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农村城市化条件下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以望城县星城镇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为例
1
作者
陈平其
《中国集体经济》
2011年第3S期59-61,共3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得到了不断的强化和拓展,加强城市化地区的基层党建工作尤为重要。望城县星城镇在这一方面做了成功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依然存在不少的问题。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与...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得到了不断的强化和拓展,加强城市化地区的基层党建工作尤为重要。望城县星城镇在这一方面做了成功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依然存在不少的问题。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与管理作用,在城市化背景下进一步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工作、强化基层党员的教育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城市化
基层党组织建设
星城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必须巩固党执政的政治基础
2
作者
陈平其
《理论学习与探索》
2006年第4期71-73,共3页
关键词
共产党执政
政治基础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执政的合法性
执政地位
文化基础
政治制度
人民群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干部塑造对建构国家意识形态的政制意义
被引量:
2
3
作者
王海峰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29-36,57,共9页
建构优良的政制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最集中的体现,作为现代国家建设的终极核心价值,政制的建构必须创设国家的意识形态。在中国政党国家形态里,党的干部是政党保持合法性基础、维系自身统一和动员社会的行动力量,也是意识形态的担当者,...
建构优良的政制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最集中的体现,作为现代国家建设的终极核心价值,政制的建构必须创设国家的意识形态。在中国政党国家形态里,党的干部是政党保持合法性基础、维系自身统一和动员社会的行动力量,也是意识形态的担当者,正是在干部的掌控和支撑下,干部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有机结合起来,成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一部分。在国家建设中,国家意识形态的建构,与意识形态担当主体的培养和塑造的过程是相统一的,其本质是一个干部塑造的过程,国家建设的本质要求规定了干部塑造的内在取向和发展方向,而干部塑造的过程则必须要推动中国现代国家的建构。干部塑造与国家意识形态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决定了在政制的建构中,干部塑造在任何时期都要与国家意识形态的建构结合起来,既要为党的建设发展塑造干部,更要从国家意识形态的内在要求塑造干部。具体说来,既要发扬又红又专,也要坚持德才兼备,从国家意识形态的建构来看,"红"与"德"的有机结合是政制建构对干部塑造的历史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部塑造
国家意识形态
政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以人为本维度中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
1
4
作者
唐海潇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06年第4期14-16,共3页
以人为本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因而,在以人为本维度中,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呈现以下基本特征:重视重建科学、健康的人文精神;实现宪政,促进人与社会的高度合作;注重经济发展的科学性以达到以人为本;最终目标是实现人...
以人为本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因而,在以人为本维度中,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呈现以下基本特征:重视重建科学、健康的人文精神;实现宪政,促进人与社会的高度合作;注重经济发展的科学性以达到以人为本;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为本
和谐社会
基本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通过制度约束完善选官新政
5
作者
冷福榜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5-35,共1页
对领导干部公开选拔任用的成绩应冷静看待,这方面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值得关注。首先,由于本位观念作祟,领导干部公选在有些单位并不受欢迎;其次,由于习惯做法制约,领导干部公选条件规定有时过于严格和呆板。
关键词
制度约束
新政
选官
领导干部
选拔任用
本位观念
公选
公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警惕“圈子”的陷阱——干部作风建设的现实课题
6
作者
冷福榜
《人民论坛》
2008年第23期32-35,共4页
有些领导干部蜕化变质、走上违纪违法道路是从陷入亚文化圈的各种陷阱开始的。重视和加强领导干部亚文化圈的监督与管理。
关键词
亚文化圈
领导干部
干部作风建设
圈子
课题
主文化
文化现象
生活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利益实现的逻辑:以群众工作构建基层民主的社会基础
7
作者
王海峰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5-101,共7页
民主是在人的发展与制度变迁的相互促进中发展的,建构民主的前提条件是要创造和培植民主赖以生长的社会基础。社会由人构成,人是社会存在的主体,人在民主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决定了群众利益是民主的社会基础的根本。在中国的政治逻辑中,基...
民主是在人的发展与制度变迁的相互促进中发展的,建构民主的前提条件是要创造和培植民主赖以生长的社会基础。社会由人构成,人是社会存在的主体,人在民主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决定了群众利益是民主的社会基础的根本。在中国的政治逻辑中,基层民主的发生和发展离不开政党的作用。中国共产党在不断规范基层民主的同时,也在不断推动基层民主的发展。在党的工作体系里,承担此角色、发挥此功能的就是党的群众工作,群众工作体系是政党直接与社会发生联系的实践载体和工作平台。在群众工作的过程中实现群众利益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基层民主发展的有效动力,群众工作过程就是群众利益的实现过程。实现群众利益,要求党的群众工作须以政权为依托,以服务为载体,以制度为支撑,以治理为机制,以法治为保障,来创造基层民主的社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益实现
群众工作
基层民主
社会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反腐倡廉的历史方位、主要特点与发展走势
8
作者
王海峰
《重庆社会科学》
2009年第11期121-125,共5页
中国在社会大转型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反腐败之路。新时期,反腐倡廉建设对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要的意义。民主与法治是中国反腐倡廉的根本之道,而通过制度建设来构建国家廉政体系则是反腐倡廉的未...
