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调控糖尿病肾脏疾病中细胞稳态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刘星(综述) 陈朝红(审校)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55-159,共5页
糖尿病肾脏疾病(DKD)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认为DKD受氧化应激和炎症等多种病理生理因素影响。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是一种内源性转录因子,其转录激活可促进下游抗氧化基因及细胞保护性基因表达,参与... 糖尿病肾脏疾病(DKD)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认为DKD受氧化应激和炎症等多种病理生理因素影响。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是一种内源性转录因子,其转录激活可促进下游抗氧化基因及细胞保护性基因表达,参与调节多种细胞功能,维持细胞稳态,在DKD进展中发挥重要细胞保护作用。近期研究发现,Nrf2调节细胞自噬,拮抗细胞凋亡和铁死亡,是氧化应激相关疾病,炎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潜在治疗靶点。本文将综述Nrf2对DKD病理过程的调控作用新进展,探讨Nrf2治疗DKD的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脏疾病 核因子红细胞2相关因子2 氧化应激 炎症 凋亡 自噬 铁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脏疾病并发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
2
作者 朱文婷 张丽华 +4 位作者 朱淑华 焦晨峰 王晶晶 沈小玥 谢红浪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08-513,共6页
目的:探究发生医院感染的肾脏疾病患者的临床特征、病原学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至2021年12月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收治的肾脏疾病合并医院感染的患者,分析其临床资料、病理诊断及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目的:探究发生医院感染的肾脏疾病患者的临床特征、病原学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至2021年12月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收治的肾脏疾病合并医院感染的患者,分析其临床资料、病理诊断及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152例合并院内感染的患者中以肺部感染(51例,33.55%)最常见。84例患者培养出病原菌123株,多重耐药菌占比40.65%。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最常见(15.45%),其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10.57%)。17例(11.18%)医院内感染患者预后不良,入院时高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低CD4^(+)淋巴细胞计数、感染多重耐药菌是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入院时NLR和感染时C反应蛋白对院内并发感染患者预后不良具有预测价值(AUC=0.715,P<0.001)。结论:对于入院时高NLR和医院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肾脏病患者应早期识别,以降低不良结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病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要点解读 被引量:2
3
作者 朱玲 唐蓉 郑春霞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5-48,共4页
任何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的开展,必须通过伦理审查。随着各项管理办法和标志性法律文件的出台,伦理审查的范围逐步明确。本文将围绕伦理审查遵循的原则、审批标准、审查材料准备及法律责任等进行阐述,为研究者开展临床和基础研究提供... 任何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的开展,必须通过伦理审查。随着各项管理办法和标志性法律文件的出台,伦理审查的范围逐步明确。本文将围绕伦理审查遵循的原则、审批标准、审查材料准备及法律责任等进行阐述,为研究者开展临床和基础研究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医学研究 伦理审查 伦理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抗体在肾脏疾病中的应用
4
作者 邓佳仪(综述) 胡伟新(审校)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79-584,共6页
在免疫性肾脏疾病及器官移植体液性排异反应中,自身抗体发挥非常重要作用,特异性自身抗体不仅作为相关疾病诊断的标志物,也常常作为治疗的靶点。抗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抗体是近年发现与肾移植体液性排斥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系... 在免疫性肾脏疾病及器官移植体液性排异反应中,自身抗体发挥非常重要作用,特异性自身抗体不仅作为相关疾病诊断的标志物,也常常作为治疗的靶点。抗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抗体是近年发现与肾移植体液性排斥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硬化相关肺动脉高压以及心血管疾病发生密切相关的一种新的自身抗体,在肾移植以外肾脏疾病的临床意义缺乏研究。本文将介绍抗-AT1R抗体的产生及危险因素、潜在的致病机制以及在肾脏疾病中的应用,为肾脏疾病诊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抗体 狼疮性肾炎 糖尿病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年肾脏疾病随机对照试验集萃
