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2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东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名学生的心声
1
作者 郭佳乐 秦岳琳 +1 位作者 冯慧敏 阴金钊 《奋斗》 2022年第21期74-75,共2页
教育是国之大计。入学以来,同学们愈发感受到学院对学生教育的重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正是学院各项工作的目的所在。学生培养方案设置的课程种类丰富、专业性强,开设了《大庆精神研究》特色课程,满足了不同研究方向学生的... 教育是国之大计。入学以来,同学们愈发感受到学院对学生教育的重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正是学院各项工作的目的所在。学生培养方案设置的课程种类丰富、专业性强,开设了《大庆精神研究》特色课程,满足了不同研究方向学生的学习要求;通过聘请校内外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背景、有深厚学术积累和社会影响力的高素质人才为兼职硕导,进一步完善省内外红色精神研究基地合作机制,不断整合校内外学术资源,不断增强学院教学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代新人 特色课程 大庆精神 红色精神 学术积累 社会影响力 学术资源 东北石油大学
原文传递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实施路径 被引量:2
2
作者 徐晓宇 吴娟 高来源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6年第4期66-67,共2页
当今时代要求我们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展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真理性;马克思主义信仰客观虚幻,但不停留于虚幻,所以需要我们与学生实际结合,与大学生接受能力、思维方式、年龄特点结合;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同于实践,但要回应实践,所... 当今时代要求我们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展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真理性;马克思主义信仰客观虚幻,但不停留于虚幻,所以需要我们与学生实际结合,与大学生接受能力、思维方式、年龄特点结合;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同于实践,但要回应实践,所以需要我们适应网络化、信息化、多元化、全球化的时代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信仰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解读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内涵
3
作者 李言林 《今古文创》 2025年第6期71-73,共3页
本文以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核心文本,深入挖掘其中异化劳动理论的深刻内涵。通过对异化劳动的四个主要规定的描述,也就是劳动者同劳动产品、劳动过程、类本质及人与人间的异化关系,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劳动的扭曲本质... 本文以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核心文本,深入挖掘其中异化劳动理论的深刻内涵。通过对异化劳动的四个主要规定的描述,也就是劳动者同劳动产品、劳动过程、类本质及人与人间的异化关系,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劳动的扭曲本质及其对人的压迫揭示出来。同时,探讨了该理论在马克思思想体系中的关键地位,包括对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人本学的超越、历史唯物主义的萌芽以及对资本主义批判的基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异化劳动理论 资本主义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性对象性”到“实践”——兼谈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批判和超越
4
作者 石传玉 《今古文创》 2024年第24期71-73,共3页
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哲学立场,马克思唯物主义是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批判性继承与发展,相区别于费尔巴哈的旧唯物主义,所以马克思唯物主义又被称为新唯物主义。旧唯物主义以“感性对象性”原则为基础,认为自然和人都是感性存在... 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哲学立场,马克思唯物主义是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批判性继承与发展,相区别于费尔巴哈的旧唯物主义,所以马克思唯物主义又被称为新唯物主义。旧唯物主义以“感性对象性”原则为基础,认为自然和人都是感性存在物,马克思指出了旧唯物主义感性直观的缺陷,将实践的观点加入其哲学体系中,创造了以实践为基础的新唯物主义。新唯物主义实现了自然观与历史观在唯物主义上的统一,马克思将人类的活动上升成为对自然和对人类社会行为的实践活动,从而实现了对费尔巴哈的整体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尔巴哈 马克思 唯物主义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进生活世界”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实践教学 被引量:5
5
作者 李晓梅 史洪飞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46-148,共3页
"生活世界"是马克思科学世界和意义世界的基础和根源。马克思的生活世界观体现的是生成性思维和对生命个体解放的关注,它为原理课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文章以马克思生活世界观为指导,提出"走进生活世界&qu... "生活世界"是马克思科学世界和意义世界的基础和根源。马克思的生活世界观体现的是生成性思维和对生命个体解放的关注,它为原理课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文章以马克思生活世界观为指导,提出"走进生活世界"的原理课实践教学新模式,它包括教学理念的创新、教学内容的创新和教学形式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世界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 实践教学模式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精神融入“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东北石油大学工业设计专业为例 被引量:4
6
作者 张佳贺 韩天澍 张瑞杰 《大庆社会科学》 2022年第2期142-145,共4页
大庆精神是龙江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典型代表。东北石油大学自建校以来就有坚持用“大庆精神办学育人”和“全方位多层次产学研合作办学”两个鲜明特色。在工业设计这一非油专业的课程教学过程中,以专业课程为基... 大庆精神是龙江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典型代表。东北石油大学自建校以来就有坚持用“大庆精神办学育人”和“全方位多层次产学研合作办学”两个鲜明特色。在工业设计这一非油专业的课程教学过程中,以专业课程为基础,以大庆精神价值观为引领,提炼其物质元素、精神元素、信息元素融入课堂,通过“新生引导课”“专业基础课”“创新实践课”形成专业特色的同时也达到了思政育人的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精神 课程思政 设计元素 工业设计 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晓梅 王红 王鹤岩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168-170,共3页
