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居民网约车出行使用意愿影响因素
1
作者 张旭东 张涛 +2 位作者 贾志绚 杨阳 程龙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25年第1期23-28,共6页
为提升城市居民网约车出行使用意愿,结合已有文献中变量因素的影响关系,构建包含用户满意度、主观规范、服务质量和使用意愿4个潜变量的结构方程模型。以平顶山市网约车使用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意向调查方式获取527份有效问卷数据,探究各... 为提升城市居民网约车出行使用意愿,结合已有文献中变量因素的影响关系,构建包含用户满意度、主观规范、服务质量和使用意愿4个潜变量的结构方程模型。以平顶山市网约车使用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意向调查方式获取527份有效问卷数据,探究各潜变量之间的假设检验和效应分析关系。结果表明:使用意愿受到主观规范和服务质量的直接影响;主观规范和服务质量可通过用户满意度对使用意愿产生间接影响;用户满意度对使用意愿具有直接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城市交通管理部门提高网约车出行服务质量、科学引导居民网约车出行及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网约车出行 结构方程模型 使用意愿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虚拟交通系统与交通发展决策支持模式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王炜 赵德 +1 位作者 华雪东 周伟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63-172,共10页
本土化的城市虚拟交通系统与交通发展决策支持模式,在解决由快速城镇化引发且趋于严重的城市交通问题、克服现阶段智能交通系统存在的瓶颈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依托大数据、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建立了由基础数据库、分析模型库、软件... 本土化的城市虚拟交通系统与交通发展决策支持模式,在解决由快速城镇化引发且趋于严重的城市交通问题、克服现阶段智能交通系统存在的瓶颈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依托大数据、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建立了由基础数据库、分析模型库、软件模块库、备选预案库组成的城市虚拟交通系统,涵盖其理论框架、系统功能、技术体系,据此提出覆盖城市土地开发、交通设施建设、交通运行管控、公共交通运营、交通政策制定等应用场景的交通发展决策支持模式。以重庆市为例,阐述了城市虚拟交通系统构建过程,完成重庆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居民出行、车辆通行错峰方案的政府决策论证。结果表明,基于城市虚拟交通系统的交通发展决策支持模式在实际交通方案论证过程中具有及时性和有效性。研究建议,未来我国城市交通规划管理可注重城市虚拟交通系统的建设和运用,及时纳入新型信息技术成果以优化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系统 道路网络 交通分析模型 虚拟交通系统 决策支持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ARNN的城市轨道交通短时进站客流预测 被引量:18
3
作者 李科君 高瑾瑶 +1 位作者 宋建华 任刚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20年第1期103-107,共5页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短时进站客流时间序列非线性、动态性的特点,构建了非线性自回归神经网络模型(nonlinear autoregression neural network,NARNN),进行地铁进站客流短时预测.采用地铁AFC刷卡系统的实际数据构造训练及测试样本,分别以5,1...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短时进站客流时间序列非线性、动态性的特点,构建了非线性自回归神经网络模型(nonlinear autoregression neural network,NARNN),进行地铁进站客流短时预测.采用地铁AFC刷卡系统的实际数据构造训练及测试样本,分别以5,15 min的时间测度对工作日及节假日的进站客流进行短时预测.结果显示,不同时间测度下,该模型对两组实验数据均能较好地拟合,表明其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与线性时间序列预测模型相比,该模型预测结果具有更小的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表明其预测精度优于线性时间序列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短时客流预测 NARN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出行行为模型的出行感染风险评估——以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江苏省地区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曹奇 任刚 +5 位作者 李大韦 朱茂莹 马景峰 宋建华 朱玉霖 何煜洪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3-70,共8页
