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SA-RGMM的多模态热工过程故障监测与诊断 被引量:1
1
作者 蒲健飞 任少君 +3 位作者 周东阳 曹军 范伟 司风琪 《发电设备》 2022年第6期406-413,共8页
针对传统高斯混合模型(GMM)算法在多模态热工过程故障监测与诊断中对初始参数敏感和难以准确定位故障变量的问题,建立基于鲁棒高斯混合模型(RGMM)算法的故障监测模型并提出一种基于引力搜索算法(GSA)重构的故障分离(GSA-RGMM)算法。通过... 针对传统高斯混合模型(GMM)算法在多模态热工过程故障监测与诊断中对初始参数敏感和难以准确定位故障变量的问题,建立基于鲁棒高斯混合模型(RGMM)算法的故障监测模型并提出一种基于引力搜索算法(GSA)重构的故障分离(GSA-RGMM)算法。通过RGMM算法建立多模态热工过程故障监测模型,使用期望最大化(EM)算法迭代求解模型最佳高斯成分数和统计分布参数,当监测指标超过限值时,通过融合监测指标的GSA重构方法定位故障变量和故障幅值。采用多模态数值算例和高压加热器算例对GSA-RGMM算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GSA-RGMM算法在多模态热工过程故障监测中对故障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当监测到故障后能较好地定位故障变量,有较高的诊出率和较低的误诊率,适用于多模态热工过程故障实时监测与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热工过程 鲁棒高斯混合模型 故障监测与诊断 引力搜索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PCA-IPOA-BiGRU的联合循环余热锅炉主蒸汽参数预测
2
作者 刘学 向荣 向文国 《国外电子测量技术》 2024年第6期152-160,共9页
余热锅炉主蒸汽参数对于联合循环机组的健康运行判断至关重要。针对余热锅炉运行参数非线性和时延性导致主蒸汽参数预测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联合循环余热锅炉主蒸汽参数预测模型。首先,采集燃机电厂的SIS运行数据,通过灰色相关性分... 余热锅炉主蒸汽参数对于联合循环机组的健康运行判断至关重要。针对余热锅炉运行参数非线性和时延性导致主蒸汽参数预测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联合循环余热锅炉主蒸汽参数预测模型。首先,采集燃机电厂的SIS运行数据,通过灰色相关性分析法确定输入变量;其次,通过核主成分分析(kerne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KPCA)提取输入参数的特征信息,并根据主成分贡献率选取输入维度;最后,利用改进的鹈鹕优化算法(improved pelican optimization algorithm,IPOA)优化双向门控循环神经网络(bi-directional gated recirculation neural network,BiGRU),并构建KPCA-IPOA-BiGRU进行三压余热锅炉主蒸汽参数的预测测验。结果表明,现场采集的10000组数据点,其中8000组用作训练集,2000组用作测试集,提出的模型将28维输入参数降低至8维,可准确预测3个压力级的蒸汽参数,且R2均大于98%,为预测时延性的联合循环余热锅炉主蒸汽参数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蒸汽参数预测 双向门控循环神经网络 鹈鹕优化算法 核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spen Plus的利用林业生物质作为替代燃料的水泥分解炉模拟及NO减排研究
3
作者 古启鑫 戴晨 +2 位作者 凌影 陈国威 金保昇 《可再生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基于Aspen Plus建立利用林业生物质作为替代燃料的水泥分解炉模型,选取杨木作为代表性林业生物质,替代40%的煤燃料,在流化床低温气化条件下,研究气化温度、当量比、生物质含水率对产气组分及热值、水泥分解炉出口温度、NO排放浓度的影... 基于Aspen Plus建立利用林业生物质作为替代燃料的水泥分解炉模型,选取杨木作为代表性林业生物质,替代40%的煤燃料,在流化床低温气化条件下,研究气化温度、当量比、生物质含水率对产气组分及热值、水泥分解炉出口温度、NO排放浓度的影响。以NO排放浓度为响应值,进行中心组合试验,建立响应面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11000 kg/h的生物质进料速率下,随着气化温度从550℃升至700℃,产气中各可燃组分含量先下降后上升,可燃组分含量的升高对NO的生成有促进作用;在当量比大于0.15时,焦炭大多被气化反应消耗,对NO的还原减弱,导致NO排放浓度上升;生物质含水率的增加导致产气中各可燃组分含量下降,分解炉出口温度呈下降趋势;三因素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当量比对NO排放浓度影响的显著性水平最高,气化温度和当量比之间交互作用最强;当气化温度为550℃,当量比为0.2,生物质含水率为12.5%时,NO排放浓度(442.91 mg/m^(3))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pen Plus 替代燃料 低温气化 分解炉 NO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泥化学链燃烧过程中氮迁移转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牛欣 肖军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05-512,共8页
