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OLD T2~成像评估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TACE治疗前、后肝脏血氧含量的变化特点 被引量:11
1
作者 戴峰 张秀明 +2 位作者 吴旻 秦智 张健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39-942,共4页
目的探讨BOLD-fMRI评价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接受TACE治疗前、后的血氧变化特点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0例HCC患者(HCC组)和1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BOLD-fMRI扫描,对HCC组患者于TA-CE术后2~3周内再次行BOLD-fMRI扫描。结果 ... 目的探讨BOLD-fMRI评价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接受TACE治疗前、后的血氧变化特点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0例HCC患者(HCC组)和1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BOLD-fMRI扫描,对HCC组患者于TA-CE术后2~3周内再次行BOLD-fMRI扫描。结果 HCC组和对照组肝实质T2*值分别为(13.90±2.94)ms和(17.94±5.93)m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CC组TACE治疗前、后富血供HCC组织T2*值分别为(31.91±2.07)ms和(7.69±0.75)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ACE治疗前、后肿瘤周围肝脏组织T2*值分别为(19.94±3.05)ms和(24.21±1.98)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BOLD-fMRI能有效评测HCC患者TACE治疗前、后非瘤肝脏组织和肿瘤组织内血氧含量的变化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肝肿瘤 化学栓塞 治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灌注成像分析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脑血管储备损害 被引量:9
2
作者 戴峰 张秀明 +1 位作者 卢万俊 高歌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9-63,共5页
目的应用5%CO2作为血管扩张介质,通过CT灌注成像(CTP)分析基础态和激发态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及脑血管储备(CVR)功能变化特点。方法对34例患者行基础态CTP和CTA联合检查,对其中10例CTA示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重... 目的应用5%CO2作为血管扩张介质,通过CT灌注成像(CTP)分析基础态和激发态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及脑血管储备(CVR)功能变化特点。方法对34例患者行基础态CTP和CTA联合检查,对其中10例CTA示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行5%CO2混合气体吸入激发态CTP检查。结果 10例单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5%CO2激发后,患侧和健侧CVR受损,激发前、后脑血流量(CBF)增幅百分比为-20.25%~26.19%和-13.00%~38.00%,激发前、后脑血容量(CBV)无明显差异(P〉0.05),而达峰时间(TTP)明显延迟(P〈0.05)。结论 5%CO2可作为良好的血管扩张介质用于临床CVR功能研究。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激发后CVR功能受损,反应性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灌注成像 血流动力学 脑缺血 脑血管储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灌注成像血管表面通透性评价急性脑梗死 被引量:6
3
作者 戴峰 高歌军 卢万俊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56-459,共4页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中血管表面通透性(PS)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方法对30例急性和亚急性脑梗死患者行脑CT灌注成像(CTP)联合CT血管成像(CTA),比较患侧与健侧脑血流动力学参数[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达峰时间(TTP)、PS]的差异...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中血管表面通透性(PS)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方法对30例急性和亚急性脑梗死患者行脑CT灌注成像(CTP)联合CT血管成像(CTA),比较患侧与健侧脑血流动力学参数[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达峰时间(TTP)、PS]的差异,分析梗死侧血管通透性增高表现。结果急性脑梗死灶核心区与健侧正常脑组织脑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梗死周围脑组织与健侧脑组织CBF和CB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TTP和PS呈延迟和增高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例患者治疗后在行常规CTP后延迟30 min平扫,可见梗死区域内高密度对比剂外渗改变,其PS值高达(9.20±1.43)ml/100(ml.min)。结论CT血管PS血流动力学指标可用于脑梗死继发出血或脑出血转化的监测,指导临床溶栓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灌注成像 表面通透性 脑梗死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激发试验评估脑血管储备功能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戴峰 张秀明 +2 位作者 杨涛 王静雅 高歌军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249-1252,共4页
