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冷水胁迫下水稻分蘖期耐冷性状QTL定位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邹德堂 李姣 +2 位作者 郑洪亮 刘化龙 王敬国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6-102,共7页
以黑龙江地区高产优质水稻品种东农422和耐冷性强水稻品种空育131为亲本,构建F2 3代180个家系为作图群体。在分蘖期17℃人工冷水胁迫下,进行水稻耐冷性鉴定。以SSR标记构建分子连锁图谱为基础,根据微卫星标记间的距离和顺序绘制一个包... 以黑龙江地区高产优质水稻品种东农422和耐冷性强水稻品种空育131为亲本,构建F2 3代180个家系为作图群体。在分蘖期17℃人工冷水胁迫下,进行水稻耐冷性鉴定。以SSR标记构建分子连锁图谱为基础,根据微卫星标记间的距离和顺序绘制一个包含75个SSR标记的遗传连锁图谱。构建的连锁图谱总共覆盖水稻基因组约1 351.7 cM,标记间平均距离为19.04 cM。对水稻分蘖期的苗高、分蘖数、地上部生长量、叶绿素含量及其冷水反应指数(CRI)进行数量性状基因座(QTLs)的定位研究。结果表明,上述性状经冷水胁迫后,在F3家系群中均表现为单峰的连续分布,推断分蘖期耐冷性是由主效基因和微效基因共同控制的数量性状。共检测到与冷水胁迫下分蘖期苗高、分蘖数、地上部生长量和叶绿素含量及其冷水反应指数相关的QTL 21个,分布于第2、3、5、6、7、8和12条染色体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分蘖期 耐冷性 微卫星标记 数量性状基因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水杨酸、脯氨酸和γ-氨基丁酸对盐胁迫下水稻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0
2
作者 沙汉景 胡文成 +4 位作者 贾琰 王新鹏 田雪飞 于美芳 赵宏伟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677-1688,共12页
水杨酸(SA)、脯氨酸(Pro)和γ-氨基丁酸(GABA)在植物生长发育以及抵御逆境胁迫中起重要作用。为了研究三者复配对盐胁迫下水稻产量是否具有协同增效作用,本文采用三元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建立了SA、Pro和GABA复配剂与盐胁迫下水稻产... 水杨酸(SA)、脯氨酸(Pro)和γ-氨基丁酸(GABA)在植物生长发育以及抵御逆境胁迫中起重要作用。为了研究三者复配对盐胁迫下水稻产量是否具有协同增效作用,本文采用三元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建立了SA、Pro和GABA复配剂与盐胁迫下水稻产量之间的数学模型,通过频数分析获得SA、Pro与GABA复配优化组合方案。结果表明,二次模型拟合较好,对盐胁迫下水稻产量的影响程度为SA>GABA>Pro,SA与GABA,Pro与GABA之间交互作用对盐胁迫下水稻产量有显著影响。模拟寻优获得提高盐胁迫下水稻产量10%以上的最佳复配组合为SA 0.44~0.51mmol L–1、Pro 27.63~31.20 mmol L–1、GABA 3.55~4.28 mmol L–1。外源SA、Pro与GABA单剂和复配剂对盐敏感品种牡丹江30的调控作用大于耐盐品种龙稻5号。SA或Pro与GABA复配对盐胁迫下水稻产量的影响具有协同作用,而SA与Pro复配效果与品种耐盐性差异有关。SA、Pro和GABA三者复配效果优于两两复配,任意单剂与其他2种外源物质复配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均存在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 协同作用 盐胁迫 水稻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定和主栽水稻品种抗病性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9
3
作者 郭丽颖 赵宏伟 +6 位作者 王敬国 刘化龙 孙健 宋微 姜思达 兴旺 邹德堂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444-1454,共11页