5
作者 黄湘华 章海涛 刘志红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9-52,共4页
2022年,肾脏病领域取得了很多重要进展,其中随机对照试验(RCT)仍是临床关注的焦点。本文主要总结2022年肾脏病领域的重要RCT研究结果。
关键词 随机对照试验 肾脏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酸二甲酯中毒相关肾损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转归
6
作者 庄璐璐 王霞 +2 位作者 童玲 左科 柳晶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5期424-429,共6页
目的:分析草酸二甲酯(DMO)中毒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及结局,为临床救治提供依据。方法:分析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3例DMO中毒相关肾损伤患者资料,复习文献并总结此类中毒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治疗和结局。结果:3例男... 目的:分析草酸二甲酯(DMO)中毒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及结局,为临床救治提供依据。方法:分析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3例DMO中毒相关肾损伤患者资料,复习文献并总结此类中毒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治疗和结局。结果:3例男性患者在接触DMO后均发生严重的急性肾损伤(AKI),经肾活检病理证实为急性草酸盐肾病,接受血液净化、充分水化、抗炎等治疗后,肾功能均较前好转。文献报道的21例经皮肤直接接触或呼吸道吸入DMO中毒患者,95.2%有不同程度血清肌酐升高,52.4%达到AKI 3期;61.9%行临时血液净化,23.8%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9.5%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71.4%肾功能恢复正常。结论:DMO中毒以AKI和大量草酸盐沉积为特征,血液净化、充分水化、枸橼酸盐和小剂量激素可能是有效的治疗手段,大部分患者肾功能可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酸盐肾病 急性肾损伤 草酸二甲酯 中毒性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肾损伤进展为慢性肾脏病的机制 被引量:7
7
作者 薛翔(综述) 李世军(审校)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4-78,共5页
急性肾损伤(AKI)是慢性肾脏病(CKD)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即使是轻微的AKI也可能产生不良后果,并可能发展为肾脏纤维化,这是所有终末期肾病的最终结果。因此,深入了解这种转变机制以阻止AKI向CKD进展至关重要。本文就AKI向CKD进展... 急性肾损伤(AKI)是慢性肾脏病(CKD)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即使是轻微的AKI也可能产生不良后果,并可能发展为肾脏纤维化,这是所有终末期肾病的最终结果。因此,深入了解这种转变机制以阻止AKI向CKD进展至关重要。本文就AKI向CKD进展的细胞和分子机制及潜在治疗靶点的研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慢性肾脏病 肾小管上皮细胞 成纤维细胞 三级淋巴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小球滤过率对急慢性肾脏病患者溶质及电解质肾脏排泄分数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余蓓蕾 姜玲 +4 位作者 李喆 胡臻 古晓燕 葛永纯 龚德华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共7页
目的:探索慢性肾脏病(CKD)中溶质及电解质肾脏排泄分数(FEx)和肾功能的关系,比较CKD和急性肾损伤(AKI)患者FEx的差别。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8月在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诊治的具有完整血尿生化结果的CKD或AKI患者,分析估... 目的:探索慢性肾脏病(CKD)中溶质及电解质肾脏排泄分数(FEx)和肾功能的关系,比较CKD和急性肾损伤(AKI)患者FEx的差别。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8月在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诊治的具有完整血尿生化结果的CKD或AKI患者,分析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 GFR)和FEx的关系,倾向得分匹配后比较CKD和AKI中FEx的差异。结果:研究纳入261例CKD和53例AKI患者。多数FEx随CKD进展进行性升高;钠、钾、氯、磷和尿酸的排泄分数(FENa、FEK、FECl、FEP和FEUA)与e GFR密切相关,并且建立了相对排泄分数(RFE)与e GFR的回归方程。AKI患者在e GFR-FEx散点图中与CKD患者表现出大致相同的趋势。倾向得分匹配后发现e GFR≥60 m L/(min·1.73m^(2))和<60 m L/(min·1.73m^(2))时,CKD和AKI之间有显著差异的分别为尿素排泄分数(FEUN)和FEUA。FEUN<12.95%[曲线下面积(AUC)0.65,灵敏度70.0%,特异度57.1%]和FEUA>11.41%(AUC 0.74,灵敏度75.8%,特异度73.5%)分别为e GFR≥60 m L/(min·1.73m^(2))和<60 m L/(min·1.73m^(2))时诊断AKI的最佳截断值。结论:无论CKD还是AKI患者,e GFR对FEx均有显著影响,大多数FEx随e GFR降低而进行性升高。e GFR≥60 m L/(min·1.73m^(2))时FEUN<12.95%和e GFR<60 m L/(min·1.73m^(2))时FEUA>11.41%对区分CKD和AKI有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泄分数 肾小球滤过率 电解质 急性肾损伤 慢性肾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磷酸盐肾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 被引量:4
