油苷的分布不重叠,因而,酶与底物的分离可能是fmogs-ox4没有明显表型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南芥 脂肪族芥子油苷 黄素单氧化酶 硫氧化 组织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