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性退行性心脏瓣膜病80例临床分析
1
作者 丁国华 《陕西医学杂志》 CAS 1999年第5期268-269,共2页
分析80例老年性退行性心脏瓣膜病(SDHVD)病例,60岁以上者占92.5%,说明本病与衰老有关,主动脉瓣受累率最高(92.5%),瓣膜功能失调以主动脉返流最多见(61.25%)常合并冠心病(77.5%),高血压病(67.5%)。SDHVD是引起老年心衰、心绞痛、晕... 分析80例老年性退行性心脏瓣膜病(SDHVD)病例,60岁以上者占92.5%,说明本病与衰老有关,主动脉瓣受累率最高(92.5%),瓣膜功能失调以主动脉返流最多见(61.25%)常合并冠心病(77.5%),高血压病(67.5%)。SDHVD是引起老年心衰、心绞痛、晕厥甚至猝死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心脏瓣膜疾病 超声心动图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心脏损害2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唐祝奇 唐友国 +2 位作者 姚成俊 朱勇 徐时平 《南通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211-211,共1页
回顾性分析 85例类风湿关节炎中伴心脏损害 2 4例的临床资料 ,其中心包炎 8例 ( 3 3 .3 % ) ,心肌炎 4例 ( 16.7% ) ,心律失常 10例 ( 41.7% ) ,心瓣膜病变 5例 ( 2 0 .8% ) ,心内膜赘生物 4例 ( 16.7% )。心脏损害与类风湿活动相关。... 回顾性分析 85例类风湿关节炎中伴心脏损害 2 4例的临床资料 ,其中心包炎 8例 ( 3 3 .3 % ) ,心肌炎 4例 ( 16.7% ) ,心律失常 10例 ( 41.7% ) ,心瓣膜病变 5例 ( 2 0 .8% ) ,心内膜赘生物 4例 ( 16.7% )。心脏损害与类风湿活动相关。治疗原发病后心包炎及心肌炎完全消退 ,心律失常部分好转 ,瓣膜病变及心内膜赘生物未能消退。超声心动图( UC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损害 类风湿关节炎 超声心动图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3
作者 侯梅凤 孙涛 姚成俊 《系统医学》 2020年第23期61-63,107,共4页
目的探讨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0年4月于该院就诊的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加用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 目的探讨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0年4月于该院就诊的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加用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24 h动态心电图指标、血清学指标、心绞痛症状和心肌缺血状况,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0,P=0.038);观察组治疗后24 h室性期前收缩和室上性期前收缩次数为(1433.52±106.85)次、(535.14±93.58)次,少于对照组的(1632.48±126.48)次、(635.76±99.54)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82、4.034,P<0.05);观察组治疗后红细胞比容(HCT)、组织蛋白酶S(Cat S)水平为(0.41±0.03)、(18.61±2.17)μg/L,低于对照组的(0.45±0.05)、(21.05±2.24)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57、4.285,P<0.05);观察组心绞痛持续时间为(3.05±0.62)min,短于对照组的(4.39±0.71)min,心绞痛1周发作频率为(2.03±0.41)次,少于对照组的(3.25±0.53)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86、9.972,P<0.05);两组24 h心肌缺血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美托洛尔可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改善24 h动态心电图指标,降低血清内HCT、Cat S表达,稳定病情进展,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心绞痛 参松养心胶囊 琥珀酸美托洛尔 心律失常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度综合心脏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胡亭亭 梅继文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2年第12期86-88,共3页
目的探讨多维度综合心脏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患者心功能、自护能力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于本院确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 目的探讨多维度综合心脏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患者心功能、自护能力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于本院确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多维度综合心脏康复护理。评估心功能、自护能力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LVEF、LVEDV值及6min步行距离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自经3个月护理干预后CSMS评分比较,观察组(99.57±10.78)分较对照组(87.62±11.13)分高(P<0.05)。术后不良事件情况统计显示,观察组发生率6.52%低于对照组的21.74%(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PCI患者术后予以多维度综合心脏康复护理能够促进心功能恢复,并提高患者自护能力,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多维度综合心脏康复护理 心功能 自护能力 心血管不良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钾血症致室性心动过速引起心脏再同步化起搏除颤器反复放电一例
5
作者 张艳丽 孙涛 姚成俊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2-93,共2页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是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的重要方法,可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并降低病死率[1]。但伴随着患者生存时间的延长,可能会出现各种并发症或不良反应。现总结分析1例6年前因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是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的重要方法,可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并降低病死率[1]。但伴随着患者生存时间的延长,可能会出现各种并发症或不良反应。现总结分析1例6年前因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行心脏再同步化起搏除颤器(CRT-D)置入的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提示,合并心力衰竭的CRT除颤器(CRT-D)置入患者,仍需重视心力衰竭的全程管理,维持电解质平衡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钾血症 心动过速 室性 除颤器 心脏再同步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缺血性心律失常102例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邱珺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年第S2期654-655,共2页
