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系统性金融风险多层网络传染与控制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王虎 李守伟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9-41,共13页
考虑银行间同业拆借和持有共同资产两种关联,采用债务排序方法构建了系统性金融风险多层网络传染模型,并基于2012~2017年我国银行业数据对系统性金融风险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多层网络中的系统性金融风险要大于... 考虑银行间同业拆借和持有共同资产两种关联,采用债务排序方法构建了系统性金融风险多层网络传染模型,并基于2012~2017年我国银行业数据对系统性金融风险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多层网络中的系统性金融风险要大于单一网络的风险之和,不同规模银行的主要风险来源渠道不同,资产冲击对银行系统的影响要远大于单一银行冲击对银行系统的影响。风险敞口和行业资产规模是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且净资产能够显著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同时,增加银行资产集中度并不会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要同时考虑风险敞口、杠杆倍数等因素的共同影响。此外,相比市场流动性,资产缓冲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更大,并且存在一个阈值,当大于这个阈值时,系统性金融风险会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金融风险 多层网络 债务排序模型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风险:金融系统与实体经济间反馈效应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守伟 王虎 刘晓星 《管理科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5-42,共18页
金融系统与实体经济间高度的关联性,使得系统性风险在金融系统与实体经济间具有反馈效应.本研究提出了度量系统性风险反馈效应方法,并利用中国2013年~2017年银行与实体企业相关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忽视实体经济的作用,将会造成... 金融系统与实体经济间高度的关联性,使得系统性风险在金融系统与实体经济间具有反馈效应.本研究提出了度量系统性风险反馈效应方法,并利用中国2013年~2017年银行与实体企业相关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忽视实体经济的作用,将会造成低估银行系统性风险,实体经济不同行业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性;银行系统对实体经济系统性风险具有显著影响,而且不同类型银行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性;银行系统对整个经济系统的系统性风险贡献程度随着时间在变化,不一定就比实体经济的高.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揭示了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风险 反馈效应 影响因素 DebtRank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业银行多层网络结构对系统性风险影响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李守伟 解一苇 +1 位作者 杨坤 龚晨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4期77-84,147,共9页
基于16家上市银行相关数据,实证研究了我国银行业多层网络结构对系统性风险溢出的影响。首先,利用时变Copula-CoVaR模型测度各银行的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其次,基于银行股票收益率间三种相关性,构建了银行多层网络模型;然后,选取多层网... 基于16家上市银行相关数据,实证研究了我国银行业多层网络结构对系统性风险溢出的影响。首先,利用时变Copula-CoVaR模型测度各银行的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其次,基于银行股票收益率间三种相关性,构建了银行多层网络模型;然后,选取多层网络结构中心性指标,建立了面板回归模型分析多层网络结构对银行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的影响。研究表明:在银行多层网络中,度中心性对系统性风险溢出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中介中心性则对系统性风险溢出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网络 系统性风险 时变Copula-CoVaR模型 网络中心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债务排序的金融机构系统重要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守伟 王虎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6期62-71,146,共10页
基于我国2015—2017年金融机构同业拆借数据,采用债务排序方法实证分析了我国金融机构的系统重要性。研究发现:(1)资产规模越大的金融机构的系统重要性就越大的结论并不总是成立的,关联程度高的金融机构的系统重要性程度不一定就比关联... 基于我国2015—2017年金融机构同业拆借数据,采用债务排序方法实证分析了我国金融机构的系统重要性。研究发现:(1)资产规模越大的金融机构的系统重要性就越大的结论并不总是成立的,关联程度高的金融机构的系统重要性程度不一定就比关联程度小的金融机构的系统重要性程度高;(2)金融机构系统重要性程度与其资产规模和关联性程度间均存在指数型函数关系,系统重要性程度高的金融机构往往具有资产规模大和关联程度高的特点;(3)整体而言,我国金融机构系统重要性类型主要为股份制商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但不能忽视保险机构的影响;(4)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随着时间而存在一定的变化,但整体而言是稳定的。研究认为,不能简单依据金融机构资产规模和关联程度识别其系统重要性程度,应建立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动态监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机构 债务排序 系统重要性 资产规模 网络中心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频波动率模型与R-vine copula的行业资产组合风险测度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于文华 杨坤 魏宇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2-138,共7页