为准确评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出行感染风险,在对出行行为进行全出行链建模基础上提出出行风险评估模型.基于江苏省确诊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和线上问卷调查数据,分别对病毒携带者和普通出行者出行行为模型进行参数标定,对比分析病毒携... 为准确评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出行感染风险,在对出行行为进行全出行链建模基础上提出出行风险评估模型.基于江苏省确诊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和线上问卷调查数据,分别对病毒携带者和普通出行者出行行为模型进行参数标定,对比分析病毒携带者和普通出行者出行行为的异同.进一步对疫情期间不同出行方式和出行活动进行感染风险评估.得到结论:交通管制措施可有效降低出行感染风险,就医出行风险明显高于其他出行活动,差旅在疫情传播初期风险较高,非机动车出行风险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出行风险评估 出行行为模型 新冠肺炎疫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强国背景下的城市群综合交通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被引量:2
5
作者 秦韶阳 赵德 +1 位作者 章国梁 于杰 《现代交通与冶金材料》 CAS 2022年第3期10-17,共8页
综合交通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是衡量交通强国建设成效的关键。为科学、定量地衡量综合交通系统建设成效,从综合交通系统发展现状和发展目标出发,构建了包含10个评价维度、23个评价指标的面向城市群综合交通系统可计算的评价指标体系,并... 综合交通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是衡量交通强国建设成效的关键。为科学、定量地衡量综合交通系统建设成效,从综合交通系统发展现状和发展目标出发,构建了包含10个评价维度、23个评价指标的面向城市群综合交通系统可计算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该体系对京津冀城市群综合交通系统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本研究提出的综合交通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可用性与科学性,对综合交通系统高质量发展和交通强国建设有重要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强国 城市群 综合交通系统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公共交通通勤者活动出行链构建与特征提取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周航 陈学武 《交通工程》 2022年第1期22-28,34,共8页
为了深入掌握城市公交通勤者的活动和出行特征,提升既有公共交通刷卡数据与活动交易等数据的应用价值,提出活动出行链构建与特征提取方法.本文明确活动出行链应包括活动链标识、活动属性和出行属性3项类别的17个字段,通过对活动类型的... 为了深入掌握城市公交通勤者的活动和出行特征,提升既有公共交通刷卡数据与活动交易等数据的应用价值,提出活动出行链构建与特征提取方法.本文明确活动出行链应包括活动链标识、活动属性和出行属性3项类别的17个字段,通过对活动类型的更新、活动出行记录的填补与合并,得到活动出行链构建结果.同时,从日常活动和通勤出行2个角度,制定了公交通勤者活动出行特征分析的4层指标体系,包括活动频次、活动空间多边形面积、非工作活动习惯、通勤方式、公交/小汽车通勤时耗比等12个特征指标,并结合ArcGIS等地理信息系统分析软件进行指标提取方法阐述.通过南京样例数据的活动出行链构建以及在此基础上的部分指标提取结果示意,可知方法可行.活动出行特征指标提取结果,可为后续活动出行特征分析和公交相关设施优化提供数据基础和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公共交通 活动出行链 活动出行特征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强化学习的交叉口智能网联车多目标通行控制方法
7
作者 姜涵 张健 +2 位作者 张海燕 郝威 马昌喜 《交通信息与安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4-93,共10页
针对传统控制方法下的智能网联车辆(connected and autonomous vehicle,CAV)在动态交通环境中通行能耗较高且效率较低等问题,研究了基于强化学习的CAV通行控制方法,旨在降低车辆能源消耗,提升车辆通行效率以及行驶舒适度。通过考虑CAV... 针对传统控制方法下的智能网联车辆(connected and autonomous vehicle,CAV)在动态交通环境中通行能耗较高且效率较低等问题,研究了基于强化学习的CAV通行控制方法,旨在降低车辆能源消耗,提升车辆通行效率以及行驶舒适度。通过考虑CAV与交叉口信控系统的信息交互和物理环境,收集信号相位和信号配时(SPaT)以及前车速度和位置等信息,构建强化学习框架的状态空间。以电池能量回收的上限作为边界条件,建立CAV的行驶能耗模型,并基于车辆行驶的关键特征指标,如单位时间电能能耗、通行距离以及加速度变化率,设计多目标加权奖励函数。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进而采用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对模型进行训练,并通过梯度下降方法对算法参数进行调整和更新。采用SUMO平台开展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设计的算法控制下的CAV各方面行驶性能最为均衡,相较于DQN算法电能消耗和加速度变化率均值分别降低了9.22%和18.77%;相较于Krauss跟驰模型行程时间缩短了8.39%。本研究提出的CAV通行控制方法在降低车辆能耗、提高行驶效率和舒适性等方面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智能网联车辆 车辆控制 强化学习 信号交叉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交通导向的多模式疏散规划理论框架 被引量:5