中国在社会大转型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反腐败之路。新时期,反腐倡廉建设对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要的意义。民主与法治是中国反腐倡廉的根本之道,而通过制度建设来构建国家廉政体系则是反腐倡廉的未来蓝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腐倡廉
方位
特点
走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执政合法性与科学性视角下的政治竞争机制建设
9
作者
艾理生
《岭南学刊》
2005年第6期21-24,共4页
提高执政合法性与科学性是我们党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目标。加强政治竞争机制建设,必须 以提高党的执政合法性和科学性为出发点,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竞争机制;根据执政合法性与科学 性侧重点的不同,正确划分选举型的政治竞争机制和选...
提高执政合法性与科学性是我们党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目标。加强政治竞争机制建设,必须 以提高党的执政合法性和科学性为出发点,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竞争机制;根据执政合法性与科学 性侧重点的不同,正确划分选举型的政治竞争机制和选拔型的政治竞争机制各自的适用范围;正确处理 竞争原则与党管干部原则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政合法性
执政科学性
政治竞争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央与地方关系视阈下地方政府治理模式重塑的政治逻辑
被引量:
34
10
作者
徐晨光
王海峰
《政治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0-39,共10页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在经济激励和政治调控双重约束下形成的地方政府治理,其治理结构和治理形态的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地方社会并没有因为中央的分权和收权的循环得到有效的治理。地方政府在从统治转向治理与善...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在经济激励和政治调控双重约束下形成的地方政府治理,其治理结构和治理形态的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地方社会并没有因为中央的分权和收权的循环得到有效的治理。地方政府在从统治转向治理与善治的过程中,政府与国家、政府与社会、政府与民众的关系决定了重塑地方政府治理模式需要在中央与地方关系结构中分析其内在的政治逻辑: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权力关系是制约地方政府治理的基础结构,社会建设是地方政府治理的现实依据,现代国家构建则是地方政府治理所秉承的制度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央地关系
治理模式
政治逻辑
原文传递
公平与效率关系新论
被引量:
3
11
作者
王海峰
张忆寒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84-86,共3页
传统意义上,讲公平是在分配领域内,而且只重经济公平,忽视其它的公平,所谓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也只是经济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由于公平是政治、经济与伦理三个层面的公平,单从一个角度讲有失偏颇。因此,要理顺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必须从公平...
传统意义上,讲公平是在分配领域内,而且只重经济公平,忽视其它的公平,所谓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也只是经济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由于公平是政治、经济与伦理三个层面的公平,单从一个角度讲有失偏颇。因此,要理顺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必须从公平的三个层面去讲,且这三个层面不能相互混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平
效率
关系
原文传递
要重视领导干部第二文化圈的管理
12
作者
冷福榜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8-29,共2页
现在的领导干部往往身处两个文化圈中:一个是“八小时”之内的文化圈,比如政治学习、听报告、学政策法规等;另一个是“八小时”之外的文化圈,比如唱唱歌、跳跳舞、玩玩牌、健健身等休闲娱乐活动。人们把后一个文化圈称为领导干部的...
