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公民捐献时代的移植研究新思考 被引量:7
1
作者 叶啟发 仲福顺 +3 位作者 钟自彪 叶少军 王彦峰 王行环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6年第4期532-539,共8页
自2015年起,中国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CDCD)取代司法途径供体来源,成为器官移植使用的唯一来源。但由于CDCD器官对热缺血、冷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耐受性更低,因此,CDCD器官早期维护、修复、器官评估技术对于移植受者预后尤为重要。本文旨... 自2015年起,中国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CDCD)取代司法途径供体来源,成为器官移植使用的唯一来源。但由于CDCD器官对热缺血、冷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耐受性更低,因此,CDCD器官早期维护、修复、器官评估技术对于移植受者预后尤为重要。本文旨在对CDCD器官的损伤机制、质量评估、维护和修复机制进展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 器官保护 缺血-再灌注损伤 CDCD器官质量 维护和修复 机制
原文传递
移植医院协调员队伍建设及工作流程探讨 被引量:5
2
作者 黄伟 司晶 +6 位作者 徐哲 李志军 郑志 张亮 舒涛 田奇龙 叶啟发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6年第4期670-673,共4页
2010年3月我国全面推行人体器官捐献试点工作以来,符合中国国情的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CDCD)工作成为了推动器官移植事业的关键举措。CDCD协调员的角色贯穿于器官捐献到移植完成的整个过程,起着极其重要的沟通作用。我国CDCD协调工作尚... 2010年3月我国全面推行人体器官捐献试点工作以来,符合中国国情的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CDCD)工作成为了推动器官移植事业的关键举措。CDCD协调员的角色贯穿于器官捐献到移植完成的整个过程,起着极其重要的沟通作用。我国CDCD协调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明确CDCD协调员的角色和意义,充分发挥协调员的作用,有助于提高CDCD捐献成功率,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和推动CDCD工作。本文结合作者单位CDCD实际工作经验,重点分析和总结协调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并探讨和分享CDCD工作具体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 器官移植 器官捐献 协调员
原文传递
器官移植供体感染状态评估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徐智高 薛承彪 +5 位作者 熊艳 罗凯锋 叶啟发 代永安 田德英 朱有华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1年第2期193-198,共6页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全球范围内暴发,器官移植供体感染评估标准也应随之发生改变,因此,有必要对器官移植关于供体质量的感染评估标准进行更新。供体器官捐献的绝对禁忌证的感染病原谱有增加,供体质量的感染评估程序也发生了相...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全球范围内暴发,器官移植供体感染评估标准也应随之发生改变,因此,有必要对器官移植关于供体质量的感染评估标准进行更新。供体器官捐献的绝对禁忌证的感染病原谱有增加,供体质量的感染评估程序也发生了相应变化。建立供体器官受者的系统化监测体系是精准化治疗的基础,通过高危感染供体弃与用的选择、尽早发现及正确诊断及时采用恰当的防治措施,有望使供体来源感染的发生率及危害性大幅度降低。本文通过分类分析供体来源的感染,并针对不同病原体感染的供体所做的处理措施进行归纳,对供体的感染质量评估标准和评估流程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移植供体 感染 器官捐献
原文传递
中国器官移植伦理学问题现状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黄伟 叶啟发 曾承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7年第6期939-942,共4页
器官移植是目前治疗终末期器官衰竭患者的唯一有效手段,随着器官移植技术的发展,器官移植伦理学问题日渐复杂起来。活体器官移植、脑死亡及心脏死亡供体器官移植、器官获取及合理分配等方面均面临着相关的伦理学问题。对器官移植相关伦... 器官移植是目前治疗终末期器官衰竭患者的唯一有效手段,随着器官移植技术的发展,器官移植伦理学问题日渐复杂起来。活体器官移植、脑死亡及心脏死亡供体器官移植、器官获取及合理分配等方面均面临着相关的伦理学问题。对器官移植相关伦理学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及研究,并制定相关的伦理学准则及解决方案,是确保我国器官移植事业健康发展、并最大限度地保护移植供者及受者相关权益的关键性举措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移植 伦理问题 立法
原文传递
肝移植术缺血再灌注综合征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舒涛 司晶 +8 位作者 徐哲 李志军 郑志 张亮 黄伟 叶少军 王彦峰 曾承 叶啟发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8年第1期16-19,共4页
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最有效的手段。但由于该类患者自身极其复杂的病理生理状态,加之手术打击,常常导致术中术后出现缺血再灌注综合征(IRS),影响手术效果,甚至危及患者生命。目前相关机制尚未完全得到阐述,防治手段也没有统一的方案... 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最有效的手段。但由于该类患者自身极其复杂的病理生理状态,加之手术打击,常常导致术中术后出现缺血再灌注综合征(IRS),影响手术效果,甚至危及患者生命。目前相关机制尚未完全得到阐述,防治手段也没有统一的方案。本文就IRS的临床定义、相关病理生理改变、发病机制及治疗手段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回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综合征 肝移植 血流动力学紊乱
