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95例真菌性脓毒症的中医证候特征、中药组方规律及临床疗效研究
1
作者 魏一鸣 胡雅慧 +2 位作者 李亚可 徐霄龙 刘清泉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7期1139-1144,共6页
目的总结真菌性脓毒症患者的中医证候学特征,通过数据挖掘分析中药组方规律并评估临床疗效,为中医药治疗真菌性脓毒症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2007年7月1日至2022年7月31日入院的脓毒症患者的... 目的总结真菌性脓毒症患者的中医证候学特征,通过数据挖掘分析中药组方规律并评估临床疗效,为中医药治疗真菌性脓毒症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2007年7月1日至2022年7月31日入院的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病原学检验显示真菌感染。采集患者一般情况、中医四诊信息、辨证分型、中药使用情况,采用频数、频率进行描述性统计。中药方面采用R语言进行中药频数统计、高频中药关联分析,通过SPSS进行聚类分析。分析患有不同基础疾病的真菌性脓毒症患者的中药应用情况。临床疗效通过好转率和APACHEⅡ评分进行评估。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患者95名,主要为白念珠菌感染患者,男性51例,女性44例,年龄(84.9±11.2)岁。感染部位方面以肺部真菌感染为主。预后方面,真菌性脓毒症患者28 d病死率为11.6%。患者伴有多种基础疾病,临床以发热、咳嗽、喘憋、意识障碍为主要症状,舌象以舌红或舌淡白、苔白腻多见,脉象以细、弦、滑、沉为主。证候方面,痰热壅肺证、气阴两虚证为主要的临床证候。中药的应用以苦寒、甘温药为主,主要归肺经、脾经、胃经,发挥补益虚损、清热解毒、利湿化痰、活血祛瘀等作用。关联规则分析得出核心药物组合为黄芪-当归-金银花-甘草,蛇床子-苦参-干姜,红花-白术-陈皮,枳壳-陈皮-柴胡等。聚类分析将高频中药分为2个有效类方群,分别侧重祛除病邪和补益虚损。基础疾病对患者的用药亦有影响,根据基础疾病的不同,在治疗上有侧重地施以通利心脉、清肺平喘、疏肝解毒、补益肾阳、健脾燥湿之法。临床好转率为86.3%,出院时APACHEⅡ评分较入院时明显降低(P<0.05)。结论真菌性脓毒症患者的中医证候以正虚邪盛为主要特征,中药治疗时注重补虚祛邪,临床疗效值得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性脓毒症 中医证候 中药组方规律 临床疗效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干预多发性硬化的作用机制与治疗研究展望 被引量:8
2
作者 吴彦青 郭玉红 刘清泉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4期735-737,共3页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具有高复发率、高致残率的特点,是仅次于创伤的中青年人致残原因。近几年中医药对MS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中医药对MS从临床实践出发的研究显示出中医药在神经免疫性疾病防治方面带来新的思路,在调节机...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具有高复发率、高致残率的特点,是仅次于创伤的中青年人致残原因。近几年中医药对MS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中医药对MS从临床实践出发的研究显示出中医药在神经免疫性疾病防治方面带来新的思路,在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延缓、抑制并逆转MS复发和进展,改善MS患者抑郁情绪,减轻MS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其对生活质量的满意度等诸多方面,中医药具有独特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中医药 作用机制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20年来北京地区中医药应对流行性感冒的回顾与评述 被引量:6
3
作者 马家驹 王玉光 刘清泉 《北京中医药》 2021年第1期2-6,共5页
近20年来,特别是在SARS之后,面对季节性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和2009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以及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疫情,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统筹组织,建立了覆盖北京地区中医药防治流感体系,科学、系统地开展了中医药防治流... 近20年来,特别是在SARS之后,面对季节性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和2009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以及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疫情,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统筹组织,建立了覆盖北京地区中医药防治流感体系,科学、系统地开展了中医药防治流感的临床研究,对季节性流感进行中医流行病学调查,以临床数据揭示流感病"杂气"的特点为热毒,如2009甲型H1N1流感春季流行,病邪表现为风热毒邪;而发生于冬春季的季节性流感,多为热毒伴有六淫风寒之邪。流感初起以卫气同病多见,继而气营两燔,入血动血。结合北京地区地域和气候特点,流感治疗初起应表里双解、宣肺透邪;重症、危重症要把住气分关,并及早清热凉血、截断扭转;针对流感重症高危人群,应重视辨识内伤基础上的个体化治疗。