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段式肠内营养联合消化液回输改善重症肠瘘病人营养状况的护理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周敏艺 庆敏 +2 位作者 姚红林 赵泽华 喻珊珊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2-166,共5页
目的:研究分段式肠内营养联合消化液回输对于改善重症肠瘘病人的营养状况效果,探讨营养支持方式对重症肠瘘预后的影响,为重症肠瘘病人提供护理参考。方法:选择2023年2月~2023年8月东部战区总医院普通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96例并发多... 目的:研究分段式肠内营养联合消化液回输对于改善重症肠瘘病人的营养状况效果,探讨营养支持方式对重症肠瘘预后的影响,为重症肠瘘病人提供护理参考。方法:选择2023年2月~2023年8月东部战区总医院普通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96例并发多个瘘的重症肠瘘病人。根据营养支持方式分为干预组(n=47)和对照组(n=49),干预组采用分段式肠内营养联合消化液回输,对照组采用分段式肠内营养。在肠内营养干预后14 d收集指标比较两组差异,营养状况指标包括BMI、血清白蛋白水平、总蛋白水平、血红蛋白水平,炎症指标包括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肠内营养不耐受症状发生率,以及ICU总住院时间、总住院费用等预后相关指标。结果:干预后14 d干预组血清总蛋白为(71.55±7.00)g/L、血红蛋白为(106.64±15.59)g/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BMI为(21.83±4.44)kg/m^(2),对照组为(19.64±3.16)kg/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炎症指标方面,干预组CRP水平为(35.71±27.77)mg/L,对照组为(56.78±51.22)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IL-6水平为(30.20±24.47)pg/mL,对照组为(76.18±54.36)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段式肠内营养联合消化液回输,有利于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减轻炎症反应、降低肠内营养不耐受发生率、减少总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液回输 分段式肠内营养 重症监护 肠瘘 多个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围手术期优化管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相小松 苏钰 +1 位作者 郭飞龙(综述) 李国立(审校)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63-668,共6页
胃癌是我国高发恶性肿瘤,生存预后较差。根治性手术仍是其唯一可能的治愈手段。然而有证据显示,手术创伤产生的应激会增加肿瘤细胞种植转移风险。文章主要就手术应激引起的炎症、交感神经系统兴奋、高凝、免疫抑制等病理生理状态对胃癌... 胃癌是我国高发恶性肿瘤,生存预后较差。根治性手术仍是其唯一可能的治愈手段。然而有证据显示,手术创伤产生的应激会增加肿瘤细胞种植转移风险。文章主要就手术应激引起的炎症、交感神经系统兴奋、高凝、免疫抑制等病理生理状态对胃癌复发的影响进行综述,并提出包括镇痛、免疫调节、营养治疗等以微创手术为核心的进展期胃癌围手术期优化管理方案,以期最大限度减少手术应激对肿瘤进展的影响,改善胃癌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根治性手术 外科应激 围手术期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肝移植受者围手术期营养管理的证据总结 被引量:1
3
作者 胡旭 叶向红 +4 位作者 江方正 汤佳洁 张驰 左莹 王芳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6-54,共9页
目的:系统检索、筛选、评价及归纳成人肝移植受者围手术期营养管理的相关证据,汇总证据集合,为基于循证的方案构建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决策支持系统、国内外数据库、相关指南网站、营养相关专业协作网站中所有营养管理相关证据,... 目的:系统检索、筛选、评价及归纳成人肝移植受者围手术期营养管理的相关证据,汇总证据集合,为基于循证的方案构建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决策支持系统、国内外数据库、相关指南网站、营养相关专业协作网站中所有营养管理相关证据,检索文献类型包含指南、临床决策、证据总结、专家共识、系统评价和最佳实践等。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4月30日。结果:共纳入18篇文献,其中指南7篇,专家共识4篇,系统评价4篇,证据总结1篇,规范1篇,随机对照试验1篇。总结了包含营养筛查与评估、营养咨询、肌肉质量评估、多学科团队建立、营养管理原则、术前营养管理、术后营养管理和出院健康教育及随访管理8个方面的45条证据。结论:该研究总结了成人肝移植围手术期营养管理的证据,汇总的证据具有全面性、科学性和可行性,临床医护人员在应用时应充分考虑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证据,改善受者生存质量,同时为构建成人肝移植围手术期营养管理方案提供了循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围手术期 营养 证据总结 循证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克雷伯菌外膜囊泡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周志涛 李家扬 +1 位作者 吴秀文(综述) 任建安(审校)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57-662,共6页