为了解黑龙江省稻瘟病生理小种组成,明确主栽品种对稻瘟病的抗性情况,本研究利用7个中国鉴别品种对2012年采自黑龙江省齐齐哈尔、佳木斯、哈尔滨、绥化等4个地区的130个稻瘟病菌株进行鉴定,并对36份黑龙江省主栽水稻品种抗瘟性进行了鉴... 为了解黑龙江省稻瘟病生理小种组成,明确主栽品种对稻瘟病的抗性情况,本研究利用7个中国鉴别品种对2012年采自黑龙江省齐齐哈尔、佳木斯、哈尔滨、绥化等4个地区的130个稻瘟病菌株进行鉴定,并对36份黑龙江省主栽水稻品种抗瘟性进行了鉴定和评价,同时利用73个SSR标记分析了36份黑龙江省主栽水稻品种遗传多样性。结果共鉴定出7个群38个生理小种,优势小种为ZD5(21.54%)、ZD7(9.23%)、ZA53(8.46%)、ZA61(6.92%)、ZA55(6.15%)和ZA21(5.38%),总频率为59.23%;黑龙江省36份主栽品种中,稻花香、龙粳21、龙粳31、牡丹江30、绥粳8、绥粳13、松粳9、松粳15、五优稻一号、东农415等10个品种,目前在黑龙江省稻瘟病抗性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并通过联合致病性系数(VAC)和联合抗病性系数(RAC)分析得出,稻花香+龙粳21、龙粳31+牡丹江30等22个搭配种植在生产上具有良好的防病效果;基于抗谱的聚类分析,可将36份主栽品种分成4个类群,其中第2类群抗谱最广(70.00%-93.33%);基于SSR标记聚类分析与群体遗传结构均将供试材料划分为6个类群。本研究为主栽品种的改良、合理布局以及亲本选配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 生理小种 联合致病性 遗传多样性 群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主栽水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20
4
作者 孙健 王敬国 +4 位作者 刘化龙 杨亮 赵雪 谢冬微 邹德堂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3-67,共5页
选用分布于水稻12条染色体上的42对SSR引物,对80份黑龙江省主栽水稻品种进行SSR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42对SSR标记共检测到139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2~8个,平均3.31个。遗传相似系数(GS)的变化范围为0.564~0.984,平均0.753。根据供... 选用分布于水稻12条染色体上的42对SSR引物,对80份黑龙江省主栽水稻品种进行SSR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42对SSR标记共检测到139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2~8个,平均3.31个。遗传相似系数(GS)的变化范围为0.564~0.984,平均0.753。根据供试品种的遗传相似系数,按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在遗传相似系数0.5处可聚为6个类群,利用42对SSR标记能将80份供试品种完全区分开。通过SSR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的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水稻种质资源的亲缘关系较近、遗传基础狭窄,大部分供试品种具有相似的遗传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SR 水稻 主栽品种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稻种质资源筛选及香味基因遗传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刘化龙 张宇 +3 位作者 邹德堂 赵宏伟 王敬国 孙健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1-26,共6页
本试验采用KOH浸泡法和香味功能标记对144份水稻品种进行香稻种质资源的筛选,同时以2个杂交组合平粳11/黑香稻、吉林日落/黑香稻的F2群体为试验材料,对黑香稻香味基因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用KOH浸泡法筛选时,有20个水稻品种产生香味... 本试验采用KOH浸泡法和香味功能标记对144份水稻品种进行香稻种质资源的筛选,同时以2个杂交组合平粳11/黑香稻、吉林日落/黑香稻的F2群体为试验材料,对黑香稻香味基因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用KOH浸泡法筛选时,有20个水稻品种产生香味;用香味基因功能标记GRFM04筛选时,仅有17个含有香味基因。黑香稻、SY-香-7、清香糯用KOH法筛选产生香味,但用功能标记GRFM04检测为不含有香味基因。黑香稻的香味受1对隐性基因控制,在纯合基因型中水稻叶片的香味与米粒的香味呈高度一致性,但在杂合的基因型中,叶片无香的单株,其米粒有无香与有香的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稻 种质资源 筛选 遗传分析
原文传递
脯氨酸和γ-氨基丁酸复配对盐胁迫下水稻抗氧化系统的调控效应 被引量:10
6
作者 赵宏伟 胡文成 +2 位作者 沙汉景 贾琰 田雪飞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1-20,42,共11页
