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综述
1
作者 郭丽兰 《岭南学刊》 2013年第2期128-128,共1页
近日,"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暨广东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在广东省中山市召开。来自广东省党校系统,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高校系统的4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广东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中共... 近日,"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暨广东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在广东省中山市召开。来自广东省党校系统,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高校系统的4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广东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科社部主任文小勇主持,中山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院长李嘉颖致辞,并对十八大报告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等问题作了理论阐述,特别强调通过学术年会的平台,让领导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相信马克思主义,让人们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建设幸福广东作出理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社会主义学会 学术年会 广东省 年会综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党校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纪念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成立50周年暨广东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2010年年会综述
2
作者 郭丽兰 《岭南学刊》 2011年第2期136-136,共1页
2010年12月23-25日,纪念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成立50周年暨广东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2010年年会在广东省珠海市市委党校举行。来自中央党校、广东省党校系统,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等高校系统的50余位专家学... 2010年12月23-25日,纪念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成立50周年暨广东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2010年年会在广东省珠海市市委党校举行。来自中央党校、广东省党校系统,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等高校系统的5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社会主义学会 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2010年 年会综述 广东省 纪念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2009年年会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研讨会会议综述
3
作者 郭丽兰 《岭南学刊》 2010年第1期125-125,共1页
2009年12月3—5日.广东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2009年年会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研讨会在广东省东莞市委党校举行。来自中央党校、广东省党校系统和高校系统七十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关键词 科学社会主义学会 广东省 精神 年会 综述 中央党校 党校系统 专家学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化干部制度改革 从源头有效遏制腐败——对广东第三次公选的调研与思考 被引量:2
4
作者 杨丹娜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5-79,共5页
随着干部选任制度改革的深化 ,人们关注它是否能够有效地从源头遏制腐败和又是如何有效地从源头遏制腐败 ?广东深化干部制度改革——第三次“公选”制度创新的实践为我们研究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个成功的个案。本文从四个方面对这一人们关... 随着干部选任制度改革的深化 ,人们关注它是否能够有效地从源头遏制腐败和又是如何有效地从源头遏制腐败 ?广东深化干部制度改革——第三次“公选”制度创新的实践为我们研究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个成功的个案。本文从四个方面对这一人们关注的问题作了肯定的回答 ,并对进一步完善干部选任制度体系建设 ,充分发挥其从源头有效遏制腐败的作用提出新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部制度改革 遏制腐败 民主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套房分配:一个多维的解释——基于广东省调查数据的发现 被引量:1
5
作者 黄建宏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3-177,共5页
以2010年广东居委会家庭"是否拥有二套房"调查来重新审视市场转型议题,结果发现:单位住房福利与二套房并没有关系;权力在二套房分配上依然有优势;教育资本的回报升降问题与市场条件有关,教育资本的二套房回报在大城市比在小... 以2010年广东居委会家庭"是否拥有二套房"调查来重新审视市场转型议题,结果发现:单位住房福利与二套房并没有关系;权力在二套房分配上依然有优势;教育资本的回报升降问题与市场条件有关,教育资本的二套房回报在大城市比在小城镇的优势有所减弱;年轻一代的独生子女家庭在二套房分配上有优势。这些发现说明,不能用纯粹收入的市场逻辑来解释城市二套房分化,中国住房市场并没有像市场转型理论所预设的那样"脱嵌",市场嵌入各种制度或结构因素之中,二套房的分化是市场、再分配及家庭结构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套房 单位住房福利 权力 教育资本 独生子女家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广东实践——发展逻辑、核心要义与时代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郭丽兰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38-46,共9页
广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热土,是展示我国改革开放成就的重要窗口,是国际社会观察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也是向世界展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窗口"和"示范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广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热土,是展示我国改革开放成就的重要窗口,是国际社会观察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也是向世界展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窗口"和"示范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发展与广东息息相关,新时代广东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呈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广东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旗帜方向和行动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广东实践 逻辑 要义 时代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导干部竞争选拔科学化与民主化的内在张力与统一 被引量:1
