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系统评价清道夫受体B1基因(SCARB1)变异与心血管疾病(CVD)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NKI、WanFang Data和VIP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从建库截至2017年12月31日。由两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目的系统评价清道夫受体B1基因(SCARB1)变异与心血管疾病(CVD)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NKI、WanFang Data和VIP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从建库截至2017年12月31日。由两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个研究,报告了SCARB1基因rs5888 C/T多态性、rs4238001 G/A多态性和rs10846744G/C多态性与心血管疾病易感性的相关性。Meta分析结果显示,rs10846744 G/C多态性与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相关[G vs. C:OR=1.30,95%CI(1.11,1.52),P=0.001],但rs5888 C/T多态性[C vs. T:OR=0.97,95%CI(0.86,1.09),P=0.627]和rs4238001 G/A多态性[G vs. A:OR=0.87,95%CI(0.64,1.17),P=0.344]与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不相关。亚组分析结果显示:rs5888 C/T多态性与非亚洲人群CVD的发病风险相关[C vs. T:OR=0.82,95%CI(0.68,0.99),P=0.040]。结论 SCARB1 rs10846744 G/C多态性与CVD发病风险相关。但受纳入研究的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尚待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展开更多
目的仅根据冠状动脉斑块形态难以有效识别具有破裂倾向并导致临床重大不良事件的易损斑块。斑块生物力学与斑块破裂密切相关。如何利用这些力学信息对斑块破裂程度进行评估仍是一项重大挑战。方法获取了40名冠心病患者的冠脉斑块在体光...目的仅根据冠状动脉斑块形态难以有效识别具有破裂倾向并导致临床重大不良事件的易损斑块。斑块生物力学与斑块破裂密切相关。如何利用这些力学信息对斑块破裂程度进行评估仍是一项重大挑战。方法获取了40名冠心病患者的冠脉斑块在体光学相干断层影像,并根据其斑块形态特征将斑块分为3组:20个稳定斑块、10个易损斑块和10个破裂斑块。对每个斑块进行有限元力学仿真,并提取斑块纤维帽和肩部区域的斑块应力峰值进行后续分析。基于斑块应力峰值提出斑块破裂风险的力学评估方案,从生物力学角度对3组斑块进行分组,并与形态学分组结果进行对比,计算两种分组的一致性。结果破裂和易损斑块的斑块应力峰值显著高于稳定斑块(P<0.0001和P=0.0007),而破裂和易损斑块之间没有发现显著差异(P=0.8538)。以150 k Pa和230 k Pa为斑块应力阈值建立了力学评估方案从而对斑块进行分组,对稳定斑块、易损斑块、破裂斑块的分组结果与形态学分组结果重合率分别为17/20、5/10和7/10。结论该斑块力学评估方案与形态学分组的高度一致性证明了其能有效评估冠脉斑块破裂风险的能力。特别对于稳定斑块,两种分组结果的高度一致表明结合斑块力学和形态可以可靠地识别仅具有稳定斑块的患者,以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干预。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系统评价清道夫受体B1基因(SCARB1)变异与心血管疾病(CVD)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NKI、WanFang Data和VIP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从建库截至2017年12月31日。由两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个研究,报告了SCARB1基因rs5888 C/T多态性、rs4238001 G/A多态性和rs10846744G/C多态性与心血管疾病易感性的相关性。Meta分析结果显示,rs10846744 G/C多态性与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相关[G vs. C:OR=1.30,95%CI(1.11,1.52),P=0.001],但rs5888 C/T多态性[C vs. T:OR=0.97,95%CI(0.86,1.09),P=0.627]和rs4238001 G/A多态性[G vs. A:OR=0.87,95%CI(0.64,1.17),P=0.344]与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不相关。亚组分析结果显示:rs5888 C/T多态性与非亚洲人群CVD的发病风险相关[C vs. T:OR=0.82,95%CI(0.68,0.99),P=0.040]。结论 SCARB1 rs10846744 G/C多态性与CVD发病风险相关。但受纳入研究的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尚待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文摘目的仅根据冠状动脉斑块形态难以有效识别具有破裂倾向并导致临床重大不良事件的易损斑块。斑块生物力学与斑块破裂密切相关。如何利用这些力学信息对斑块破裂程度进行评估仍是一项重大挑战。方法获取了40名冠心病患者的冠脉斑块在体光学相干断层影像,并根据其斑块形态特征将斑块分为3组:20个稳定斑块、10个易损斑块和10个破裂斑块。对每个斑块进行有限元力学仿真,并提取斑块纤维帽和肩部区域的斑块应力峰值进行后续分析。基于斑块应力峰值提出斑块破裂风险的力学评估方案,从生物力学角度对3组斑块进行分组,并与形态学分组结果进行对比,计算两种分组的一致性。结果破裂和易损斑块的斑块应力峰值显著高于稳定斑块(P<0.0001和P=0.0007),而破裂和易损斑块之间没有发现显著差异(P=0.8538)。以150 k Pa和230 k Pa为斑块应力阈值建立了力学评估方案从而对斑块进行分组,对稳定斑块、易损斑块、破裂斑块的分组结果与形态学分组结果重合率分别为17/20、5/10和7/10。结论该斑块力学评估方案与形态学分组的高度一致性证明了其能有效评估冠脉斑块破裂风险的能力。特别对于稳定斑块,两种分组结果的高度一致表明结合斑块力学和形态可以可靠地识别仅具有稳定斑块的患者,以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