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域旅游下海南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苗 《新东方》 2018年第1期39-43,共5页
海南全域旅游示范省的创建中,红色文化旅游的发展严重滞后于全国平均发展水平,省域内的发展亦表现出"绿肥红瘦"的问题。为充分开发利用海南丰富而独特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一定要根据其所具有的陆地型和海洋型"双栖型&qu... 海南全域旅游示范省的创建中,红色文化旅游的发展严重滞后于全国平均发展水平,省域内的发展亦表现出"绿肥红瘦"的问题。为充分开发利用海南丰富而独特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一定要根据其所具有的陆地型和海洋型"双栖型"的红色资源业态、"草根性"和"国际性"对接的发展形态、历史性和现代性一脉相承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形态的三种特质,运用全域旅游的发展理念,做好科学的开发规划、精准的功能定位、协同的开发实施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 全域旅游 红色文化 旅游资源 开发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领导干部科技素养问卷调查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苗 《今日科苑》 2020年第6期31-38,79,共9页
科技素养水平决定了领导干部科学执政能力,科学有效测评领导干部的科技素养是制定提升策略的前提。当前国内领导干部科技素养测评主要是通过问卷调查方式确定领导干部科技素养"达标率",但该指标无法准确反映领导干部的科学决... 科技素养水平决定了领导干部科学执政能力,科学有效测评领导干部的科技素养是制定提升策略的前提。当前国内领导干部科技素养测评主要是通过问卷调查方式确定领导干部科技素养"达标率",但该指标无法准确反映领导干部的科学决策水平。现有研究方法存在调查目标定位不明确、指标体系结构性缺失、定性调查及分析严重不足、调查结果未能充分发挥其评价及任用指引作用等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实践中长期将领导干部科技素养与全民科学素质调查混同、认识上对领导干部群体独特性认知不足、目标认同上对领导干部科技素养重要性尚未达成高度一致。应通过认识层面和操作层面协同发力,提升领导干部科技素养的调查水平,以期逐步实现调查、考核评价及领导干部任用的良性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素养 领导干部 问卷调查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德治”与“现代法治”二重性及其统一 被引量:1
3
作者 李苗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24-28,45,共6页
对于治国理政,无论是"传统德治""现代法治",亦或是二者的相互融合,在历史和现实中都表现出了独特的显著作用。由于传统德治在较长历史中施行"德主刑辅""以上率下""家族自治"等治理范... 对于治国理政,无论是"传统德治""现代法治",亦或是二者的相互融合,在历史和现实中都表现出了独特的显著作用。由于传统德治在较长历史中施行"德主刑辅""以上率下""家族自治"等治理范式,以致"德法依存""德法背离"矛盾性共生共存。在当前治国理政实践中,依然需要"德法统一"或"德法互动"的治理方式,这也是落实"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生动体现。梳理及认清"传统德治"与"现代法治"二重性及其相统一的问题,探寻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历史与思想根源及具体的实践路径,有助于推进和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理现代化 传统德治 以德治国 依法治国 现代法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家规的法治意涵及其现代化承继
4
作者 李苗 《大连干部学刊》 2020年第3期61-64,共4页
传统家规兼具德治和法治的双重意涵,在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时代语境下,深入挖掘其中所蕴含的彰显和谐理念、崇尚廉洁为官、强调遵纪守法等法治意涵,通过思想引领、唤起行动自觉、强化制度支撑等路径,探... 传统家规兼具德治和法治的双重意涵,在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时代语境下,深入挖掘其中所蕴含的彰显和谐理念、崇尚廉洁为官、强调遵纪守法等法治意涵,通过思想引领、唤起行动自觉、强化制度支撑等路径,探寻传统家规的现代化承继路径,助力治理体系优化及治理能力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家规 法治意涵 现代化承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社会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5
作者 何伟明 王伟 《管理观察》 2012年第29期159-161,共3页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当前我国乡村社会的治理一定程度上陷入了困境。我们所遭遇的困境主要体现在农民增收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瓶颈、各类群体性事件频发、农村自治组织体制功能不健全等三个方面。因此,完善乡村社会治理应当对创新社...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当前我国乡村社会的治理一定程度上陷入了困境。我们所遭遇的困境主要体现在农民增收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瓶颈、各类群体性事件频发、农村自治组织体制功能不健全等三个方面。因此,完善乡村社会治理应当对创新社会治理理念、进一步完善规范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和构筑多元的乡村社会治理体系予以足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 村民自治 农民增收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黎族习惯法的生态环境保护功能
6
作者 陈文辉 《中外企业家》 2016年第12期183-183,共1页
黎族习惯法在民族地区有着重要影响。特别是在生态保护、婚姻、财产、继承等领域,习惯法起到了维系社会秩序的作用。基于此,就黎族习惯法的生态环境保护功能试作探讨。
关键词 黎族习惯法 生态环境 保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犯罪治理中刑事和解扩张适用及法律规制 被引量:9
7
作者 刘蕊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33-143,共11页
当前,我国在环境刑事司法实践中将生态修复责任作为酌定量刑情节适用,却未将其纳入刑事和解轨道内运行,这一做法存在诸多弊端。生态修复与刑事和解具有价值契合性,环境法益具有和解基础,附带民事诉讼调解制度为环境犯罪适用刑事和解提... 当前,我国在环境刑事司法实践中将生态修复责任作为酌定量刑情节适用,却未将其纳入刑事和解轨道内运行,这一做法存在诸多弊端。生态修复与刑事和解具有价值契合性,环境法益具有和解基础,附带民事诉讼调解制度为环境犯罪适用刑事和解提供了借鉴。在环境犯罪中适用刑事和解应加强刑事实体法规制,明确适用的案件类型和范围,并强化和解协议的审查和监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犯罪 环境法益 刑事和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拳出击整治环评乱象 被引量:1
8
作者 朱文鑫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112-113,共2页