20年来,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中医流感专家组在中医天人相应、三因制宜疫病理论指导下,根据每年气候的特点,动态调整年度的中医药流感防治方案,并以北京地区为主体组织了以"金花清感冲剂""连花清瘟胶囊""疏风解毒胶囊"为代表的中医药临床试验,以确凿的循证医学证据彰显了中医药在流感治疗方面的优势与特色,丰富了新世纪中医疫病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 北京地区 表里合病 表寒里热 卫气同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药菌下呼吸道感染的中医药优化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郭玉红 吴彦青 刘清泉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10期1937-1939,1944,共4页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和滥用,下呼吸道感染细菌的耐药性问题日益突出。对耐药菌下呼吸道感染中医证候及中医药治疗耐药菌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及实验研究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研究,提示中医药在治疗耐药菌下呼吸道感染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对耐...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和滥用,下呼吸道感染细菌的耐药性问题日益突出。对耐药菌下呼吸道感染中医证候及中医药治疗耐药菌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及实验研究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研究,提示中医药在治疗耐药菌下呼吸道感染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对耐药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菌 下呼吸道感染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清泉教授对脓毒症相关性脑病的认识及其中医研究思路探讨 被引量:13
5
作者 黄坡 赵京霞 +4 位作者 苏芮 徐霄龙 何莎莎 郭玉红 刘清泉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10期2390-2392,2395,共4页
根据脓毒症3. 0的定义,脓毒症是宿主对感染的反应失控导致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衰竭。脓毒症相关性脑病是由脓毒症导致的非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弥漫性脑功能障碍,其表现形式多样,主要包括神志异常,激动易激惹,谵妄,昏迷等,幸存者恢复期亦... 根据脓毒症3. 0的定义,脓毒症是宿主对感染的反应失控导致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衰竭。脓毒症相关性脑病是由脓毒症导致的非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弥漫性脑功能障碍,其表现形式多样,主要包括神志异常,激动易激惹,谵妄,昏迷等,幸存者恢复期亦有长期记忆损害等并发症。目前该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标准尚不明确,亦无特异性的治疗方法。中医在脓毒症相关性脑病的治疗中具有辨证施治的优势,可针对本病不同的症状和阶段处方用药,然而中医药在这方面的研究尚存不足,需进一步深入探讨本病的病因病机,对中医药的治疗机制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 发病机制 中医 研究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年与2016年冬季北京地区流感样病例与气象因素关系的研究及流感确诊病例中医证候规律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吕小琴 张磊 +6 位作者 丁雪霏 卢幼然 赵京霞 郭玉红 胡晶 连博 刘清泉 《中国中医急症》 2018年第4期565-568,共4页
目的探讨2015年、2016年冬春季北京地区常见气候因素对流感样病例发病人数的影响以及流感病例中医证候特点。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收集2015年11月8日至2016年3月19日以及2016年11月14日至2017年2月28日就诊于北京4家医院门诊的流感... 目的探讨2015年、2016年冬春季北京地区常见气候因素对流感样病例发病人数的影响以及流感病例中医证候特点。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收集2015年11月8日至2016年3月19日以及2016年11月14日至2017年2月28日就诊于北京4家医院门诊的流感样病例患者,分析其发生情况与同期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日温差、日平均风速、日相对湿度、日照时数、日降水的相关性,并对相关因素进行主因素分析,得出主要影响因素;根据rtPCR结果对确诊的流感患者进行中医证型分析,通过比较不同病原之间的中医证型,得出2015年以及2016年冬季流感发病的主要中医证型。结果 2015年、2016年冬季北京地区共收集流感样病例2166例,其中阳性1209例(55.82%),甲流为主要流行病毒(93.3%),病原以H3N2为主(84.3%),H1N1、新H1N1并见;8个常见气象因素中日平均温度(r=-0.368,P<0.05)、日最高温度(r=-0.293,P<0.05)、日最低温度r=-0.377,P<0.05)与流感发生情况成负相关,其中日平均温度对其影响最大,方差贡献率达87.2%;中医症状方面:流感首发证型中风热证占53.76%,风寒证29.28%,寒包火证占16.96%。不同病原中医证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2016年、2017年冬季流感发生情况主要受平均温度影响,平均温度越低发病率越高,病原以甲型H3N2为主,不同病原的中医证型间无明显区别,都以风热证主,属于中医学"风温病"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感冒 北京 中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在呼吸系统炎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7