9
作者 韩翠 涂远茂 +3 位作者 王晶晶 程震 梁少姗 刘志红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7-32,共6页
目的:探讨口服磷酸钠盐导致的急性磷酸盐肾病(APN)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22年11月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行肾活检诊断为APN的患者,分析其临床表现、病理特点、治疗及预后。结果:共纳入APN患者9例... 目的:探讨口服磷酸钠盐导致的急性磷酸盐肾病(APN)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22年11月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行肾活检诊断为APN的患者,分析其临床表现、病理特点、治疗及预后。结果:共纳入APN患者9例,其中男性7例,肾活检时年龄60.1±9.1岁。患者均因需行结肠镜检查口服磷酸钠盐,服药前血清肌酐(SCr)水平均在正常范围,1例无高危因素,其余8例存在2~4种高危因素(中位3种)。诊断急性肾损伤(AKI)时,SCr为257.24±63.65μmol/L;除1例血磷升高,余患者血钙、血磷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尿检无红细胞,仅2例出现少量蛋白尿。肾活检光镜下主要表现为肾小管间质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管腔和间质中均观察到多处偏振光无折光性的嗜碱性钙盐沉积(全片共25~58处)。6例患者接受泼尼松(15~30 mg/d)治疗。中位随访14月,7例患者肾功能改善,但SCr均未恢复至正常范围,末次随访SCr为175.92±45.05μmol/L,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 GFR)为36.33±12.83 m L/(min·1.73m^(2))。结论:口服磷酸钠盐导致的APN通常起病较为隐匿,肾活检有助于明确诊断。对于存在高危因素的患者应慎用磷酸盐洗肠液,并密切监测肾功能变化,以提早识别和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服磷酸钠盐 急性磷酸盐肾病 磷酸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G6PD基因变异狼疮性肾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基因变异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金英 罗晓鑫 +5 位作者 梁丹丹 彭嘉惠 张洋洋 涂远茂 刘志红 张昌明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07-213,共7页
目的:分析3例携带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基因变异的狼疮性肾炎(LN)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讨论G6PD基因变异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3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全外显子测序检测LN患者的G6PD基因变异,Sange... 目的:分析3例携带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基因变异的狼疮性肾炎(LN)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讨论G6PD基因变异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3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全外显子测序检测LN患者的G6PD基因变异,Sanger测序检测亲属G6PD基因变异情况。G6PD/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6PGD)比值法测定G6PD酶活性。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和细胞因子微球检测技术(CBA)检测其中2例患者的炎症状态特征。结果:3例患者均曾有血三系减低,Coombs试验均阴性,红细胞碎片均阳性,G6PD酶活性均缺乏。2例男性患者为G6PD c.G1466T(p.R489L)半合子变异,均遗传自母亲;1例女性患者为G6PD c.G1466T(p.R489L)及c.G1478A(p.R493H)复合杂合变异,分别遗传自父母双方。qPCR及CBA检测发现,与正常对照相比,2例患者血细胞干扰素刺激基因IFIT1、IFI44L、OAS1与MX2表达明显升高,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及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明显升高,提示Ⅰ型干扰素信号通路的过度激活及炎性细胞因子的过度产生。结论:合并G6PD基因变异的LN患者常以贫血为首发或突出临床表现,伴Ⅰ型干扰素信号通路的过度激活以及炎性细胞因子的过度产生,其在SLE发病中的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系统性红斑狼疮 狼疮性肾炎 溶血性贫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型干扰素相关肾脏损伤及诊治进展
11
作者 安玉 梁丹丹(综述) 刘志红(审校)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3-59,共7页
