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海海洋环境监测网浮标观测站布设及其科学意义 被引量:19
1
作者 李鹏 许啸春 潘灵芝 《上海国土资源》 2014年第1期71-76,87,共7页
基于海洋环境监测现状与发展,针对目前东海区浮标站位较少、布局不均和观测功能设置不完善等限制了其在海洋预报、防灾减灾、维权执法等方面保障功能的提高问题,为满足东海区观测形势需要,结合重要流系和重要海洋现象监测、台风与风暴... 基于海洋环境监测现状与发展,针对目前东海区浮标站位较少、布局不均和观测功能设置不完善等限制了其在海洋预报、防灾减灾、维权执法等方面保障功能的提高问题,为满足东海区观测形势需要,结合重要流系和重要海洋现象监测、台风与风暴潮预警预报、海洋权益维护及保障等需求,设计了较为科学合理的东海区浮标观测网布局。在现有浮标观测系统的基础上增加18个浮标站位,其中包含11个10m浮标、7个3m浮标和3个潜标,新的东海区浮标观测网系统将与海洋(台)站、海上平台、海基床、岸基雷达等观测系统共同构建东海区实时立体海洋观测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环境监测 浮标观测站 监测网络布局 东海海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油污水处理工程装备标准化建设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2
作者 田为民 何勇 +1 位作者 孙利 谢方洲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6年第1期73-77,共5页
文章通过对国内、国际当前海洋油污水处理工程装备(以下简称海洋油污水处理装备)研发及市场应用的现状调研,分析影响当前我国该类装备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基于SDCA-标准化、执行、检查、总结(调整)的模式管理思路,结合本单位近年来开展&... 文章通过对国内、国际当前海洋油污水处理工程装备(以下简称海洋油污水处理装备)研发及市场应用的现状调研,分析影响当前我国该类装备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基于SDCA-标准化、执行、检查、总结(调整)的模式管理思路,结合本单位近年来开展"机械压缩项目"的实际,提出开展海洋油污水处理装备标准化工作的思路、具体措施和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污水处理 装备 标准化 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区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发展模式研究与探索
3
作者 邬益川 王智祖 +2 位作者 周云霄 李姝青 彭燕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7年第8期100-103,共4页
科技兴海是我国推动海洋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大举措。文章概述东海区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的建设情况,明确其有力促进具有鲜明特色的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聚发展和海洋经济的转型升级,总结市场运营的"临港模式"、政... 科技兴海是我国推动海洋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大举措。文章概述东海区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的建设情况,明确其有力促进具有鲜明特色的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聚发展和海洋经济的转型升级,总结市场运营的"临港模式"、政府主导的"厦门模式"、特色产业的"大丰模式"和地方特色的"诏安模式"等发展经验,提出突出特色,形成独具一格的发展模式;定位清晰,政府服务和市场运营相辅相成;凝聚产业,以品牌提升产业链核心价值;形成示范,创新支持方式和管理模式的示范基地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兴海 市场运营 政府主导 特色产业 海洋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波段雷达测波系统比测方法的研究——基于东海区海洋站比测数据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耿立佳 赵秀玲 +2 位作者 王栋 何勇 卞崎沣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5年第8期69-72,共4页
目前我国已经进口了X波段雷达,大多数使用的WAVEX海事雷达海浪数据采集系统。利用X波段雷达开发监测海浪的波高、波长、波向与波周期等相关参数已经取得初步成果。同时,在X波段雷达数据质量控制以及将雷达数据与海洋动力学模型进行同化... 目前我国已经进口了X波段雷达,大多数使用的WAVEX海事雷达海浪数据采集系统。利用X波段雷达开发监测海浪的波高、波长、波向与波周期等相关参数已经取得初步成果。同时,在X波段雷达数据质量控制以及将雷达数据与海洋动力学模型进行同化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距离制定明确的应用规范还存在较大差距。文章试图通过对东海区A、B两个海洋站X波段雷达与波浪浮标、人工观测数据等比测数据的分析,得出比测方法中比对仪器选择、环境因素、海况等方面的要求,以得到更为准确的比测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波段雷达 波浪浮标 比测数据 比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海洋计量工作浅析