肺炎克雷伯菌是一种典型的肠杆菌科条件致病菌,也是六大超级细菌“ESKAPE”中的一员,通常定植在人类呼吸道和肠道,可引起肺炎、脑膜炎和血流感染等多种感染。外膜囊泡(OMV)是由革兰阴性菌自发分泌的具有生物学活性的囊泡状结构,含有多... 肺炎克雷伯菌是一种典型的肠杆菌科条件致病菌,也是六大超级细菌“ESKAPE”中的一员,通常定植在人类呼吸道和肠道,可引起肺炎、脑膜炎和血流感染等多种感染。外膜囊泡(OMV)是由革兰阴性菌自发分泌的具有生物学活性的囊泡状结构,含有多糖、外膜蛋白和核酸等成分。现有研究证实肺炎克雷伯菌OMV在病原菌致病机制、传递效应因子以及与宿主相互作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文章主要围绕肺炎克雷伯菌OMV的基本信息、生物学功能以及生物医学应用等方面进行讨论,对肺炎克雷伯菌OMV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膜囊泡 肺炎克雷伯菌 病原体与宿主相互作用 致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ARDS病人相位角与营养状态及临床结局的相关性研究
5
作者 丁岚 付越 +2 位作者 赵泽华 姚红林 叶向红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52-256,共5页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ARDS病人相位角(PA)与其营养状态、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和预后情况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2023年7月至2024年3月普外ICU收治的83例SAP并发ARDS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ARDS病人相位角(PA)与其营养状态、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和预后情况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2023年7月至2024年3月普外ICU收治的83例SAP并发ARDS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相位角将病人分为低PA组和正常PA组。统计分析相位角与营养状态及临床结局的相关性,分析SAP合并ARDS病人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83例SAP并发ARDS病人,PA与营养风险分级(rs=-0.352,P=0.001)、机械通气时间(rp=-0.475,P<0.001)、住ICU时间(rp=-0.313,P=0.004)、临床预后(rs=-0.371,P=0.001)呈负相关,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PA值、机械通气时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PA值是临床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PA与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生存与死亡、筛查营养不良等因素具有相关性,未来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相位角 营养状态 临床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临床营养支持专科护士培训及执业现状的调查研究
6
作者 杨洋 赵泽华 +3 位作者 黄迎春 丁岚 叶向红 朱冬梅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45-251,共7页
目的:调查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的707名临床营养支持专科护士培训及执业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完善临床营养支持专科护士培养制度、选拔发展提供依据。方法:于2023年10月至11月,参考专科护士执业情况问卷,采用便利抽样法,对全国21个省... 目的:调查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的707名临床营养支持专科护士培训及执业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完善临床营养支持专科护士培养制度、选拔发展提供依据。方法:于2023年10月至11月,参考专科护士执业情况问卷,采用便利抽样法,对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的707名临床营养支持专科护士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单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临床营养支持专科护士在临床护理实践、护理教育、护理管理、协调、护理研究与咨询等5个方面的执业现状与应用情况。结果:临床营养支持专科护士执业情况不太理想,75.67%的专科护士使用情况总得分在208分以下(即低于总分的80%)。各维度使用情况中,临床护理实践维度得分最高为(54.17±10.26)分,其次为护理教育维度(36.98±8.00)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医院等级和职称是专科护士使用和发展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临床营养支持专科护士执业水平待进一步提高,建议加强各级医院和社区、家庭的联动合作针对较高职称的专科护士,鼓励其充分发挥作用,加强薄弱环节培训,不断优化临床营养支持护理队伍的专业能力,全面提升专科护理质量,促进其专科高水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科护士 现状调查 影响因素 护理教育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类器官的炎症性肠病免疫机制研究进展
7