7
作者 李鹏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6-48,共3页
公开竞争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制度自20世纪80年代推广施行以来,已经成为我国干部人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在领导干部竞争选拔实践环节中,如何通过民主的环节和科学的程序、方法,让干得好的人考得上、能力强的人选得上、作风... 公开竞争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制度自20世纪80年代推广施行以来,已经成为我国干部人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在领导干部竞争选拔实践环节中,如何通过民主的环节和科学的程序、方法,让干得好的人考得上、能力强的人选得上、作风实的人出得来、选上的人群众满意,一直是领导干部竞争选拔工作的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干部制度 公开竞争 选拔工作 民主化 科学化 内在张力 20世纪80年代 干部人事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模式和路径选择 被引量:7
8
作者 郑楚宣 萧玉娜 《岭南学刊》 CSSCI 2008年第1期10-14,共5页
党的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从六个方面全面展示了未来我们党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措施。聚焦这六个方面的内容,集中到一点就是更加明确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道路、在增量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模式和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路... 党的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从六个方面全面展示了未来我们党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措施。聚焦这六个方面的内容,集中到一点就是更加明确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道路、在增量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模式和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 发展道路 发展模式 路径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内涵、限度及其互动 被引量:10
9
作者 伍俊斌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4-68,共5页
现代国家兼备阶级统治、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职能,其基本特征是政治性,核心是公共权力。公民社会是与政治国家相对应的分析范畴,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契约关系为中轴的社会自主领域。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各有其限度,政治国家的限度主要... 现代国家兼备阶级统治、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职能,其基本特征是政治性,核心是公共权力。公民社会是与政治国家相对应的分析范畴,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契约关系为中轴的社会自主领域。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各有其限度,政治国家的限度主要体现在:淹没公民社会、背离公共利益、权力寻租以及政治合法性限度;公民社会的限度主要体现在:滋生极端个人主义、导致社会两极分化,它不是民主政治的充分条件。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应建立起良性互动关系,以克服各自的消极方面,超越"零和博弈"走向"正和博弈",形成双向适度制衡和发展型互惠,形成政治国家能力强大、公民社会富有活力的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国家 公民社会 限度 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公民社会的两重性 被引量:7
10
作者 伍俊斌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4-43,共10页
公民社会已成为当代中国重要的理论和现实议题。由于生成与发展的特殊历史传统、现实国情和未来趋势,当代中国公民社会表现出明显的两重性:自发性与人为性并存;民间性与官方性并存;自主性与依赖性并存;宏观鼓励与微观约束并存;制度剩余... 公民社会已成为当代中国重要的理论和现实议题。由于生成与发展的特殊历史传统、现实国情和未来趋势,当代中国公民社会表现出明显的两重性:自发性与人为性并存;民间性与官方性并存;自主性与依赖性并存;宏观鼓励与微观约束并存;制度剩余与制度匮乏并存;制度空间小于现实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社会 两重性 社团组织 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市场经济与公民社会 被引量:6
11
作者 伍俊斌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2-26,共5页
市场经济与公民社会之间存在双向互动关系。市场经济造就公民社会:市场经济加速同质性、整体性社会的解体,促进社会阶层的分化;为公民社会契约文化的生成提供土壤;激活人们的物质利益欲求,并为其提供空间和机会;强化公民社会的自主性品... 市场经济与公民社会之间存在双向互动关系。市场经济造就公民社会:市场经济加速同质性、整体性社会的解体,促进社会阶层的分化;为公民社会契约文化的生成提供土壤;激活人们的物质利益欲求,并为其提供空间和机会;强化公民社会的自主性品格;造就公民社会的主体。公民社会反作用于市场经济:公民社会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蕴藏巨大的就业潜力;规范行业行为和稳定经济秩序;推动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反对和规约"市场偶像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社会 市场经济 契约 自主性品格 个体主体 市场偶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文化产业内部结构的划分与演进——基于核心要素的视角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亚川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0-75,共6页
当前理论界对文化产业内部结构划分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方法,本文提出“核心要素”的新视角,将文化产业划分为资源型文化产业、制造型文化产业和创意型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内部结构的演进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进程,遵循着由资源型文化产业向... 当前理论界对文化产业内部结构划分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方法,本文提出“核心要素”的新视角,将文化产业划分为资源型文化产业、制造型文化产业和创意型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内部结构的演进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进程,遵循着由资源型文化产业向制造型文化产业再到创意型文化产业的发展路径。解构文化产业结构并深入研究其演进规律,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业 内部结构 划分 演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公民社会的限度 被引量:5
13
作者 伍俊斌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12,共4页
