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业资本与知识资本的合作——对东南大学无锡应用科学和工程研究院产学研模式的分析 被引量:17
1
作者 肖渡 沈群红 《科研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39-46,共8页
本文应用知识资本理论对东南大学与无锡小天鹅集团的产学研合作方式进行了讨论,认为高校和企业合作经营工程研究院是目前环境下产业资本和知识资本相结合。
关键词 产业资本 知识资本 产学研模式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网络发展阶段与实现路径研究 被引量:25
2
作者 余雷 胡汉辉 吉敏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58-62,共5页
产业集群的本质是网络,其竞争力是通过网络竞争力来表现的,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必须认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网络的发展规律。与传统内生型产业集群网络发展经历经济网络、社会网络、创新网络3个发展阶... 产业集群的本质是网络,其竞争力是通过网络竞争力来表现的,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必须认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网络的发展规律。与传统内生型产业集群网络发展经历经济网络、社会网络、创新网络3个发展阶段不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在新的集聚环境下,实现了经济网络、社会网络与创新网络的融合,形成以创新网络为核心的综合网络,在核心技术的驱动下,向高端自主价值链网阶段、资源利用网阶段发展。最后,提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网络发展阶段的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网络 发展阶段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危机时代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基于核心技术联盟知识创造过程的视角 被引量:19
3
作者 黄幸婷 杨煜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36-40,80,共6页
核心技术联盟是后危机时代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有效组织形式。本文研究核心技术联盟内成员企业是如何进行知识创造的。在探讨企业内部和联盟内部知识创造过程差异的基础上,提出核心技术联盟内知识创造的过程理论模型。研究发现,核心技... 核心技术联盟是后危机时代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有效组织形式。本文研究核心技术联盟内成员企业是如何进行知识创造的。在探讨企业内部和联盟内部知识创造过程差异的基础上,提出核心技术联盟内知识创造的过程理论模型。研究发现,核心技术联盟的知识创造在共同化阶段之前需经历准备阶段,即联盟企业构建信任的阶段。这也是在联盟层面应用组织知识创新(SECI模型)具备的前提条件。案例分析同样表明,核心技术联盟的知识创造模型只适用于相互信任的非核心企业。作为联盟活动的引领者,核心企业并不具体参与到知识创造活动中,其作用主要体现在合作研发平台的创建,以及知识创造之后促进研发合作成果的产业化。通过调研访谈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的生物医药科技园,详细刻画出核心技术联盟内知识创造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技术联盟 SECI模型 知识创造 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渠道、集群供应链知识网络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研究——来自常州产业集群的实证 被引量:16
4
作者 吉敏 胡汉辉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73-79,共7页
企业基于社会和经济关系建立的正式与非正式学习渠道,对集群供应链知识网络及企业创新绩效产生影响。以常州市8个产业集群的257家企业为调研对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集群学习渠道对集群供应链知识网络和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 企业基于社会和经济关系建立的正式与非正式学习渠道,对集群供应链知识网络及企业创新绩效产生影响。以常州市8个产业集群的257家企业为调研对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集群学习渠道对集群供应链知识网络和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基于经济关系建立的正式技术学习渠道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呈正相关,基于社会关系建立的非正式技术学习渠道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也呈正相关;2集群供应链知识网络特征的4个维度均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呈正相关;3集群供应链知识网络特征的4个维度在学习渠道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因此,在集群背景下,企业应通过经济和社会关系建立正式或非正式学习渠道,形成多维供应链知识网络,并借助技术学习和集群供应链知识网络的双向作用提升创新绩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渠道 集群供应链知识网络 创新绩效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型产业的渗透与融合问题研究——以上海市三网融合为例 被引量:14
5
作者 顾成彦 胡汉辉 《产业经济研究》 CSSCI 2008年第3期13-19,共7页