在单流化床反应器上探究了污泥化学链燃烧过程中氮迁移转化特性。由于赤铁矿载氧体反应活性低,采用30%水泥对其改性。结果表明,水泥改性可提高污泥热解气化反应速率以及赤铁矿还原反应速率,进而提高污泥碳转化率,但是NO生成率也增加。... 在单流化床反应器上探究了污泥化学链燃烧过程中氮迁移转化特性。由于赤铁矿载氧体反应活性低,采用30%水泥对其改性。结果表明,水泥改性可提高污泥热解气化反应速率以及赤铁矿还原反应速率,进而提高污泥碳转化率,但是NO生成率也增加。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污泥的碳转化率和NO生成率均增加。另外,随着水蒸气浓度的增加,碳转化率增加,同时可降低NO生成。在污泥化学链燃烧过程中,NO生成率为0.286%-0.768%,低于污泥空气焚烧氮氧化物排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赤铁矿 水泥 化学链燃烧 氮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汽器压力热量平衡耦合计算方法 被引量:6
5
作者 王乾 王培红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7-32,共6页
针对基于温度平衡的传统凝汽器-冷却塔耦合凝汽器压力需要多重迭代计算,导致计算较为复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热量平衡的耦合计算方法,并以某台600 MW机组为例,采用2种计算方法分别对该机组的凝汽器换热特性进行了计算比较。结果表明... 针对基于温度平衡的传统凝汽器-冷却塔耦合凝汽器压力需要多重迭代计算,导致计算较为复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热量平衡的耦合计算方法,并以某台600 MW机组为例,采用2种计算方法分别对该机组的凝汽器换热特性进行了计算比较。结果表明:基于温度平衡的传统计算方法与基于热量平衡的耦合计算方法计算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本文算法的正确性;而本文算法计算过程简单,计算速度快,可为凝汽器的热力性能在线计算提供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汽器 冷却塔 耦合计算 换热特性 温度平衡 热量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循环机组余热锅炉效率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华心果 陈时熠 +1 位作者 曹启威 向文国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30-136,共7页
本文基于余热锅炉受热面传热机理,结合联合循环机组实际运行数据,通过支持向量回归建立余热锅炉效率敏感性分析模型,分析各受热面传热效能变化、环境温度和机组负荷对余热锅炉效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余热锅炉效率敏感性分析模型在测... 本文基于余热锅炉受热面传热机理,结合联合循环机组实际运行数据,通过支持向量回归建立余热锅炉效率敏感性分析模型,分析各受热面传热效能变化、环境温度和机组负荷对余热锅炉效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余热锅炉效率敏感性分析模型在测试集上均方根误差为1.38×10^-3,与通过厂家热平衡图计算的余热锅炉效率吻合良好,预测精度较高;余热锅炉效率随环境温度降低,随燃气轮机排烟流量升高,随受热面传热效能退化而降低,各受热面中高压锅炉系统蒸发器和过热器性能变化对余热锅炉效率影响较大,高压蒸发器和过热器受热面传热效能每退化1.0%,余热锅炉效率分别下降约0.4%和0.2%。该研究结果可为余热锅炉故障诊断及检修维护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循环 余热锅炉 受热面 敏感性分析 性能退化 支持向量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A-SSA-LSTM的余热锅炉状态监测模型 被引量:5
7
作者 国洪立 陈时熠 +2 位作者 唐寅 黄帅 向文国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6-94,共9页