作者 陈园 黄骞 嵇武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19-1524,共6页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以肠道免疫稳态紊乱为特征的慢性特发性疾病,以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两种类型为主。其发病机制包含固有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异常,广泛涉及肠黏膜屏障、免疫细胞、细胞因子至微生物稳态等。肠道3D类器官以...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以肠道免疫稳态紊乱为特征的慢性特发性疾病,以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两种类型为主。其发病机制包含固有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异常,广泛涉及肠黏膜屏障、免疫细胞、细胞因子至微生物稳态等。肠道3D类器官以包含所有肠上皮细胞类型为特征,其问世为体外模拟IBD免疫微环境提供了良好模型。本文基于类器官技术讨论IBD器官模型构建的方法,同时对类器官模型IBD免疫机制研究和免疫治疗的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类器官 黏膜免疫 免疫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饲病人鼻黏膜压力性损伤预防及护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8
作者 孙蜓 徐瑶 +4 位作者 李嘉琪 左俊焘 蔡丽娜 郑恒宇 叶向红 《肠外与肠内营养》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70-375,共6页
目的:检索、评价和汇总国内外关于因鼻饲管引起的鼻黏膜压力性损伤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循证依据。方法:按照证据资源“6S”模型,系统检索UpToDate、国际指南协作网、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图书馆、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 目的:检索、评价和汇总国内外关于因鼻饲管引起的鼻黏膜压力性损伤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循证依据。方法:按照证据资源“6S”模型,系统检索UpToDate、国际指南协作网、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图书馆、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及相关营养专业网站有关鼻黏膜压力性损伤的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4年2月。文献筛选和质量评价由4名研究者独立完成,咨询循证专家意见后,对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证据提取、汇总。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包括5篇指南、4篇专家共识、1篇临床决策、1篇系统评价、1篇证据总结,涵盖组建团队、鼻黏膜评估、鼻黏膜护理、鼻饲管的放置与维护、监测和教育5个主题24条证据。结论:本研究总结的关于预防和护理因鼻饲管道引起的鼻黏膜压力性损伤的证据可应用于临床实践,促进鼻饲管道规范化管理,提高肠内营养实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 鼻饲 鼻黏膜 黏膜压力性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痛绿色通道对急腹症病人救治效率及预后影响的研究
9
作者 张锦鹏 吴秀文 +6 位作者 邹江豪 张哲瑞 吴磊 洪之武 任华建 王革非 任建安 《腹部外科》 2024年第6期400-405,共6页
目的探讨腹痛绿色通道对急腹症病人救治效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6月至2024年4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东部战区总医院)全军普通外科研究所收治的513例急腹症病人,分为会诊模式组(n=197),腹痛绿色通道组(n=316例)... 目的探讨腹痛绿色通道对急腹症病人救治效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6月至2024年4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东部战区总医院)全军普通外科研究所收治的513例急腹症病人,分为会诊模式组(n=197),腹痛绿色通道组(n=316例)。收集并比较两组基线数据、从入急诊到请会诊时间、入急诊到入院时间、入院到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和术后30 d病死率等。结果与腹痛绿色通道成立前相比,腹痛绿色通道成立后病人从急诊到手术的中位时间显著缩短(19.25 h比11.58 h,P<0.001),从入院到申请手术的中位时间缩短(0.83 h比0.74 h,P=0.047),整体住院时间显著减少(7.95 d比4.56 d,P<0.001),肺部感染(P=0.031)和腹腔感染(P=0.011)的发生率显著降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降低(16.8%比5.1%,P<0.001)。腹痛绿色通道组夜间(18:00~次日8:00)手术比例显著增加(44.7%比67.1%,χ^(2)=25.118,P<0.001)。高年资医生指导下的主治医生及主治医生级以下医生手术率增加(74.0%比89.9%,χ^(2)=50.783,P<0.001)。结论腹痛绿色通道可以缩短急腹症病人术前等待时间,改善病人的总体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痛中心 急腹症 腹痛绿色通道 急重症外科
原文传递
腹腔感染并发腹高压对猪肝肾功能影响的机制研究
10
作者 吴磊 康佳琪 +3 位作者 李冉冉 吴秀文 王革非 任建安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34-1141,共8页