8
作者 任刚 朱形 +1 位作者 华璟怡 曹奇 《交通信息与安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3-79,94,共8页
多模式疏散规划旨在兼顾低行动力人群和其他人群不同的疏散需求特征,对公共交通和个体交通相结合的多种疏散方式进行综合分析与优化。但是,国际上对多模式疏散的研究缺乏对公共交通的支持。针对我国低行动力人群比重高、应急疏散资源紧... 多模式疏散规划旨在兼顾低行动力人群和其他人群不同的疏散需求特征,对公共交通和个体交通相结合的多种疏散方式进行综合分析与优化。但是,国际上对多模式疏散的研究缺乏对公共交通的支持。针对我国低行动力人群比重高、应急疏散资源紧张等国情,提出应急疏散中的"公共交通导向"构想,建立了公共交通导向的多模式疏散规划理论框架,在疏散需求建模预测基础上,实施疏散小区划分、公交集结点选址、疏散网络设计等规划流程,构造分层集约化网络,探讨公共交通导向的应急交通组织策略和应急疏散网络优化模型等关键方法。结合南京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交通组织工作进行应用,在未采取强制行政措施的前提下,75.4%的市民认为日常出行基本未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多模式疏散规划 应急交通组织策略 网络优化模型 公共交通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交通体系高质量发展对策与TIM技术体系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炜 赵德 +1 位作者 华雪东 王建 《现代交通与冶金材料》 CAS 2022年第3期2-9,26,共9页
为了响应《“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和《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的建设要求,针对我国综合交通系统的发展现状,系统分析了当前综合交通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面向“网络化布局、一体化融合、高质量发展”三大重点方向的具体发展对策... 为了响应《“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和《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的建设要求,针对我国综合交通系统的发展现状,系统分析了当前综合交通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面向“网络化布局、一体化融合、高质量发展”三大重点方向的具体发展对策,包括:创建统筹协调-布局优化的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新理论、构建综合交通体系一体化协同发展的决策支持平台与打造以综合交通模型系统(TIM)为核心的支撑技术体系。本文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规划案例分析,证明了提出策略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交通系统 网络化布局 一体化融合 高质量发展 TI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空因素影响下在线短时交通量预测 被引量:14
10
作者 李林超 何赏璐 张健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65-171,共7页
考虑交通流的时空因素进行短时交通流预测,能够提高预测的精度.为此,引入径向基核函数,将复杂的预测问题转化为高维空间的回归问题;然后,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机并考虑时空因素影响作用建立在线的短时交通量预测模型,通过网格搜索的方法对... 考虑交通流的时空因素进行短时交通流预测,能够提高预测的精度.为此,引入径向基核函数,将复杂的预测问题转化为高维空间的回归问题;然后,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机并考虑时空因素影响作用建立在线的短时交通量预测模型,通过网格搜索的方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优化;最后,构造时间—空间状态向量,通过不同的状态向量对时间和空间维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利用高速公路检测器数据,对比不同模型的精度,对在线短时交通量预测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线模型精度优于传统的支持向量回归模型,考虑时空因素影响后交通量预测模型具有更高的精度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短时交通量预测 支持向量回归 时空因素 状态向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类型信息下的网络交通流演化模型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嫚嫚 陆建 孙加辉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7-105,共9页