现在的领导干部往往身处两个文化圈中:一个是“八小时”之内的文化圈,比如政治学习、听报告、学政策法规等;另一个是“八小时”之外的文化圈,比如唱唱歌、跳跳舞、玩玩牌、健健身等休闲娱乐活动。人们把后一个文化圈称为领导干部的第二文化圈。既然是文化圈,就会有一定的背景和环境,这中间既有积极健康的因素,也会有一些消极的不健康的东西。因此,重视和加强领导干部第二文化圈的监督与管理,是新形势下抓好领导干部作用建设的重大现实问题。本文试对如何管理领导干部的第二文化圈作些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干部
文化圈
管理
休闲娱乐活动
政治学习
干部作用
健康
原文传递
题名
农村城市化条件下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以望城县星城镇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为例
1
作者
陈平其
机构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党建部
出处
《中国集体经济》
2011年第3S期59-61,共3页
文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得到了不断的强化和拓展,加强城市化地区的基层党建工作尤为重要。望城县星城镇在这一方面做了成功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依然存在不少的问题。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与管理作用,在城市化背景下进一步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工作、强化基层党员的教育管理。
关键词
农村城市化
基层党组织建设
星城镇
分类号
D267.2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必须巩固党执政的政治基础
2
作者
陈平其
机构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党建部
出处
《理论学习与探索》
2006年第4期71-73,共3页
关键词
共产党执政
政治基础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执政的合法性
执政地位
文化基础
政治制度
人民群众
分类号
D26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干部塑造对建构国家意识形态的政制意义
被引量:
2
3
作者
王海峰
机构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党建部
出处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29-36,57,共9页
基金
作者独立主持的201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党的群众工作与基层民主建设的路径和机制研究>(11CZZ007)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1批面上资助项目<党的群众工作与基层自治的良性互动机制研究>(2012M510493)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建构优良的政制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最集中的体现,作为现代国家建设的终极核心价值,政制的建构必须创设国家的意识形态。在中国政党国家形态里,党的干部是政党保持合法性基础、维系自身统一和动员社会的行动力量,也是意识形态的担当者,正是在干部的掌控和支撑下,干部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有机结合起来,成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一部分。在国家建设中,国家意识形态的建构,与意识形态担当主体的培养和塑造的过程是相统一的,其本质是一个干部塑造的过程,国家建设的本质要求规定了干部塑造的内在取向和发展方向,而干部塑造的过程则必须要推动中国现代国家的建构。干部塑造与国家意识形态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决定了在政制的建构中,干部塑造在任何时期都要与国家意识形态的建构结合起来,既要为党的建设发展塑造干部,更要从国家意识形态的内在要求塑造干部。具体说来,既要发扬又红又专,也要坚持德才兼备,从国家意识形态的建构来看,"红"与"德"的有机结合是政制建构对干部塑造的历史使命。
关键词
干部塑造
国家意识形态
政制
Keywords
cadre molding
state ideology
political system
分类号
D263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以人为本维度中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
1
4
作者
唐海潇
机构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党建部
出处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06年第4期14-16,共3页
文摘
以人为本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因而,在以人为本维度中,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呈现以下基本特征:重视重建科学、健康的人文精神;实现宪政,促进人与社会的高度合作;注重经济发展的科学性以达到以人为本;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以人为本
和谐社会
基本特征
分类号
D2-0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通过制度约束完善选官新政
5
作者
冷福榜
机构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党建部
教授
出处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5-35,共1页
文摘
对领导干部公开选拔任用的成绩应冷静看待,这方面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值得关注。首先,由于本位观念作祟,领导干部公选在有些单位并不受欢迎;其次,由于习惯做法制约,领导干部公选条件规定有时过于严格和呆板。
关键词
制度约束
新政
选官
领导干部
选拔任用
本位观念
公选
公开
分类号
D262.6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F832.5 [经济管理—金融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警惕“圈子”的陷阱——干部作风建设的现实课题
6
作者
冷福榜
机构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党建部
教授
出处
《人民论坛》
2008年第23期32-35,共4页
文摘
有些领导干部蜕化变质、走上违纪违法道路是从陷入亚文化圈的各种陷阱开始的。重视和加强领导干部亚文化圈的监督与管理。
关键词
亚文化圈
领导干部
干部作风建设
圈子
课题
主文化
文化现象
生活方式
分类号
D69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D262.6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益实现的逻辑:以群众工作构建基层民主的社会基础
7
作者
王海峰
机构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党建部
出处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5-101,共7页
基金
201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党的群众工作与基层民主建设的路径和机制研究>(编号:11CZZ007)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批特别资助项目<群众路线与基层民主协商--基于创新型政党的使命>(编号:2013T60140)
文摘
民主是在人的发展与制度变迁的相互促进中发展的,建构民主的前提条件是要创造和培植民主赖以生长的社会基础。社会由人构成,人是社会存在的主体,人在民主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决定了群众利益是民主的社会基础的根本。在中国的政治逻辑中,基层民主的发生和发展离不开政党的作用。中国共产党在不断规范基层民主的同时,也在不断推动基层民主的发展。在党的工作体系里,承担此角色、发挥此功能的就是党的群众工作,群众工作体系是政党直接与社会发生联系的实践载体和工作平台。在群众工作的过程中实现群众利益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基层民主发展的有效动力,群众工作过程就是群众利益的实现过程。实现群众利益,要求党的群众工作须以政权为依托,以服务为载体,以制度为支撑,以治理为机制,以法治为保障,来创造基层民主的社会基础。