5
作者 谢方洲 《缔客世界》 2019年第10期59-60,共2页
计量一直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技术,而一个国家的计量工作以及海洋公共服务工作中,海洋计量起着关键的作用。本文对海洋计量工作意义和特殊性进行了阐述,对我国海洋计量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未来海洋计量的发展... 计量一直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技术,而一个国家的计量工作以及海洋公共服务工作中,海洋计量起着关键的作用。本文对海洋计量工作意义和特殊性进行了阐述,对我国海洋计量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未来海洋计量的发展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计量 技术体系 管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水库一、二期蓄水对下游悬沙通量影响的计算 被引量:18
6
作者 张珍 杨世伦 李鹏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23-631,共9页
水库对坝下游泥沙通量影响的定量估算是一个国际前沿的科学问题。本文利用长江干流上寸滩、宜昌、汉口、大通四站及其间的支流控制站的水沙监测数据,结合对干流两侧不在支流控制站监测范围的"未测区"水沙贡献的估算,建立了悬... 水库对坝下游泥沙通量影响的定量估算是一个国际前沿的科学问题。本文利用长江干流上寸滩、宜昌、汉口、大通四站及其间的支流控制站的水沙监测数据,结合对干流两侧不在支流控制站监测范围的"未测区"水沙贡献的估算,建立了悬沙收支平衡和悬沙输运经验关系,从而定量分析了三峡水库一、二期蓄水对大坝下游(至河口)悬沙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三峡水库一期(2003-2005年)和二期(2006-2007年)蓄水期间水库的悬沙淤积比分别为64%和83%。(2)受坝下游河床冲刷和支流来沙补给的影响,三峡水库一、二期蓄水分别导致宜昌站悬沙通量下降62%和82%,汉口站悬沙通量下降37%和54%,大通站悬沙通量下降28%和40%。(3)与蓄水前的5年(1998-2002年)相比,蓄水后的2003-2007年上述三站悬沙通量分别下降354×109、172×109和163×109kg/a,其中三峡水库蓄水的贡献分别占41%、55%和45%。以上认识对科学和客观的评价河流建坝的环境效应提供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 水库 输沙率 三峡工程 长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期(2000-2008年)长江口南港河槽的冲淤变化——兼议外高桥新港区岸段强烈淤积的原因 被引量:15
7
作者 闫龙浩 杨世伦 +2 位作者 李鹏 吴创收 徐晓君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78-384,共7页
长江口南港是上海外高桥新港区所在岸段,其冲淤变化对该港区水深的维护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利用ArcGIS对2000-2008年长江口南港海图资料进行数字化,建立不同时期此河槽的数字高程模型,定量计算南港河槽尤其是主槽的冲淤变化,分析其演变... 长江口南港是上海外高桥新港区所在岸段,其冲淤变化对该港区水深的维护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利用ArcGIS对2000-2008年长江口南港海图资料进行数字化,建立不同时期此河槽的数字高程模型,定量计算南港河槽尤其是主槽的冲淤变化,分析其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2000-2004年南港河槽整体上冲刷21.9×106m3(平均冲刷速率为3.5cm/a);(2)2004-2008年南港河槽整体上转为淤积,河床共淤积26.0×106m3(平均淤积速率为4.1cm/a);(3)2004-2008年外高桥新港区净淤积73cm,其中2006年7月-2007年7月1年淤积57cm。结论包括:(1)南港复式河槽中间沙脊的大量采砂导致的过水断面调整可能是近期沙脊两侧深槽出现淤浅趋势的重要原因;(2)2006年7月-2007年7月南港主槽(包括外高桥新港区)的强烈淤积可能还与该水文年长江径流量特低有关。(3)南港作为长江入海水沙的过境通道,其冲淤变化与河流来沙量变化的关系不大,而流域极端气候事件导致的径流量变异、河口人类活动以及河槽的自适应调整可能是该河槽年际冲淤变化的更重要诱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槽演变 南港 外高桥新港区 长江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潮滩上波高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以长江三角洲海岸为例 被引量:5
8