为了实现对余热锅炉的状态监测,保证余热锅炉的健康运行,使用余热锅炉健康运行时的数据并结合主成分分析(PCA)、麻雀搜索算法(SSA)、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3种方法建立余热锅炉三压力级主蒸汽温度和压力预测模型。使用PCA将模型输入参数... 为了实现对余热锅炉的状态监测,保证余热锅炉的健康运行,使用余热锅炉健康运行时的数据并结合主成分分析(PCA)、麻雀搜索算法(SSA)、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3种方法建立余热锅炉三压力级主蒸汽温度和压力预测模型。使用PCA将模型输入参数从22维降到9维,并以再热蒸汽温度预测模型为例进行分析,发现经PCA降维的模型与未经PCA降维的模型相比缩减了11.3%的超参数寻优时间。使用SSA对LSTM超参数寻优之后分别建立6个主蒸汽温度、压力预测模型,与未使用SSA的模型相比,这些模型的决定系数有了显著的提升,平均绝对误差与均方根误差有了显著的下降。因此基于PCA-SSA-LSTM的余热锅炉状态监测模型训练时间短,预测精度高,同时该模型给燃气轮机联合循环电厂余热锅炉的故障监测与诊断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热锅炉 状态监测 主成分分析 麻雀搜索算法 长短期记忆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芬顿预处理对木质素快速热解甲氧基脱除规律研究
8
作者 吴晗 吴凯 张会岩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186-1192,I0003,共8页
采用不同H2O2含量的芬顿溶液对碱木质素进行预处理,并结合快速热解,探究轻质生物油中含甲氧基化合物含量的变化规律,同时研究了芬顿溶液对木质素结构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轻质生物油中含甲氧基团的酚类化合物峰面积从AL(未处理碱木质素... 采用不同H2O2含量的芬顿溶液对碱木质素进行预处理,并结合快速热解,探究轻质生物油中含甲氧基化合物含量的变化规律,同时研究了芬顿溶液对木质素结构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轻质生物油中含甲氧基团的酚类化合物峰面积从AL(未处理碱木质素)的7.3×10^9下降至13-FML(H2O2含量为13 mL/g芬顿溶液预处理碱木质素)的5.2×10^9,减少了0.29倍。而含甲基团和乙基团的酚类化合物峰面积从AL的3.9×10^9上升到13-FML的7.2×10^9,增加了0.85倍。同时,轻质生物油产率从22.4%提高到28.7%。通过FT-IR、1H NM R和13C NM R分析发现,芬顿预处理使木质素凝缩性结构单元减少,甲氧基含量降低,为后续快速热解产生低甲氧基含量的生物油提供了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芬顿预处理 快速热解 甲氧基脱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理信息神经网络的生物质气化产物分布预测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邓志平 任少君 +2 位作者 翁琪航 朱保宇 司风琪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19-726,共8页
机器学习方法已经在生物质气化建模中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机器学习模型主要依赖于实验数据,并不考虑气化中的反应机理,在数据样本不充分的情况下模型所表现出的实际关联特性与机理规律之间存在严重偏差。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物理... 机器学习方法已经在生物质气化建模中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机器学习模型主要依赖于实验数据,并不考虑气化中的反应机理,在数据样本不充分的情况下模型所表现出的实际关联特性与机理规律之间存在严重偏差。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物理信息神经网络(PINN)的生物质气化产物分布预测方法,该方法将真实实验数据与先验机理进行无缝衔接,在人工神经网络(ANN)模型中嵌入边界约束和关键参数间的单调性关系,通过自动微分技术进行辅助优化,实现模型的高效训练。结果表明:PINN模型的决定系数大于0.89,均方根误差小于4%,其总体预测精度要优于随机森林(RF)、支持向量机(SVM)和ANN 3种纯拟合机器学习模型;PINN模型能够严格服从边界约束和先验机理单调性关系,表现出更好的可解释性和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气化 机器学习模型 物理信息神经网络 机理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电机组变负荷过程热耗率特性分析与修正方法研究
10
作者 刘维 任少君 司风琪 《热能动力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7-74,共8页
为解决火电机组频繁大幅变负荷过程中动态特性引起的热耗率计算精确度与可靠性下降问题,本文以某600 MW抽凝机组为研究对象,利用APROS仿真软件构建机组动态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升降负荷仿真验证。将不同升降负荷速率下机组动态过程的... 为解决火电机组频繁大幅变负荷过程中动态特性引起的热耗率计算精确度与可靠性下降问题,本文以某600 MW抽凝机组为研究对象,利用APROS仿真软件构建机组动态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升降负荷仿真验证。将不同升降负荷速率下机组动态过程的计算热耗率与稳态模型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机组变负荷过程热耗率动态特性,提出动态热耗率的修正方法,将实时热耗率分为稳态热耗率与动态热耗率偏差,并依据极端随机树(Extra Trees)算法建立动态热耗率偏差预测模型,将稳态热耗率作为机组热经济性评价指标。结果表明:修正后的热耗率相比于修正前波动减少,变化趋势更为平稳,计算结果更为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电机组 热耗率 动态过程