盐胁迫是限制水稻生长和产量非生物胁迫之一,脯氨酸(Pro)和γ-氨基丁酸(GABA)作为逆境条件下渗透调节物质,在抵御盐胁迫中起重要作用。文章以耐盐水稻品种龙稻5和盐敏感品种牡丹江30为试验材料,研究分蘖期、孕穗期叶面喷施外源Pro和GAB... 盐胁迫是限制水稻生长和产量非生物胁迫之一,脯氨酸(Pro)和γ-氨基丁酸(GABA)作为逆境条件下渗透调节物质,在抵御盐胁迫中起重要作用。文章以耐盐水稻品种龙稻5和盐敏感品种牡丹江30为试验材料,研究分蘖期、孕穗期叶面喷施外源Pro和GABA单剂及复配剂对盐胁迫下水稻抗氧化系统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下水稻功能叶片中抗氧化酶(SOD,POD,CAT以及APX)活性与丙二醛(MDA)含量上升,水稻产量下降;分蘖期或孕穗期喷施外源物质单剂和复配剂均提高盐胁迫下水稻功能叶片抗氧化酶(SOD、POD、CAT、APX)活性和产量,降低MDA含量;Pro和GABA复配在提高盐胁迫下水稻功能叶片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及增产方面表现协同增效作用;分蘖期喷施效果优于孕穗期,对盐敏感品种牡丹江30的调控作用大于耐盐品种龙稻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盐胁迫 抗氧化酶 脯氨酸 Γ-氨基丁酸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孕穗期剑叶形态和蒸腾特性与耐盐性的关系 被引量:10
7
作者 孙健 赵宏伟 +5 位作者 王敬国 刘化龙 谢冬微 刘忠良 郭丽颖 邹德堂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4-91,共8页
以6个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在田间生长状态下灌溉NaCl配制的水溶液进行盐胁迫,于孕穗期取样分析Na+、K+、Ca2+的吸收规律和剑叶的形态及蒸腾特性,并分析与品种耐盐性的关系。结果表明,6个品种的耐盐性按耐盐系数高低依次为:龙稻5>长白... 以6个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在田间生长状态下灌溉NaCl配制的水溶液进行盐胁迫,于孕穗期取样分析Na+、K+、Ca2+的吸收规律和剑叶的形态及蒸腾特性,并分析与品种耐盐性的关系。结果表明,6个品种的耐盐性按耐盐系数高低依次为:龙稻5>长白10>松粳12>东农425>牡丹江26>牡丹江30。盐胁迫后水稻植株Na+含量增加,K+含量减少,耐盐品种地上部Na+积累量较少,根中较多,耐盐品种地上部K+积累多,根中差异不明显;Ca2+大多集中在根部,胁迫后耐盐品种在根部变化不明显,敏感品种下降较多。盐胁迫下,供试品种的剑叶长、剑叶宽和剑叶面积处理与对照的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耐盐品种剑叶受损较轻;部分品种的剑叶在胁迫后发生卷曲,部分品种由卷曲变为平展,耐盐品种的卷曲度要小于盐敏感品种。叶绿素含量相对值随品种耐盐性的降低逐渐降低,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盐胁迫后,耐盐品种较盐敏感品种的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高,而冠层温度则随品种耐盐性的降低而升高。孕穗期地上部K+含量相对值、剑叶宽相对值、冠层温度相对值、根Na+含量相对值、根Ca2+含量相对值、剑叶面积相对值和蒸腾速率相对值可作为水稻耐盐性筛选鉴定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孕穗期 盐胁迫 耐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氮肥水平下寒地粳稻器官不同形态氮含量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刚爽 赵宏伟 +3 位作者 王敬国 刘化龙 臧家祥 高扬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76-282,共7页
以寒地粳稻松粳6号和松粳9号为试材,研究了氮素用量对寒地粳稻植株营养性氮素(AN)、功能性氮素(FN)和结构性氮素(SN)形成积累及其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水平对两品种功能叶片和茎秆AN和SN含量影响较大,且品种间影响程度不一致;而子... 以寒地粳稻松粳6号和松粳9号为试材,研究了氮素用量对寒地粳稻植株营养性氮素(AN)、功能性氮素(FN)和结构性氮素(SN)形成积累及其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水平对两品种功能叶片和茎秆AN和SN含量影响较大,且品种间影响程度不一致;而子粒AN和SN含量对施氮量反应不敏感。施氮量对两品种功能叶片和子粒FN含量影响较大,而对茎秆FN含量影响较小。