作者 陈燕萍 杨世伦 +2 位作者 史本伟 李鹏 朱建荣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17-327,共11页
于2009—2010年的不同季节在崇明东滩北部、中部、南部以及杭州湾北岸东段的芦潮港岸段,利用目前先进的SBE 26plus浪潮仪进行了多个潮周期的波浪观测。研究表明,观测期间潮周期平均风速为1.9~11.0m/s、最大风速为2.8~12.1m/s,各测点... 于2009—2010年的不同季节在崇明东滩北部、中部、南部以及杭州湾北岸东段的芦潮港岸段,利用目前先进的SBE 26plus浪潮仪进行了多个潮周期的波浪观测。研究表明,观测期间潮周期平均风速为1.9~11.0m/s、最大风速为2.8~12.1m/s,各测点潮周期平均水深为0.28~2.12m,高潮位最大水深为0.37~3.19m,潮周期有效波高为0.03~0.45m,最大波高为0.08~1.59m。波高的时空变化受风速、风向、水深和岸滩坡度的综合影响。通常情况下,向岸风期间的波浪较大;风速、水深、岸滩坡度越大,潮滩上的波高也越大。空间上,岸滩坡度最小的崇明东滩中部(坡度0.6‰)测点波高和水深之间的相关性最好,岸滩坡度最大的芦潮港潮滩(坡度8.7‰)测点两者间的相关性最差。时间上,波高和水深之间的相关性与风速、风向的变化有关。因此,只有在潮滩坡度较小(例如<1‰),风速、风向较为稳定时,波高和水深之间的显著正相关关系才存在。要了解某个潮滩的波浪特征,有必要利用先进的仪器进行系统的原位观测,而非简单地借助其它潮滩的波浪研究结果。研究推断,在向岸强台风和大潮高潮位阶段,崇明东滩中潮线附近的最大波高可达1.5~2.0m,芦潮港堤外潮滩的最大波高可达2m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浪 潮滩 潮间带 崇明东滩 长江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AS模型的海岸带生态系统综合承载力评估——以舟山海岸带为例 被引量:30
9
作者 苏盼盼 叶属峰 +1 位作者 过仲阳 宋韬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18-726,共9页
以舟山海岸带为研究区域,结合采样数据和社会经济发展数据,构建以社会因子、经济因子和自然因子为3个维度因子的海岸带生态系统综合承载力评估的指标体系。并参照经济学中的AD-AS模型,改进成综合总供给-综合总需求模型(SAD-SAS模型),根... 以舟山海岸带为研究区域,结合采样数据和社会经济发展数据,构建以社会因子、经济因子和自然因子为3个维度因子的海岸带生态系统综合承载力评估的指标体系。并参照经济学中的AD-AS模型,改进成综合总供给-综合总需求模型(SAD-SAS模型),根据生态系统中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平衡关系,来计算舟山海岸带综合承载力量值,并尝试将海岸带综合承载力值的分类标准在原来的基础上分为5类,最后评价其所处的承载力水平。研究结果表明:舟山海岸带综合承载力在2005—2008年时处于微幅上升的阶段,年均增速为6.5%,在2008—2009年开始出现稍微的下降,下降幅度为3%;SAD-SAS模型作为生态学与经济学交叉的模型,为海岸带综合承载力评价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带 综合承载力 SAD—SAS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洋山建港后港域夏季水文泥沙状况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鹏 杨世伦 +1 位作者 龚文浩 徐小弟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1-88,共8页
对2007年9月17~26日在上海洋山港海域固定观测点(平均水深13m)观测得到的水文泥沙要素,以及悬沙和底质样品分析。分析结果为:1)港域有效波高0.21—1.37m(风速0.6~14.0m/s),平均0.61m(平均风速5.5m/s)。平静天气(... 对2007年9月17~26日在上海洋山港海域固定观测点(平均水深13m)观测得到的水文泥沙要素,以及悬沙和底质样品分析。分析结果为:1)港域有效波高0.21—1.37m(风速0.6~14.0m/s),平均0.61m(平均风速5.5m/s)。平静天气(平均风速小于5.0m/s)下,波高随水深变化,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899;而在强风天气下,波高受风况控制。2)最大表层流速超过2.00m/s。大潮涨潮流占优势,小潮时落潮流占优势;与北岛链汊道封堵前相比,大潮涨、落潮平均流速分别减小15%和30%,小潮涨、落潮平均流速均减小30%~40%。各层余流均为西北方向,与涨潮流方向一致;垂向平均余流速0.11cm/s,表层达0.25m/s^3)离底高程1.35m层和0.35m层最大悬沙浓度均大于3kg/m^3,两层平均悬沙浓度分别为0.89和0.95kg/m^3。无论大潮还是小潮涨潮悬沙浓度均大于落潮,这种现象在大潮时更为显著,潮周期中最大悬沙浓度出现在涨急。与工程前相比悬沙浓度明显降低,大、小潮降低均达20%。4)港区底质平均粒径9.0μm工程后有变细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浪 潮流 悬沙浓度 悬沙和底质粒径 洋山港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波流耦合发电装置及叶片结构优化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世明 赵飞 +3 位作者 田卡 孔龙 江恩祝 秦渭华 《船舶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9-103,共5页