相较于低频波动率模型,高频波动率模型在单资产的波动和风险预测中均取得了更好效果,因此如何将高频波动率模型引入组合风险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沪深300指数中的6种行业高频数据为例,运用滚动时间窗技术建立9类已实现... 相较于低频波动率模型,高频波动率模型在单资产的波动和风险预测中均取得了更好效果,因此如何将高频波动率模型引入组合风险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沪深300指数中的6种行业高频数据为例,运用滚动时间窗技术建立9类已实现波动率异质自回归(HAR-RV-type)模型刻画行业指数波动,同时使用R-vine copula模型描述行业资产间相依结构,进一步结合均值-CVaR模型优化行业资产组合投资比例,构建组合风险的预期损失模型,并通过返回测试比较不同风险模型的精度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将HAR族高频波动率模型引入组合风险分析框架,能够有效预测行业资产组合风险状况;高频波动率预测的准确性将进而影响组合风险测度效果,跳跃、符号跳跃变差以及符号正向、负向跳跃变差均有助于提高行业组合风险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业组合 预期损失 R-vine 已实现波动 HAR族模型 返回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ine copula的股市风格资产组合风险预警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杨坤 于文华 马静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51-59,共9页
近年来,风格投资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投资模式。在此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对风格资产组合风险进行刻画与预警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选取股市风格资产构建投资组合,分别基于传统分布假设与EVT极值理论构建边缘分布;运用三类vine copul... 近年来,风格投资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投资模式。在此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对风格资产组合风险进行刻画与预警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选取股市风格资产构建投资组合,分别基于传统分布假设与EVT极值理论构建边缘分布;运用三类vine copula模型(C-vine、D-vine、R-vine)刻画风格资产间的相依关系;进一步运用滚动时间窗的蒙特卡罗模拟方法进行组合风险的动态测度,并通过返回测试比较不同风险模型的测度效果;最后基于在险价值(VaR)的预测结果对组合风险预警系统进行构建。研究结果表明:R-vine模型能够相对灵活地刻画风格资产间的相依结构,并取得更高的组合风险测度精度;相较于传统资产分布假设,引入EVT极值理论的风险模型能够更为有效地预测风格资产组合风险状况;基于在险价值所构建出的风险预警系统能够较好地对组合风险进行分级预警,从而为投资者与市场监管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预警 风格投资 VINE COPULA 在险价值 极值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外直接投资如何应对地缘政治风险 被引量:4
7
作者 杨文珂 辛冲冲 +1 位作者 何建敏 杨坤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3-135,共13页
地缘政治事件已成为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重要影响因素,因其复杂多变、形式多样的特征,预期地缘政治风险成为OFDI的直接影响因素。本文以2001年至2017年间受重大地缘政治影响的12个新兴经济体为研究对象,基于适应性预期模型将预期地缘... 地缘政治事件已成为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重要影响因素,因其复杂多变、形式多样的特征,预期地缘政治风险成为OFDI的直接影响因素。本文以2001年至2017年间受重大地缘政治影响的12个新兴经济体为研究对象,基于适应性预期模型将预期地缘政治风险与OFDI纳入同一研究框架,分析预期地缘政治风险与OFDI间的内在联系和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各新兴经济体的预期地缘政治风险频繁波动,呈周期性特征并具有区域异质性,能较好反映地缘政治事件对投资者预期的显著影响;预期地缘政治风险大小对新兴经济体OFDI的影响存在阈值,较低的地缘政治风险对OFDI的影响并不显著,但是较高的地缘政治风险对OFDI存在明显的抑制作用;在地缘政治风险较低时期,新兴经济体积极将高质量外资"引进来",有利于内资企业"走出去",两者相互促进;新兴经济体人口规模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考虑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期地缘政治风险 对外直接投资 外商直接投资(FDI) 全面FGLS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染病流行对我国商品期货市场收益和波动的冲击效应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尚悦 杨坤 陈晓丹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5期101-110,共10页
