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程无痛导尿结合膀胱功能锻炼在男性重症心脏病患者中的应用
1
作者 叶爱元 周菊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9年第16期136-137,共2页
目的探讨全程无痛导尿技术结合膀胱功能锻炼在男性重症心脏病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8年5—12月我科收治的40例男性重症心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导尿术,观察组实施全程无痛导尿术结合膀胱功能... 目的探讨全程无痛导尿技术结合膀胱功能锻炼在男性重症心脏病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8年5—12月我科收治的40例男性重症心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导尿术,观察组实施全程无痛导尿术结合膀胱功能锻炼,比较两组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并发症发生率和顺利拔管率。结果观察组NT-proBNP置管前后、拔管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顺利拔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无痛导尿技术结合膀胱功能锻炼可减轻置管及拔管操作对患者生理状况及心功能指标的干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心脏病 男性 无痛导尿技术 膀胱功能锻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腺肽-α1对脓毒症患者血清IL-8及IL-10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俊岭 陈秀珠 +5 位作者 潘志国 吴汉聪 丁洪光 李梅香 邓涛 苏磊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939-942,共4页
目的观察胸腺肽-α1对脓毒症患者免疫紊乱的调节作用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单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纳入2015年7月-2017年1月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脓毒症患者70例,按是否使用胸腺肽-α1(Tα1)分为药物组(n=35)和安... 目的观察胸腺肽-α1对脓毒症患者免疫紊乱的调节作用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单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纳入2015年7月-2017年1月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脓毒症患者70例,按是否使用胸腺肽-α1(Tα1)分为药物组(n=35)和安慰剂组(n=35)。采用ELISA法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后第1天(d1)、第5天(d5)和第10天(d10)的血清IL-8和IL-10浓度,计算IL-8/IL-10比值;记录患者入院时的APPACHEⅡ评分及ICU住院时间,分析好转率;检测两组血清白细胞计数(WBC)及降钙素原(PCT)水平。结果 d1时药物组血清IL-8、IL-10及IL-8/IL-10与安慰剂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5和d10时药物组IL-8及IL-8/IL-10比值明显高于安慰剂组(P<0.05),但IL-10水平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d1、d5和d10时点,两组WBC、PC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药物组,IL-8和IL-8/IL-10随时间呈进行性升高,IL-10则随时间呈进行性下降,且均在d5和d10时出现明显差异(P<0.05)。两组WBC和PCT随时间呈进行性下降,d5与d1比较、d10与d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组ICU住院时间为(13.30±2.96)d,与安慰剂组[(15.50±5.43)d]比较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组好转率(85.7%)明显高于安慰剂组(6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α1能明显提高脓毒症患者血清IL-8水平,改善免疫紊乱,缩短入住ICU时间,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胸腺肽-Α1 免疫紊乱 免疫调理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钙素原清除率对严重脓毒症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5
3
作者 李俊岭 邓涛 吴汉聪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62-264,共3页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降钙素原清除率(PCT-c)对严重脓毒症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40例严重感染患者,分为好转组(n=28)和恶化组(n=12),监测治疗后第1、2、3和5天患者血清PCT、APACHEⅡ评分,计算24、48和96 h PCT-c,比较相关指标的差异。...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降钙素原清除率(PCT-c)对严重脓毒症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40例严重感染患者,分为好转组(n=28)和恶化组(n=12),监测治疗后第1、2、3和5天患者血清PCT、APACHEⅡ评分,计算24、48和96 h PCT-c,比较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好转组PCT和APACHEⅡ评分呈进行性下降,恶化组PCT和APACHEⅡ评分进行性升高,第5天PCT:升高显著,与好转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好转组与恶化组48 h和96 h PCT-c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48 h PCT-c受试者工作曲线(ROC)下面积为0.887(P=0.00),19.25%作为节点值,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1.4%和91.7%;96 h PCT-cROC下面积为0.926(P=0.00),以30.2%作为节点值,敏感度为78.6%,特异度为91.7%。结论:48和96 hPCT-c对严重脓毒症患者具有较好的预后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脓毒症 降钙素原 生物标志物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监测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对严重脓毒症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5
4
作者 李俊岭 陈秀珠 邓涛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5年第3期21-23,共3页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降钙素原(PCT)、APACHEⅡ评分、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总数(WBC)在严重脓毒症患者预后中的评估作用。方法选取30例严重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结果分为好转组(n=20)和恶化组(n=10),监测治疗后第1、2、3、5天和第7...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降钙素原(PCT)、APACHEⅡ评分、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总数(WBC)在严重脓毒症患者预后中的评估作用。方法选取30例严重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结果分为好转组(n=20)和恶化组(n=10),监测治疗后第1、2、3、5天和第7天患者血清PCT、APACHEⅡ评分、CRP及WBC,比较组间及组内相关指标的差异,观察其相关性。结果好转组PCT、APACHEⅡ评分及CRP进行性下降;而在恶化组中,PCT、APACHEⅡ评分及CRP进行性升高,在第5天及第7天恶化组PCT、APACHEⅡ评分明显升高,与好转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好转组PCT与APACHEⅡ评分、CRP和APACHEⅡ评分均存在显著正相关性(P<0.05)。结论动态监测PCT、CRP浓度对于患者预后的评估具有重要的价值,可用于预后判断及病情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脓毒症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脓毒症发病中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与CD4^+CD25^+Treg细胞的相关性 被引量:3
