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融租赁公司与信用评级机构合作方式初探
1
作者 莫琛 《中国市场》 2011年第1期74-75,共2页
随着金融租赁业务的快速发展,如何有效识别、防范和控制承租企业信用风险,加强内部信用风险管理,是金融租赁公司面临的共同课题。金融租赁公司引入外部评级机构进行信用评级和信用风险管理有助于提高其信用风险识别和防范能力,提升自身... 随着金融租赁业务的快速发展,如何有效识别、防范和控制承租企业信用风险,加强内部信用风险管理,是金融租赁公司面临的共同课题。金融租赁公司引入外部评级机构进行信用评级和信用风险管理有助于提高其信用风险识别和防范能力,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而信用评级机构开展与金融租赁公司的合作,也可进一步拓展市场,增加信用信息数据的积累。二者合作的主要方式包括信用评级、尽职调查、管理咨询以及信用方案设计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租赁 信用评级 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上市公司中报分析当前经济运行的微观结构和宏观特征
2
作者 冯琳 于丽峰 《经济责任审计》 2024年第10期39-43,共5页
上市公司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微观基础,其业绩表现又与宏观经济环境密切相关。在严格的信息披露要求下,上市公司财报数据相对翔实,是观察微观经济运行的关键窗口和把握宏观经济形势的重要依据。为更好理解当前经济运行的微观结构和宏观特征... 上市公司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微观基础,其业绩表现又与宏观经济环境密切相关。在严格的信息披露要求下,上市公司财报数据相对翔实,是观察微观经济运行的关键窗口和把握宏观经济形势的重要依据。为更好理解当前经济运行的微观结构和宏观特征,我们对A股上市公司2024年中报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截至2024年9月10日,沪深北三市共计5221家A股上市公司(非金融,下同)披露了2024年中报。由于上市公司财务指标数量众多,我们从与宏观层面经济和金融数据进行映射的角度出发,选取了五组指标进行重点分析,分别是规模和杠杆率、经营业绩、造血能力、经营行为、就业和薪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股上市公司 杠杆率 经营业绩 宏观特征 中报 金融数据 业绩表现 宏观经济形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年GDP同比增长5.0% 2025年经济运行将展现强大韧性
3
作者 王青 冯琳 《经济责任审计》 2025年第2期21-24,共4页
据国家统计局2025年1月17日公布的数据,2024年全年GDP累计增速为5.0%,上年为5.3%;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5.8%,上年为4.6%;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5%,上年为7.2%;2024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3.2%,上... 据国家统计局2025年1月17日公布的数据,2024年全年GDP累计增速为5.0%,上年为5.3%;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5.8%,上年为4.6%;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5%,上年为7.2%;2024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3.2%,上年为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资产投资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国家统计局 GDP 经济运行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同比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担保行业风险管理引入外部信用评级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被引量:4
4
作者 徐承远 李海菠 吴金友 《征信》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3-18,共6页
融资性担保机构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融资性担保机构在为中小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做担保时,同样也存在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致使银行业金融机构面临着一定的信用风险,进而妨碍银保合作关系... 融资性担保机构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融资性担保机构在为中小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做担保时,同样也存在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致使银行业金融机构面临着一定的信用风险,进而妨碍银保合作关系的建立与维护。因此,如何有效缓解银保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决定融资性担保行业健康发展的重大课题。综合运用市场均衡理论、制度经济学理论、信息经济学和博弈论等相关经济理论,分析融资性担保行业信用风险管理和监管引入外部信用评级的必要性和合理性,结合融资性担保机构外部信用评级的实践,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供监管部门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资性担保行业 外部信用评级 信用风险管理 监管 信息经济学 博弈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县级政府融资及债务信用风险的区域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裴永刚 贾晓俊 《债券》 2017年第6期39-44,共6页
本文分别对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及东北地区县级财力及差距,县级财政收支构成及偿债资金来源进行了比较分析,通过对县级政府财政信用风险评价指标进行选择,从地方政府偿债能力和债务水平等方面考察了各区域县级财政债务风险状况。