两品种功能叶片和茎秆AN含量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呈单峰曲线变化,均在灌浆期达到峰值;子粒AN含量随生育进程推进呈"高—低—高"的变化趋势。两品种各器官FN含量均随生育进程而升高,在灌浆后期叶片和茎秆FN含量逐渐下降,子粒FN含量则小幅升高;松粳9号子粒FN含量大于松粳6号。两品种叶片和茎秆SN含量(除松粳9号N0、N100和N200处理外)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开花期最高;子粒SN含量自开花到成熟均呈缓慢下降趋势;松粳9号叶片和茎秆SN含量大于松粳6号。相关分析可知,功能叶片和茎秆(除孕穗期外)各时期AN含量与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子粒SN和FN含量分别与产量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地粳稻 氮素用量 营养性氮素 功能性氮素 结构性氮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稻田氮肥利用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5
9
作者 赵宏伟 沙汉景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6-122,共7页
文章从施肥量、施肥模式、土壤氮素背景、养分配比以及品种角度分析我国氮肥利用率低的原因,综述近年来提高氮肥利用率的途径,主要包括传统方法的优化和组合方案,即氮肥减失与氮肥深施相结合、分次施肥与氮肥精确后移相结合、水肥调控... 文章从施肥量、施肥模式、土壤氮素背景、养分配比以及品种角度分析我国氮肥利用率低的原因,综述近年来提高氮肥利用率的途径,主要包括传统方法的优化和组合方案,即氮肥减失与氮肥深施相结合、分次施肥与氮肥精确后移相结合、水肥调控与节水灌溉相结合以及平衡施肥与保护性耕作相结合;介绍提高氮肥利用率的四种新技术,即无损诊断、新型肥料、计算机决策支持系统和实地氮肥管理模式。并对今后提高稻田氮肥利用率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氮肥利用率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运筹对寒地粳稻氮肥利用率及产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许晶 赵宏伟 +1 位作者 杜晓东 刘海彬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6-90,共5页
以松粳6号和松粳9号为试验材料,在同一施氮水平(纯氮150kg/hm2)下,按基肥、蘖肥、穗肥和粒肥不同施氮比例设计5种氮肥运筹方式,研究氮肥运筹对寒地粳稻氮肥利用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氮肥运筹方式对氮肥利用率影响显著,M2处理... 以松粳6号和松粳9号为试验材料,在同一施氮水平(纯氮150kg/hm2)下,按基肥、蘖肥、穗肥和粒肥不同施氮比例设计5种氮肥运筹方式,研究氮肥运筹对寒地粳稻氮肥利用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氮肥运筹方式对氮肥利用率影响显著,M2处理(50%N作基施、30%N作分蘖肥、10%N作穗肥、10%N作粒肥)的氮肥吸收利用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施粒肥对氮肥的生理利用率、农学利用率影响显著,均高于未施粒肥处理;两品种M2、M3处理产量较高;氮肥吸收利用率与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以及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农学利用率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氮肥的基肥施用比例与产量呈抛物线关系,松粳6号的氮肥基肥比例为45.23%时,可获得理论最高产量,而松粳9号获得理论最高产量的氮肥基肥比例为45.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地粳稻 氮肥运筹 氮肥利用率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耐盐性QTL的meta分析及候选基因发掘 被引量:4
11
作者 雷蕾 郑洪亮 +5 位作者 杨洛淼 赵宏伟 王敬国 刘化龙 孙健 邹德堂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5-53,共9页