始于2019年底的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对全球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探讨传染病流行(特别是此次新冠疫情)对我国商品期货市场的定性和定量冲击效应,对于相关政策制定者和各类商品生产和需求企业来说无疑具有重要的理... 始于2019年底的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对全球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探讨传染病流行(特别是此次新冠疫情)对我国商品期货市场的定性和定量冲击效应,对于相关政策制定者和各类商品生产和需求企业来说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运用非参数分位数因果关系检验,探讨了基于百度搜索指数的传染病流行关注度对我国商品期货总体和各主要分类市场的收益及波动的定性冲击作用。进一步,采用交叉分位数相关性方法,定量测度了不同传染病流行态势和期货市场状态下的上述定量冲击结果。实证表明,传染病流行对我国商品期货市场总体以及工业金属和纺织品期货市场具有显著的因果传导关系,且传染病流行态势对我国商品期货市场的收益和波动冲击具有明显的非对称复杂特征,且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之后该作用显著上升。同时,由于已有政策制度的优越性,如完善的农产品收储投放以及动态成品油调价机制等,使得我国农产品和能源期货市场受到传染病流行的冲击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流行 新冠肺炎疫情 商品期货 分位数因果 交叉分位数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企业行为偏好的企业间信用担保网络与风险传染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王磊 李守伟 +1 位作者 陈庭强 何建敏 《中国管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0-93,共14页
本文从行为金融学视角,结合复杂网络理论和信用担保关系选择机制构建了内生性企业间信用担保网络以及企业间信用担保网络风险传染模型,仿真分析了企业间信用担保网络结构及其风险传染演化特征。研究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随着时间演化,... 本文从行为金融学视角,结合复杂网络理论和信用担保关系选择机制构建了内生性企业间信用担保网络以及企业间信用担保网络风险传染模型,仿真分析了企业间信用担保网络结构及其风险传染演化特征。研究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随着时间演化,企业间信用担保网络结构呈现"弱去中心化"特征,而且企业间信用担保网络的复杂性与稳定性增强;(2)企业资信水平不仅能够提高"担保圈"风险冲击概率,而且可以降低信用担保系统的不稳定性。随着企业影响力和企业风险认知水平增大,有助于增强冲击后企业信用担保系统的稳定性。企业风险偏好较小时,保证了"担保圈"内有效的流动性供给,但当企业风险偏好不断增强时,加剧了信用担保需求方的经营困境。(3)企业风险偏好对企业影响力、企业资信水平、企业风险认知水平发挥"强化效应"。企业资信水平与企业影响力具有"互为强化效应"。企业风险认知水平的"风险制约能力"强于企业资信水平的"风险强化能力"。企业风险认知水平与企业影响力对违约企业数量的影响发挥互为逆向效应且两者强度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行为偏好 企业间信用担保 信用担保网络 风险传染
原文传递
跨银行与企业部门的系统性风险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守伟 王磊 +1 位作者 刘晓星 张杰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492-2504,共13页
从风险反馈视角,研究跨银行与企业部门的系统性风险贡献度与传染效应.基于债务排序方法构建了银企系统性风险测度模型,并基于2018年中国银企间借贷数据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银行节点在银行层的债务等级小于在企业层的债务等级,而企业... 从风险反馈视角,研究跨银行与企业部门的系统性风险贡献度与传染效应.基于债务排序方法构建了银企系统性风险测度模型,并基于2018年中国银企间借贷数据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银行节点在银行层的债务等级小于在企业层的债务等级,而企业节点在企业层的债务等级小于在银行层的债务等级;银企信贷系统中存在少数系统重要性银行和企业,其系统性风险贡献度高;随着银行或企业的信贷规模增大,所对应的总债务等级越高,而且总债务等级与信贷规模呈现非线性特征;随着信贷宽松程度变大,银行与企业的系统性风险贡献度呈现下降特征;在不同信贷宽松政策下,由企业所引发的总信贷损失始终大于银行,而且造成的银企信贷系统崩溃的阈值始终小于银行;信贷政策宽松程度对维持银企信贷系统的稳定性具有积极影响,特别对银行的作用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风险 传染效应 债务等级
原文传递
多层网络视角下金融机构关联性的演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李守伟 文世航 +2 位作者 王磊 何建敏 龚晨 《中国管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5-43,共9页
基于股票收益率间Pearson相关性、Kendall秩相关性以及Tail相关性,构建了金融机构多层网络模型,其中三种相关性分别对应多层网络中Pearson层、Kendall层和Tail层。根据2010年10月至2018年3月期间我国上市金融机构的数据,实证分析了金融... 基于股票收益率间Pearson相关性、Kendall秩相关性以及Tail相关性,构建了金融机构多层网络模型,其中三种相关性分别对应多层网络中Pearson层、Kendall层和Tail层。根据2010年10月至2018年3月期间我国上市金融机构的数据,实证分析了金融机构多层网络结构演化特征。实证分析结果表明:Kendall层和Tail层中的平均权重均高于Pearson层的平均权重,Pearson层和Kendall层中的平均权重变化趋势比较相似,但前者波动幅度明显大于后者;Pearson层与Kendall层的边独特性变化趋势非常相似,而Tail层的与它们有较大的差别;任意两层的度相关性均为正相关,但随时间波动均较为剧烈;Pearson层与Kendall层的相似性整体上较高,Tail层与Pearson层和Kendall层的相似性整体上均较低;多层网络中平均权重、边独特性、度相关性和相似性等结构指标变化趋势与股票市场行情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网络 金融机构 关联性 网络结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