关键词 县级财力 偿债资金来源 信用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信用评级机构的“功”与“过” 被引量:11
6
作者 于洪辉 《中国货币市场》 2009年第2期50-53,共4页
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三大信用评级机构成为舆论指责的焦点。毫无疑问,美国信用评级机构对此次金融危机负有失察的责任,然而,信息获得的相对有限性,基于历史、模拟的情景假设也令评级方式存在着客观局限。如何恢复信用评级机构受损的社... 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三大信用评级机构成为舆论指责的焦点。毫无疑问,美国信用评级机构对此次金融危机负有失察的责任,然而,信息获得的相对有限性,基于历史、模拟的情景假设也令评级方式存在着客观局限。如何恢复信用评级机构受损的社会公信力,文章从变革评级机构内部治理机制和加强政府对信用评级业的监管两个方面提出建议,指出我国信用评级业应坚持"政府驱动型"的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评级机构 信用评级预警 信用评级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环境因素对绿色债券信用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俞春江 《债券》 2016年第10期28-32,共5页
本文分析了自然环境效益和自然环境成本影响债券风险定价的机制,提出对自然环境因素的分析应关注环境效益或成本被内部化的机制以及所产生的现金流,并重点从发行人绿色信用评级、自然环境因素对不同类型绿色债券信用质量的影响、绿色债... 本文分析了自然环境效益和自然环境成本影响债券风险定价的机制,提出对自然环境因素的分析应关注环境效益或成本被内部化的机制以及所产生的现金流,并重点从发行人绿色信用评级、自然环境因素对不同类型绿色债券信用质量的影响、绿色债券增信措施三个方面阐述了绿色债券信用评级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债券 信用评级 环境效益 环境成本 内部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债券市场信用评级宜引入双评级制度 被引量:5
8
作者 徐承远 程春曙 《时代金融》 2008年第6期67-68,共2页
自1987年国务院发布《企业债券管理暂行条例》以来,经过多年的整合和发展,我国已经基本形成了一个全国统一、多层次、面向各类经济主体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债券市场框架,债券市场产品结构也日益丰富。截至2008年3月末。
关键词 银行间债券市场 评级制度 债券信用评级 评级机构 货币市场基金 投资者 引入 国际经验 债券发行 以价定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债券迈进自律管理的新时代——《绿色债券评估认证行为指引(暂行)》评析
9
作者 俞春江 方怡向 《债券》 2018年第1期52-56,共5页
2017年12月27日,人民银行、证监会联合发布《绿色债券评估认证行为指引(暂行)》(以下简称“《指引》”),正式将绿色债券评估认证行为纳入了监管和自律框架,从机构准入和资质条件、业务承接、业务实施、报告出具以及监督管理等方面... 2017年12月27日,人民银行、证监会联合发布《绿色债券评估认证行为指引(暂行)》(以下简称“《指引》”),正式将绿色债券评估认证行为纳入了监管和自律框架,从机构准入和资质条件、业务承接、业务实施、报告出具以及监督管理等方面作出了全方位要求.该《指引》建立了绿色债券标准委员会自律管理机制,强化了对绿色债券发行人的约束和绿色债券标识的管理,对绿色债券认证评估进行全面规范,将大幅提高绿色债券发展的规范性,并提高绿色评估认证对市场参与各方的效用,有望将绿色债券市场引入持续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债券市场 认证评估 自律管理 行为 持续健康发展 人民银行 资质条件 管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当前上市房地产企业信用评级的分析及展望
10
作者 程春曙 汪欢 杜薇 《债券》 2014年第10期73-77,共5页
近年来我国政府对房地产行业实施了严厉的调控政策,行业景气度呈下降趋势,房地产投资增速也下滑明显,市场对房地产业的状况及信用评级展望也高度关注。本报告运用企业信用分析的相关指标,对2014年在我国上海、深圳和香港等三个主要证券... 近年来我国政府对房地产行业实施了严厉的调控政策,行业景气度呈下降趋势,房地产投资增速也下滑明显,市场对房地产业的状况及信用评级展望也高度关注。本报告运用企业信用分析的相关指标,对2014年在我国上海、深圳和香港等三个主要证券市场上市的房地产企业的经营数据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以研判行业整体发展趋势及其面临的主要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减速 房地产调控 信用指标 信用评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信用评级业务高质量发展
11
作者 崔磊 《金融言行(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24-26,共3页
党的二十大是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向大会所作的报告,对未来五年及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进行了科学谋划,擘画出... 党的二十大是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向大会所作的报告,对未来五年及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进行了科学谋划,擘画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蓝图,在各行各业迅速掀起了学习二十大报告、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的热潮。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十九大以来的五年,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在十九大精神引领下,党和国家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接踵而至的风险挑战,迎难而上,各项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对于信用评级行业而言,过去五年也是极不平凡、充满变革的五年,行业开启了从数量扩张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新征程。而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以二十大精神为指导,乘着新时代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东风,推进信用评级业务高质量发展,使行业能够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性变革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风险挑战 中国式现代化 十九大精神 信用评级 高质量发展 精神引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债权人保护角度的企业信用债违约问题研究