原文传递
肝移植围手术期炎症反应综合征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范林 付贞 +2 位作者 程楚红 王垒 叶啟发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6年第4期627-630,共4页
肝移植作为治疗终末期肝病的唯一有效手段,其应用于临床已逾半个世纪,但是肝移植术后早期各种并发症仍是影响肝移植术后患者及器官存活率的重要因素。肝移植围术期有多种原因可导致全身炎症反应。国内外众多研究者已经在此领域开始了相... 肝移植作为治疗终末期肝病的唯一有效手段,其应用于临床已逾半个世纪,但是肝移植术后早期各种并发症仍是影响肝移植术后患者及器官存活率的重要因素。肝移植围术期有多种原因可导致全身炎症反应。国内外众多研究者已经在此领域开始了相关研究,本文就移植受者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作一探讨,为临床正确诊断和及时治疗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围手术期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原文传递
异体胰岛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根 王志梁 +1 位作者 元文勇 叶啟发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7年第6期905-908,共4页
胰岛移植在最近的十多年迅速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胰岛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文献,回顾了胰岛移植对血糖控制的效果、治疗过程的风险,比较了胰岛移植和胰腺移植的优缺点,另总结了胰岛移植目前存在的不足... 胰岛移植在最近的十多年迅速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胰岛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文献,回顾了胰岛移植对血糖控制的效果、治疗过程的风险,比较了胰岛移植和胰腺移植的优缺点,另总结了胰岛移植目前存在的不足及对未来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移植 1型糖尿病 进展
原文传递
ALDH2双向调节线粒体自噬改善移植肾质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梁峻滔 贾方园 +5 位作者 刘慧敏 姚亚君 孙一帆 钟自彪 王彦峰 叶啟发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7年第6期881-885,共5页
肾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肾病的最佳手段,但移植过程中会发生热缺血、冷缺血及缺血再灌注等损伤,影响移植肾近、长期预后。大量研究表明移植肾损伤与线粒体自噬介导的细胞凋亡有密不可分的联系,ALDH2在其中可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ALDH2可以... 肾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肾病的最佳手段,但移植过程中会发生热缺血、冷缺血及缺血再灌注等损伤,影响移植肾近、长期预后。大量研究表明移植肾损伤与线粒体自噬介导的细胞凋亡有密不可分的联系,ALDH2在其中可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ALDH2可以双向调控线粒体自噬,影响细胞凋亡的进程,减少或增加移植肾损伤。本文综述了ALDH2调控线粒体自噬与移植肾损伤之间的关系,为肾移植领域提出可能的新靶点和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DH2 肾移植 线粒体自噬 细胞凋亡 缺血再灌注
原文传递
肾移植术后BK病毒相关性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程楚红 叶啟发 +3 位作者 Philip J.O’Connell 王彦峰 李玲 范晓礼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6年第4期636-639,共4页
目的:总结肾移植术后BK病毒相关性肾病的诊断和治疗现状。方法:从Pubmed、Medline、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中检索2010-01/2016-01期间相关的文献,检索词为"renal transplantation;BK virus"、"BK virus allograft nephropathy... 目的:总结肾移植术后BK病毒相关性肾病的诊断和治疗现状。方法:从Pubmed、Medline、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中检索2010-01/2016-01期间相关的文献,检索词为"renal transplantation;BK virus"、"BK virus allograft nephropathy"、"BK virus-associated nephropathy after renal transplantation"、"肾移植术后BK病毒相关性肾病"。结果:共检索到479篇文献,纳入与肾移植术后并发BK病毒感染有关的文献,文献类型主要是论著及综述。结论:BK病毒相关性肾病的诊断需依据组织学检查,目前的治疗主要是减少免疫抑制剂的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BK病毒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机械灌注降低肝移植术后非吻合口胆管狭窄发生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方泽鸿 曾宪鹏 +2 位作者 杨志坚 叶啟发 王彦峰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52-355,共4页
肝移植已成为挽救终末期肝病患者唯一有效的手段。由于供体短缺,扩大标准供体(ECD)不得不被临床所应用。此类供肝在某种程度缓解了供体的短缺,但随之而来的是因供肝的缺血缺氧、脂肪变性等引起的一系列移植术后并发症。其中肝移植... 肝移植已成为挽救终末期肝病患者唯一有效的手段。由于供体短缺,扩大标准供体(ECD)不得不被临床所应用。此类供肝在某种程度缓解了供体的短缺,但随之而来的是因供肝的缺血缺氧、脂肪变性等引起的一系列移植术后并发症。其中肝移植术后非吻合LI胆管狭窄(NAS)即是ECD肝移植后所带来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机械灌注(MP)对离体供肝保护作用的研究已不胜枚举。本文就移植术后NAS的发生机制以及MP降低NAS发生率等方面的研究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供体 机械灌注 非吻合口胆管狭窄 并发症
