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层医院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指导
1
作者 王文菊 《中外医疗》 2007年第23期66-66,共1页
教会糖尿病患者食物交换份计算法及正确指导日常饮食,使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达到多样化,平衡膳食的目的.
关键词 糖尿病 饮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科昏迷患者临床诊断方法及治疗体会 被引量:1
2
作者 张顶花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1期43-44,共2页
目的探讨内科昏迷患者临床诊断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内科昏迷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做好病患病情诊断,施行对症治疗措施,对昏迷时间及原因进行系统分析,观察52例内科昏迷患者诊断方法及治疗效果。结果52例内... 目的探讨内科昏迷患者临床诊断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内科昏迷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做好病患病情诊断,施行对症治疗措施,对昏迷时间及原因进行系统分析,观察52例内科昏迷患者诊断方法及治疗效果。结果52例内科昏迷患者抢救成功率92.31%,死亡率7.69%;抢救后,研究中所得RR、PaCO2低于抢救前研究中所得数值,研究中所得PaO2、SaO2高于抢救前研究中所得数值,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内科昏迷患者准确的病情诊断,能提升抢救效果,为病患提供对症治疗方案,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 昏迷 临床诊断方法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静脉应用准分子激光鞘拔除CRT-D电极导线及新植入电极导线行左束支起搏1例
3
作者 董理 王卫平 +4 位作者 李彩娟 朱虹 陈涵 项美香 潘小宏 《心电与循环》 2024年第6期631-633,共3页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电极导线植入后出现静脉闭塞是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当患者因电极导线故障需拔除原有的电极导线,此时重新植入电极导线存在一些技术难点。本文报道1例2023年1月2日收治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的心...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电极导线植入后出现静脉闭塞是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当患者因电极导线故障需拔除原有的电极导线,此时重新植入电极导线存在一些技术难点。本文报道1例2023年1月2日收治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的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除颤器(CRT-D)植入术后6年余的患者,因起搏器电极导线故障引起异常放电及原植入装置电池耗竭,同时静脉造影显示上腔静脉闭塞、左锁骨下静脉闭塞、右锁骨下静脉严重狭窄患者的诊治经过,探讨经静脉应用准分子激光鞘拔除CRT-D电极导线,经原静脉通路植入新的电极导线行左束支起搏术的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鞘 起搏电极导线拔除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谷氨酰胺对肝硬化腹泻患者的效果观察
4
作者 杨尊益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8期086-089,共4页
探究肝硬化腹泻患者经过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谷氨酰胺联合治疗后,其肝功能、不良事件等方面的变化情况。方法 将本院建档时间为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的60例肝硬化腹泻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治... 探究肝硬化腹泻患者经过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谷氨酰胺联合治疗后,其肝功能、不良事件等方面的变化情况。方法 将本院建档时间为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的60例肝硬化腹泻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周期(1个月)的治疗,然后评估30d后的效果。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相较于对照组,治疗30d后试验组的降钙素、二胺氧化酶、D-乳酸等指标水平均偏低(P<0.05);相较于对照组,治疗30d后试验组的肠道SIgA水平偏高(P<0.05);治疗30d期间,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经比较均无差异(P>0.05)。结论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谷氨酰胺联合治疗肝硬化腹泻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 谷氨酰胺 肝硬化腹泻 肝功能 肠粘膜屏障功能 不良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钛夹联合质子泵抑制剂对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5
作者 杨尊益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073-0076,共4页
依据内镜下钛夹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非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后患者自身各项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 此次研究中所纳入的80例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均为东方市人民医院所收治,收治时间段均为2021年8月至2022年11月,... 依据内镜下钛夹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非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后患者自身各项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 此次研究中所纳入的80例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均为东方市人民医院所收治,收治时间段均为2021年8月至2022年11月,入组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接受兰索拉唑治疗的对照组、兰索拉唑+内镜下钛夹治疗的观察组(均40例)。比较两组各项指标。结果 对照组、观察组比较结果说明:后者临床总有效率比前者高,后者各项指标恢复时间均短于前者;治疗后二者的PT、APTT均较治疗前缩短,而FIB水平均升高,血清LPS、TGF-β1、IL-17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后者各项趋势更为明显,数据经统计学计算表示差异显著(均P<0.05)。结论 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内镜下钛夹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可显著缩短其症状消失时间,改善凝血功能,调节炎性因子水平,减轻炎症反应,将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 内镜下钛夹 质子泵抑制剂 凝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凝血功能相关指标的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15
6