12
作者 卢洲 《纳税》 2019年第36期213-213,共1页
企业信用债违约对资本市场影响巨大,本文针对目前企业信用债违约,债权人维权较难的问题,提出了保护债权人合法权益的建议,即设置债权人保护条款以及完善债券发行企业的信息披露机制等。
关键词 债权人 企业信用债 违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化中国信用评级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
13
作者 陆岷峰 汪祖刚 《金融》 2014年第3期57-63,共7页
市场经济的运行效率取决于信用经济的发展状况。而信用经济的发展又依赖于信用评级体系的有力支撑。从发达国家来看,美欧百余年的评级业发展奠定了三大评级机构在国际评级业的绝对垄断地位和市场影响力。中国评级业经历了近30年的发展,... 市场经济的运行效率取决于信用经济的发展状况。而信用经济的发展又依赖于信用评级体系的有力支撑。从发达国家来看,美欧百余年的评级业发展奠定了三大评级机构在国际评级业的绝对垄断地位和市场影响力。中国评级业经历了近30年的发展,对信用体系的构建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但从信用评级业管理体制来看,还存在多项管理体制缺位而导致整个评级业发展备受制约的问题。着眼于中国未来信用经济在市场经济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亟需逐步深化评级业管理体制改革助推中国评级业的健康长久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经济 信用评级 评级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能源冶金企业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分析
14
作者 杜立辉 张文玲 王蕊 《冶金经济与管理》 2024年第1期18-21,共4页
分析了安徽省资产证券化(Asset-backed Securities,ABS)发展的瓶颈约束因素,主要是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不均衡和金融服务机构与实体企业支持互动不充分,由此进行了安徽省企业发行ABS的4个步骤路径设计,进一步分析了能源冶金企业ABS典型产... 分析了安徽省资产证券化(Asset-backed Securities,ABS)发展的瓶颈约束因素,主要是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不均衡和金融服务机构与实体企业支持互动不充分,由此进行了安徽省企业发行ABS的4个步骤路径设计,进一步分析了能源冶金企业ABS典型产品基本要素及信用风险特征,为相关行业企业进一步加强ABS直接融资产品设计和风险防范提供了基础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省 能源冶金企业 资产证券化(ABS) 信用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理解2024年“5%左右”的增长目标及主要宏观政策安排?——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15
作者 王青 《经济责任审计》 2024年第3期26-30,共5页
2024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代表国务院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提出了2024年主要经济预期目标,并对重大宏观政策做出安排部署。2024年GDP增速目标设定为“5%左右”,与去年增速目标持平,也与去年5.2... 2024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代表国务院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提出了2024年主要经济预期目标,并对重大宏观政策做出安排部署。2024年GDP增速目标设定为“5%左右”,与去年增速目标持平,也与去年5.2%的实际增长水平相近,符合市场预期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继续强调“稳中求进”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以进促稳”。这意味着保持中高速增长水平受到进一步重视。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继续设定“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符合普遍预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目标 政府工作报告 市场预期 宏观政策 目标设定 中高速增长 稳中求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度发力 灵活有效——2023年宏观政策回顾及2024年展望
16
作者 王青 《经济责任审计》 2024年第1期32-35,共4页
2023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速显著放缓,外部形势复杂严峻,而受疫情“疤痕效应”以及房地产行业低迷影响,国内经济修复过程较为曲折。面对这一局面,宏观政策相机而动,适度发力,推动宏观经济整体回升向好。剔除上年同期基数变化,2023年经济实... 2023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速显著放缓,外部形势复杂严峻,而受疫情“疤痕效应”以及房地产行业低迷影响,国内经济修复过程较为曲折。面对这一局面,宏观政策相机而动,适度发力,推动宏观经济整体回升向好。剔除上年同期基数变化,2023年经济实际增长动能呈现“前高、中低、后稳”特征,GDP同比增长5.2%,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政策 外部形势 修复过程 房地产 宏观经济整体 全球经济增速 增长动能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基数叠加外需延续回暖 5月出口增速大幅上扬