交通信息发布机构提供描述信息和规范信息给不同的出行者,描述信息接收者依据信息和经验更新路径行程时间认知,根据认知选择路径;规范信息接收者仅根据经验更新认知.规范信息遵从者选择推荐路径,非遵从者依据认知选择路径.两类信息遵从... 交通信息发布机构提供描述信息和规范信息给不同的出行者,描述信息接收者依据信息和经验更新路径行程时间认知,根据认知选择路径;规范信息接收者仅根据经验更新认知.规范信息遵从者选择推荐路径,非遵从者依据认知选择路径.两类信息遵从率都取决于信息准确度.依据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分析了模型性质,研究表明,模型不动点存在但是不一定唯一,不动点状态与信息混合使用情况有关.数值试验结果表明,模型不动点与随机用户均衡点不同,以恰当比例混合使用两类信息可提高交通流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演化模型 非线性动力学 网络交通流 先进的出行者信息系统 信息准确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时空聚类和指标筛选的公共交通通勤者识别 被引量:5
12
作者 周航 陈学武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2022年第1期89-97,共9页
通勤者作为公共交通乘客构成的核心部分,其识别提取是此类人群特征分析的前提。本文基于南京市常规公交、轨道交通和公共自行车的刷卡与设施数据,进行公共交通通勤者识别。首先,根据数据信息是否完整,分别采用两步聚类法和线路相似性整... 通勤者作为公共交通乘客构成的核心部分,其识别提取是此类人群特征分析的前提。本文基于南京市常规公交、轨道交通和公共自行车的刷卡与设施数据,进行公共交通通勤者识别。首先,根据数据信息是否完整,分别采用两步聚类法和线路相似性整合法提取相似性出行;然后,识别职住地,再通过出行天数、单次出发时间差和工作往返出发时间差3项指标完成筛选。经通勤调查验证和方法有效性比较,各类参数取值合理,方法有效并存在应用优势。本文提出的通勤识别方法将出行时空规律与指标筛选紧密结合,考虑了数据完备与不完备条件下的不同数据处理思路,方法通用性和操作性强,识别结果能够为公共交通通勤乘客特征分析提供数据基础,有效指导后续城市公共交通设施布局和服务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交通 通勤识别 时空聚类算法 通勤者 多源数据 相似性出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缺失数据插补方法研究综述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涛 张健 +1 位作者 祁欣月 陈长煜 《现代交通与冶金材料》 CAS 2023年第4期69-81,共13页
完整、可靠的交通数据对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设计和运行至关重要。然而,在许多交通信息系统中普遍存在着交通数据缺失问题,这给系统的可靠运行以及功能进一步发挥带来很大挑战。因此,如果能通过方法来估算或补偿缺失的交通数据,以最大限... 完整、可靠的交通数据对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设计和运行至关重要。然而,在许多交通信息系统中普遍存在着交通数据缺失问题,这给系统的可靠运行以及功能进一步发挥带来很大挑战。因此,如果能通过方法来估算或补偿缺失的交通数据,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完整数据对交通利用率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具有优良性能的缺失数据插补方法,对于保持交通数据的完整性和有效性意义重大。当前,已有大量科学文献提出了许多缺失交通数据的修复方法,但过于冗杂,缺乏对这些方法的系统总结比较以及分析,也缺乏对插补方法最新发展的探讨。对目前各种缺失交通数据插补的方法进行了整理和综合,分析了各交通数据缺失的机制与模式,介绍了当前修复缺失数据的主流方法,指出了还存在的一些挑战,并展望了未来研究的前景,以期为后续相关科研工作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失交通数据 插补方法 张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协同学的区域综合交通系统客运生成研究
14
作者 周凡 华雪东 谢文杰 《现代交通与冶金材料》 CAS 2022年第3期27-34,共8页
经典客运生成理论由于不考虑交通出行方式间的协同竞争关系,导致其并不适用于区域综合交通系统生成分析;加之与区域综合交通系统客运生成相关的历史数据积累较少,基于数据挖掘、深度学习的新方法也无法适用。针对以上问题,开展了区域综... 经典客运生成理论由于不考虑交通出行方式间的协同竞争关系,导致其并不适用于区域综合交通系统生成分析;加之与区域综合交通系统客运生成相关的历史数据积累较少,基于数据挖掘、深度学习的新方法也无法适用。针对以上问题,开展了区域综合交通系统客运生成研究。通过引入经典协同学理论,提出了基于协同学的客运生成预测方法,建立了区域多方式客运系统自演化发展模型与协同竞争模型,最后对整个江苏省区域的综合交通系统客运生成进行了案例分析。结果显示,构建的区域多方式协同竞争模型可以更高精度的预测区域多方式客运系统生成量与周转量:两者预测的平均误差为9.4%和12.6%,相比多项式模型预测的误差降低了63%和51%。此研究为交通决策者提供更精准的区域综合客运生成预测结果,可为区域交通规划与设计、交通设施建设、交通政策制定等工作的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综合交通系统 客运生成 协同学 协同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建成环境和社会-心理因素的老年人休闲散步意向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涛 王青青 +1 位作者 程龙 何冠霖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2024年第3期152-165,共14页