原文传递
燃煤烟气中SO_3迁移转化特性及其控制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7
11
作者 李欣怡 潘丹萍 +2 位作者 胡斌 程滕 杨林军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887-4896,共10页
SO_3排放导致的烟羽浊度增大、蓝烟/黄烟现象及其排入大气环境后转化为二次气溶胶等问题,已引起广泛关注。燃煤电厂SO_3的排放主要由煤燃烧以及SCR烟气脱硝中SO2氧化形成,随着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设施的推广应用及高硫煤使用量的增... SO_3排放导致的烟羽浊度增大、蓝烟/黄烟现象及其排入大气环境后转化为二次气溶胶等问题,已引起广泛关注。燃煤电厂SO_3的排放主要由煤燃烧以及SCR烟气脱硝中SO2氧化形成,随着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设施的推广应用及高硫煤使用量的增多,控制燃煤SO_3排放已迫在眉睫。本文分析综述了燃煤烟气SO_3在SCR脱硝过程、低低温电除尘、湿法烟气脱硫以及湿式电除尘中的生成、迁移转化及脱除特性。同时介绍了两类控制燃煤烟气系统中SO_3的技术,一是利用现有污染物控制设备的协同作用;二是喷射碱性吸收剂吸收SO_3,综合比较了各类碱性吸收剂以及不同喷射位置,提出一种将喷碱性吸收剂与脱硫废水烟道蒸发技术相结合的控制方法。最后指出探究烟气系统中SO_3迁移转化特性以及碱性吸附剂脱除SO_3的反应机理及其影响因素是未来燃煤烟气SO_3控制技术研究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硫(SO3) 燃煤烟气 迁移 转化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泥修饰的赤铁矿载氧体污泥化学链燃烧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牛欣 沈来宏 +2 位作者 肖军 蒋守席 顾海明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402-1408,共7页
采用水泥修饰赤铁矿来提高载氧体的反应活性。实验在1 kWth串行流化床上进行,研究了添加水泥对污泥化学链燃烧特性的影响,考察其长期运行的物化性能。结果表明,在实验工况下,赤铁矿添加水泥后,出口的未燃气体浓度明显下降。燃料反应器... 采用水泥修饰赤铁矿来提高载氧体的反应活性。实验在1 kWth串行流化床上进行,研究了添加水泥对污泥化学链燃烧特性的影响,考察其长期运行的物化性能。结果表明,在实验工况下,赤铁矿添加水泥后,出口的未燃气体浓度明显下降。燃料反应器温度低于870℃时,水泥的添加使污泥的碳转化率和燃烧效率显著升高。在10 h长期运行后,一部分污泥灰沉积在载氧体表面。虽然在反应过程中部分的Fe2O3被深度还原,但在长期运行中未出现流化问题和烧结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链燃烧 污泥 赤铁矿 水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秸秆制精制油的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长奇 黄亚继 +2 位作者 王昕晔 卢志海 刘凌沁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871-1878,共8页
采用混合生命周期法,将生命周期框架与经济投入产出生命周期评价相结合,全面考虑农业机械生产、厂房建设、设备安装、固废处理过程及保险业的间接温室气体排放量,对玉米秸秆热解加氢提质得到的精制油进行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量核算.结... 采用混合生命周期法,将生命周期框架与经济投入产出生命周期评价相结合,全面考虑农业机械生产、厂房建设、设备安装、固废处理过程及保险业的间接温室气体排放量,对玉米秸秆热解加氢提质得到的精制油进行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量核算.结果表明:整个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量为45.2g/MJ(折算成克CO2当量),直接排放122.02g/MJ,间接排放46.4g/MJ,光合作用抵扣101.68g/MJ;氮肥投入、种子投入和电力投入为三大主要排放因素;肥料生产制造业、电力生产供应业、谷物生产业三大部门占间接排放总量的86%.分析整个过程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不确定因素可知:玉米秸秆产量影响最大,产油率次之,运输距离最小.与木薯乙醇和传统汽油相比,精制油生产过程温室气体排放量分别减少53.0%、5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加氢提质 精制油 混合生命周期评价 温室气体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火电机组智能软件设计及开发 被引量:3