作者 张帆 李思洋 +1 位作者 丁军颖 刘清泉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08-114,共7页
MicroRNAs(miRNAs)是一组高度保守的非蛋白编码核苷酸序列,长度约为20~22个核苷酸。miRNAs最早在线虫体内被发现,此后,对miRNAs的功能及作用机制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目前,研究表明miRNAs参与肺的生长发育、炎性反应及免疫调控等,与呼... MicroRNAs(miRNAs)是一组高度保守的非蛋白编码核苷酸序列,长度约为20~22个核苷酸。miRNAs最早在线虫体内被发现,此后,对miRNAs的功能及作用机制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目前,研究表明miRNAs参与肺的生长发育、炎性反应及免疫调控等,与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有着密切的联系。明确miRNAs的作用靶点、运用miRNA干扰技术探索相关信号转导通路将有助于加深对相关疾病的理解,为临床诊治提供新的依据和方向。本文将对miRNAs的研究背景、形成机制、生物学功能,以及在各种呼吸系统炎性疾病中的研究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呼吸系统炎性疾病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 感染性肺炎 创伤性肺炎 COP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型流感病毒诱导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8
作者 何莎莎 赵京霞 +3 位作者 徐霄龙 崔煦然 郭玉红 刘清泉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4期731-734,共4页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一个致命的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并发症。ARDS发生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肺泡上皮-内皮屏障损伤。本综述探讨了肺泡上皮细胞、内皮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在甲型流感病毒诱导肺泡上皮-内皮屏障损伤中发挥的作用...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一个致命的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并发症。ARDS发生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肺泡上皮-内皮屏障损伤。本综述探讨了肺泡上皮细胞、内皮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在甲型流感病毒诱导肺泡上皮-内皮屏障损伤中发挥的作用,为防治甲型流感诱导的ARDS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甲型流感病毒 肺泡上皮-内皮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感相关性脑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雪飞 李立 +3 位作者 郭玉红 赵京霞 刘卫红 刘清泉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10期1493-1496,共4页
流感相关性脑病是流感危重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因病例数量较少、科学研究有限等原因,尚无针对该病的系统、深入的阐述。为了提高临床医生及科研人员对该病的认识,文章广泛收集国内外流感相关性脑病的文献资料,从概念、流行病学... 流感相关性脑病是流感危重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因病例数量较少、科学研究有限等原因,尚无针对该病的系统、深入的阐述。为了提高临床医生及科研人员对该病的认识,文章广泛收集国内外流感相关性脑病的文献资料,从概念、流行病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发病机制、治疗、预后、预防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概述,以供同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相关性脑病 流感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2017年冬季流感样病例中医证候特征观察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磊 卢幼然 +8 位作者 吕小琴 郭玉红 王玉光 赵京霞 胡晶 刘卫红 连博 罗丹 刘清泉 《环球中医药》 CAS 2018年第1期130-132,共3页