原文传递
器官移植术后患者接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玮晨 周大为 +1 位作者 梁峻滔 叶啟发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2年第6期869-873,共5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疫情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苗(新冠疫苗)的普及在全世界范围内逐渐好转,但是新冠肺炎给器官移植术后患者带来的健康风险尚未结束,因为这类人群需要终生进行免疫抑制治疗,接种疫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往往低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疫情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苗(新冠疫苗)的普及在全世界范围内逐渐好转,但是新冠肺炎给器官移植术后患者带来的健康风险尚未结束,因为这类人群需要终生进行免疫抑制治疗,接种疫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往往低于正常人群。但目前我国已投入使用的新冠疫苗尚未对这类免疫抑制人群进行临床试验,其有效性与安全性尚未获得临床验证。因此,本文对器官移植术后患者疫苗接种的现状及理念和我国已投入使用的新冠疫苗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综述,为这类患者接种新冠疫苗提供理论依据,以期降低这类患者的新冠病毒感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移植 免疫抑制 疫苗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原文传递
协同护理模式在肾移植术后的应用 被引量:14
12
作者 周鑫 胡正斌 +1 位作者 叶啟发 陈杰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6年第4期662-665,共4页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对中国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CDCD)肾移植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以及长期存活率的影响。方法:选取肾移植患者100例(来自50对CDCD供肾),其中每对CDCD的一个供肾移植患者随机分至A组,另一个供...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对中国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CDCD)肾移植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以及长期存活率的影响。方法:选取肾移植患者100例(来自50对CDCD供肾),其中每对CDCD的一个供肾移植患者随机分至A组,另一个供肾移植患者分至B组,两组采取不同处理:A组为对照组(n=50),实施常规护理。B组为干预组(n=50),即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协同护理模式,干预6个月后,采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两个方面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应用协同护理模式能够显著提高肾移植术后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帮助患者改善不良情绪,以及提高对疾病的认知(P<0.05)。结论:协同护理模式能提高肾移植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改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并对提高移植术后长期存活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 肾移植 协同护理模式
原文传递
肝移植术后急性压疮与慢性压疮发生的高危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16
13
作者 余红梅 叶娟 叶啟发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6年第4期666-669,共4页
目的:分析肝移植手术患者急性压疮和慢性压疮发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观察13例(急性压疮组)肝移植手术术中发生皮肤压疮或术后3d内发生皮肤压疮患者,以及同期行肝移植手术术后>3d发生皮肤压疮患者8例(慢性压疮组),统计... 目的:分析肝移植手术患者急性压疮和慢性压疮发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观察13例(急性压疮组)肝移植手术术中发生皮肤压疮或术后3d内发生皮肤压疮患者,以及同期行肝移植手术术后>3d发生皮肤压疮患者8例(慢性压疮组),统计两组术前Braden评分、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各因素在急性与慢性压疮发生中是否有差别,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压疮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急性期压疮患者Braden评分明显低于慢性期压疮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总蛋白、血清白蛋白、手术时间和术中失血量急性期组高于慢性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二者在体重与年龄方面二者差异并不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急性期压疮发生的相对独立高危险因素为手术时间(P<0.05)、术中出血量(P<0.05)、术前Braden评分(P<0.05),而术前血清总蛋白与血清白蛋白为慢性期压疮发生的高危因素。结论:肝移植手术急性期压疮发生的独立高危因素为术前Braden评分、手术时间和术中失血量,而肝移植手术慢性期压疮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为血总蛋白低及血清白蛋白低,针对这些高危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降低肝移植手术急慢性皮肤压疮发生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急性压疮 慢性压疮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关于医疗机构人体器官获取组织独立于人体器官移植科室的工作实施细则(讨论稿) 被引量:8