为解决海上偏远而分散的小功率用电设施的供电问题,探究潮流能与波浪能耦合发电的可行性,满足耦合发电轮机在耐久性、初级高效获能以及低成本和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设计了一种新型波浪潮流耦合发电轮机。该发电轮机的主体结构由复合式... 为解决海上偏远而分散的小功率用电设施的供电问题,探究潮流能与波浪能耦合发电的可行性,满足耦合发电轮机在耐久性、初级高效获能以及低成本和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设计了一种新型波浪潮流耦合发电轮机。该发电轮机的主体结构由复合式导流罩、叶片轮机、固定式尾舵、发电机和浮子五部分组成。文章详细阐述了该发电轮机的设计思路,同时针对叶片数量对轮机获能系数的影响进行了水槽性能试验分析,分析结果验证了该装置设计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流能 波浪能 耦合 复合导流罩 叶片轮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黄海辐射沙洲海域夏季潮流特征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鹏 秦渭华 《上海国土资源》 2012年第4期34-38,47,共6页
为揭示南黄海辐射沙洲海域夏季潮流特征和变化规律,于2011年7月12日~8月11日在南通岸9t,2个固定点利用ADCP潜标进行了分层海流和水位观测。结果表明:(1)海域为规则半日潮,潮差较强(A和B站最大潮差分别为8.07m和5.89m),属强... 为揭示南黄海辐射沙洲海域夏季潮流特征和变化规律,于2011年7月12日~8月11日在南通岸9t,2个固定点利用ADCP潜标进行了分层海流和水位观测。结果表明:(1)海域为规则半日潮,潮差较强(A和B站最大潮差分别为8.07m和5.89m),属强潮海域;(2)剖面各层流速垂向差异明显,表层流速最大(A和B站月均流速分别为98.2cm/s和92.Ocm/s),向底层逐渐减小(A和B站月均流速分别为62.6cm/s和55.5cm/s);表层流速受海况影响明显,两站各层最大流速均出现在涨潮时段涨急时刻(A和B站最大流速分别为234cm/s和229cm/s);(3)A和B站潮流均属往复流,受地形限制涨落潮主流向和深槽的延伸方向基本一致;表层流流向受风况影响显著,甚至出现单一流向;(4)A和B站余流流速从底层至表层递增,表层流速最大,流向分别为西南或偏西北与西北向,方向均为向岸型,有利于滩涂淤涨和水产养殖山/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黄海 辐射沙洲 潮流 滩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加强海洋生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初探 被引量:7
13
作者 田为民 赵秀玲 +2 位作者 钱泽东 胡田 刘富平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5年第6期49-51,共3页
质量管理是海洋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监测结果科学、客观、公正、准确的重要保障。针对目前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文章在结合东海区海洋生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从强化质量意识、健全管... 质量管理是海洋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监测结果科学、客观、公正、准确的重要保障。针对目前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文章在结合东海区海洋生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从强化质量意识、健全管理机制、强化全过程控制、建立质量通报等方面来加强海洋生态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从而提升海洋环境监测机构整体质量管理水平,保障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数据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态环境监测 质量管理 机制 对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最近邻聚类学习算法的海水藻类繁殖状态预测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颖 李鹏 邬益川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09期32-35,共4页
为了预报海洋赤潮等灾害的发生,需要监测海水中藻类的繁殖状况.通过建立针对海水中叶绿素a浓度状态的预测模型间接预测海水中藻类的繁殖生长状况.运用基于数据的模糊最近邻聚类学习算法对采样数据进行聚类处理,基于最优模糊逻辑系统建... 为了预报海洋赤潮等灾害的发生,需要监测海水中藻类的繁殖状况.通过建立针对海水中叶绿素a浓度状态的预测模型间接预测海水中藻类的繁殖生长状况.运用基于数据的模糊最近邻聚类学习算法对采样数据进行聚类处理,基于最优模糊逻辑系统建立了针对海水叶绿素a浓度状态的预测模型.根据采样数据的特点和降低模型阶次的实际需求,设计了改进的模糊最近邻聚类学习算法,并应用于叶绿素a浓度状态的预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提取样本数据的特征,降低数据维数,提高算法学习的收敛速度.改进的模糊最近邻聚类学习算法降低了预测模型构造的复杂度,使模型具有较好的泛化性能,能够有效预测海水中藻类的繁殖生长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最近邻聚类 藻类繁殖 叶绿素A 状态预测 泛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海洋环境监测体系和海洋管理背景下的浮游生物监测 被引量:8