目的 通过构建腹腔感染并发腹高压的大动物模型,探究腹腔感染并发腹高压对肝及肾的损伤,以期指导创伤、腹部手术等病因所致腹腔感染及腹腔高压的治疗。方法 选取雄性健康小型猪25头,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构建腹腔感染模型(IAI),通过腹腔内... 目的 通过构建腹腔感染并发腹高压的大动物模型,探究腹腔感染并发腹高压对肝及肾的损伤,以期指导创伤、腹部手术等病因所致腹腔感染及腹腔高压的治疗。方法 选取雄性健康小型猪25头,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构建腹腔感染模型(IAI),通过腹腔内注射氮气维持腹内压为30 mmHg构建腹高压模型(IAH)。实验动物编号后行数字随机分组分为5组;对照组;腹腔感染6 h组(IAI 6 h组);腹腔感染并发腹高压6 h组(IAI+IAH 6 h组);腹腔感染24 h组(IAI 24 h组);腹腔感染并发腹高压24 h组(IAI+IAH 24 h组),各5只。观察各组猪的生命体征;分别于造模前后留取血液标本,检测肝肾功能相关指标;造模后留取肝及肾标本,观察组织病理损伤并检测炎症因子、氧化应激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腹腔感染组(包括6 h组和24 h组)血流动力学出现恶化(P<0.05),而腹腔感染并发腹高压组(包括6 h组和24 h组)恶化程度更为严重(P<0.05)。各组间肝肾功能有明显差别,与基础值比较,腹腔感染6 h组AST、ALT、CR及BUN值稍有提高,24 h组有明显增高(P<0.05);而感染并发腹高压组,6 h及24 h组各值增高更为明显(P<0.05)。相较于对照组,腹腔感染24 h组肝IL-6值及肾TNF-α值明显增高(P<0.05);而在IAI+IAH 6 h组都明显肝TNF-α、IL-6及肾TNF-α值明显增高(P<0.05),24 h组肝肾TNF-α及IL-6值则有较大提高(P<0.05)。各实验组肝及肾病理评分较假手术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且持续6 h及24 h中,并发高压较感染组,损伤评分显著升高(P<0.05)。腹腔感染和腹高压均可增加肝肾组织氧化应激水平、HIF-1α及Caspase-3表达(P<0.05)。结论 腹高压明显促进腹腔感染时肝肾组织炎性因子的表达、氧化应激水平、炎性细胞浸润,组织缺氧及细胞的凋亡等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感染 腹高压 肝损伤 肾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视代谢变化在重症病人营养治疗中的作用
11
作者 王新颖 《肠外与肠内营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共6页
重症病人的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达30%~50%,显著延长ICU及总住院时间,增加感染及ICU获得性虚弱风险[1]。重症营养治疗目标在于供给合适的能量与营养底物,以满足病人的代谢需求,从而维持瘦体组织、实现代谢调理与免疫调节,改善器官功能[2]。... 重症病人的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达30%~50%,显著延长ICU及总住院时间,增加感染及ICU获得性虚弱风险[1]。重症营养治疗目标在于供给合适的能量与营养底物,以满足病人的代谢需求,从而维持瘦体组织、实现代谢调理与免疫调节,改善器官功能[2]。此时机体常伴随着复杂的分解和合成代谢的变化,并随着疾病进程表现出不同阶段性,对营养底物的利用也相应不同[3-4]。因此,准确评估病人的代谢状态是优化营养治疗的前提。其中,代谢标志物的精准识别有助于筛选对营养治疗有应答的人群,并通过量化代谢变化,动态调整营养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营养 代谢变化 分解代谢 合成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系统在乳腺癌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李晓璐 霍立群 顾军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24期115-119,共5页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系统(PET/MRI)是目前最新的混合成像方式,将代谢数据和形态数据相结合,能够在乳腺癌诊疗过程中提供更全面的信息。本文对PET/MRI在乳腺癌诊断、分期、治疗反应评估和预后预测方面的临床应用中的研...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系统(PET/MRI)是目前最新的混合成像方式,将代谢数据和形态数据相结合,能够在乳腺癌诊疗过程中提供更全面的信息。本文对PET/MRI在乳腺癌诊断、分期、治疗反应评估和预后预测方面的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系统 新辅助化疗 乳腺核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在伤员后送中的发展现状与研究展望 被引量:1
13
作者 郭飞龙 陈傲雪 +1 位作者 陈力军(综述) 朱维铭(审校)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85-1088,共4页
现代战争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给伤员救护带来了严峻挑战。无人机伤员后送应运而生,具有显著的优势,成为各国研究的重要方向,但目前仍处于发展初期,在机型设计、机上医疗平台建设以及安全性方面还有待加强。文章主要介绍无人机伤员后送... 现代战争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给伤员救护带来了严峻挑战。无人机伤员后送应运而生,具有显著的优势,成为各国研究的重要方向,但目前仍处于发展初期,在机型设计、机上医疗平台建设以及安全性方面还有待加强。文章主要介绍无人机伤员后送的发展现状,并结合创伤救治理论以及医疗新技术进行合理展望,以期为军民融合在伤员后送领域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伤员后送 军民融合 军队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6在相关疾病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4
作者 张锦鹏 王颢典 +1 位作者 任华建(综述) 任建安(审校)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6-201,共6页