目的观察北京地区2017年冬季流感样病例的中医证候学特征。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回顾2017年11月2日至12月5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潞河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友谊医院110例流感样病例,通过分析对比既往同期该地区的流行病... 目的观察北京地区2017年冬季流感样病例的中医证候学特征。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回顾2017年11月2日至12月5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潞河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友谊医院110例流感样病例,通过分析对比既往同期该地区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证型分布特点,总结北京地区2017年冬季流感样病例的中医证候学特征。结果流行病学方面,该流感样病例人群年龄为(35.8±15.1)岁,男女比例为0.77∶1,有基础病者较少(8%),与2015年及2016年同期相比较无明显变化。病原学构成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与既往两年同期相比,流感阳性比例17.3%较前两年明显下降(45.5%、20.2%),其中甲型H3N2占73.7%,新型H1N1占10.5%,乙型流感15.8%。临床表现:110例流感样病例,前驱症状以发热、恶寒、咽痛为主。其中33.6%的病人发病时风寒束表的症状明显,表现为全身肌肉酸痛,甚而头痛;27.3%的病人发病初起即有乏力等不适。就诊时患者仍以发热、咽干、恶寒、咳嗽明显(百分比>50%),76.4%的病人咽干症状显著,较2015年、2016年同期上述症状(24.8%、61.7%)明显升高。消化道症状,如便秘比例较2015年、2016年同期(3.9%、10.1%)明显增加。中医证候以外寒里热证47例,占42.7%,较往年明显增加(25.3%、40.3%)。而风热证占32.7%、风寒证占15.5%(2015年同期为28.5%、20.8%,2016年同期为17.5%、13.6%)。结论北京地区2017年冬季流感样病例以甲型H3N2为主,中医证候以外寒里热证为主,表现为风寒外束肌表,燥热郁闭伤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样病例 甲型H3N2 中医病证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2016年北京地区3家三甲中医医院细菌耐药监测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郭玉红 宫晶书 +1 位作者 刘东国 刘清泉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4期721-724,共4页
目的:监测北京3家三甲中医医院近3年临床分离细菌的耐药状况,指导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为管理部门制定适合医院的院感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北京中医医院、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以及北京中医医院平谷医院院... 目的:监测北京3家三甲中医医院近3年临床分离细菌的耐药状况,指导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为管理部门制定适合医院的院感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北京中医医院、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以及北京中医医院平谷医院院内感染病原菌,常规方法分离、培养,并将菌株鉴定到种,同时进行药敏试验检测细菌的耐药性,判读标准参照CLSI-2010文件,以WHONET 5.4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3家医院按监测方案共分离出细菌21 11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株13 971株,占66.2%,包括大肠埃希菌为2 787株,占19.9%;奈瑟氏菌菌株检出率次之,为2 350株,占16.8%;革兰阳性菌7 143株,占33.8%,其中甲型溶血性链球菌3 013株,占42.2%;金黄色葡萄球菌1 542株,占21.6%。结论:基于院内细菌耐药监测基础数据平台,较为全面的掌握了3家监测医院的细菌耐药现状;临床分离细菌耐药现象较为普遍,但近3年细菌耐药率增长趋势较为稳定;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仍需重点监测,同时要加强院内感染控制措施,遏制耐药菌株的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抗菌药物 耐药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耐药基因OPRD2探讨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感染特性 被引量:5
12
作者 丁军颖 桂红 +4 位作者 洪燕英 安世栋 丁雪菲 卢幼然 刘清泉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10期69-71,75,共4页
目的探讨2014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铜绿假单胞菌临床感染的分布情况,并分析其耐药特点。方法分离2014年全院感染病例的送检标本15 620例,留存铜绿假单胞菌,以最小抑菌浓度(MIC)法检测其对20种抗生素的敏感性,并对全耐药的铜... 目的探讨2014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铜绿假单胞菌临床感染的分布情况,并分析其耐药特点。方法分离2014年全院感染病例的送检标本15 620例,留存铜绿假单胞菌,以最小抑菌浓度(MIC)法检测其对20种抗生素的敏感性,并对全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进行耐药基因外膜蛋白D2(OPRD2)的检测。结果本研究分离非重复病原菌5075株,铜绿假单胞菌332株(6.54%)。标本来源以痰液为主,主要发生在疮疡外科、呼吸科和重症监护病房。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最敏感;对头孢唑啉耐药率最高。对20种抗生素均耐药9株铜绿假单胞菌其OPRD2耐药基因并非全部缺失。结论临床感染铜绿假单胞菌比例大,范围广。加强对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及耐药性的监测,尤其相关耐药基因的检测,可为临床合理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基因 临床感染 铜绿假单胞菌 细菌外膜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对登革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3