15
作者 赵秀玲 朱虹 +2 位作者 耿立佳 彭燕 孙栋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8年第10期31-38,共8页
浮游生物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处于基础性地位,为促进我国浮游生物监测工作的发展,文章在现代海洋环境监测体系和海洋管理的背景下,从海洋生态系统保护、全球变化研究和现代海洋管理3个方面,系统梳理和分析浮游生物监测的意义和价值,并对我... 浮游生物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处于基础性地位,为促进我国浮游生物监测工作的发展,文章在现代海洋环境监测体系和海洋管理的背景下,从海洋生态系统保护、全球变化研究和现代海洋管理3个方面,系统梳理和分析浮游生物监测的意义和价值,并对我国相关领域的工作提出启示和展望。研究结果表明:浮游生物的恶性暴发和入侵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各类国际公约和政府间协议都将浮游生物监测作为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内容;浮游生物的分类信息以及其分布区和物候学特征对气候变化和海水温度的指示信息,可作为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指标;浮游生物监测已被广泛应用于国内外现代海洋管理中,主要包括海洋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和海洋生物资源评价3个方面;我国浮游生物监测工作在浮游生物分类和鉴定以及大数据应用方面存在不足,未来应加强相关能力考核、标准化计量认证、数据整合共享和新技术手段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环境监测 海洋管理 浮游生物 海洋生态系统 全球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残差时空注意力机制的海面温度预测算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贺琪 李汶龙 +3 位作者 宋巍 杜艳玲 黄冬梅 耿立佳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77-684,共8页
海面温度(SST)与全球气候变化、海洋灾害、海洋生态系统密切相关,因此准确地预测SST是一个重要课题。现有区域型SST预测方法将SST时间序列处理为二维矩阵序列并作为模型输入,每个矩阵对应着特定时刻的区域SST,通过提取时空特征来实现其... 海面温度(SST)与全球气候变化、海洋灾害、海洋生态系统密切相关,因此准确地预测SST是一个重要课题。现有区域型SST预测方法将SST时间序列处理为二维矩阵序列并作为模型输入,每个矩阵对应着特定时刻的区域SST,通过提取时空特征来实现其预测,但未充分考虑不同时空特征在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上对SST影响的不均衡性,限制了预测精度地提高。为了解决该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时间注意力机制和空间注意力机制的区域SST预测方法(CRA-ConvLSTM),使得模型动态关注不同时刻的时间特征和区域内不同点的空间特征,赋予不同的影响权重,进而提高SST预测精度。具体来说,首先将输入的区域SST时间序列通过卷积神经网络(CNN)编码为多层特征向量,提取局部特征;然后构建了残差时间注意力模块,自适应地学习不同时刻的注意力权重,提取时间维度上的关键特征,并设计了残差空间注意力模块,提取区域内不同点在空间维度上的关键特征,此外,将注意力机制结合残差结构避免了网络中信息量过少导致的性能下降问题;最后通过卷积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ConvLSTM)将特征向量映射为SST预测结果。实验结果显示,该模型的均方根误差(RMSE)和预测精度(PACC)分别达到了0.19和99.43%,均优于其他方法,有效提高了SST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序列 海面温度预测 时空特征 注意力机制 残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洋山港区动力泥沙过程研究——兼论北岛链汊道封堵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鹏 杨世伦 +3 位作者 徐小弟 江恩祝 龚文浩 李兴明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6-64,共9页