5
作者 李俊岭 吴汉聪 +5 位作者 邓涛 梁逸仙 林春明 邓文龙 张捷 秦曼妮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2536-2538,共3页
目的观察严重脓毒症患者早期氧化应激和免疫抑制状态,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设立病例组(n=51)和对照组(n=31),分别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浓度,流式细胞技术测定外周血CD4+CD25+Treg%,比较两组之间... 目的观察严重脓毒症患者早期氧化应激和免疫抑制状态,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设立病例组(n=51)和对照组(n=31),分别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浓度,流式细胞技术测定外周血CD4+CD25+Treg%,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探讨病例组各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血清SOD浓度[36.0(15.0,50.9)ng/mL]显著低于对照组[60.3(40.2,88.2)ng/mL](P<0.01),而CD4+CD25+Treg%则显著高于对照组[6.49(4.5,11.63)vs.5.36(3.92,6.39),P<0.01],提示病例组存在显著的氧化应激和免疫抑制。病例组血清SOD浓度和CD4+CD25+Treg%未发现显著相关性。结论严重脓毒症患者早期存在免疫抑制和氧化应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脓毒症 超氧化物歧化酶 CD4+CD25+调节性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胺碘酮致间质性肺炎的病例分析及相关文献复习 被引量:4
6
作者 刘晓园 秦又发 邓涛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36期223-225,共3页
胺碘酮是最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不良反应较多,其中间质性肺炎为严重不良反应之一。本研究主要介绍了临床药师在药学监护中及时发现患者因长期服用胺碘酮导致间质性肺炎后,建议医生立即停用胺碘酮并采用激素治疗等措施,患者得到及时治... 胺碘酮是最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不良反应较多,其中间质性肺炎为严重不良反应之一。本研究主要介绍了临床药师在药学监护中及时发现患者因长期服用胺碘酮导致间质性肺炎后,建议医生立即停用胺碘酮并采用激素治疗等措施,患者得到及时治疗后好转出院。因此,胺碘酮导致的间质性肺炎应早发现、早治疗。临床药师在参与药学监护和临床治疗实践中,协助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有利于提高临床药物的治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碘酮 间质性肺炎 临床药师 药学监护 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司他丁联合胸腺法新注射液治疗脓毒症的临床效果及对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吴汉聪 邓涛 李俊岭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第20期125-127,共3页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胸腺法新注射液治疗脓毒症的临床效果及对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70例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乌司...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胸腺法新注射液治疗脓毒症的临床效果及对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70例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乌司他丁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乌司他丁联合胸腺法新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CRP、PCT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实验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RP及PCT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实验组患者的CRP及PC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有1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有2例,经调整,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均消失,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影响治疗的不良反应。结论乌司他丁联合胸腺法新注射液治疗脓毒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CRP及PCT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胸腺法新注射液 脓毒症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胺培南治疗ICU血流感染给药方案结合蒙特卡洛模拟的药物经济学评价 被引量:9
8
作者 秦又发 李晓燕 +1 位作者 邓涛 朱永坤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1411-1414,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的亚胺培南给药方案应用于重症医学科(ICU)血流感染治疗的经济效果。方法:调查某院ICU 2014年7月1日—2017年6月30日应用过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的血流感染病例共52例,按照实际给药方案分为A组500mg q12h,B组500mg q8h,C组1 00... 目的:探讨不同的亚胺培南给药方案应用于重症医学科(ICU)血流感染治疗的经济效果。方法:调查某院ICU 2014年7月1日—2017年6月30日应用过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的血流感染病例共52例,按照实际给药方案分为A组500mg q12h,B组500mg q8h,C组1 000mg q8h(此3种方案均为静脉滴注30min),以及D 500mg q8h,E 500mg q6h(此2种方案均为静脉滴注2h)共5组,分别进行蒙特卡洛模拟(MCS),计算各方案的累积反应分数(CFR),进行成本效果分析(CEA)。结果:5组方案的成本效果比(C/E)分别为61.70,66.42,103.88,61.99,64.87,以A方案为参照,余下4种方案的增量成本效果比(ΔC/ΔE)分别为307.72,1431.33,72.45,155.15。结论:C/E最小的A方案对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抗菌活性较差,并非ICU血流感染最理想的方案。D方案的药物经济学评价效果优于B方案,而更高给药剂量的C方案和更多给药次数的E方案也并未体现出更高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胺培南 药物经济学 蒙特卡洛模拟 重症医学科 血流感染 成本效果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