公民社会建构已成为当代中国重大的理论和现实议题。许多公民社会论者倾向于将公民社会视为自由、民主和解放的象征。在人类社会的实践中,公民社会并非如此完美,它存在着自身无法克服的局限性:公民社会有可能滋生极端个人主义;公民社会... 公民社会建构已成为当代中国重大的理论和现实议题。许多公民社会论者倾向于将公民社会视为自由、民主和解放的象征。在人类社会的实践中,公民社会并非如此完美,它存在着自身无法克服的局限性:公民社会有可能滋生极端个人主义;公民社会有可能导致社会两极分化;公民社会是民主政治的必要条件,但不是民主政治的充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社会 极端个人主义 两极分化 民主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贝马斯市民社会理论探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伍俊斌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2-66,共5页
哈贝马斯前期主要通过对公共领域的形成、内涵及功能的探索而阐发市民社会问题。公共领域促进了社会整合和群体认同,奠定了国家的合法性基础。当代资本主义的合法性危机根源于以权力为媒介的政治领域和以金钱为媒介的经济领域对以语言... 哈贝马斯前期主要通过对公共领域的形成、内涵及功能的探索而阐发市民社会问题。公共领域促进了社会整合和群体认同,奠定了国家的合法性基础。当代资本主义的合法性危机根源于以权力为媒介的政治领域和以金钱为媒介的经济领域对以语言为媒介的社会文化领域的全面侵蚀,以及由此导致的"生活世界的殖民化"。哈贝马斯拓展了市民社会理论的问题域,增强了其解释力,诊断了现代性的症候,推进了市民社会理论的当代复兴,但哈贝马斯的市民社会理论自身也存在着限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贝马斯 市民社会 公共领域 生活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兰西市民社会理论评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伍俊斌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52-55,共4页
葛兰西开创了从文化维度界定市民社会的路径,开启了市民社会理论的当代转向。市民社会主要意指文化领域和意识形态,它是统治集团赢得和实施领导权的关键所在。统治权和领导权是两种不同形式的社会权力,无产阶级革命要想从根本上动摇资... 葛兰西开创了从文化维度界定市民社会的路径,开启了市民社会理论的当代转向。市民社会主要意指文化领域和意识形态,它是统治集团赢得和实施领导权的关键所在。统治权和领导权是两种不同形式的社会权力,无产阶级革命要想从根本上动摇资产阶级统治就必须开展长期的、艰巨的"阵地战",夺取市民社会的领导权。国家的消亡过程是市民社会完全取代政治社会的过程,它意味着社会大众赢得市民社会真正且持久的领导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兰西 市民社会 领导权 国家消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与社会:内涵、分化及其范式转换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伍俊斌 《理论与现代化》 CSSCI 2011年第4期5-13,共9页
市场经济的迅速发育和社会生活的逐渐非政治化,国家与社会的二元分化开始进行,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和发展要求从国家本位走向社会优位。国家本位强调政府体现和维护公共性的一面,而忽视政府偏离和危害公共性的一面。社会优位强调国家与... 市场经济的迅速发育和社会生活的逐渐非政治化,国家与社会的二元分化开始进行,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和发展要求从国家本位走向社会优位。国家本位强调政府体现和维护公共性的一面,而忽视政府偏离和危害公共性的一面。社会优位强调国家与社会两重分化之下的社会自治。社会优位是以维护公民基本权利为根本立足点和基本价值取向的理念。它主张社会高于和优于国家,人民是治理的主体,法律是维护和实现公民权利的工具。它以平衡社会整体利益和个体自由、以对人的终极关怀为宗旨确立社会政治制度和法律的基本功能与核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 社会 国家本位 社会优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公民社会建构的基础维度论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伍俊斌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1期62-73,共12页
公民社会的发育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市场经济造就公民社会。公民社会的发展要求建设服务型政府,实现四个根本转变。就文化特质而论,公民社会发展是从身份走向契约的历史进程。当代中国公民社会的基本要素是:经济生活的多元化和相... 公民社会的发育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市场经济造就公民社会。公民社会的发展要求建设服务型政府,实现四个根本转变。就文化特质而论,公民社会发展是从身份走向契约的历史进程。当代中国公民社会的基本要素是:经济生活的多元化和相对独立的社会;自主的个人和社会组织;科学界定和规范国家权力;法治体系的完善和政治文化的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社会 市场经济 服务型政府 契约文化 国家权力 社会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评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伍俊斌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6-82,共7页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概念是给国家神话"去魅"的极其重要的规范性范畴,马克思新世界观的创立始于对黑格尔市民社会学说的扬弃。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概念具有多重含义,他精辟分析了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相分离...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概念是给国家神话"去魅"的极其重要的规范性范畴,马克思新世界观的创立始于对黑格尔市民社会学说的扬弃。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概念具有多重含义,他精辟分析了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相分离的政治意义,以及两者的实质统一性。马克思揭示了政治解放的限度,指出克服市民社会与超越政治解放、走向人类解放内在勾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市民社会 政治解放 人类解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世界历史思考——深化初级阶段理论系列思考之一 被引量:1
19
作者 苏戎安 邱金用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0-46,共7页
关键词 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理论 中国 共产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房分化:市场、再分配还是家庭结构?——基于广东、北京及上海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黄建宏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2-77,共6页
以2008年北京、上海及广东城市户住房分化来重新审视市场转型议题,结果发现:反映市场分配逻辑的家庭收入及借贷行为与住房产权呈正相关;体现再分配逻辑的单位后房改福利与二套房呈正相关;父代户口为村镇的独生子女没有住房优势;经历过... 以2008年北京、上海及广东城市户住房分化来重新审视市场转型议题,结果发现:反映市场分配逻辑的家庭收入及借贷行为与住房产权呈正相关;体现再分配逻辑的单位后房改福利与二套房呈正相关;父代户口为村镇的独生子女没有住房优势;经历过早期福利分房的住户在高房价地区有二套房优势。城市住房分化是市场、再分配及家庭结构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市场与再分配对住房分化的作用力的方向存在同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房分化 市场 再分配 家庭结构 同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