作者 文朝 王昌昊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202-204,208,共4页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凝血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及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96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测定其急性期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及平均血小板体...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凝血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及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96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测定其急性期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及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变化,将急性期水平与67例非心脑血管疾病病人对照进行比较,并从脑梗死患者中选取83例,测定其恢复期相关指标水平,与急性期进行比较。结果:脑梗死患者急性期PT和APTT低于对照组,FIB、DD和MPV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T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同一患者恢复期的PT和APTT水平高于急性期,FIB和DD水平低于急性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T和MPV的变化不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脑梗死患者急性期APTT、PT、FIB、D-二聚体和MPV异常,检测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凝血功能各项指标和D-二聚体含量的变化可为脑梗死的辅助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监测提供重要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原 D一二聚体 凝血酶原时间 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 平均血小板体积 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性休克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7
作者 卢运生 文晓宏 +1 位作者 吉雪芳 李彩娟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9期189-190,共2页
脓毒性休克是由感染所致的全身炎症综合征,具有发病急、病情进展快、死亡率高等特点,属于临床常见的危重症。目前,器官功能支持与抗感染方案是治疗脓毒性休克的主要方法。乌司他丁是一种糖蛋白,它够有效抑制炎症因子,清除氧自由基,保护... 脓毒性休克是由感染所致的全身炎症综合征,具有发病急、病情进展快、死亡率高等特点,属于临床常见的危重症。目前,器官功能支持与抗感染方案是治疗脓毒性休克的主要方法。乌司他丁是一种糖蛋白,它够有效抑制炎症因子,清除氧自由基,保护脏器功能。血必净属于中成药,其在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炎性渗出、调节微循环方面具有显著效果。本研究探讨乌司他丁与血必净联合治疗脓毒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血必净注射液 脓毒性休克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红细胞压积、总血红蛋白水平与左心室功能的相关性 被引量:7
8
作者 文娟 王文菊 +1 位作者 赵仕玉 张忆雪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660-664,共5页
目的:探究老年慢性心衰(CHF)患者红细胞压积(HCT)、总血红蛋白水平与左心室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本院老年CHF患者120例作为CHF组,另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12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HCT、总血红蛋白水平及心功能指标。采用Pea... 目的:探究老年慢性心衰(CHF)患者红细胞压积(HCT)、总血红蛋白水平与左心室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本院老年CHF患者120例作为CHF组,另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12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HCT、总血红蛋白水平及心功能指标。采用Pearson法分析CHF患者HCT、总血红蛋白水平与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CHF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CHF组患者心率[(65.19±3.73)次/min比(80.13±5.35)次/min]、NT-proBNP[(327.23±74.26)ng/L比(2205.45±533.58)ng/L]水平、LVEDd[(43.92±10.28)mm比(56.87±13.05)mm]、LVESd[(23.51±2.75)mm比(28.54±2.81)mm]均显著增加,且CHF组心功能Ⅲ~Ⅳ级患者LVEDd和LVESd显著高于Ⅱ级组,P均<0.01;HCT[(42.49±5.02)%比(32.25±5.38)%]、总血红蛋白[(143.72±18.92)g/L比(117.43±18.03)g/L]、LVEF[(69.87±7.83)%比(38.41±4.29)%]水平均显著降低,且CHF组Ⅲ~Ⅳ级患者上述指标显著低于Ⅱ级组,P均=0.001。CHF患者HCT、总血红蛋白水平与LVEF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419、0.438,P均=0.001),与LVEDd、LVESd、NT-proBNP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437^-0.359,P均<0.01)。心率、LVEDd、LVESd、NT-proBNP是影响老年CHF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2.659~3.597,P<0.05或<0.01),HCT、总血红蛋白、LVEF是影响老年CHF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OR=0.592~0.645,P<0.05或<0.01)。结论:老年CHF患者HCT、总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降低,与左心室功能呈显著正相关性,且二者是CHF发生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血细胞比容 血红蛋白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伐布雷定对COPD伴SVT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心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李彩娟 李建红 陈丽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6期1017-1020,共4页
目的:研究伊伐布雷定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室上性心动过速(SVT)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102例COPD伴SVT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51例。患者在COPD常规治疗基础上,A组另给予伊伐布雷定,B组另给予普... 目的:研究伊伐布雷定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室上性心动过速(SVT)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102例COPD伴SVT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51例。患者在COPD常规治疗基础上,A组另给予伊伐布雷定,B组另给予普罗帕酮,疗程4周,比较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及心肺功能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率和Borg评分均明显降低,6 min步行试验(6MWT)均明显升高(P<0.05),且A组6MWT高于B组,Borg评分低于B组(P<0.05);两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大幅降低(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大幅升高(P<0.05),且A组LVEF、LVEDD高于B组,LVESD低于B组(P<0.05);两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输出量(CO)均明显升高,且A组CO高于B组(P<0.05);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其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和占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均明显升高(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伊伐布雷定治疗COPD伴SVT患者,可有效降低患者心率,改善心功能、运动耐量及呼吸困难症状,同时可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肺功能,疗效和安全性值得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伊伐布雷定 血流动力学 心肺功能 室上性心动过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泮托拉唑四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3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10