Ⅰ型干扰素(INF-Ⅰ)是一类具有抗病毒和抗肿瘤活性的细胞因子,近年来其在自身炎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干扰素治疗等多种因素均可引起INF-Ⅰ水平升高,并通过直接和间接途径造成肾脏损... Ⅰ型干扰素(INF-Ⅰ)是一类具有抗病毒和抗肿瘤活性的细胞因子,近年来其在自身炎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干扰素治疗等多种因素均可引起INF-Ⅰ水平升高,并通过直接和间接途径造成肾脏损伤。也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因调节干扰素信号通路的基因功能异常导致INF-Ⅰ水平升高,又称Ⅰ型干扰素病。研究表明原发性和继发性INF-Ⅰ升高导致肾脏损伤的患者在肾组织病理上存在共同之处,可表现为塌陷型肾小球病、炎症性增殖、血管病变或管网状包涵体等。基因组医学的发展为深入了解和精准诊治这类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干扰素 病毒感染 自身免疫性疾病 Ⅰ型干扰素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狼疮性肾炎合并射血分数减低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12
作者 汤文君 李喆 +4 位作者 许书添 周玉超 王杨 娄丽璇 李世军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01-507,共7页
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LN)合并射血分数减低心力衰竭(HFrEF)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本研究纳入2013年1月至2022年2月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LN患者,根据HFrEF诊断标准分为HFrEF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 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LN)合并射血分数减低心力衰竭(HFrEF)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本研究纳入2013年1月至2022年2月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LN患者,根据HFrEF诊断标准分为HFrEF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分析LN合并HFrEF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HFrEF患者共有46例,占同期入住ICU LN患者的8.60%,HFrEF组患者狼疮病程明显比对照组长[84.0(59.0, 138.8)月vs 32.0(4.0, 96.0)月,P<0.001],N末端B型利钠肽原、肌钙蛋白、狼疮受累器官数、左心室舒张末内径高于对照组(P<0.05),HFrEF组狼疮性心肌炎病史、肺动脉压增高、心脏瓣膜病变及慢性肾衰竭(CRF)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狼疮病程,CRF、狼疮性心肌炎病史、肺动脉压增高、合并糖尿病是LN患者出现HFrEF的独立危险因素。HFrEF组3月(87.0%vs 92.1%)和1年生存率(73.9%vs 86.3%)比对照组低,3月(67.4%vs 90.7%)和1年肾脏存活率(54.3%vs 84.2%)明显低于对照组。单因素COX模型发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高、左心室射血分数<30%、心脏瓣膜病变是LN合并HFrEF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LN患者合并HFrEF并不少见,其人、肾生存率均明显低于不伴HFrEF者。狼疮病程长及合并狼疮性心肌炎病史、肺动脉压增高、CRF、糖尿病是LN发生HFrEF的高危因素,需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性肾炎 射血分数减低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营养风险指数联合肌少症指数预测腹膜透析患者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志宏 周婷婷 +2 位作者 成水芹 余乐 俞雨生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08-113,共6页
目的:分析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NRI)联合肌少症指数(SI)判断维持性腹膜透析(PD)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本文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基线截取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于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规律透析≥1年PD患者。利用体质量与血液生化指... 目的:分析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NRI)联合肌少症指数(SI)判断维持性腹膜透析(PD)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本文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基线截取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于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规律透析≥1年PD患者。利用体质量与血液生化指标分别计算GNRI和SI。经胸心脏超声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后壁厚度(PWT)、室间隔厚度(IVST)。计算左心室质量(LVM)和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完善螺旋CT和腹部侧位X线片检测,获得冠状动脉钙化评分(CACS)与腹主动脉钙化评分(AACS)。纳入对象随访至2023年7月,以全因死亡或PD技术失败定义复合事件。利用受试者曲线曲线下面积(AUC)比较GNRI联合SI判断预后价值。结果:296例PD患者年龄51.2±15.2岁,其中男性141例(47.6%),日间不卧床腹膜透析(DAPD)247例(83.4%),透析龄60.5±32.7月,总尿素清除指数(Kt/V)1.79±0.62,血清白蛋白水平37.4±4.1 g/L,GNRI 92.6±7.7,SI 0.77±0.22。单因素分析显示,GNRI(r=-0.26,P<0.01)和SI(r=-0.20,P=0.01)水平分别与CACS呈显著负相关,但与LVMI相关性均无统计学意义。随访发生复合事件196例(66.2%),其中死亡29例,转血液透析167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标准蛋白分解率(nPCR)、LVMI及SI均是发生复合事件独立预测因素。AUC显示,GNRI与SI预测复合事件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UC 0.70 vs 0.77,P<0.01),两者联合预测能力进一步提高(AUC 0.81,与两者比较均P<0.01)。结论:GNRI与SI均与PD患者冠状动脉钙化风险相关,SI是发生不良事件独立预测因素,两者联合预测不良事件能力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老年营养风险指数 肌少症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尿长程腹膜透析患者全因死亡与技术失败风险因素分析