"原理"课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即其得以存在和说明的根本理论。"原理"课实践教学应在马克思实践哲学指导下进行,它的教学旨趣、主体性原则及价值取向都要用马克思实践哲学加以说明,因而马克思实践哲学构成"原理&... "原理"课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即其得以存在和说明的根本理论。"原理"课实践教学应在马克思实践哲学指导下进行,它的教学旨趣、主体性原则及价值取向都要用马克思实践哲学加以说明,因而马克思实践哲学构成"原理"课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文章从马克思实践本体论、实践认识论和实践价值论三个方面对这一理论基础进行阐释,在此基础上对"原理"课实践教学的内涵进行了重新的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 实践教学 理论基础 马克思实践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一部力作——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红梅 《大庆社会科学》 2015年第3期155-156,共2页
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其所属的六个二级学科确立的时间较短,诸如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的内在逻辑关系是怎样的,如何确立一级学科的学科意识和学术规范,如何处理好一级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和研究生培养的关系等问题仍是高校... 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其所属的六个二级学科确立的时间较短,诸如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的内在逻辑关系是怎样的,如何确立一级学科的学科意识和学术规范,如何处理好一级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和研究生培养的关系等问题仍是高校理论界深入探究的问题,李国俊、王晓雨、徐晓宇编著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研究》就是一部从学术研究、学科定位、人才培养三位一体的角度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的力作。此书的出版对完善该学科的建设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理论 学科意识 思想政治理论 研究生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会悟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贡献简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康文龙 张洁 《嘉兴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39-42,共4页
王会悟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共创建到大革命时期,她参与了《共产党》月刊、人民出版社以及湖南自修大学的工作,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大革命失败后,王会悟参与创办昆仑书店、笔耕堂书店工作,出版了大量传播... 王会悟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共创建到大革命时期,她参与了《共产党》月刊、人民出版社以及湖南自修大学的工作,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大革命失败后,王会悟参与创办昆仑书店、笔耕堂书店工作,出版了大量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著作和革命读物,特别是王会悟在笔耕堂书店负责发行的《辩证法唯物论教程》和《社会学大纲》,在马克思主义中国传播史上有着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会悟 马克思主义 传播 出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马克思到西方马克思主义之意识形态理论的思想转向
10
作者 徐晓宇 姜军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3-37,共5页
马克思赋予意识形态概念以哲学的批判性向度和革命精神。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基本上沿着马克思的反资本主义和反教条主义的使命实现理论突围和实践延展,在"回到"并"超越"马克思的视野下开辟出政治、文化、心理、科技... 马克思赋予意识形态概念以哲学的批判性向度和革命精神。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基本上沿着马克思的反资本主义和反教条主义的使命实现理论突围和实践延展,在"回到"并"超越"马克思的视野下开辟出政治、文化、心理、科技、交往等多个路向。他们要回到马克思的"元理论",但"回到"被泛化为一种哲学的时髦,于是,"超越"也蜕变成了理论的任意"创造"。但是,这些解释路向拓宽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外延,重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范式,展示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生命力和活力,催生出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当代阐释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西方马克思主义 意识形态 思想转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普世价值观念探析
11
作者 史洪飞 王红 +1 位作者 张兵 谷霞 《大学教育》 2014年第3期67-68,共2页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理论体系,目标是实现人类解放的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集中概括,具有普遍的、根本的和长远的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是普遍真理...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理论体系,目标是实现人类解放的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集中概括,具有普遍的、根本的和长远的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是普遍真理与普世价值的统一,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得到诠释和表征。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马克思主义普世价值观念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是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和主导权的一个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 普世价值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律基础课中的马克思主义普世价值观念研究
12
作者 冷翠玲 史洪飞 +2 位作者 徐晓宇 王鹤岩 李国俊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245-245,共1页
在对大学生进行普世价值观念教育的过程中应坚持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普世价值进行辩证的、历史的分析。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对民主、自由、法治等“普世价值”的基本要素,应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范畴内进行分析,以减少... 在对大学生进行普世价值观念教育的过程中应坚持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普世价值进行辩证的、历史的分析。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对民主、自由、法治等“普世价值”的基本要素,应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范畴内进行分析,以减少超越意识形态的普世价值观念对大学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世价值 价值观 法律基础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共产主义的人性复归探析