作者 陈腾飞 刘清泉 《中国中医急症》 2016年第7期1345-1347,共3页
中医参与登革热治疗研究历史悠久,笔者对相关文献进行了分析研究,从登革热的病名、病机演变、分期分型、治则治法、方药选用、护理、科研现状7个方面总结了登革热的研究成果,并对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简单探讨。
关键词 中医 登革热 温病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MGB1基因蛋白特性及抑制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4
作者 丁军颖 刘清泉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7期106-108,116,共4页
高迁移率族蛋白(high mobility group,HMG)是Goodwin Johns在小牛胸腺中发现的,分子量〈30 KD,含高比例带电氨基酸,电泳时迁移率高,并因此得名。国际学术机构将HMG分为HMGB1、HMGB2和HMGB3,三者氨基酸序列一致性达80%。HMG几乎表达于... 高迁移率族蛋白(high mobility group,HMG)是Goodwin Johns在小牛胸腺中发现的,分子量〈30 KD,含高比例带电氨基酸,电泳时迁移率高,并因此得名。国际学术机构将HMG分为HMGB1、HMGB2和HMGB3,三者氨基酸序列一致性达80%。HMG几乎表达于所有类型的组织细胞,胚胎组织尤为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族蛋白质类 TOLL样受体 糖基化终产物 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菌感染中氨苄西林耐药的大肠埃希菌β-内酰胺酶基因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娜 苏建荣 +1 位作者 丁军颖 洪燕英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10期76-78,87,共4页
目的研究大肠埃希菌和屎肠球菌混合感染中氨苄西林耐药的大肠埃希菌β-内酰胺酶基因型。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4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分离出的大肠埃希菌和屎肠球菌混合感染24例。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大肠埃希菌和屎肠球... 目的研究大肠埃希菌和屎肠球菌混合感染中氨苄西林耐药的大肠埃希菌β-内酰胺酶基因型。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4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分离出的大肠埃希菌和屎肠球菌混合感染24例。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大肠埃希菌和屎肠球菌的药物敏感性,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大肠埃希菌β-内酰胺酶基因型。结果混合感染中24株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的有20株(83.3%)。12株检测出β-内酰胺酶基因,其中6株只检测出TEM耐药基因,1株只检测出amp C耐药基因,5株同时检出TEM和amp C耐药基因。结论混合菌感染中氨苄西林耐药大肠埃希菌β-内酰胺酶基因以TEM型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菌感染 大肠埃希菌 氨苄西林抗药性 Β内酰胺酶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医“正气”理论对132例不同年龄段普通登革热患者的临床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腾飞 刘清泉 刘南 《中国中医急症》 2016年第11期2046-2048,2051,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段普通登革热患者的临床特征差异。方法将132例普通登革热患者根据年龄分为A、B、C、D四组:A组≤32岁,32岁<B组≤48岁,48岁<C组≤64岁,D组>64岁。A组43例,B组26例,C组31例,D组32例。观察比较4组登革热患者在...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段普通登革热患者的临床特征差异。方法将132例普通登革热患者根据年龄分为A、B、C、D四组:A组≤32岁,32岁<B组≤48岁,48岁<C组≤64岁,D组>64岁。A组43例,B组26例,C组31例,D组32例。观察比较4组登革热患者在入院时病程天数的差异、体温峰值的差异、皮疹发生率的差异、发病第6、7、8日的血小板(PLT)均值的差异。并结合中医"正气"理论,分析不同年龄段登革热患者出现临床特征差异的原因。结果高龄组登革热患者较低龄组登革热患者更早地接受入院治疗(P>0.05),高龄组登革热患者体温峰值低于低龄组登革热患者(P<0.01),高龄组登革热患者皮疹发生率低于低龄组(P<0.01),高龄组登革热患者在病程第6、7、8日的PLT值低于低龄组患者(均P>0.05)。结论高龄登革热患者与低龄登革热患者相比,高龄组更早接受入院治疗,高龄组体温峰值及皮疹发生率较低,高龄组在病程第6、7、8日的PLT均值更低,从中医角度来看,造成这种临床特征差异的原因是高龄患者"正气"水平低于低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登革热 不同年龄段 皮疹 中医 正气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科危重症患者中医“虚实”特点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石筝筝 刘清泉 +4 位作者 吴彦青 范圣凯 姚卫海 徐向东 郭玉红 《中国中医急症》 2017年第5期789-793,共5页