为了获得真实有效的水稻耐盐性QTL信息,并缩小QTL的置信区间以及预测区间内的候选基因。以水稻6个遗传图谱的整合结果为公共图谱,并收集344个与水稻耐盐性相关的QTL。利用Bio Mercator V4.2,在图谱整合的基础上,对一致性QTL区间的注释... 为了获得真实有效的水稻耐盐性QTL信息,并缩小QTL的置信区间以及预测区间内的候选基因。以水稻6个遗传图谱的整合结果为公共图谱,并收集344个与水稻耐盐性相关的QTL。利用Bio Mercator V4.2,在图谱整合的基础上,对一致性QTL区间的注释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共检测到46个和水稻耐盐性相关的一致性QTL,对其中8个物理距离在0.5 Mb附近的一致性QTL区间进行了物理图谱定位和候选基因分析,共有1 489个预测基因被检测到,参与了细胞合成、催化活性、水解酶活性和新陈代谢等主要功能。对一致性QTL区间内已克隆的水稻耐盐基因进行蛋白序列分析后,发现9个候选基因同已知耐盐基因的保守结构域相似,分别为OS01G0813100、OS01G0869900、OS02G0753000、OS03G0282100、OS03G0607700、OS07G0150500、OS09G0369050、OS09G0434500和OS09G0522100。研究发现的遗传距离小于0.1 c M的Mqtl两端的标记可用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发掘的9个和水稻耐盐基因具有高度蛋白序列相似性的注释基因,可为水稻耐盐性基因的克隆和功能验证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耐盐性状 元分析 候选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粳稻群体结构和连锁不平衡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化龙 郑洪亮 +5 位作者 赵宏伟 王敬国 孙健 刘涛 张艳梅 邹德堂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94-501,共8页
为了利用关联分析发掘与重要农艺性状相关的数量性状基因位点,本研究采用全基因组扫描的方法,利用分布在基因组上的60对SSR引物,对140份东北三省水稻种质资源进行群体结构和连锁不平衡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中东北粳稻可分为2个类群,线... 为了利用关联分析发掘与重要农艺性状相关的数量性状基因位点,本研究采用全基因组扫描的方法,利用分布在基因组上的60对SSR引物,对140份东北三省水稻种质资源进行群体结构和连锁不平衡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中东北粳稻可分为2个类群,线性和非线性组合中,都有一定的连锁不平衡存在。群体中,19.2%的标记位点可以观察到显著的LD(P<0.05),其中第一类群和第二类群基于D'统计概率(P<0.05)支持的LD成对位点比例分别为2.1%和16.6%。第2类群连锁不平衡衰减(D'<0.5)所延伸的遗传距离变幅为0.32-120.4 cM,回归方程为:y=-0.0276ln(x)+0.39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种质资源 群体结构 连锁不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地粳稻再生体系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赵宏伟 宋彦超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32-38,共7页
以长白3号、东农427和龙稻9号成熟胚为试验材料,采用离体培养法研究培养基种类、激素种类和浓度以及Cu2+对水稻成熟胚再生体系的影响,对寒地粳稻再生体系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长白3号和龙稻9号宜采用NMB+2,4-D 3 mg·L-1+6-BA 1.5 mg... 以长白3号、东农427和龙稻9号成熟胚为试验材料,采用离体培养法研究培养基种类、激素种类和浓度以及Cu2+对水稻成熟胚再生体系的影响,对寒地粳稻再生体系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长白3号和龙稻9号宜采用NMB+2,4-D 3 mg·L-1+6-BA 1.5 mg·L-1作为诱导培养基,而东农427宜采用NMB+2,4-D 3 mg·L-1+6-BA 1 mg·L-1作为诱导培养基,愈伤组织诱导率由优化前的49.00%、42.50%和68.01%分别提高到87.50%、91.30%和81.20%;东农427和龙稻9号宜采用NMB+0.02 mmol·L-1Cu2+培养基进行继代,长白3号宜采用NMB+0.01 mmol·L-1Cu2+培养基进行继代,愈伤组织褐化率分别由优化前的51.85%、29.41%和43.24%降低到23.61%、14.28%和21.60%;长白3号和龙稻9号宜采用N6+3 mg·L-16-BA+1 mg·L-1NAA+0.02 mmol·L-1Cu2+作为分化培养基,东农427宜采用N6+3 mg·L-16-BA+1 mg·L-1NAA+0.01 mmol·L-1Cu2+的N6培养基进行分化培养,愈伤组织分化率分别由优化前的12.90%、12.50%和2.38%提高到80.76%、46.15%和31.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组织培养 诱导率 分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耐盐QTL图谱整合 被引量:1