白细胞介素-6(IL-6)作为一种由多种细胞产生的多效细胞因子,在临床上与感染性疾病、代谢性疾病以及慢性炎症等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针对不同疾病,IL-6的信号通路不完全相同,相对应的作用特点、相关治疗方式也不尽相同。大... 白细胞介素-6(IL-6)作为一种由多种细胞产生的多效细胞因子,在临床上与感染性疾病、代谢性疾病以及慢性炎症等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针对不同疾病,IL-6的信号通路不完全相同,相对应的作用特点、相关治疗方式也不尽相同。大量动物实验以及临床研究表明,及时监测血液中IL-6的浓度变化有利于对疾病做出准确判断。文章主要对IL-6在临床常见疾病中的作用机制、作用效果、影响因素、以及靶向阻断IL-6的相关治疗方式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旨在为临床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 感染性疾病 代谢性疾病 炎症性肠病 信号通路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肠瘘病人早期营养支持治疗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沈硕 赵雪成 +4 位作者 宗厚琴 赵泽华 李嘉琪 姚红林 叶向红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70-273,共4页
目的:调查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肠瘘病人早期营养支持治疗的现状,并分析对病人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就诊于东部战区总医院ICU 6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肠瘘病人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病人行早期营养支持治疗的现状... 目的:调查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肠瘘病人早期营养支持治疗的现状,并分析对病人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就诊于东部战区总医院ICU 6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肠瘘病人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病人行早期营养支持治疗的现状,并探究对病人临床结局的影响。结果:有45例(75.00%)和57例(95.00%)病人在入院48 h内开始EN治疗和PN治疗。入院前1周早期肠内营养(EEN)热卡达标率为44.20%,入院前1周早期肠内营养热卡达标组和非达标组,二者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费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ICU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合肠瘘病人早期肠内营养达标率稍低,与早期肠内营养非达标组相比,肠内营养达标组病人机械通气时间短,病人住院总费用低,可改善病人的临床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 肠瘘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病人肠内营养中断现状及其对热卡达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左俊焘 李嘉琪 +5 位作者 徐瑶 蔡丽娜 吴翠丽 郑恒宇 孙蜓 叶向红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66-170,共5页
目的:对重症病人肠内营养中断现状进行调查并探讨中断时间与次数对热卡达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1月至2022年11月入住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普通外科ICU实施肠内营养的重症病人,记录病人1周内行肠内营养的相关资料,包括... 目的:对重症病人肠内营养中断现状进行调查并探讨中断时间与次数对热卡达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1月至2022年11月入住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普通外科ICU实施肠内营养的重症病人,记录病人1周内行肠内营养的相关资料,包括每日实际摄入热卡、肠内营养中断的原因、次数与时间。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肠内营养7 d达标天数的相关因素。结果:共纳入115例重症病人,肠内营养7 d内总中断次数为136次,总中断时间为512.94 h。肠内营养中断发生频率最高的原因是外出检查(33%),其次分别是喂养不耐受(15%)与医生操作(13%);肠内营养中断的持续时间因原因而异,包括手术或术前准备10.20(8.81,18.11)h、喂养不耐受7.33(1.34,21.71)h、气道操作4.30(0.93,10.84)h等。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肠内营养7d达标天数与中断时间和次数呈负相关(P<0.05)。结论:肠内营养中断常见的原因是外出检查、喂养不耐受、医生操作等,肠内营养中断时间越长、中断次数越多,热卡摄入不足的风险越高。医护人员尽量避免肠内营养中断事件的发生从而改善病人的临床营养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肠内营养 中断 热卡达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柚皮素对脂多糖诱导的脓毒症小鼠肠粘膜损伤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百强 袁晨晨 +4 位作者 董杰 马孝杰 杨琦 路国涛 李维勤 《肠外与肠内营养》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81-186,共6页