14
作者 叶啟发 范林 +7 位作者 钟自彪 陈钢 杨发勇 余果 黄伟 艾紫叶 袁玉峰 王行环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1年第2期179-181,210,共4页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人体捐献器官获取与分配管理规定》(下称《管理规定》),规范医院人体器官获取、分配体系,保障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事业健康发展,遵照《管理规定》第十条人体器官获取组织(organ procure...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人体捐献器官获取与分配管理规定》(下称《管理规定》),规范医院人体器官获取、分配体系,保障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事业健康发展,遵照《管理规定》第十条人体器官获取组织(organ procurement organizations,OPO)应当独立于人体器官移植科室,结合我国人体器官捐献获取与分配实际,特制订OPO实施人体器官捐献、获取与分配工作实施细则(下称《工作实施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获取组织 器官移植 医疗机构
原文传递
两种连续肾脏替代治疗在肝移植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6
15
作者 贺学宇 潘丽 +1 位作者 汪蓉蓉 叶啟发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7年第6期920-922,共3页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肝移植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最佳模式。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同种异体肝移植手术48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肝移植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最佳模式。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同种异体肝移植手术48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两组,治疗剂量、血流量、抗凝方法相同。比较两种治疗方式对肌酐、尿素氮、磷的清除率和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蛋白的变化;同时,观察治疗过程中患者体温、呼吸、血压、心率情况。结果:CVVH和CVVHDF治疗后都能很好稳定患者生命体征,改善炎症反应,血白蛋白水平相当;与CVVH相比,CVVHDF对尿素氮及肌酐清除效果更好,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中分子溶质磷的清除率略低。结论:CVVHDF清除小分子效果佳,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肝移植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改善患者肾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 肝移植 急性肾衰竭
原文传递
经胆囊管胆道引流在DCD肝移植胆道并发症防治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16
作者 彭贵主 王垒 +5 位作者 王彦峰 张毅 叶少军 周大为 夏志平 叶啟发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6年第4期612-614,646,共4页
胆道并发症是肝移植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肝移植的成功率与疗效。与过去尸体供肝相比,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供肝在胆道并发症方面带来新的挑战。本文总结本中心近3年DCD肝移植胆道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探讨经胆囊管胆道引流在... 胆道并发症是肝移植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肝移植的成功率与疗效。与过去尸体供肝相比,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供肝在胆道并发症方面带来新的挑战。本文总结本中心近3年DCD肝移植胆道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探讨经胆囊管胆道引流在胆道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并发症 DCD肝移植 经胆囊管胆道引流
原文传递
影响腹部实体器官移植受者发生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万齐全 张盛 +1 位作者 方泽鸿 叶啟发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6年第4期620-626,共7页
目的:探讨腹部实体器官移植受者发生多重耐药的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的流行病学、微生物学并分析其相关的30d内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一项双中心、时间长达13年的腹部实体器官移植受者发生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相关的临... 目的:探讨腹部实体器官移植受者发生多重耐药的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的流行病学、微生物学并分析其相关的30d内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一项双中心、时间长达13年的腹部实体器官移植受者发生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相关的临床资料。