环评是环保部门的核心工作内容之一,但环评审批潜规则、环评报告不合格以及环评监管力不足等问题却让环评陷入外界的诟病当中。因此,应以规范的公众参与切断环评乱象"感染源头",以强大的信用体系建设肃清环评虚假乱象,以强硬... 环评是环保部门的核心工作内容之一,但环评审批潜规则、环评报告不合格以及环评监管力不足等问题却让环评陷入外界的诟病当中。因此,应以规范的公众参与切断环评乱象"感染源头",以强大的信用体系建设肃清环评虚假乱象,以强硬法治监管手段遏制环评"生长温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评 公众参与 信用体系 法治 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安乐死对既有法律秩序的冲击
9
作者 王伟 《中国外资》 2010年第20期219-220,共2页
死亡问题.是每一个活着的人都难以回避的。一个人,无论是谁,都没有选择生与死的权利,他所能够选择的仅仅是死亡时间和方式,人的死亡不仅是一个自然事件,同时还是一个重要的法律事件,会引起与之相关的诸多的法律后果。
关键词 法律秩序 安乐死 死亡问题 法律事件 死亡时间 法律后果 生与死 回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清时期刑讯存废问题研究
10
作者 王伟 《传承》 2010年第33期104-105,135,共3页
晚清时期,在各种思潮的冲击下,在中国存在了几千年的刑讯现象及刑讯制度引起了广泛的争论。早期维新派人士在与西方制度与文化对照的前提下提出了废止刑讯的必要性。伴随着媒体的出现,普通大众也开始参与到这一争论之中,各抒己见,为刑... 晚清时期,在各种思潮的冲击下,在中国存在了几千年的刑讯现象及刑讯制度引起了广泛的争论。早期维新派人士在与西方制度与文化对照的前提下提出了废止刑讯的必要性。伴随着媒体的出现,普通大众也开始参与到这一争论之中,各抒己见,为刑讯的废止打下了坚实的民意基础。而与此同时,清政府官方也开始探讨刑讯的弊端并致力于对其加以限制或废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刑讯 废止 限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中国的非法刑讯及其法律规制
11
作者 王伟 《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 2010年第11期128-129,133,共3页
在古代中国,非法刑讯的历史非常悠久,起源于先秦时期,中经秦汉唐宋,下至明清时期,屡禁不止。本文尝试对古代中国的非法刑讯进行简单描述,并在分类归纳的基础上,对其法律规制加以阐释。
关键词 晚清 刑讯 废止 限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党领导立法
12
作者 朱文鑫 《前沿》 2021年第2期13-19,共7页
党领导立法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最集中的表现,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最重要的内容。立法是法治的基础,法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框架,党领导立法因此是党领导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我国国家治理现代... 党领导立法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最集中的表现,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最重要的内容。立法是法治的基础,法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框架,党领导立法因此是党领导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立法也需要党的领导。在实践中,现代国家的立法需要政党影响,政党影响立法并不是政党制度带来的不可避免的弊端,而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在理论上,政党制度是与现代民主政治相伴产生的,政党影响立法可以和人民主权原则相适应,可以推动实现人民主权原则。领导立法是影响立法的一种方式,党的主张与人民意志相统一,党领导立法能更好地推动实现人民主权原则,不存在正当性争议。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求加强党对立法的领导,党领导立法要处理好党的领导与人大主导的关系;要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要不断提高党领导立法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现代化 党领导立法 人民主权原则 人大主导 政治领导
原文传递
习近平关于发展海洋经济重要论述研究
13
作者 李人达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3期76-83,共8页
海洋是助力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海洋经济重要论述是指引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行动指南,有力引领、提升了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水平。这一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可总结概括为海洋经济助推海洋强国建设、海洋... 海洋是助力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海洋经济重要论述是指引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行动指南,有力引领、提升了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水平。这一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可总结概括为海洋经济助推海洋强国建设、海洋经济与海洋权益相辅相成、海洋经济与海洋文化交融发展、形成陆海内外联动格局、建立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加快海洋科技创新步伐等六个方面。将这一重要论述落实到海洋经济等涉海事业发展的各领域、全过程,不仅是现实需要,更是未来责任,将推动海洋经济及海洋强国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经济 重要论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14
作者 程良波 《海南人大》 2024年第8期12-15,共4页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坚持和完善...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坚持和完善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重要政治制度,丰富各层级民主形式,把人民当家作主具体、现实体现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选举民主 协商民主
原文传递
优化营商环境视域下的法治政府建设 被引量:3
15
作者 朱波 《新东方》 2020年第3期1-6,共6页
法治政府建设是营商环境中的核心要素。进入新时代以来,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对标国内外一流营商环境标准,构建特色、量化、公开的考核评价指标,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是法治政府职责所在。在习近平总书记&... 法治政府建设是营商环境中的核心要素。进入新时代以来,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对标国内外一流营商环境标准,构建特色、量化、公开的考核评价指标,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是法治政府职责所在。在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两周年之际、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启动之时,必须让法治政府全方位、高标准、高质量建设成为助力优化营商环境的加速器,从而更好助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政府 营商环境 评价体系 自贸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