我国刚刚正式迈入深度老龄化,老年友好型社会仍处于探索建设阶段,为弥补建成环境、心理状态、社会交往交互作用下对老年人休闲散步意向影响研究不足,本文选取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数据,构建包含建成环境要素(可... 我国刚刚正式迈入深度老龄化,老年友好型社会仍处于探索建设阶段,为弥补建成环境、心理状态、社会交往交互作用下对老年人休闲散步意向影响研究不足,本文选取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数据,构建包含建成环境要素(可达性、道路质量、安全性)、心理状态因素(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及社会交往的结构方程模型,探究三者交互作用下对老年人休闲散步意向的影响研究,包括建成环境要素、心理状态因素及社会交往对老年人休闲散步意向的直接影响,以及建成环境要素通过心理状态因素和社会交往对老年人休闲散步意向的间接影响。基于路径假设结果中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发现:可达性(0.099)、道路质量(0.079)、态度(0.318)、主观规范(0.089)、感知行为控制(0.312)及社会交往(0.150)对老年人休闲散步意向有直接显著影响,安全性未产生直接影响;可达性通过态度(0.075)、主观规范(0.016)、感知行为控制(0.055)及社会交往(0.029)对老年人休闲散步意向有间接显著影响,道路质量通过态度(0.039)、主观规范(0.015)、感知行为控制(0.028)及社会交往(0.020)对老年人休闲散步意向有间接显著影响,安全性未通过心理状态因素和社会交往产生间接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建成环境和社会-心理因素干预下老年人休闲散步方面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在保障老年人休闲散步出行顺畅和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方面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意向影响 结构方程模型 老年人休闲散步 建成环境 心理状态 社会交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追尾事故严重程度影响因素异质性分析
16
作者 苑仁腾 王晨竹 项乔君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31-1238,共8页
为了探索白天和夜晚高速公路追尾事故严重程度致因机理的差异性,构建了具有均值异质性的相关随机参数有序Probit(CROPHM)模型,用以捕捉未被观测的异质性和解释随机因素之间的关联性.从2012—2018年山西省高速事故数据集中提取出8664起... 为了探索白天和夜晚高速公路追尾事故严重程度致因机理的差异性,构建了具有均值异质性的相关随机参数有序Probit(CROPHM)模型,用以捕捉未被观测的异质性和解释随机因素之间的关联性.从2012—2018年山西省高速事故数据集中提取出8664起追尾事故,以时间变量、环境变量和事故属性为输入指标,并以追尾事故的最大受伤等级为输出指标,分别探索了影响白天和夜晚追尾事故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首先,利用似然比(LR)检验证明了分别针对白天和夜晚追尾事故严重程度单独建模的必要性;然后,构建了2个CROPHM模型,用以比较追尾事故严重程度致因因素在不同时段的差异性;最后,通过边际效用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建议.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18:00—24:00,凌晨00:00—06:00发生追尾事故会导致致死事故的概率增加0.0637;相比于单车事故,夜间发生多车追尾事故时,致死事故的概率增加0.0156;当追尾事故中涉及大型车辆时,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发生致死事故的概率均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交通安全 追尾事故严重程度 异质性 有序PROBI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易用性和可解释性的自组织映射-即时学习风险预测框架
17
作者 马潇驰 陆建 +1 位作者 霍宗鑫 夏萧菡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2-220,共9页