于2006年4月8—17日、8月9—16日和2007年1月13—25日在杭州湾口的洋山港海域一固定观测点(平均水深约15m)用"海床基海洋环境自动监测系统"观测了潮位、波浪、潮流、近底悬沙浓度等要素。结果表明:(1)研究区波浪较弱,平均有... 于2006年4月8—17日、8月9—16日和2007年1月13—25日在杭州湾口的洋山港海域一固定观测点(平均水深约15m)用"海床基海洋环境自动监测系统"观测了潮位、波浪、潮流、近底悬沙浓度等要素。结果表明:(1)研究区波浪较弱,平均有效波高为0.53~0.65m,常风条件下波高受水深控制,而强风天气时波高受风速控制。(2)港区潮流较强。最大流速为238cm/s,观测期间平均流速在中、上层均>80cm/s,而在近底层<40cm/s。潮流以离底4.7~5.7m为分界层,分界层以上以落潮流占优势,分界层以下以涨潮流占优势。涨、落潮流流向分别在310°~320°和130°~140°之间,涨、落潮主流比洋山港工程前向右偏转约20°。(3)余流流速由底层向表层递增,上层和表层均大于10cm/s,中、下层为4cm/s左右;余流流向,底层约为322°,2.7~5.7m层为56°~85°,6.7m以上为103°~166°。(4)2006年4月小潮和8月大潮平均悬沙浓度分别为0.81kg/m3和1.46kg/m3。悬沙浓度涨潮大于落潮,涨急时悬沙浓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流 波浪 悬沙浓度 海洋环境自动监测系统 洋山港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的上海市宝山区海岸带生态资产评估 被引量:2
18
作者 苏盼盼 过仲阳 叶属峰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5-82,93,共9页
运用上海市宝山区海岸带遥感数据、DEM数据和气象数据,基于研究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具体情况建立了海岸带生态资产评估的指标体系.利用改进的月总太阳辐射模型和基于遥感的生态资产计算方法,对宝山区海岸带的生态资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 运用上海市宝山区海岸带遥感数据、DEM数据和气象数据,基于研究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具体情况建立了海岸带生态资产评估的指标体系.利用改进的月总太阳辐射模型和基于遥感的生态资产计算方法,对宝山区海岸带的生态资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1998年、2005年和2008年上海市宝山区海岸带生态资产总量折合人民币分别为3.226×109元、2.292×109元和3.075×109元;1998年到2005年减少了28.94%,年均减少4.13%;2005年到2008年增加了34.16%,年均增加11.39%.湿地在海岸带生态资产总量中具有巨大的贡献,1998年占92.47%,2005年占89.91%,2008年占92.92%.驱动力分析表明:人口增长、城市规划等社会经济因素和气温、降水、植被覆盖等自然环境因素变化是影响宝山区海岸带生态资产变化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资产 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NPP) 海岸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潮流波浪集成柔性浪轮式发电轮机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世明 杨志乾 +4 位作者 吴帅桥 田卡 江恩祝 秦渭华 李延刚 《海洋技术学报》 2016年第5期51-54,共4页
为了寻求波浪和潮流能集成利用的可能性,基于Gorlov浪流集成理论,提出一种新型潮流波浪集成发电轮机结构,主要包含组合式导流罩、S型叶片轮机、发电机、浮体4个部分。通过水动力理论计算、流体数值模拟以及水槽实验结合的方式,对其进行... 为了寻求波浪和潮流能集成利用的可能性,基于Gorlov浪流集成理论,提出一种新型潮流波浪集成发电轮机结构,主要包含组合式导流罩、S型叶片轮机、发电机、浮体4个部分。通过水动力理论计算、流体数值模拟以及水槽实验结合的方式,对其进行结构的优化设计。实验证实了轮机优化方案的可行性以及浪流获能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流能 波浪能 集成 组合式导流罩 S型叶片轮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调查的质量控制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秀玲 田为民 +3 位作者 董常武 邬益川 朱虹 陈皑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7年第12期113-117,共5页
文章阐述海洋调查质量控制的目的和意义;分别对海洋调查项目准备阶段和实施阶段的质量控制进行规范化描述,其中准备阶段包括成立调查项目工作小组、编写项目实施方案、编写调查项目质量保障方案和组织航前海试,实施阶段包括制订航次实... 文章阐述海洋调查质量控制的目的和意义;分别对海洋调查项目准备阶段和实施阶段的质量控制进行规范化描述,其中准备阶段包括成立调查项目工作小组、编写项目实施方案、编写调查项目质量保障方案和组织航前海试,实施阶段包括制订航次实施计划和质量保障计划以及开展航前、航中和航后检查;提出内业分析质量控制的相关内容,并对调查航次结束后质量控制的报告和资料成果的归档进行说明,为我国规范化开展海洋调查及其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调查 海洋仪器设备 质量控制 内业分析 海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