使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方法确立与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在研究观察期间,共有2 169例病人进行了腹部实体器官移植手术。91例腹部实体器官移植受者(4.6%)发生了99次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其中,最多见致病菌为大肠埃希氏菌(29株,29.3%),其次为鲍曼不动杆菌(24株,24.2%)。该91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4.0±12.7)岁。首次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后的死亡率为39.6%(死亡36例)。单因素分析确立以下变量能够预测血流感染相关死亡:肺部为原发部位(P=0.001)、院内感染来源(P=0.002)、同时存在其他血流感染(P<0.001)、发生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时体温≥40℃(P=0.039)、血肌酐>1.5mg/dl(P=0.006)、血清白蛋白<30g/L(P=0.009)、血小板计数<50 000/ml(P<0.001)以及感染性休克(P<0.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感染性休克(OR=160.463,95%CI=19.377-1 328.832,P<0.001)、血肌酐>1.5mg/dl(OR=24.498,95%CI=3.449-173.998,P=0.001)、院内感染来源(OR=23.963,95%CI=1.285-446.991,P=0.033)以及同时存在其他血流感染(OR=27.074,95%CI=3.937-186.210,P=0.001)能够预测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相关30d内的死亡。结论:腹部实体器官移植发生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高,致病菌主要为大肠埃希氏菌及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性休克、血肌酐>1.5mg/dl、院内感染来源以及同时存在其他血流感染能预测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相关30d内的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耐药 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 预测子 死亡率 腹部实体器官移植
原文传递
肝移植术后并发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及病因分析(附1例临床报告) 被引量:3
18
作者 叶少军 胡前超 +4 位作者 钟自彪 薛承彪 周敏 王彦峰 叶啟发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7年第6期901-904,共4页
急性重症胰腺炎是肝移植术后多种危重并发症之一,虽然发病率相对较低(3%-12%),但死亡率高达50%-80%,应当受到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然而在临床工作中,由于肝移植术后患者生理状况及病理情况复杂多变,胰腺炎在发作早期常常被临床医生忽视... 急性重症胰腺炎是肝移植术后多种危重并发症之一,虽然发病率相对较低(3%-12%),但死亡率高达50%-80%,应当受到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然而在临床工作中,由于肝移植术后患者生理状况及病理情况复杂多变,胰腺炎在发作早期常常被临床医生忽视。并且,肝移植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及危险因素有很多,使得治疗对策缺乏针对性,治疗效果也相应的降低。因此,本文报告1例肝移植术后并发急性重症胰腺炎,同时综合国内外文献报道进行分析讨论,为临床上肝移植术后并发急性重症胰腺炎的诊治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术后并发症 急性重症胰腺炎 回顾性分析
原文传递
肝移植术后谵妄的临床分析及干预 被引量:7
19
作者 潘丽 贺学宇 叶啟发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7年第6期933-935,共3页
目的:分析肝移植术后患者发生谵妄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干预措施。方法:收集142例肝移植术后患者,采用重症监护谵妄筛查表(ICDSC)筛查出谵妄患者,并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病因给予药物及非药物的干预。记录症状缓解的时间,分析与谵妄发生相... 目的:分析肝移植术后患者发生谵妄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干预措施。方法:收集142例肝移植术后患者,采用重症监护谵妄筛查表(ICDSC)筛查出谵妄患者,并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病因给予药物及非药物的干预。记录症状缓解的时间,分析与谵妄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组患者发生谵妄16例,发生率为12.7%,根据结果分析原因,采取干预措施。结论:医务人员采用重症谵妄筛查表(ICDSC)进行评估,在早期发现患者谵妄的发生,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谵妄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谵妄 干预
原文传递
供肾静脉与髂内静脉吻合肾移植1例的术后管理体会 被引量:2
20
作者 黄珂 王丽红 +4 位作者 何重香 贺学宇 王彦峰 叶少军 叶啟发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6年第4期659-661,共3页
总结1例供肾静脉与髂内静脉吻合肾移植患者的术后管理。患者术前髂血管彩超显示血管通畅,术中发现髂外静脉闭塞,行供肾静脉与髂内静脉吻合。针对手术方式的特殊性给予针对性的术后管理,包括个性化心理指导;特殊体位、用药指导;出血及血... 总结1例供肾静脉与髂内静脉吻合肾移植患者的术后管理。患者术前髂血管彩超显示血管通畅,术中发现髂外静脉闭塞,行供肾静脉与髂内静脉吻合。针对手术方式的特殊性给予针对性的术后管理,包括个性化心理指导;特殊体位、用药指导;出血及血管栓塞等并发症的预防。患者病情好转,未发生并发症,顺利出院,门诊随访肾功能各项指标恢复良好,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肾静脉 髂内静脉 吻合 肾移植 术后管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