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波加疤痕止痒软化膏治疗对烧伤瘢痕瘙痒患者康复的效果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5
1
作者 于天培 姜春茹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20年第10期2642-2647,共6页
目的:探究烧伤瘢痕瘙痒患者应用超声波加疤痕止痒软化膏治疗效果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80例在东部战区空军医院治疗烧伤瘢痕后存在瘙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疤痕止痒软化膏进行... 目的:探究烧伤瘢痕瘙痒患者应用超声波加疤痕止痒软化膏治疗效果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80例在东部战区空军医院治疗烧伤瘢痕后存在瘙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疤痕止痒软化膏进行治疗,联合组采用超声波加疤痕止痒软化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瘙痒程度、瘙痒评分、疤痕相关因子水平、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联合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瘙痒程度较治疗前显著减轻(Hc=52.771,31.782;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瘙痒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Hc=4.632,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瘙痒程度、部位、频率以及睡眠影响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上述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1)以及P物质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治疗后联合组上述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97.50%vs 80.00%,P<0.05);联合组瘙痒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美观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0.00%vs 47.50%,92.50%vs 70.00%,P<0.05)。结论:烧伤瘢痕瘙痒应用超声波加疤痕止痒软化膏治疗瘙痒效果显著,可以明显减少相关因子水平,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疤痕止痒软化膏 烧伤瘢痕瘙痒 康复效果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管圈在脑卒中康复护理健康教育中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海霞 朱行侠 王晓敏 《智慧健康》 2020年第17期31-32,共2页
目的探究分析品管圈在脑卒中康复护理健康教育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康复医学科于2019年5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987例脑卒中患者为本次研究资料来源,运用随机分类法将其分为参照组(492例)和观察组(495例)两组,前者实施常规康复护理,后者... 目的探究分析品管圈在脑卒中康复护理健康教育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康复医学科于2019年5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987例脑卒中患者为本次研究资料来源,运用随机分类法将其分为参照组(492例)和观察组(495例)两组,前者实施常规康复护理,后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品管圈活动,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率以及护理后的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对脑卒中相关的康复护理知识掌握率高于参照组,数据差异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卒中康复护理健康教育中开展品管圈活动,有利于提高患者对康复护理知识的认识和掌握程度,能够改善其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品管圈 康复护理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联合腰椎定点旋转复位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及对患者炎症介质、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15
3
作者 张建涛 杨文东 +1 位作者 庄保云 沈素娥 《河北中医》 2020年第3期437-441,451,共6页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腰椎定点旋转复位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及对患者炎症介质、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60例予针刺疗法治疗;观察组6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腰椎...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腰椎定点旋转复位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及对患者炎症介质、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60例予针刺疗法治疗;观察组6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腰椎定点旋转复位疗法治疗。2组均2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治疗前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中医证候评分及炎症介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环氧合酶-2(COX-2)、前列腺素E 2(PGE 2)]和血液流变学[全血黏度(高切、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56/60),对照组总有效率78.33%(47/60),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ODI评分、疼痛VAS、中医证候各项评分及总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TNF-α、IL-1β、COX-2及PGE 2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全血黏度(高切、低切)、血浆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腰椎定点旋转复位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能提高患者腰椎功能,缓解疼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血清炎症介质生成、改善血液流变学状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间盘移位 炎症介质 血液流变学 针刺疗法 按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背肌康复训练联合脊柱微调手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功能康复、血液流变学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倪蒙 张建涛 +2 位作者 谢婉洁 陈远广 朱建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3年第10期1866-1870,共5页
目的:探讨腰背肌康复训练联合脊柱微调手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功能康复、血液流变学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20年3月~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120例LDH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腰背肌康复训练)和观察组(60例,... 目的:探讨腰背肌康复训练联合脊柱微调手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功能康复、血液流变学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20年3月~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120例LDH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腰背肌康复训练)和观察组(60例,腰背肌康复训练联合脊柱微调手法)。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功能康复效果、血液流变学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4周后日本骨科协会腰椎功能(JOA)评分高于对照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4周后腰部屈曲腰部活动范围(ROM)、伸展ROM、测屈ROM和屈肌肌力、伸肌肌力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4周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4周后躯体功能、精神健康、活力、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总体健康、情感职能、生理机能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背肌康复训练联合脊柱微调手法用于LDH患者干预中,可改善血液流变学,促进功能康复,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背肌康复训练 脊柱微调手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 功能康复 血液流变学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常规康复训练联合Brain HQ视觉训练系统在脑卒中患者康复中的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海霞 朱行侠 王晓敏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1年第8期1085-1087,1091,共4页
目的探讨常规康复训练联合Brain HQ视觉训练系统在脑卒中患者康复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东部战区空军医院78例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采用常规康复... 目的探讨常规康复训练联合Brain HQ视觉训练系统在脑卒中患者康复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东部战区空军医院78例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联合Brain HQ视觉训练系统(包括视觉扫描、三思后行、鹰眼、目标追踪等游戏模式),训练时间为1个月,频次为6次/周,每次训练时间为0.5 h。采用执行缺陷综合征的行为学评价(BADS)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康复训练前后的效果。结果训练1个月后,根据BADS评估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动物园布图测试、找钥匙测试、规则转换卡片测试、修订六元素测试、动作计划测试、时间判断测试评分以及BADS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康复训练联合Brain HQ视觉训练系统可通过具有娱乐性的康复过程来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执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康复训练 Brain HQ视觉训练系统 脑卒中 康复
原文传递
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早期康复训练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的影响
6
作者 孙郁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1期20-23,共4页
探讨在膝关节镜下进行 ACL修复时,应用神经-肌电刺激结合早期功能锻炼对 ACL修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从2021年1月到2023年3月,选取了在关节镜下进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患者,一共120例,用信封法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早期康... 探讨在膝关节镜下进行 ACL修复时,应用神经-肌电刺激结合早期功能锻炼对 ACL修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从2021年1月到2023年3月,选取了在关节镜下进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患者,一共120例,用信封法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早期康复锻炼。观察组给予肌电刺激联合。比较两组病人术后视觉模拟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生活质量及优良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视力模拟评分较低, 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较低,生活质量较好,优良率较高, P<0.05。结论 在膝关节镜下进行 ACL修复时,应用运动疗法进行 ACL修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肌肉电刺激 早期康复训练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康复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