14
作者 郑亮 曹越 司风琪 《工业控制计算机》 2021年第12期49-50,53,共3页
火电机组参与灵活调峰时,负荷、煤量等参数剧烈波动,运行设备的非线性增强,控制系统的调节精度和控制品质降低。发展稳定性良好、适配度高的优化控制策略可提高控制系统的鲁棒性和抗扰能力,以智能算法建立动态优化模型,采用Modbus协议... 火电机组参与灵活调峰时,负荷、煤量等参数剧烈波动,运行设备的非线性增强,控制系统的调节精度和控制品质降低。发展稳定性良好、适配度高的优化控制策略可提高控制系统的鲁棒性和抗扰能力,以智能算法建立动态优化模型,采用Modbus协议建立数据通讯,将模型计算结果传至DCS控制逻辑的智能优化数据接口中,并协助控制系统执行机构的调节过程,以此抑制干扰参数对控制系统的影响,为便于智能控制策略的应用,设计并开发智能控制在线实时分析及监测系统。结果表明,优化模型提高了控制系统的响应能力和控制品质,实时监测系统为现场运行人员提供了可靠的指导意见,提高了机组的自动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活调峰 智能算法 DCS控制优化 软件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钙链制氢的双流化床气固流动特性
15
作者 王东 向文国 +2 位作者 陈时熠 胡骏 许长春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9-43,共5页
钙链制氢是一项新颖的制取富氢合成气技术,由此设计并搭建了一套双流化床反应器,该反应器由气化反应器、煅烧反应器、碳酸化反应器、旋风分离器、立管和流动密封阀组成。采用两种不同粒径的白刚玉,研究了该双流化床反应器的气固流动特性... 钙链制氢是一项新颖的制取富氢合成气技术,由此设计并搭建了一套双流化床反应器,该反应器由气化反应器、煅烧反应器、碳酸化反应器、旋风分离器、立管和流动密封阀组成。采用两种不同粒径的白刚玉,研究了该双流化床反应器的气固流动特性,研究了物料总量、颗粒粒径、L阀、气化反应器和煅烧反应器的风速对固体流率的影响,固体流率随着L阀和气化反应器风速的增加而增加。同时研究了L阀风量与固体流率之间的关联式,通过量纲分析和多元线性拟合,得到了它们之间的回归方程,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结果和拟合结果吻合得比较好,可以较好地反映L阀风量与固体流率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化床 气固流动 制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流化床飞灰湿法固定CO_2反应特性研究
16
作者 刘宣义 吴新 +2 位作者 籍晓洋 李俊 刘玉浩 《洁净煤技术》 CAS 2015年第2期64-68,共5页
为处理流化床飞灰堆积,实现CO2减排,以燃煤循环流化床锅炉飞灰作为碳捕获剂,进行了流化床飞灰湿法碳酸化固定CO2的工艺参数研究。考察了反应压力、反应温度、液固比对CO2单位固定量(每克飞灰固定的CO2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压力只... 为处理流化床飞灰堆积,实现CO2减排,以燃煤循环流化床锅炉飞灰作为碳捕获剂,进行了流化床飞灰湿法碳酸化固定CO2的工艺参数研究。考察了反应压力、反应温度、液固比对CO2单位固定量(每克飞灰固定的CO2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压力只影响反应速率,不影响CO2固定量;在液固比为1 m L/g、反应温度70℃、反应压力3 MPa、搅拌转速300 r/min的条件下,最大CO2单位固定量为0.0879 g/g,碳酸化效率高达49.58%,说明流化床飞灰有较强的CO2固定能力。因此,利用燃煤流化床飞灰固定CO2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锅炉 飞灰 CO2固定 碳酸化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泥化学链气化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陈倩文 沈来宏 牛欣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58-663,共6页
为改善污泥气化效果,采用化学链气化技术处置污泥.在小型流化床上进行试验,基于赤铁矿载氧体,研究了O/C物质的量比、气化温度和水蒸气体积分数对污泥气化特性的影响以及赤铁矿多次连续循环过程中的物化性能.结果表明:赤铁矿会显著提高... 为改善污泥气化效果,采用化学链气化技术处置污泥.在小型流化床上进行试验,基于赤铁矿载氧体,研究了O/C物质的量比、气化温度和水蒸气体积分数对污泥气化特性的影响以及赤铁矿多次连续循环过程中的物化性能.结果表明:赤铁矿会显著提高污泥的气化程度和碳转化率;当O/C物质的量比增大时,合成气中CO和CH_4的体积分数下降,H_2的体积分数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随着气化温度的升高,合成气中CO和H_2的体积分数逐渐提高,CO_2和CH_4的体积分数降低,碳转化率不断提高;当水蒸气体积分数增大时,CO_2和H_2的体积分数逐渐提高,CO和CH_4的体积分数不断下降,碳转化率提高;赤铁矿在长时间运行中表现出良好的反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链气化 污泥 赤铁矿 碳转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KNN算法的汽轮机通流故障诊断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10