目的从中医"虚实"辨证观点,结合客观指标研究内科危重症患者特点,以期发现中医虚实病机在危重症患者诊治中的内在规律。方法对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ICU收治的内科危重患者进行前瞻性调查,符合标准入选60例,评价中医虚实... 目的从中医"虚实"辨证观点,结合客观指标研究内科危重症患者特点,以期发现中医虚实病机在危重症患者诊治中的内在规律。方法对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ICU收治的内科危重患者进行前瞻性调查,符合标准入选60例,评价中医虚实辨证、患者危重程度和转归等。结果危重症患者虚证组和实证组60 d死亡率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经ICU治疗7 d后APACHEⅡ评分下降(P<0.05);虚证组和实证组的APACHEⅡ评分无统计学差异,但虚证组的平均分较实证组高,提示虚证组患者危重程度高。血清前白蛋白水平可反映患者疾病危重程度并预测其转归(P<0.05),但虚证组和实证组之间的血清前白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次调查研究启示笔者建立以中医"虚实"为"纲",具体客观指标(如APACHEⅡ评分、血清前白蛋白)为"目"的危重症评分体系更能全面准确把握病情演变和评价治疗效果。虚实证候和血清前白蛋白的测定相结合可能给危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提供理论依据。同时探索客观量化指标反映"虚实"动态演变过程是今后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 虚实 转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感相关性心肌损害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郭玉红 刘子豪 +3 位作者 徐光勋 刘卫红 赵京霞 刘清泉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10期1489-1492,1496,共5页
近年来流感频发,已经成为影响居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文章广泛收集国内外流感相关心肌损害的文献资料,从概念、流行病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发病机制、治疗、预后、预防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 流感 心肌损害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首例输入性MERS患者中医证候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马月霞 赵京霞 +2 位作者 郭玉红 刘清泉 王玉光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10期1483-1485,共3页
目的:通过对我国广东地区1例输入性MERS病例回顾性研究,初步探讨本例MERS传遍特点及核心病机。方法:回顾性整理该例患者入院前流行病学特点及2015年5月28日入院第1天至2015年6月11日入院第15天住院期间的临床症状及治疗经过。结果:... 目的:通过对我国广东地区1例输入性MERS病例回顾性研究,初步探讨本例MERS传遍特点及核心病机。方法:回顾性整理该例患者入院前流行病学特点及2015年5月28日入院第1天至2015年6月11日入院第15天住院期间的临床症状及治疗经过。结果:本例患者流行病学特点主要表现为中年男性,有甲亢基础病史,与MERS患者有明确接触史。该例病程发展具有一定阶段性,根据病情的变化分为以下四期:初期,进展期,极期和恢复期。初期:病程1~5 d,病位在肺,患者发热、肌肉酸痛,无恶寒,无咳嗽咳痰咽痛,此期主要特点为热邪侵犯肺卫,表邪轻而里热已盛。2)进展期:病程7~12 d,病位在肺,高热,无恶寒寒战,干咳少痰,口渴口苦,活动后气促,热邪深入气分。3)极期:病程12~22 d,病位在肺、胃、大肠,此期患者逐渐热退或低热,时有烦躁,气促开始减轻,头痛,咳少量血丝痰,腹胀无腹痛,腹泻,热邪入营血分。在此期间,发病第17~18天为病情最重的时期,主要表现为头痛剧烈,咳血丝痰,腹泻,此期应用抗病毒、抗感染、免疫增强剂治疗。4)恢复期:病程第22天后,无发热,血丝痰消失,偶有干咳、头痛,头痛休息可缓解,腹泻减轻。结论:本例MERS患者始动因素及根本因素为温热疫毒,热邪为本病的关键,毒、瘀表现不明显,中医证候演变符合温病卫气营血传变规律,卫气同病,营血分症状不重,与SARS、甲型H1N1流感、H7N9禽流感相比病情稍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RS 中医证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0版)》中医治疗部分解读 被引量:9
20
作者 陈腾飞 卢幼然 +1 位作者 马家驹 刘清泉 《北京中医药》 2021年第1期12-14,共3页
2020年10月2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了《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0版)》。新版诊疗方案的"中医治疗"部分,在2019年旧版基础上进行了多处修订。本文结合中医治疗流感的理论认识和临床实践,对新版方案&qu... 2020年10月2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了《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0版)》。新版诊疗方案的"中医治疗"部分,在2019年旧版基础上进行了多处修订。本文结合中医治疗流感的理论认识和临床实践,对新版方案"中医治疗"部分进行解读,强调轻症应分"寒""温",三因而制宜,辛温法不可偏废;重症重在"毒热",因"毒"而生热,解毒要兼顾扶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感冒 中医 诊疗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