目的:研究柚皮素(Nar)对脂多糖(LPS)诱导的脓毒症小鼠肠道粘膜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雄性25~30 g 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腹腔注射等量的PBS)、脓毒症模型组(LPS组,腹腔注射LPS)和柚皮素治疗组(LPS+Nar组),每组12只,造模后2... 目的:研究柚皮素(Nar)对脂多糖(LPS)诱导的脓毒症小鼠肠道粘膜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雄性25~30 g 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腹腔注射等量的PBS)、脓毒症模型组(LPS组,腹腔注射LPS)和柚皮素治疗组(LPS+Nar组),每组12只,造模后24 h取材进行肠道组织病理检测及评分;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凋亡、肠道上皮紧密连接蛋白闭锁小带蛋白-1(ZO-1)和Occludin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细胞凋亡关键蛋白Caspase3表达。结果:与脓毒症模型组相比,Nar治疗组小鼠肠道病理损伤显著减轻。脓毒症模型组小鼠肠道上皮细胞凋亡显著增加,Nar治疗后肠道上皮细胞凋亡减轻,Caspase3表达下降,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荧光染色检测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脓毒症模型组小鼠肠道Occludin表达显著下降,Nar干预组较脓毒症模型组表达上升(P<0.05);脓毒症模型组小鼠肠道ZO-1表达显著下降,Nar干预组较脓毒症组表达上升(P<0.05)。结论:Nar对LPS诱导的脓毒症小鼠肠道粘膜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有望为保护脓毒症肠粘膜屏障功能提供新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柚皮素 脓毒症 肠粘膜屏障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视外科重症病人的蛋白质补充 被引量:5
18
作者 任华建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4-120,共7页
在各种损伤因素的打击下,外科重症病人早期处于分解代谢状态,机体的蛋白质丢失加速,而蛋白质的补充又常常不足,影响了这部分病人的救治成功率。多项研究表明,及时足量的蛋白质补充,可以提高外科重症病人的生存率。但是,围绕着外科重症... 在各种损伤因素的打击下,外科重症病人早期处于分解代谢状态,机体的蛋白质丢失加速,而蛋白质的补充又常常不足,影响了这部分病人的救治成功率。多项研究表明,及时足量的蛋白质补充,可以提高外科重症病人的生存率。但是,围绕着外科重症病人的蛋白质补充,仍然存在着许多争议。本文就外科重症病人蛋白质补充的时机、剂量、途径和剂型等问题做出探讨,以期为临床医生的治疗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 重症 蛋白质 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在脓毒症及肠屏障功能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胡琼源 任建安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084-1088,共5页
脓毒症是导致重症患者死亡最主要的因素之一。中性粒细胞是脓毒症过程中发挥免疫应答主要效应细胞。除发挥趋化和吞噬作用,中性粒细胞还能够释放由双链DNA和镶嵌在DNA上抗菌蛋白组成的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脓毒症中持续过度形成... 脓毒症是导致重症患者死亡最主要的因素之一。中性粒细胞是脓毒症过程中发挥免疫应答主要效应细胞。除发挥趋化和吞噬作用,中性粒细胞还能够释放由双链DNA和镶嵌在DNA上抗菌蛋白组成的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脓毒症中持续过度形成的NETs将引起血栓及多器官功能障碍(MOD)的发生。肠道作为MOD的始动器官,脓毒症并发肠道屏障受损是MOD发生的重要原因。NETs与肠屏障损伤密切相关,肠道中过度形成的NETs可引起肠黏膜持续炎症,导致肠功能紊乱。文章主要就NETs在脓毒症及肠道功能中新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 脓毒症 肠屏障 炎症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GAS-STING通路的调控机制及其相关药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旭飞 吴秀文(综述) 任建安(审校)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03-308,共6页
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cGAS)、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均为细胞内受体,参与细胞对双链DNA的识别。由cGAS激活的STING通路是近年来研究较为热门的信号通路,可介导细胞自噬、细胞死亡,发挥促炎、抗病毒、抗肿瘤等多种效应。随着研究深入... 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cGAS)、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均为细胞内受体,参与细胞对双链DNA的识别。由cGAS激活的STING通路是近年来研究较为热门的信号通路,可介导细胞自噬、细胞死亡,发挥促炎、抗病毒、抗肿瘤等多种效应。随着研究深入,对cGAS-STING通路相关分子机制的了解逐渐增多,调控该通路有了较强的理论基础。鉴于cGAS-STING通路参与多种病理生理学功能,故针对cGAS-STING通路相关抑制剂、激动剂的研发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文章就cGAS-STING通路的各调控位点及其相关抑制剂、激动剂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 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 环化二核苷酸 抑制剂 激动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