本文以上海市三网融合为背景,建立了电信运营商与有线运营商之间的捆绑销售竞争模型,分析了网络运营商之间的交叉渗透与相互融合问题。结果表明:同时捆绑了三项业务的电信运营商可以通过设定较低的价格形成对仅捆绑了两项业务的有线运... 本文以上海市三网融合为背景,建立了电信运营商与有线运营商之间的捆绑销售竞争模型,分析了网络运营商之间的交叉渗透与相互融合问题。结果表明:同时捆绑了三项业务的电信运营商可以通过设定较低的价格形成对仅捆绑了两项业务的有线运营商的有效的市场关闭,提高产品差异化水平是有线运营商提升价格和利润水平的有效手段。捆绑业务间的范围经济性将为渗透与融合中的网络运营商带来显著的效率增进效用,它进一步要求网络商业模式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融合 捆绑销售 市场关闭 产品差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日本产业集群政策的研究及启示 被引量:7
6
作者 王旭辉 胡汉辉 沈群红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0-73,共4页
政府在产业集群发展中的作用是学术界一个颇受争议的问题。日本作为一个实行产业政策的典型国家,2001年出台的《振兴区域经济的产业集群规划》,不同于以往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关注重点从区域均衡发展转向提升区域竞争力。从日本产业集... 政府在产业集群发展中的作用是学术界一个颇受争议的问题。日本作为一个实行产业政策的典型国家,2001年出台的《振兴区域经济的产业集群规划》,不同于以往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关注重点从区域均衡发展转向提升区域竞争力。从日本产业集群政策的演化历程入手,简要介绍了日本产业集群政策的内容,分析了政策实施的推进措施,阐述了这一政策所取得的初步成效以及对中国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产业集群政策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7—2002年中国经济社会结构的研究——基于社会核算矩阵更新的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万兴 范金 胡汉辉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5-21,共7页
本文首先编制了1997年和2002年中国细分社会核算矩阵(social accounting matrix,SAM),然后利用广义交叉熵法更新SAM系数。基于SAM及SAM更新研究了中国产业结构、收入分配结构和消费结构的水平及其变化。研究发现:第一,总体而言,各产业... 本文首先编制了1997年和2002年中国细分社会核算矩阵(social accounting matrix,SAM),然后利用广义交叉熵法更新SAM系数。基于SAM及SAM更新研究了中国产业结构、收入分配结构和消费结构的水平及其变化。研究发现:第一,总体而言,各产业的中间投入比例降低,增加值占总投入比例上升,但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其他产业中间投入的比例上升;第二,2002年中国农村居民的收入主要来自不熟练劳动力,资本收入在农村居民收入来源中的比例有所增加;第三,城镇中等偏上收入分组及以上居民所有六大类商品和服务的消费比例均得到提高,而其他低收入分组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则不能兼顾所有商品和服务的消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核算矩阵 广义交叉熵 结构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意愿、集群供应链网络关系强度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研究——基于常州产业集群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吉敏 胡汉辉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165-170,共6页
在回顾创新意愿、集群供应链网络关系强度和创新绩效理论,理清三者内在关系的基础上,构建关系研究的理论模型;通过257家企业调研数据的实证分析,研究创新意愿、集群供应链网络关系强度与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创新... 在回顾创新意愿、集群供应链网络关系强度和创新绩效理论,理清三者内在关系的基础上,构建关系研究的理论模型;通过257家企业调研数据的实证分析,研究创新意愿、集群供应链网络关系强度与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创新意愿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呈正相关系;(2)集群供应链网络关系强度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呈正想关系;(3)集群供应链网络关系强度在创新意愿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存在中介效应。因此,基于集群供应链网络背景,企业注重提升创新意愿的同时与集群供应链企业保持良好的网络关系,借助于创新意愿与网络关系的互动,提升创新绩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意愿 集群供应链网络 关系强度 企业创新绩效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一体化对制造业产业分工及空间格局的影响——基于杭州都市经济圈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于斌斌 金刚 《技术经济》 CSSCI 2013年第12期53-62,共10页
以杭州都市经济圈为例,通过测算一系列衡量产业结构差异、地区专业化水平、产业竞争绩效的指标,证实了区域一体化对制造业空间转移的影响程度。实证结果显示:"十一五"期间,杭州转移了劳动密集型产业并专业化于资本密集型、技... 以杭州都市经济圈为例,通过测算一系列衡量产业结构差异、地区专业化水平、产业竞争绩效的指标,证实了区域一体化对制造业空间转移的影响程度。实证结果显示:"十一五"期间,杭州转移了劳动密集型产业并专业化于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信息都市型的少数产业;绍兴和嘉兴进一步推进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专业化分工,并积极发展通用设备制造业等重工业,从而使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化和高级化;湖州积极通过承接产业转移使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更明显,从而使其制造业的市场份额在杭州都市圈中的比重逐年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一体化 产业分工 地区专业化 杭州都市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数字电视产业盈利模式创新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顾成彦 胡汉辉 《现代管理科学》 CSSCI 2008年第3期9-10,共2页