13
作者 史洪飞 樊春红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5期57-62,共6页
"中国梦"是共产主义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民族国家内的表现形式。"中国梦"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中国梦"的提出为重新审视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提供了时代条件。马克思文本揭示出共产主义要回到人本... "中国梦"是共产主义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民族国家内的表现形式。"中国梦"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中国梦"的提出为重新审视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提供了时代条件。马克思文本揭示出共产主义要回到人本身,指出人是人的最高本质,共产主义要实现人性复归,共产主义的现实性表征为自由人的联合体。共产主义的人性复归指向了马克思文本的哲学史来源,揭示了康德自由理论与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具有高度的思想同构性,马克思共产主义的哲学基础更多地来源于康德自由理论。康德的先验自由、道德自由通过马克思的"实践"过渡到共产主义的现实自由,这是共产主义之路,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自由范畴的题中应有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共产主义 自由人联合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几年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研究述评
14
作者 王鹤岩 孙婧 《大庆社会科学》 2012年第5期47-49,共3页
本文围绕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学者关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产生的历史渊源、实践观的范畴,在哲学史中的地位及其价值意义进行了系统的概括和综述。并在此基础上指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继续研究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以及对未来马克... 本文围绕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学者关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产生的历史渊源、实践观的范畴,在哲学史中的地位及其价值意义进行了系统的概括和综述。并在此基础上指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继续研究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以及对未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研究前景作出了积极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实践观 批判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柯尔施对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解读
15
作者 李国俊 曲强 《大庆社会科学》 2016年第2期74-75,共2页
柯尔施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被称为"亚圣"。柯尔施从对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批判来解读他的马克思主义观。柯尔施直击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本质,揭示资本家依靠资本榨取无产者的剩余价值以及资产阶级对马克思主义... 柯尔施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被称为"亚圣"。柯尔施从对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批判来解读他的马克思主义观。柯尔施直击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本质,揭示资本家依靠资本榨取无产者的剩余价值以及资产阶级对马克思主义者的种种污蔑。像马克思认为的那样,柯尔施也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必然阶段,所以他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实际上是为了能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扬弃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形态 资本主义社会 唯物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
16
作者 李国俊 高聃 《大庆社会科学》 2015年第3期140-143,共4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步伐,并多次强调了创新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我国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有利于促进研究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从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意义出发,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步伐,并多次强调了创新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我国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有利于促进研究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从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意义出发,深刻分析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生创能能力培养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对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能力 综合素质 培养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现代企业文化管理中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思想内核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瑞慧 《商业文化》 2014年第27期64-65,共2页
在人类历史发展和探索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是实践证明的,是当今世界上最科学的真理,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世界上最科学的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为"中国梦"的实现凝聚力量,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信仰 马克思主义信仰 思想内核 中国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对拉萨尔主义国家理论的批判及反思
18
作者 史洪飞 张利华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31-32,共2页
拉萨尔主义国家理论是民主社会主义国家理论的思想来源之一,马克思在拉萨尔主义国家理论产生之初就运用马克思主义国家思想对其进行了完全彻底的批判。这个批判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 马克思 拉萨尔主义 国家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