14
作者 冯世超 赵宏伟 +3 位作者 王敬国 刘化龙 赵雪 邹德堂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4-29,共6页
提高水稻耐盐性是水稻抗逆育种的主要目标之一,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共收集整理来自15个作图群体共263个与水稻耐盐性相关的QTL信息。通过Biomercator 2.1和共有标记映射,将QTLs整合到参考图谱Cornell2001上,并通过元分析方法计算真实QTL... 提高水稻耐盐性是水稻抗逆育种的主要目标之一,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共收集整理来自15个作图群体共263个与水稻耐盐性相关的QTL信息。通过Biomercator 2.1和共有标记映射,将QTLs整合到参考图谱Cornell2001上,并通过元分析方法计算真实QTLs。建立水稻耐盐QTLs一致性图谱,共发现14个真实QTLs及其连锁标记。为水稻耐盐基因的精细定位、图位克隆以及分子辅助育种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耐盐性 QTL映射 元分析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地水稻宽中深控超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3
15
作者 金学泳 金正勋 +3 位作者 李荣田 蔡承一 张君 陶永庆 《中国稻米》 1999年第5期23-24,共2页
关键词 寒地 水稻 高产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地粳稻耐盐愈伤组织生理特性及再分化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宏伟 萨日娜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4-28,共5页
采用逐步提高培养基中NaCl浓度的方法,对寒地粳稻长白3和龙稻9成熟胚诱导出的愈伤组织进行选择培养,研究NaCl对愈伤组织生长量、脯氨酸含量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规律以及对愈伤组织再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2个品种愈... 采用逐步提高培养基中NaCl浓度的方法,对寒地粳稻长白3和龙稻9成熟胚诱导出的愈伤组织进行选择培养,研究NaCl对愈伤组织生长量、脯氨酸含量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规律以及对愈伤组织再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2个品种愈伤组织的相对生长量均下降,脯氨酸含量先升高后下降,丙二醛含量先增加后减少再增加,再分化率减少;在不同NaCl浓度处理下,长白3愈伤组织中脯氨酸及丙二醛积累量都高于龙稻9,且在较高NaCl浓度处理下,长白3愈伤组织再分化率低于龙稻9,证明长白3愈伤组织耐盐性低于龙稻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地粳稻 愈伤组织 生长量 脯氨酸 丙二醛 再分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地水稻三超技术 被引量:24
17
作者 金学泳 《中国稻米》 2000年第6期21-22,共2页
关键词 寒地水稻 优质超级品种 宽行超稀植 超高产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对水稻根系相关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7
18
作者 谷娇娇 胡博文 +4 位作者 贾琰 沙汉景 李经纬 马超 赵宏伟 《作物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76-182,共7页