文章从传统的广告电视的主要弊端出发,运用双边市场框架分析了我国数字电视产业的盈利模式创新问题,提出了深化体制改革明晰市场经营主体、基于双边市场特征创新定价模式、纵向整合以获取内容产品控制权、横向兼并以实现产业规模化发展... 文章从传统的广告电视的主要弊端出发,运用双边市场框架分析了我国数字电视产业的盈利模式创新问题,提出了深化体制改革明晰市场经营主体、基于双边市场特征创新定价模式、纵向整合以获取内容产品控制权、横向兼并以实现产业规模化发展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电视 盈利模式 创新 双边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知识累积路径--基于江苏省三个典型产业集群案例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旭辉 吉敏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30-33,51,共5页
本文从产业集群知识类型划分入手,通过案例分析研究集群创新网络中知识累积路径,试图从知识累积的角度解释产业集群升级、转型与衰亡的原因。
关键词 集群创新网络 知识累积 案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型大学人才队伍现状分析及优化策略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黎藜 胡汉辉 《科技与经济》 CSSCI 2011年第4期73-77,共5页
分析研究型大学人才队伍的现状有利于推动研究型大学人才队伍的建设。通过对国内"985工程"一期29所教育部直属高校人才队伍发展现状的统计及相互比较,并与国外知名研究型大学进行对比,分析我国研究型大学在学历结构、学缘结... 分析研究型大学人才队伍的现状有利于推动研究型大学人才队伍的建设。通过对国内"985工程"一期29所教育部直属高校人才队伍发展现状的统计及相互比较,并与国外知名研究型大学进行对比,分析我国研究型大学在学历结构、学缘结构、职称结构及高层次人才结构4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人才队伍 现状分析 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工理论的产业金融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严效民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16-120,共5页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是我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本文以产业金融为研究对象,意在为产业金融提供基于分工理论框架的理论基础,提出分工差异与产品公度的矛盾,是货币产生的原因;产业创新从潜在信息物化为现实生产系统所需要...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是我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本文以产业金融为研究对象,意在为产业金融提供基于分工理论框架的理论基础,提出分工差异与产品公度的矛盾,是货币产生的原因;产业创新从潜在信息物化为现实生产系统所需要素的规模与社会要素分布不均衡的矛盾,是产业融资产生的原因;产业分工后产生的产业分立和产业间非标准依赖,是产业金融产生的现实基础。并提出产业金融的功能在于促使产业创新、推动产业创新转化为生产系统和维持产业生产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工 知识 融资 产业金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集群各学派的特点与最新研究动态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旭辉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43-46,53,共5页
基于已有的研究,本文归纳了产业集群研究的五个学派,即新经济地理学派、新制度经济学派、新竞争经济学派、新经济社会学派和区域创新学派,详细论述了各学派的学科基础、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研究方法,以及贡献和不足等,介绍了各学派在... 基于已有的研究,本文归纳了产业集群研究的五个学派,即新经济地理学派、新制度经济学派、新竞争经济学派、新经济社会学派和区域创新学派,详细论述了各学派的学科基础、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研究方法,以及贡献和不足等,介绍了各学派在产业集群研究方面的最新动态,分析了各学派互补和融合的发展趋势,指出产业集群中的知识问题已成为集群研究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学派 特点 最新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知识产权市场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关系的实证研究
15
作者 丁涛 胡汉辉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0-64,共5页