目的:探讨治疗老年缺血性心律失常采用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被我院诊断为老年缺血性心律失常并于我院治疗的10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联合... 目的:探讨治疗老年缺血性心律失常采用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被我院诊断为老年缺血性心律失常并于我院治疗的10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联合应用美托洛尔及稳心颗粒治疗,对照组则单纯应用美托洛尔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2.1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74.51%),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副作用发生率为3.92%,对照组副作用的发生率为5.88%,两组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不大,组间数据未见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美托洛尔与稳心颗粒联合治疗老年缺血性心律失常,患者的心律失常情况明显缓解,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美托洛尔 稳心颗粒 心肌缺血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达格列净治疗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邱珺 《中外医疗》 2023年第9期141-145,共5页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达格列净联合用药治疗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疾病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2022年7月东台市人民医院接诊治疗的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患者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按照随机抽...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达格列净联合用药治疗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疾病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2022年7月东台市人民医院接诊治疗的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患者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按照随机抽签奇偶结果分为对照组(奇数签,30例)与观察组(偶数签,30例)。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案为单独应用达格列净,观察组患者治疗方案为采取沙库巴曲缬沙坦、达格列净双药联合。比较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心功能、心肌损害指标检测结果,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联合用药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80,P<0.05)。同时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功能指标中E/A高于对照组,LVEDD、DT、LVMI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心肌损伤指标NT-proBNP、TnI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疾病可采取沙库巴曲缬沙坦、达格列净双药联合方案,有效提高疗效、促进心功能恢复的同时,不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库巴曲缬沙坦 达格列净 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倍他乐克和环磷腺苷葡胺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邱珺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2期218-219,共2页
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倍他乐克和环磷腺苷葡胺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需要溶栓的患者78例,使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 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倍他乐克和环磷腺苷葡胺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需要溶栓的患者78例,使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倍他乐克和环磷腺苷葡胺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心律失常、心功能情况以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率失常的出现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例数为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对照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为1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77%,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呈现临床不均衡性。结论使用倍他乐克和环磷腺苷葡胺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较好,患者心律失常得到明显改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溶栓 倍他乐克 环磷腺苷葡胺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高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效果分析
9
作者 张艳丽 王成荣 《大医生》 2023年第11期26-28,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高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东台市人民医院2019年6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80例75岁以上高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参考组(40例,...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高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东台市人民医院2019年6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80例75岁以上高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参考组(40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和治疗组(40例,采用PCI术联合常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心功能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优于参考组(P<0.05)。随访1年后,两组患者LVEDD、LVESD水平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参考组(P<0.05)。治疗组患者各项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参考组(P<0.05)。治疗组患者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参考组(P<0.05)。结论与常规药物保守治疗比较,采用PCI术联合药物治疗高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远期效果可观,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高龄 冠心病心绞痛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水平与急性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对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钱慧 陈佳伟 杨萍灿 《大医生》 2024年第3期138-141,共4页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水平与急性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并分析两者联合检测预测患者预后不良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东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于东台市人民医...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水平与急性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并分析两者联合检测预测患者预后不良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东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于东台市人民医院进行体检的3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研究组患者分为轻症组(42例)和重症组(18例)。