17
作者 王青 冯琳 《经济责任审计》 2024年第6期22-25,共4页
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以美元计价,2024年5月出口额同比上升7.6%,4月同比上升1.5%;5月进口额同比上升1.8%,4月同比上升8.4%。主要受去年同期基数显著下沉,以及当前出口动能较强带动,5月出口额同比增速大幅上扬,好于市场普遍预期。整... 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以美元计价,2024年5月出口额同比上升7.6%,4月同比上升1.5%;5月进口额同比上升1.8%,4月同比上升8.4%。主要受去年同期基数显著下沉,以及当前出口动能较强带动,5月出口额同比增速大幅上扬,好于市场普遍预期。整体上看,外需回暖及稳外贸政策持续显效,是年初以来出口恢复正增长的主要原因。另外,当前我国对东盟等发展中经济体出口态势明显好于对美欧等发达经济体,汽车出口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水平,都显示我国出口外贸结构正在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达经济体 美元计价 外贸政策 汽车出口 外贸结构 外需 基数 发展中经济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居民消费不足的表现、成因及政策思考
18
作者 冯琳 《经济责任审计》 2024年第7期23-30,共8页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内循环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满足国内需求。因此,畅通国内大循环应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在基建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发力对冲房地产投资下滑,整体投资增速基本稳定的背景下,当前的关键在于提振和扩...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内循环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满足国内需求。因此,畅通国内大循环应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在基建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发力对冲房地产投资下滑,整体投资增速基本稳定的背景下,当前的关键在于提振和扩大居民消费。2020-2022年,新冠疫情对居民消费造成剧烈冲击。2022年底疫情防控转段后,我国经济进入恢复发展过程,居民消费总体回升向好,但回升基础并不稳固,消费修复进度较为缓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地产投资 居民消费 基建投资 扩大内需 政策思考 疫情防控 制造业投资 双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年宏观数据整体偏强 投资和出口拉动作用明显——2024年1—2月宏观数据点评
19
作者 《经济责任审计》 2024年第3期31-37,共7页
据国家统计局3月18日公布的数据,2024年1—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7.0%,2023年12月为6.8%;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以下简称“社零”)同比增长5.5%,2023年12月为7.2%;1—2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2%,去年全年为3%。... 据国家统计局3月18日公布的数据,2024年1—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7.0%,2023年12月为6.8%;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以下简称“社零”)同比增长5.5%,2023年12月为7.2%;1—2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2%,去年全年为3%。基本观点整体上看,在稳增长政策发力、出口走势偏强,以及楼市低位运行、居民商品消费修复偏缓等因素综合作用下,开年宏观经济数据波动较大,整体好于预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资产投资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商品消费 低位运行 宏观数据 国家统计局 宏观经济数据 出口拉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揽子增量政策”将有效带动经济增长动能回升——2024年第三季度宏观数据点评
20
作者 王青 冯琳 《经济责任审计》 2024年第11期24-30,共7页
据国家统计局2024年10月18日公布的数据,2024年三季度GDP同比为4.6%,一季度和二季度分别为5.3%和4.7%,前三季度累计为4.8%,去年全年为5.2%;9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5.4%,8月为4.5%,前三季度累计同比为5.8%,去年全年为4.6%;9... 据国家统计局2024年10月18日公布的数据,2024年三季度GDP同比为4.6%,一季度和二季度分别为5.3%和4.7%,前三季度累计为4.8%,去年全年为5.2%;9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5.4%,8月为4.5%,前三季度累计同比为5.8%,去年全年为4.6%;9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2%,8月为2.1%,前三季度累计同比为3.3%,去年全年为7.2%;1-9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3.4%,前值为3.4%,去年全年为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资产投资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国家统计局 宏观数据 前三季度 增长动能 第三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