18
作者 闾城 陈时熠 +1 位作者 华心果 向文国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4-90,共7页
汽轮机的故障诊断对整个电厂的安全运行意义重大。根据热力参数建立计算模型可以及早地观测到性能退化趋势,预测设备故障类型。本文采用特征通流面积的方法建立汽轮机系统性能退化模型,模拟系统故障样本与测试样本,建立设备故障样本库... 汽轮机的故障诊断对整个电厂的安全运行意义重大。根据热力参数建立计算模型可以及早地观测到性能退化趋势,预测设备故障类型。本文采用特征通流面积的方法建立汽轮机系统性能退化模型,模拟系统故障样本与测试样本,建立设备故障样本库。通过使用改进的KNN(K-nearest neighbor)算法,基于汽水系统热力参数变化规律,计算当前机组运行数据样本相对于设备故障样本的相似度,判定当前机组各设备已发生故障的概率。通过对某S109FA联合循环机组汽轮机研究结果表明,特征通流面积在不同工况下的计算误差均在5%以内,满足工程计算要求。相比于传统KNN算法,改进KNN算法通过样本评估近邻在决策过程中的权重,取得了比传统KNN算法更高的分类正确率。对测试样本故障诊断结果表明,改进KNN算法比传统KNN算法诊断准确率更高,对测试样本诊断准确率为100%,采用改进KNN算法汽轮机系统故障诊断具有可行性,与现场实际情况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循环 汽轮机 特征通流面积 KNN算法 故障诊断 热力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集群效应的直接空冷机组经济背压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贝 马欢 +2 位作者 司风琪 白德龙 解冠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5779-5786,共8页
直接空冷系统中数十台风机集群运行,电耗较大,并且集群效应对各台风机工作点及电耗的影响不尽相同,因此研究考虑集群效应的风机群优化对降低厂用电率具有重要意义。以某600MW直接空冷电站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 直接空冷系统中数十台风机集群运行,电耗较大,并且集群效应对各台风机工作点及电耗的影响不尽相同,因此研究考虑集群效应的风机群优化对降低厂用电率具有重要意义。以某600MW直接空冷电站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模拟和最小二乘法建立考虑集群效应的冷端模型,从而获得典型工况下的风机流量和机组排汽压力,进而计算汽轮机净功率得到建模样本,基于BP神经网络建立机组背压模型,利用梯度下降法得到任意工况下的经济背压。结果表明:集群效应使得外围风机出力明显降低,且对冷端模型精度有较大影响,忽略集群效应的影响会造成经济背压计算值偏低;机组经济背压与排汽负荷、环境温度均呈正相关关系;环境温度越高,其对经济背压的影响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空冷系统 集群效应 经济背压 计算流体力学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颗粒的流化特征及滞后现象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远保 刘道银 +1 位作者 王铮 陈晓平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5-150,共6页
为研究纳米颗粒的流化特征以及滞后现象,通过实验考察SiO_2、Al_2O_3和TiO_2纳米颗粒的流化行为,详细比较了在纳米颗粒流化过程中正向和反向的流化状态及床层压降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在稳定流化状态下,3种纳米颗粒的床层压降和流化状... 为研究纳米颗粒的流化特征以及滞后现象,通过实验考察SiO_2、Al_2O_3和TiO_2纳米颗粒的流化行为,详细比较了在纳米颗粒流化过程中正向和反向的流化状态及床层压降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在稳定流化状态下,3种纳米颗粒的床层压降和流化状态有所差异,SiO_2表现为聚团散式流态化,Al_2O_3和TiO_2表现为聚团鼓泡流态化;3种纳米颗粒的正向流化均出现了显著滞后,在正向流化过程中床层压降和膨胀高度波动较大,而反向流化时相对平稳;通过设计"正-反-正"流化实验,发现二次正向流化曲线与反向流化曲线几乎重合,没有出现滞后现象,说明初始床层纳米颗粒的堆积结构和内聚力是引起流化滞后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颗粒流化床 流化行为 散式流化 鼓泡流化 滞后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