记录所有研究对象的CRP和PCT水平,分析两者与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相关性。随访1个月,根据患者预后的不同将研究组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53例)和预后不良组(7例),分析CRP和PCT单独及联合检测对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 研究组研究对象的CRP和PC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重症组患者的CRP和PCT水平高于轻症组(P<0.05)。重症组患者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床边指数(BISAP)评分高于轻症组,预后不良发生率高于轻症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急性胰腺炎患者CRP、PCT水平与BISAP评分呈正相关(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的CRP和PCT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RP、PCT单独和联合检测对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4、0.833和0.926(P<0.05),且联合检测的预测价值最高(P<0.05)。结论 急性胰腺炎患者入院时CRP和PCT水平可用于评估其病情严重程度和预测预后,临床实践中需及时检测并为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急性胰腺炎 严重程度 预后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那普利对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健 潘小进 +4 位作者 占伊扬 崔爱红 丁国华 徐时平 姚成俊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304-2305,共2页
临床发现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使用不同的抗高血压药物反应不同,但原因尚不十分清楚。本研究通过观察不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基因型的EH患者对依那普利治疗的反应,探讨ACE基因型与依那普利降压效果的关系。
关键词 高血压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基因多态性 依那普利 治疗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内科加床患者家属的心理需求及对策 被引量:4
12
作者 胡霞 王晓俊 +2 位作者 钱秋月 钟晓丽 徐金明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1年第35期4321-4322,共2页
目的探讨心内科加床患者家属的心理需求,为采取相应的对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患者家属心理需求调查表对150例心内科加床患者家属的心理需求进行调查。结果家属对患者所患疾病的一般知识了解需求占100%;与正规床同等设施需... 目的探讨心内科加床患者家属的心理需求,为采取相应的对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患者家属心理需求调查表对150例心内科加床患者家属的心理需求进行调查。结果家属对患者所患疾病的一般知识了解需求占100%;与正规床同等设施需求占93%;65%的家属担心加床不能及时更换输液;64%的家属要求专业护士一对一讲解疾病保健知识。结论通过对患者家属的心理需求调查,采取相应措施,以提高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内科 患者家属 心理需求 对策
原文传递
65例代谢综合征动脉弹性检测及胰岛素敏感指数结果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潘小进 崔爱红 +2 位作者 丁国华 林钢 周玉桂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148-149,共2页
目的检测代谢综合征动脉指数和胰岛素敏感指数的检测及结果分析。方法采用CVProfilor DO2020动脉脉搏分析仪测量代谢综合征组(65例)及对照组(54例)大动脉弹性指数(C1)、小动脉弹性指数(C2)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并比较。结果代谢综合征... 目的检测代谢综合征动脉指数和胰岛素敏感指数的检测及结果分析。方法采用CVProfilor DO2020动脉脉搏分析仪测量代谢综合征组(65例)及对照组(54例)大动脉弹性指数(C1)、小动脉弹性指数(C2)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并比较。结果代谢综合征组C1、C2分别为(13.66±3.42)、(4.61±1.23),低于对照组的(15.32±3.44)、(5.55±1.76),(均P<0.01);代谢综合征组C1和C2与ISI呈正相关(r=0.38、0.47,P<0.01)。结论代谢综合征C1、C2与ISI存在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动脉弹性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西律和普罗帕酮联合治疗顽固性室性早搏 86 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丁国华 《南通医学院学报》 1997年第2期199-199,共1页
对单一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的86例顽固性室性早搏(VPB),应用美西律和普罗帕酮小剂量联合治疗。结果:显效80.23%,有效13.95%,总有效率94.18%;VPB发作频数由治疗前6565±82次/24h减少... 对单一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的86例顽固性室性早搏(VPB),应用美西律和普罗帕酮小剂量联合治疗。结果:显效80.23%,有效13.95%,总有效率94.18%;VPB发作频数由治疗前6565±82次/24h减少至68±8次/24h,下降率98.96%(P<0.001),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提示,对顽固性VPB,美西律和普罗帕酮小剂量联合治疗,有互补作用,减小各药剂量,可明显增强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性早搏 顽固性 美西律 普罗帕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舌下含服巯甲丙脯酸治疗高血压急症86例临床观察
15
作者 丁国华 《江苏医药》 CAS CSCD 1992年第10期576-577,共2页
我院近三年来应用巯甲丙脯酸(CPT)舌下含服治疗高血压急诊86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一、病例选择:男58例,女28例,年龄28~80(平均58.5)岁。病程1~20(平均6)年。血压均≥25.4/13.3kPa,平均27.93±2.39/15.96±1。68kP... 我院近三年来应用巯甲丙脯酸(CPT)舌下含服治疗高血压急诊86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一、病例选择:男58例,女28例,年龄28~80(平均58.5)岁。病程1~20(平均6)年。血压均≥25.4/13.3kPa,平均27.93±2.39/15.96±1。68kPa。其中原发性高血压83例,肾实质病变性高血压3例。并发高血压危象12例,高血压脑病6例,脑血管意外14例,心功能不全30例。二、给药方法:给药前休息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巯甲丙脯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病患者血浆胰岛素水平的改变及贝那普利对其影响
16
作者 徐时平 《镇江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457-458,共2页
目的 :观察高血压病患者血浆胰岛素水平的改变及贝那普利对高血压病 (EH)患者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6 0例EH患者予贝那普利 1 0~ 2 0mg d ,疗程 4周 ,用放免法分别测定治疗前及治疗 4周后空腹血糖 (FPG)及空腹血浆胰岛素 (FPI) ,... 目的 :观察高血压病患者血浆胰岛素水平的改变及贝那普利对高血压病 (EH)患者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6 0例EH患者予贝那普利 1 0~ 2 0mg d ,疗程 4周 ,用放免法分别测定治疗前及治疗 4周后空腹血糖 (FPG)及空腹血浆胰岛素 (FPI) ,计算胰岛敏感指数 (ISI) ,并与 40例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相同的健康者比较。结果 :两组FPG均正常 ,无显著差异。EH组FPI显著增高(P <0 .0 1 ) ,IAI显著下降 (P <0 .0 1 ) ;贝那普利治疗 4周后 ,FPI明显下降 (P <0 .0 5) ,ISI明显增高 (P <0 .0 5)。结论 :高血压病患者存在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 (IR) ,贝那普利在平稳降压的同时能改善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那普利 高血压 胰岛素 胰岛素抵抗 血液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贫血的临床特征与院内结局的关系 被引量:2