作者 伍志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11期1420-1421,共2页
目的:通过与奥美拉唑四联疗法比较,观察泮托拉唑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和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60例经电子胃镜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活动期并经活检取材行快速尿素酶试验确定Hp阳性的患者分为两组:泮托拉唑胶囊试验组(PAC组)和... 目的:通过与奥美拉唑四联疗法比较,观察泮托拉唑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和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60例经电子胃镜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活动期并经活检取材行快速尿素酶试验确定Hp阳性的患者分为两组:泮托拉唑胶囊试验组(PAC组)和奥美拉唑胶囊对照组(OAC组)。两组均先予四联治疗:泮托拉唑肠溶片40mg或奥美拉唑胶囊20mg联合阿莫西林胶囊250mg、克拉霉素片500mg、胶体果胶铋胶囊3片,每天2次,连续7d,胶体果胶铋胶囊再加服1周,然后单独给予泮托拉唑40mg,每日1次或奥美拉唑20mg,每日1次,连续3周。治疗共4周后复查胃镜并检测Hp,观察溃疡愈合程度及Hp根除率。结果: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组愈合率分别为93.3%、90.0%;Hp根除率分别为90.0%、86.7%。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具有与奥美拉唑相当疗效,有较高的愈合率和Hp根除率,且不良反应很少,患者耐受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泮托拉唑 四联疗法 消化性溃疡 幽门螺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9例急性有机磷中毒的救治体会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仕玉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10期1137-1138,共2页
关键词 急性有机磷中毒 救治体会 口服中毒 基层医院 治疗方案 临床资料 乙醇中毒 就诊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坏死标志物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及鉴别中的意义 被引量:35
12
作者 文朝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3年第11期2013-2015,共3页
目的探讨心肌坏死标志物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及鉴别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90例患者,其中45例被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设为观察组,其余45例疑似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经过心电图、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 目的探讨心肌坏死标志物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及鉴别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90例患者,其中45例被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设为观察组,其余45例疑似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经过心电图、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未见异常,最终确定为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酶活性、心肌蛋白及同工酶电泳检查。采用免疫抑制法测定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肌钙蛋白Ⅰ(cTnⅠ)和肌红蛋白(MYO),记录CK、CK-MB、cTnⅠ和MYO等含量,比较观察组患者心肌标志物不同时间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血清CK、CK-MB、cTnⅠ及MYO含量升高明显,其中CK、MYO含量升高最为显著(P<0.05)。CK、CK-MB在发病3-6h后快速升高,均于24h左右达高峰,经治疗3-5天后恢复;cTnⅠ前24h与CK-MB同步,但在血中维持时间较长;MYO在发病后1-2h发生异常,12h内达到峰值(P<0.05)。结论心肌坏死标志物联合检测可以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检出率,有助于急性心肌梗死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坏死标志物 联合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住院患者非呼吸道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流行病学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文朝 蔡成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329-3330,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住院患者非呼吸道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流行病学状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该院有完整病历资料的老年住院患者非呼吸道IFI者78例,非IFI者386例,对其感染真菌进行分离检测,并记录相关指标。老年... 目的探讨老年住院患者非呼吸道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流行病学状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该院有完整病历资料的老年住院患者非呼吸道IFI者78例,非IFI者386例,对其感染真菌进行分离检测,并记录相关指标。老年住院患者非呼吸道相关危险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 78例非呼吸道IFI老年住院患者中共检测分离出真菌87株。其中尿中检测出29株(33.33%),为标本检出真菌排名首位。分离出假丝酵母菌84株(96.55%),为检出最多的菌株。单因素分析提示,老年住院患者非呼吸道IFI危险因素有年龄、病程、住院时间、病原检测时间、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白蛋白数、体温>37.5℃、抗生素种类、使用激素、使用免疫抑制剂、预防性抗真菌治疗、有创的检查和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住院患者非呼吸道IFI危险因素有年龄、病原菌检测时间、消化系统普通疾病和神经系统普通疾病,老年住院患者非呼吸道IFI保护因素有呼吸系统疾病(P<0.05)。结论老年住院患者非呼吸道IFI主要为假丝酵母菌。早期诊治基础疾病、合理规范应用检查和治疗手段是预防老年住院患者真菌感染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呼吸道 真菌感染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蒿琥酯联合蒿甲醚治疗脑型疟疾36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冠壮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8年第1期66-67,共2页
