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育舞蹈在培养大学生团队精神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1
作者 曹菲菲 王飞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3-75,共3页
体育舞蹈的张扬个性、协同合作、提高凝聚力、内隐性制度规范和良好的沟通特性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团队精神,在教学师资的保障、课程设置、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方法的运用及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体育舞蹈 团队精神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庵琴派在东南大学的历史传承与当代活态传承体系构建
2
作者 方方 《艺术教育》 2022年第10期55-58,共4页
梅庵琴派形成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开现代高校古琴音乐教育之先河,是江苏乃至中国古琴艺术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东南大学作为梅庵琴派的发祥地和重要传习地,2018年获批成为教育部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文章指出,该基地立足文化源... 梅庵琴派形成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开现代高校古琴音乐教育之先河,是江苏乃至中国古琴艺术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东南大学作为梅庵琴派的发祥地和重要传习地,2018年获批成为教育部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文章指出,该基地立足文化源流与发展研究,以古琴艺术保护与传承为美育实践重点,逐渐形成了静态保护与动态传承“双螺旋”发展的基地指导思想、“三联动”基地工作机制、“六措并举”的基地工作模式,从而构建了非遗视域下多维支撑的立体化、浸润式当代活态传承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庵琴派 东南大学 活态传承体系
原文传递
《事林广记》《神奇秘谱》《梧冈琴谱》《风宣玄品》四谱五音调调意概述
3
作者 邱桐 王尚影 周天姮 《黄河之声》 2024年第18期40-44,共5页
古琴作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给我们留下了大量宝贵的资料,其中包括三千多首古琴曲。对于古琴曲名,我们可以看到古谱中有一类以体裁作为命名方式的琴谱,如“春晓吟”“良宵引”“神人畅”“古风操”等,这类曲名的最后一个字皆为琴曲... 古琴作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给我们留下了大量宝贵的资料,其中包括三千多首古琴曲。对于古琴曲名,我们可以看到古谱中有一类以体裁作为命名方式的琴谱,如“春晓吟”“良宵引”“神人畅”“古风操”等,这类曲名的最后一个字皆为琴曲的体裁,在众多体裁中,最小的当属“调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琴 调意 五音调 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中的研究性学习 被引量:9
4
作者 方方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81-85,共5页
目前有关研究性学习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更多着眼于包括音乐课程在内的基础教育阶段。[1]而本文将研究性学习概念引入普通高校音乐教育领域,从音乐研究性学习的含义及特点、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具体实施操作办法三方面进行阐述,试... 目前有关研究性学习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更多着眼于包括音乐课程在内的基础教育阶段。[1]而本文将研究性学习概念引入普通高校音乐教育领域,从音乐研究性学习的含义及特点、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具体实施操作办法三方面进行阐述,试图探讨音乐研究性学习的诞生同样是知识经济、信息化经济对人才提出的更高要求和迫切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研究性学习 音乐教育 教学方式 学习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红色音乐文化构建高校思政教育新平台 被引量:3
5
作者 方方 《文教资料》 2020年第9期71-73,共3页
本文论证基于红色音乐文化,构建高校思政教育新平台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在深入研究红色音乐文化的基础上,以构建资源平台、课程平台、实践平台为内容,以研究红色音乐文化、创设音乐党课情境、打造红色品牌活动为策略,实施音乐思政教育教... 本文论证基于红色音乐文化,构建高校思政教育新平台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在深入研究红色音乐文化的基础上,以构建资源平台、课程平台、实践平台为内容,以研究红色音乐文化、创设音乐党课情境、打造红色品牌活动为策略,实施音乐思政教育教学;以情景模拟式、问题探究式、过程体验式、活动实践式,代替理论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为提高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提供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音乐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音乐党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背景下的高校音乐教育策略选择 被引量:3
6
作者 郁红芳 《科教文汇》 2009年第23期213-214,共2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地满足学生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为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灵需求和学习规律等,而音乐教育在这些方面起着特殊作用。音乐教育具有"辅德性",可以起到&qu...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地满足学生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为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灵需求和学习规律等,而音乐教育在这些方面起着特殊作用。音乐教育具有"辅德性",可以起到"以善导美"的作用。音乐教育通过引导学生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激发对美的热爱与追求,进而内化为一种美的意识和观念,使其道德、情操、精神得到升华。从这个意义上说,音乐教育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音乐教育 策略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