选用评价我国知识产权市场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指标,通过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回归分析等手段,研究了1992-2013年我国知识产权市场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我国从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现在,... 选用评价我国知识产权市场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指标,通过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回归分析等手段,研究了1992-2013年我国知识产权市场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我国从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现在,产业结构调整是知识产权市场发展的格兰杰原因,但知识产权市场发展还不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因。为适应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应该实施市场导向的知识产权创新机制,推动知识产权市场主体多元化建设,大力提高知识产权中介服务质量和种类,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市场交易法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市场 产业结构 格兰杰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集群知识系统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贤梅 《技术与市场》 2008年第9期36-37,共2页
20世纪90年代理论界掀起了知识经济与管理研究的热潮,企业的知识活动机理和过程得到了深入探讨,为企业群体知识活动的分析提供了微观的理论基础。虽然,现有对产业集群知识活动研究的文献己有不少,但从系统整体论角度研究产业集群知识活... 20世纪90年代理论界掀起了知识经济与管理研究的热潮,企业的知识活动机理和过程得到了深入探讨,为企业群体知识活动的分析提供了微观的理论基础。虽然,现有对产业集群知识活动研究的文献己有不少,但从系统整体论角度研究产业集群知识活动体系的文献却廖若星辰,本文将对产业集群知识系统特性做相关探索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群 知识系统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产业中的转换成本研究综述
17
作者 吕魁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2年第12期56-59,共4页
网络产业的融合化发展打破了传统的产业边界,但转换成本却影响公司跨产业经营,阻碍了网络融合的进展。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学者在网络产业转换成本方面的研究进行分类综述,重点介绍了基于双双寡头模型的多期博弈,旨在介绍相关理论方法及重... 网络产业的融合化发展打破了传统的产业边界,但转换成本却影响公司跨产业经营,阻碍了网络融合的进展。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学者在网络产业转换成本方面的研究进行分类综述,重点介绍了基于双双寡头模型的多期博弈,旨在介绍相关理论方法及重要研究成果。通过分析转换成本与市场进入的关系,本文指出了转换成本通过对用户产生锁定效用而增强在位企业的垄断力量,阻碍大规模的市场进入;转换成本助长寡头间的默契合谋,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现象,进而产生肥猫效应,导致新进入企业产生低效率进入;最后分析了对忠实用户采取隐瞒信息情况下转换成本所产生的竞争效果。研究结论拓宽了相关研究思路,并对于网络产业进一步融合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产业 转换成本 网络融合 网络运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集群风险与集群式转移问题——基于台资电子类加工贸易集群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林帅 胡汉辉 朱依曦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54-57,共4页
近年来,国内外经济大环境的巨大变化引发了国内沿海地区台资电子类加工贸易集群的集群式转移。从集群风险的视角,探讨产业集群的集群式转移机理,即任一集群都面临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集群风险,当其中某一风险急剧增加时,风险合力将会导致... 近年来,国内外经济大环境的巨大变化引发了国内沿海地区台资电子类加工贸易集群的集群式转移。从集群风险的视角,探讨产业集群的集群式转移机理,即任一集群都面临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集群风险,当其中某一风险急剧增加时,风险合力将会导致集群衰亡。为规避衰亡,集群将选择降低其它类型的风险。这一行为的最终结果就是导致集群内相关联的上下游产业的整体转移。运用这一机理,解释了台资电子类加工贸易产业集群的集群式转移问题,并对我国其它类型产业集群的转移倾向作出初步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群风险 集群式转移 风险合力 转移倾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组织理论的最新成就──评拉丰与泰勒尔的《电信竞争》一书
19
作者 胡汉辉 《通信世界》 2001年第15期9-9,共1页
关键词 产业组织 拉丰 泰勒尔 《电信竞争》 电信改革 电信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创新与网络互动下的产业集群升级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吉敏 胡汉辉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57-60,共4页
集群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是产业集群升级的微观基础和根本动力,但集群升级不仅是单个企业升级的问题,还表现为通过组织(网络)升级优化所带动的集群整体创新能力提升。研究集群升级过程中,企业技术创新行为与网络演化路径,并在此基础... 集群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是产业集群升级的微观基础和根本动力,但集群升级不仅是单个企业升级的问题,还表现为通过组织(网络)升级优化所带动的集群整体创新能力提升。研究集群升级过程中,企业技术创新行为与网络演化路径,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基于技术创新与网络互动的集群升级过程和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创新网络 互动 产业集群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