以寒地粳稻牡丹江30(MDJ30)与龙稻5(LD5)为材料,分析不同浓度盐胁迫处理对水稻根系形态特征、根系活力、根干重、根冠比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盐胁迫下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系活力、根干重均显著下降,且随盐浓度增... 以寒地粳稻牡丹江30(MDJ30)与龙稻5(LD5)为材料,分析不同浓度盐胁迫处理对水稻根系形态特征、根系活力、根干重、根冠比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盐胁迫下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系活力、根干重均显著下降,且随盐浓度增加下降幅度不断增大。相同盐胁迫处理,耐盐品种LD5的相对根长、相对根表面积、相对根体积、相对根系活力、相对根干重均大于盐敏感品种MDJ30。与对照相比,盐胁迫下根冠比不断下降,且灌浆期S4处理的根冠比显著下降。盐胁迫下,两品种产量均下降,相同盐胁迫下,两品种产量差异显著。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各生育时期的根系相关性状与产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盐胁迫下根系生长受抑制不利于产量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盐胁迫 根系形态 根系活力 根干重 产量
原文传递
水稻重要农艺性状的QTL定位 被引量:4
19
作者 刁林林 赵宏伟 +4 位作者 王敬国 刘化龙 赵雪 孙健 邹德堂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8-54,共7页
以东农422与东农427构建的F2 3群体为试材,通过构建其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图,全基因组定位与水稻农艺性状相关的数量性状位点。结果表明,在水稻的12个连锁群上共检测到28个QTLs,在1、4、5、6、7、8、10、11和12号染色体上都有分布,其中主... 以东农422与东农427构建的F2 3群体为试材,通过构建其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图,全基因组定位与水稻农艺性状相关的数量性状位点。结果表明,在水稻的12个连锁群上共检测到28个QTLs,在1、4、5、6、7、8、10、11和12号染色体上都有分布,其中主要集中在第6、7号染色体上。共检测到5个控制水稻株高的QTLs,2个控制有效穗数的QTLs,4个控制千粒重的QTLs,6个控制穗长的QTLs,2个控制一次枝梗数的QTLs,9个影响水稻抽穗期的QTLs。由此可知,第6与第7条染色体是控制水稻重要农艺性状的QTLs的分布密集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农艺性状 QTL 加性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穗期冷水灌溉对寒地粳稻籽粒灌浆及其氮素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18
20
作者 贾琰 沈阳 +6 位作者 邹德堂 沙汉景 王敬国 刘化龙 赵振东 夏楠 赵宏伟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59-272,共14页
为探究孕穗期冷水灌溉下粳稻籽粒灌浆过程中的干物质、氮素形成积累规律及氮代谢关键酶调控效应,以东农428和松粳10为材料,设置6个冷水灌溉持续时间(0、3、6、9、12和15 d),分析孕穗期冷水灌溉对寒地粳稻籽粒灌浆过程中的干物质、... 为探究孕穗期冷水灌溉下粳稻籽粒灌浆过程中的干物质、氮素形成积累规律及氮代谢关键酶调控效应,以东农428和松粳10为材料,设置6个冷水灌溉持续时间(0、3、6、9、12和15 d),分析孕穗期冷水灌溉对寒地粳稻籽粒灌浆过程中的干物质、氮素积累及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孕穗期冷水灌溉下,寒地粳稻产量及籽粒干物质积累量的变化规律一致,冷水灌溉持续时间越长,产量及籽粒干物质积累量降幅越大。冷水灌溉下,寒地粳稻籽粒干物质积累量降低,除与籽粒干物质最大相对积累速率降低有关外,还与结实率降低、有效穗数和每穗总粒数减少有关。冷水灌溉可提高寒地粳稻籽粒全氮、蛋白氮、成熟期籽粒粗蛋白含量及灌浆前期籽粒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冷水灌溉6 d 可显著提高籽粒谷草转氨酶(GOT)及谷丙转氨酶(GPT)活性,冷水灌溉9~15 d 可显著降低其活性。短期冷水灌溉下(3~6 d),寒地粳稻通过增强有机氮同化过程,促进蛋白质合成,使籽粒氮素含量增加;长期冷水灌溉下(9~15 d),籽粒有机氮同化过程受到抑制,影响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合成,最终导致籽粒氮素增幅下降。籽粒全氮、蛋白氮和淀粉颗粒态结合蛋白是不同耐冷性品种响应冷水胁迫的差异产物,其含量可作为耐冷性鉴定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孕穗期 冷水灌溉 籽粒灌浆 氮素 寒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