14
作者 张志宏 于文馨 +2 位作者 周婷婷 成水芹 俞雨生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SCD 2024年第6期521-527,共7页
目的:无尿长程腹膜透析(PD)患者随访困难,全因死亡与技术失败风险高。本研究利用门诊随访资料对该类人群上述风险进行分析。方法: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纳入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规律随访透析龄≥5年且尿量≤100 mL/24h持续≥3月的P... 目的:无尿长程腹膜透析(PD)患者随访困难,全因死亡与技术失败风险高。本研究利用门诊随访资料对该类人群上述风险进行分析。方法: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纳入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规律随访透析龄≥5年且尿量≤100 mL/24h持续≥3月的PD患者。以2019年门诊随访记录作为基线,采集一般资料、实验室检验等信息。研究对象持续随访至2024年7月,定义观察终点为:(1)全因死亡;(2)技术失败。其中技术失败定义为转血液透析持续3月及以上。以是否发生全因死亡或技术失败分组,比较两组患者基线参数差异,结合受试者操作曲线(ROC)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基线参数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255例患者,平均年龄53.0±12.6岁,其中男性104例(40.7%),纳入研究时中位透析龄为79月,总尿素清除指数(Kt/V) 1.76±0.42,腹膜高转运/高平均转运73例(28.6%)。至随访期末,发生死亡29例,技术失败92例。以是否发生全因死亡或技术失败分组,两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血清尿酸、血清白蛋白、血钠、血清肌酐(SCr)与胱抑素C(CysC)浓度比值(Cr/CysC)、总尿素清除指数(Kt/V)和腹膜转运类型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下面积最大变量为Cr/CysC,其次为总Kt/V。所有患者Cr/CysC平均水平为1.91±0.56。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全因死亡或技术失败复合终点的独立影响因素为年龄、性别、总Kt/V、腹膜转运类型和Cr/CysC,而全因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为年龄、性别、总Kt/V和Cr/CysC。以总Kt/V 1.70与Cr/CysC 1.90(最接近Cr/CysC 1.91数值)对患者进行三分组,患者生存曲线与技术生存曲线均提示,基线总Kt/V<1.70且Cr/CysC<1.90的患者预后不佳(P均<0.01)。结论:基线Cr/CysC水平是无尿长程PD患者全因死亡与技术失败的独立影响因素,Cr/CysC联合总Kt/V有助于该类患者预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尿素清除指数 血清肌酐/胱抑素C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损伤分子1介导游离轻链内吞致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 被引量:3
15
作者 董世惠 范芸 +5 位作者 夏园园 杨雪 刘丰 杨帆 梁丹丹 曾彩虹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1-127,共7页
目的:探究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中肾损伤分子1(KIM-1)介导免疫球蛋白轻链(FLCs)内吞对肾小管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1)选取4例多发性骨髓瘤肾损伤患者尿标本,采用离子交换层析法纯化FLCs;(2)体外实验构建纯化的FLCs诱导人肾脏近端肾小... 目的:探究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中肾损伤分子1(KIM-1)介导免疫球蛋白轻链(FLCs)内吞对肾小管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1)选取4例多发性骨髓瘤肾损伤患者尿标本,采用离子交换层析法纯化FLCs;(2)体外实验构建纯化的FLCs诱导人肾脏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损伤模型,继续给予FLCs刺激,并予KIM-1抑制剂TW-37干预;体内实验向小鼠腹腔注射FLCs,14 d后建立FLCs致小鼠肾小管损伤的动物模型,并予TW-37干预。Western Blot检测HK-2细胞和小鼠肾组织KIM-1、megalin、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等水平,ELISA法检测小鼠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尿液KIM-1的含量,天狼星红染观察小鼠肾间质纤维化程度等。结果:(1)体外实验中FLCs刺激HK-2细胞诱导KIM-1表达增加,并与FLCs存在共定位,TW-37处理后可减少HK-2细胞中FLCs内吞,减轻FLCs刺激所致的肾小管细胞溶酶体的核周聚集,降低氧化应激及纤维化指标表达。(2)动物模型结果显示,TW-37干预可缓解FLCs所致的肾小管损伤,包括尿KIM-1水平及肾组织KIM-1表达下降,肾组织氧化应激和纤维化指标表达下降,肾组织胶原沉积减轻。