目的:应用5%CO2作为血管扩张介质,通过CT灌注成像(CTPI)及CT血管成像(CTA)分析基础状态和激发状态下正常受试者脑血流动力学及脑血管储备功能变化特点和临床意义。方法:对30名排除肺部和心脏疾病的正常受试者行基础态CTPI和CTA检查,吸入... 目的:应用5%CO2作为血管扩张介质,通过CT灌注成像(CTPI)及CT血管成像(CTA)分析基础状态和激发状态下正常受试者脑血流动力学及脑血管储备功能变化特点和临床意义。方法:对30名排除肺部和心脏疾病的正常受试者行基础态CTPI和CTA检查,吸入5%CO2和95%O2混合气体2min后行CTPI检查。结果:CO2激发试验后呼气末CO2分压、平均动脉压和脉搏的平均值分别为(42.33±5.06)mmHg、(100.96±18.27)mmHg和(78.37±14.68)次/分。脑皮层兴趣区激发前后脑血流量(CBF)和脑血容量(CB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发前后达峰时间(TTP)无显著性差异。结论:5%CO2可作为良好的血管扩张介质用于临床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及脑血管储备功能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灌注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脑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滋病合并隐球菌病患者的肺部影像学特征 被引量:9
5
作者 胡志亮 池云 +5 位作者 魏洪霞 杨永峰 成骢 程健 王华利 许传军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237-240,共4页
国内非艾滋病人群肺隐球菌病已有较好描述[1-2],然而艾滋病人群中肺隐球菌的临床及影像特征的相关描述却较为欠缺.国外早期研究认为艾滋病人群合并肺隐球菌病时预后极差,呼吸道症状较重,常出现急性呼吸衰竭,肺部影像多表现为双肺弥漫性... 国内非艾滋病人群肺隐球菌病已有较好描述[1-2],然而艾滋病人群中肺隐球菌的临床及影像特征的相关描述却较为欠缺.国外早期研究认为艾滋病人群合并肺隐球菌病时预后极差,呼吸道症状较重,常出现急性呼吸衰竭,肺部影像多表现为双肺弥漫性浸润影,而空洞性结节、局部肺炎等并不常见[3-4].此后,国外仅有个案对艾滋病相关肺隐球菌病进行描述.本文回顾性分析我科近期收治的艾滋病合并隐球菌病,且胸部影像证实存在肺部受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艾滋病合并肺隐球菌患者的胸部影像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隐球菌病 肺外病变 影像学特征
原文传递
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及超声造影表现 被引量:5
6
作者 宋红参 丁怀银 +1 位作者 沈娟 刘杜先 《江苏医药》 CAS 2016年第11期1278-1280,共3页
目的分析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PICC)的CT、超声造影特点及其相关的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PICC患者的CT、超声造影及病理资料。结果 CT表现为低密度病灶6例,高低混杂密度病灶2例,稍高密度病灶1例。二维超声表... 目的分析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PICC)的CT、超声造影特点及其相关的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PICC患者的CT、超声造影及病理资料。结果 CT表现为低密度病灶6例,高低混杂密度病灶2例,稍高密度病灶1例。二维超声表现为低回声病灶7例,混杂回声病灶2例。CT增强及超声造影均示病灶无强化1例。病理提示为低分化腺癌,肿瘤明显囊性扩张,显著出血、坏死,肿瘤与正常肝组织间见成活肿瘤细胞。8例在CT增强及超声造影均呈环形强化,其中CT增强上有7例可见延时强化,在超声造影中延时期均未见明显强化。结论 PICC的常规超声及增强CT扫描均有一定特征性图像表现,两者相结合,对提高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胆管细胞癌 CT 超声造影
原文传递
无胆管扩张的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超声造影及病理基础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宋红参 丁怀银 +1 位作者 沈娟 刘杜先 《江苏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2882-2883,共2页
目的从病理学角度探讨肝内无胆管扩张的胆管细胞癌(PICC)的超声造影特征,提高该病超声诊断准确率。方法对12例PICC患者进行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记录病灶常规超声表现及肿块造影各时相灌注特点,与其病理的相关性。结果常规超声示病... 目的从病理学角度探讨肝内无胆管扩张的胆管细胞癌(PICC)的超声造影特征,提高该病超声诊断准确率。方法对12例PICC患者进行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记录病灶常规超声表现及肿块造影各时相灌注特点,与其病理的相关性。结果常规超声示病灶呈低回声8例,混杂回声4例。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表现少血供型10例,富血供型2例。超声造影显示:动脉相表现为病灶呈不均匀增强,呈现周边厚环状、薄环状、内部稀拉羽毛状高增强为特征;门脉相为造影剂快速退出;延迟相为病灶呈低增强的灌注特点,但强弱分布不均匀,部分不增强。结论 PICC超声造影的灌注模式有一定的特征性,都基于该病的病理基础所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细胞癌 超声造影
原文传递
类似结核的HIV相关隐球菌肺病三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胡志亮 许传军 +3 位作者 杨永峰 池云 成骢 魏洪霞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35-37,共3页
国内关于非HIV感染隐球菌肺炎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已有较多描述,该类人群隐球菌感染常累及肺下叶,影像学特征多表现为结节或团块状阴影,然而全身播散导致隐球菌性脑膜炎并不常见[1-3].相比之下,HIV相关隐球菌肺病容易播散,导致隐球菌性... 国内关于非HIV感染隐球菌肺炎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已有较多描述,该类人群隐球菌感染常累及肺下叶,影像学特征多表现为结节或团块状阴影,然而全身播散导致隐球菌性脑膜炎并不常见[1-3].相比之下,HIV相关隐球菌肺病容易播散,导致隐球菌性脑膜炎,肺部影像学主要表现为弥漫性间质浸润影,严重时可致急性呼吸衰竭[4-6].肺部影像学表现类似结核的HIV相关播散性隐球菌病在国内鲜见报道.本文报道3例类似播散性结核的HIV隐球菌肺病,重点关注肺部影像学特征,加强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脑膜炎 隐球菌性 隐球菌肺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