为提高风险预测系统的易用性和可解释性,提出基于自组织映射网络(SOM)改进的即时学习(JITL)风险预测框架。首先,应用SOM对数据样本进行聚类,并对聚类特征进行解释。进而,通过基于聚类结果的样本选择算法构建待测数据的相似样本集,在线... 为提高风险预测系统的易用性和可解释性,提出基于自组织映射网络(SOM)改进的即时学习(JITL)风险预测框架。首先,应用SOM对数据样本进行聚类,并对聚类特征进行解释。进而,通过基于聚类结果的样本选择算法构建待测数据的相似样本集,在线上调用作为基学习器的支持向量机(SVM)进行建模并输出风险预测结果。最后,采用一个交通事故数据集对风险模型的性能进行测试,检验其精度、易用性和可解释性。结果表明:采用SOM-JITL策略的SVM模型,受试者工作状况曲线面积指标达到0.720,相比不使用该策略的传统SVM模型提高17.5%,精度较高;SOM-JITL模型构建所需参数调节工作少,具有较好的易用性;此外,SOM聚类结果准确识别出处于交通拥堵等高风险场景,与现实场景一致,具有可解释性。综上,SOM-JITL策略能有效提高基学习器的性能,达到精度、可解释性和易用性的平衡,有助于以低成本大规模推广风险预测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风险预测 易用性 可解释性 即时学习 自组织映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常驾驶行为数据驱动的高速公路实时事故风险预测
18
作者 夏萧菡 陆建 +1 位作者 马潇驰 瞿伟斌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共7页
为研究事故风险的关键致因,建立高速公路实时事故风险预测模型,探究异常驾驶行为对事故风险的影响,采集了G25高速公路长兴段7日的交通事故及4种异常驾驶行为,即急左变道、急右变道、急加速与急制动行为的数据。基于随机森林模型,对事故... 为研究事故风险的关键致因,建立高速公路实时事故风险预测模型,探究异常驾驶行为对事故风险的影响,采集了G25高速公路长兴段7日的交通事故及4种异常驾驶行为,即急左变道、急右变道、急加速与急制动行为的数据。基于随机森林模型,对事故前一段时间内上游及下游各250 m内4种驾驶行为的频数与该路段事故风险的关系进行拟合,建立了高速公路实时事故风险预测模型,并使用特征重要度图和部分依赖图(PDP)对模型进行了解释。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与精度对模型预测效果进行了评价,通过特征重要度评价各变量对事故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该模型具有良好的泛化性能与准确率,在验证集上的AUC和精度分别可达到0.809和0.821。其PDP表明事故前15 min及30 min内上下游急加速和急制动行为的频数对事故风险的影响较大,且两者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其中,急制动行为的数量与事故风险的部分依赖图均具有S形曲线特征。综上,使用异常驾驶行为数据作为变量建立的事故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与可解释性,可用于事故风险预测与预防,助力事故致因研究。该方法具有辅助管理部门进行风险预警的实用价值,为高速公路实时事故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实时事故风险预测 随机森林模型 异常驾驶行为 高速公路 部分依赖图
原文传递
基于态度—行为模型的低收入通勤者出行方式选择 被引量:19
19
作者 程龙 陈学武 杨硕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76-181,201,共7页
为了分析城市低收入通勤者交通方式选择行为,揭示个体社会经济属性、活动属性和潜在态度变量对出行者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基于抚顺市居民一日出行调查数据,采用态度—行为模型探究低收入通勤者出行方式选择机理.首先基于多指标多原因模... 为了分析城市低收入通勤者交通方式选择行为,揭示个体社会经济属性、活动属性和潜在态度变量对出行者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基于抚顺市居民一日出行调查数据,采用态度—行为模型探究低收入通勤者出行方式选择机理.首先基于多指标多原因模型分析影响态度变量的外在因素,结果表明性别、驾照拥有情况和年龄对态度变量的构成影响较大.然后,分别建立含潜变量和不含潜变量的多项Logit模型,发现含潜变量的选择模型更能解释出行行为,社会经济属性、活动属性和态度变量对低收入通勤者出行方式选择影响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出行方式选择 态度—行为 低收入通勤者 多指标多原因模型 多项Logi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IMA-SVM模型的快速公交停站时间组合预测方法 被引量:21
20
作者 杨敏 丁剑 王炜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51-656,共6页
为了研究快速公交(BRT)系统公交站台停靠时间的可靠预测技术,对BRT车辆在站台停靠的物理过程进行分析.该过程既具有纵向时间相关性,又受到其他交通子系统的非线性作用,因此将BRT车辆停站时间拆解成线性部分和非线性部分.分别采用差分自... 为了研究快速公交(BRT)系统公交站台停靠时间的可靠预测技术,对BRT车辆在站台停靠的物理过程进行分析.该过程既具有纵向时间相关性,又受到其他交通子系统的非线性作用,因此将BRT车辆停站时间拆解成线性部分和非线性部分.分别采用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ARIM A)模型和支持向量机(SVM)方法对两部分进行预测,并将预测结果叠加,构成一种快速公交停站时间的组合预测方法.以常州BRT 2号线2个快速公交站的停站时间数据及其相关数据为样本进行建模,建模结果表明该组合预测方法行之有效.相较于单一的ARIMA模型和SVM模型,组合模型停站时间预测值的平均相对百分误差、均方误差均明显降低,误差1 s内命中百分率提高,且在训练数据足够时,组合模型的平均相对百分误差、均方误差分别为0.62%和4.05s2,误差1 s内命中百分率达到96.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自回归 支持向量机 组合预测方法 快速公交 停站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