17
作者 邱珺 徐时平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2期1658-1660,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合并贫血病人的临床特征,观察其与院内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诊断为ACS病人,根据血红蛋白水平分为贫血组与非贫血组,入院后检测血常规、生化功能、血清铁蛋白、维生素B12及叶酸水平,并完成冠状动脉造...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合并贫血病人的临床特征,观察其与院内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诊断为ACS病人,根据血红蛋白水平分为贫血组与非贫血组,入院后检测血常规、生化功能、血清铁蛋白、维生素B12及叶酸水平,并完成冠状动脉造影及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CI),观察输血与发生心脏衰竭事件、院内死亡率及住院时间。结果:贫血组男性略高于非贫血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贫血组平均年龄高于非贫血组(P<0.01)。既往疾病史中,贫血组合并慢性肾脏疾病病人高于非贫血组(P<0.05)。贫血组UA比例高于非贫血组(P<0.05),但STEMI则低于非贫血组(P<0.05)。贫血组服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病人明显高于非贫血组(P<0.01)。贫血组总蛋白及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于非贫血组(P<0.01),而贫血组血清肌酐明显高于非贫血组(P<0.01)。72例贫血病人中,49例为单一病因,11例为多种病因,12例病因不明。93例行CAG,非贫血组单支血管病变(SVD)多见,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3例病人行PCI术,单支重建18例,双支重建19例,三支重建6例。贫血组发生心衰明显高于非贫血组(P<0.05)。贫血组病人平均住院时间明显长于非贫血组(P<0.01);2组输血及血管重建例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贫血与ACS、心衰及PCI术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贫血 住院时间 血红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接受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的肠息肉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燕 陈婷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21期270-271,共2页
目的 :分析对接受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的肠息肉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7年3月至2018年1月期间在东台市人民医院接受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的94例肠息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均对其进行常规... 目的 :分析对接受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的肠息肉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7年3月至2018年1月期间在东台市人民医院接受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的94例肠息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均对其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和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均较高,P <0.05。结论 :对接受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的肠息肉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确切,可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息肉 内镜 黏膜切除术 优质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量地高辛中毒易患因素探讨(附30例临床分析)
19
作者 丁国华 《医学理论与实践》 1993年第3期19-20,共2页
近年来,通过对洋地黄作用及药代动力学的研究证明,洋地黄的正性肌力作用与剂量呈线性关系;每日排泄量与体存量成比例,从而废除了作用“全或无”、代谢每日排泄量固定的传统概念,否定了饱和量疗法的基础。维持量地高辛疗法治疗充血性心... 近年来,通过对洋地黄作用及药代动力学的研究证明,洋地黄的正性肌力作用与剂量呈线性关系;每日排泄量与体存量成比例,从而废除了作用“全或无”、代谢每日排泄量固定的传统概念,否定了饱和量疗法的基础。维持量地高辛疗法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普遍应用于临床,中毒发生率显著降低,但在易患因素的影响下仍有发生中毒者,本文对笔者所遇30例维持量地高辛中毒者进行临床分析,试图探讨易患因素。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系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男19例,女11例,年龄20~75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地高辛 药物中毒
全文增补中
对综合ICU的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早期气管切开术对其肺部感染及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瑞娟 叶志冬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20期46-47,共2页
目的:探讨对综合ICU的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早期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对其肺部感染及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东台市人民医院综合ICU接受诊治的106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06例患者分为参照... 目的:探讨对综合ICU的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早期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对其肺部感染及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东台市人民医院综合ICU接受诊治的106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06例患者分为参照组(n=53)和研究组(n=53)。在参照组患者入院4天后,对其进行PDT。在研究组患者入院4天内,对其进行PDT。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术毕至感染控制的时间、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及入院28天的病死率。结果:接受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aO2及PaCO2相比,P>0.05。接受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PaO2高于参照组患者,其PaCO2、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及入院28天的病死率均低于参照组患者,其术毕至感染控制的时间短于参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综合ICU的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早期PDT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地降低其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改善其血气分析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肺部感染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 血气分析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