关键词 脑型疟疾 青蒿琥酯 蒿甲醚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5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兰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9期1170-1171,1176,共3页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脂血症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血脂康片,每次2片,3次/d;治疗组给予晚餐后顿服辛伐他汀20mg,1次/d,总疗程8周,观察两组血脂变化。结果:治疗...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脂血症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血脂康片,每次2片,3次/d;治疗组给予晚餐后顿服辛伐他汀20mg,1次/d,总疗程8周,观察两组血脂变化。结果:治疗8周后治疗组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辛伐他汀降血脂作用明显、快速、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伐他汀 高脂血症 血脂康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噻吗灵致心律失常一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文菊 《海南医学》 CAS 2002年第1期94-94,共1页
关键词 噻吗灵 心律失常 病例报告 药源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30例救治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文菊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8年第8期1355-1356,共2页
目的总结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救治经验,以提高对本病的救治水平。方法对30例DK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成功28例(93.3%),死亡2例(6.7%)。结论早期诊断、合理治疗对DKA预后起决定性作用;积极去除诱因可预防DKA发生。
关键词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救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破伤风一例
18
作者 张冠壮 《海南医学》 CAS 2007年第5期168-168,共1页
患者 女.21岁.因张口困难、抽搐1天入院。发病前8天因右足跟部被摩托车挫裂伤后在当地诊所行清创缝合后.未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因TAT皮试阳性)。入院当时查,体:T39℃、1138次/分、P90次/分、BP100/70mmHg,神志不清,呈昏迷状... 患者 女.21岁.因张口困难、抽搐1天入院。发病前8天因右足跟部被摩托车挫裂伤后在当地诊所行清创缝合后.未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因TAT皮试阳性)。入院当时查,体:T39℃、1138次/分、P90次/分、BP100/70mmHg,神志不清,呈昏迷状.急性危重病容,强直性频繁抽搐,持续高热不退,全身发绀.口腔可见大量泡沫样粘液,颈强直,角弓反张,苦笑面容.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大量水泡音。右足跟部可见一长约5.5cm的伤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破伤风 破伤风抗毒素 张口困难 皮试阳性 清创缝合 神志不清 高热不退 角弓反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泮托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治疗十二指肠溃疡30例疗效
19
作者 王文菊 《中外医疗》 2008年第19期71-72,共2页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疗法对十二指肠溃疡(DU)的疗效。方法将60例经电子胃镜检查确诊为DU活动期,并经活检取材行快速尿素酶试验确定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泮托拉唑三联治疗组和奥美拉唑三联对照...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疗法对十二指肠溃疡(DU)的疗效。方法将60例经电子胃镜检查确诊为DU活动期,并经活检取材行快速尿素酶试验确定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泮托拉唑三联治疗组和奥美拉唑三联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先予三联治疗:泮托拉唑胶囊40mg或奥美拉唑胶囊20mg+克拉霉素片500mg+阿莫西林胶囊1000mg,每天2次,连续7d,然后单独给予泮托拉唑40mg,每日1次,或奥美拉唑20mg每日1次,连续3周。治疗共4周后复查胃镜并检测HP,观察溃疡治愈率、HP根治率及不良反应率。结果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组治愈率分别为93.3%、90%;HP根除率90%、86.7%,两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不良反应率泮托拉唑组低于奥美拉唑组(P<0.05),有显著差异性。结论泮托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治疗DU效果好、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溃疡 泮托拉唑 奥美拉唑 三联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老年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炎性因子和淀粉样蛋白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9
20
作者 黄泽松 赵仕玉 王心晓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期59-63,共5页
目的研究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连续治疗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疗效及对及对炎性因子和淀粉样蛋白A(SA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12例老年COPD患者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56例。常规组给予西医常规基础治疗... 目的研究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连续治疗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疗效及对及对炎性因子和淀粉样蛋白A(SA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12例老年COPD患者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56例。常规组给予西医常规基础治疗,试验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及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好于常规组(P<0.01),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_(2))、血氧饱和度(SaO_(2))、氧合指数(OI)及静态肺顺应性(Cst)值均显著升高(P<0.01),血乳酸(Lac)、内源性呼气末正压(PEEPi)、气道阻力(R)值均下降(P<0.01),且治疗后试验组各指标改善均优于常规组(P<0.01);治疗后,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CRP)、转化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18(IL-18)及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且试验组各指标均低于常规组(P<0.01)。治疗后,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 pred)及占预计值的比值(FEV1/FVC)较治疗前升高(P<0.01),且试验组治疗后FEV1pred和FEV1/FVC均高于常规组(P<0.01)。结论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疗效显著,同时可有效调节血气指数、减轻炎症反应、降低SAA表达,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炎性因子 淀粉样蛋白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