关键词
利益实现
群众工作
基层民主
社会基础
分类号
D262.11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反腐倡廉的历史方位、主要特点与发展走势
8
作者
王海峰
机构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党建部
出处
《重庆社会科学》
2009年第11期121-125,共5页
基金
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研究"(批准号:08YBB052)
文摘
中国在社会大转型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反腐败之路。新时期,反腐倡廉建设对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要的意义。民主与法治是中国反腐倡廉的根本之道,而通过制度建设来构建国家廉政体系则是反腐倡廉的未来蓝图。
关键词
反腐倡廉
方位
特点
走势
Keywords
anti-corruption and honesty promoting, position, features, trend
分类号
D630.9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D20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执政合法性与科学性视角下的政治竞争机制建设
9
作者
艾理生
机构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党建部
出处
《岭南学刊》
2005年第6期21-24,共4页
文摘
提高执政合法性与科学性是我们党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目标。加强政治竞争机制建设,必须 以提高党的执政合法性和科学性为出发点,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竞争机制;根据执政合法性与科学 性侧重点的不同,正确划分选举型的政治竞争机制和选拔型的政治竞争机制各自的适用范围;正确处理 竞争原则与党管干部原则的关系。
关键词
执政合法性
执政科学性
政治竞争机制
分类号
D25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央与地方关系视阈下地方政府治理模式重塑的政治逻辑
被引量:
34
10
作者
徐晨光
王海峰
机构
中共湖南省委
党校
、
湖南
行政学院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党建部
出处
《政治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0-39,共10页
文摘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在经济激励和政治调控双重约束下形成的地方政府治理,其治理结构和治理形态的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地方社会并没有因为中央的分权和收权的循环得到有效的治理。地方政府在从统治转向治理与善治的过程中,政府与国家、政府与社会、政府与民众的关系决定了重塑地方政府治理模式需要在中央与地方关系结构中分析其内在的政治逻辑: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权力关系是制约地方政府治理的基础结构,社会建设是地方政府治理的现实依据,现代国家构建则是地方政府治理所秉承的制度使命。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央地关系
治理模式
政治逻辑
分类号
D630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原文传递
题名
公平与效率关系新论
被引量:
3
11
作者
王海峰
张忆寒
机构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党建部
复旦大学
湖南省
检察院反贪局
出处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84-86,共3页
基金
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08YBB052
文摘
传统意义上,讲公平是在分配领域内,而且只重经济公平,忽视其它的公平,所谓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也只是经济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由于公平是政治、经济与伦理三个层面的公平,单从一个角度讲有失偏颇。因此,要理顺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必须从公平的三个层面去讲,且这三个层面不能相互混淆。
关键词
公平
效率
关系
分类号
F014.4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要重视领导干部第二文化圈的管理
12
作者
冷福榜
机构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党建部
教授
出处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8-29,共2页
文摘
现在的领导干部往往身处两个文化圈中:一个是“八小时”之内的文化圈,比如政治学习、听报告、学政策法规等;另一个是“八小时”之外的文化圈,比如唱唱歌、跳跳舞、玩玩牌、健健身等休闲娱乐活动。人们把后一个文化圈称为领导干部的第二文化圈。既然是文化圈,就会有一定的背景和环境,这中间既有积极健康的因素,也会有一些消极的不健康的东西。因此,重视和加强领导干部第二文化圈的监督与管理,是新形势下抓好领导干部作用建设的重大现实问题。本文试对如何管理领导干部的第二文化圈作些探讨。
关键词
领导干部
文化圈
管理
休闲娱乐活动
政治学习
干部作用
健康
分类号
D630.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农村城市化条件下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以望城县星城镇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为例
陈平其
《中国集体经济》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必须巩固党执政的政治基础
陈平其
《理论学习与探索》
200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干部塑造对建构国家意识形态的政制意义
王海峰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1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以人为本维度中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唐海潇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0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通过制度约束完善选官新政
冷福榜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警惕“圈子”的陷阱——干部作风建设的现实课题
冷福榜
《人民论坛》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利益实现的逻辑:以群众工作构建基层民主的社会基础
王海峰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反腐倡廉的历史方位、主要特点与发展走势
王海峰
《重庆社会科学》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执政合法性与科学性视角下的政治竞争机制建设
艾理生
《岭南学刊》
200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中央与地方关系视阈下地方政府治理模式重塑的政治逻辑
徐晨光
王海峰
《政治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34
原文传递
11
公平与效率关系新论
王海峰
张忆寒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3
原文传递
12
要重视领导干部第二文化圈的管理
冷福榜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北大核心
2009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