结论:KIM-1可介导肾近端小管细胞内吞FLCs,抑制KIM-1有助于缓解FLCs造成的肾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管上皮细胞 免疫球蛋白游离轻链 肾脏损伤分子1 内吞 TW-3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肽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鑫婷(综述) 谢红浪(审校)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4-178,共5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糖尿病发病率不断上升。糖尿病患者发生微血管并发症的风险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在糖尿病实验动物模型和早期临床试验发现,补充C肽有助于减轻糖尿病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和肾脏损伤。因此,提高...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糖尿病发病率不断上升。糖尿病患者发生微血管并发症的风险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在糖尿病实验动物模型和早期临床试验发现,补充C肽有助于减轻糖尿病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和肾脏损伤。因此,提高对C肽在微血管并发症病理生理学中作用的认识,对于开发基于C肽的新疗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C肽的作用机制及其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影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肽 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 糖尿病神经病变 糖尿病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轻链型淀粉样变性发病机制及诊治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洪伊 张媛媛 +1 位作者 李真(综述) 黄湘华(审校)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6-162,共7页
系统性轻链(AL)型淀粉样变性是一种罕见的浆细胞疾病,常造成心脏、肾脏等重要器官的功能障碍。近年来,AL型淀粉样变性分子机制研究取得的进展,有助于进一步理解AL型淀粉样变性纤维丝结构特点及心脏和肾脏受损的病理机制。此外,AL型淀粉... 系统性轻链(AL)型淀粉样变性是一种罕见的浆细胞疾病,常造成心脏、肾脏等重要器官的功能障碍。近年来,AL型淀粉样变性分子机制研究取得的进展,有助于进一步理解AL型淀粉样变性纤维丝结构特点及心脏和肾脏受损的病理机制。此外,AL型淀粉样变性的诊断及治疗方面方法也有所突破,对改进临床实践,提高诊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对AL型淀粉样变性的发病机制及诊治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轻链型淀粉样变性 发病机制 诊断 分子标志物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肾损伤共同的分子信号通路 被引量:2
18
作者 韩翠 郑春霞(综述) 刘志红(审校)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61-566,共6页
心肾综合征是指心脏和肾脏功能不全相互影响、相互加重,从而导致心肾功能急剧恶化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其发病机制复杂。本文主要综述心、肾损伤涉及的共同的信号通路,包括血管紧张素Ⅱ、Wnt/β-catenin通路、TWEAK/Fn14通路、Ca2+-CaN-NFA... 心肾综合征是指心脏和肾脏功能不全相互影响、相互加重,从而导致心肾功能急剧恶化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其发病机制复杂。本文主要综述心、肾损伤涉及的共同的信号通路,包括血管紧张素Ⅱ、Wnt/β-catenin通路、TWEAK/Fn14通路、Ca2+-CaN-NFAT信号通路、TGF-β/Smad通路等,试图解释心肾之间的相互联系和调控机制,为开发新的药物靶点提供思路,并为临床研究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 肾脏 损伤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疗后急性肾损伤并发严重乳酸酸中毒 被引量:1
19
作者 涂远茂 彭灿灿 +1 位作者 王晶晶 程震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96-300,共5页
老年男性患者,2型糖尿病长期口服二甲双胍,因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氟马替尼治疗后出现急性肾损伤3期、肿瘤溶解综合征,伴发严重乳酸酸中毒、白细胞淤滞症。停药并给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及补液等对症治疗后病情迅速逆转。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乳酸酸中毒 白细胞淤滞症 肿瘤溶解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轻重链型肾淀粉样变性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文萃 任贵生 +2 位作者 梁丹丹 曾彩虹 黄湘华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96-600,共5页
48岁中年男性患者,因发现蛋白尿3年余入院,临床表现为中等量蛋白尿,无镜下血尿和肾功能损害,服泼尼松及环孢素治疗1年余尿检异常无缓解。肾活检病理提示肾脏淀粉样变性,κ轻链及IgG1染色阳性。骨髓浆细胞比例正常,免疫分型可见少量单克... 48岁中年男性患者,因发现蛋白尿3年余入院,临床表现为中等量蛋白尿,无镜下血尿和肾功能损害,服泼尼松及环孢素治疗1年余尿检异常无缓解。肾活检病理提示肾脏淀粉样变性,κ轻链及IgG1染色阳性。骨髓浆细胞比例正常,免疫分型可见少量单克隆浆细胞,血游离轻链绝对值及比值均正常,尿游离κ轻链升高,血和尿均未检测到M蛋白,无心脏、胃肠道、皮肤等肾外脏器受累证据。诊断为轻重链型肾淀粉样变性。采用以硼替佐米为基础的方案治疗后尿蛋白及血清肌酐稳定,血清白蛋白升高,疗效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淀粉样变性 轻重链型淀粉样变性 肾脏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