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康复新液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防治鼻咽癌放射性口腔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1
作者 刘华峰 张震 +1 位作者 肖震宇 吴仁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3958-3959,共2页
目的:评估康复新液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防治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腔炎的疗效。方法:将241例接受根治性调强放疗(IMRT)的鼻咽癌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放疗指导,研究组在放疗开始时予还原型谷胱甘肽2.4g静滴,每日1次... 目的:评估康复新液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防治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腔炎的疗效。方法:将241例接受根治性调强放疗(IMRT)的鼻咽癌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放疗指导,研究组在放疗开始时予还原型谷胱甘肽2.4g静滴,每日1次,每周5次,同时给予康复新液含漱。记录放射性口腔炎发生的时间及情况,按美国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织(RTOG)分级标准进行临床评价。结果:研究组放射性口腔炎发生时间明显晚于对照组[(30.98±8.06)dvs.(18.01±7.29)d,P<0.001],研究组放射性口腔炎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86.8%vs.98.3%,P=0.001),研究组Ⅲ、Ⅳ级损伤发生率分别为22.9%、4.8%,明显低于对照组(P分别为<0.001及0.01)。结论:康复新液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能明显降低放射性口腔炎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调强放射治疗 放射性口腔炎 预防性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芬太尼透皮贴剂与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肝功能受损的中重度老年癌痛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马静萍 曹培国 黄程辉 《广东医学》 CAS 2018年第6期916-919,共4页
目的观察对伴有肝功能受损的中重度老年癌痛患者分别给予强阿片类止痛药物芬太尼透皮贴剂和硫酸吗啡缓释片的镇痛效果、肝功能变化、不良反应发生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伴肝功能受损的中重度老年癌痛患者42例随机分... 目的观察对伴有肝功能受损的中重度老年癌痛患者分别给予强阿片类止痛药物芬太尼透皮贴剂和硫酸吗啡缓释片的镇痛效果、肝功能变化、不良反应发生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伴肝功能受损的中重度老年癌痛患者42例随机分为两组,使用芬太尼透皮贴剂患者22例列为观察组(简称芬太尼组),使用硫酸吗啡缓释片患者20例列为对照组(简称吗啡组),记录用药前和用药21 d后疼痛强度、肝功能指标、不良反应、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止痛效果满意,芬太尼组疼痛缓解率为90.91%,吗啡组为90.00%,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芬太尼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间接胆红素(DBI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吗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便秘、眩晕、恶心/呕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静、瘙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对症处理大部分不良反应均可缓解或消失;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伴肝功能受损的中重度老年癌痛患者可选择芬太尼透皮贴剂止痛,疗效好,对肝功能影响小,不良反应轻微,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需谨慎选用吗啡类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太尼透皮贴剂 硫酸吗啡缓释片 肝功能受损 老年 癌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疗效因素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赵勇 曹科 曹培国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4年第5期382-384,共3页
目的探讨影响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疗效的因素。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行肝动脉化疗栓塞的肝癌患者10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调查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并对其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再行COX回归分析。结果治疗方法、碘化油沉积、... 目的探讨影响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疗效的因素。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行肝动脉化疗栓塞的肝癌患者10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调查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并对其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再行COX回归分析。结果治疗方法、碘化油沉积、肿块类型、肿瘤血供、肝功能以及门脉癌栓是影响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的影响因素,肝功能(B=0.5472,Exp(B)=1.6874)、门脉癌栓[B=0.6313,Exp(B)=1.8331]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结论影响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疗效的因素包括治疗方法、碘化油沉积、肿块类型、肿瘤血供、肝功能以及门脉癌栓等,了解影响疗效的因素对提高疗效及改善预后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肝动脉化疗栓塞 疗效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CK1对硼替佐米诱导的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凋亡及MAPK/ERK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卢燕华 涂先吾 +2 位作者 彭红华 李国平 廖良书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9年第24期4637-4641,共5页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受体(Receptor for activated C kinase1,RACK1)对硼替佐米(Bortezomi,Bor)诱导的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细胞凋亡及MAPK/ERK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6例岳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MM患者及6名正常体检者,用...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受体(Receptor for activated C kinase1,RACK1)对硼替佐米(Bortezomi,Bor)诱导的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细胞凋亡及MAPK/ERK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6例岳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MM患者及6名正常体检者,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浆及人MM细胞系中RACK1 m RNA的表达。将MM细胞分为3组:对照组(不干预)、Bor组(75n M的Bor干预12 h)和Bor+siRACK1组(RACK1 si RNA转染24 h后再行Bor干预)。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中的细胞存活率,Hoechest 33342染色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MAPK/ERK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体检者相比,MM患者血浆及MM细胞系中RACK1 m RNA表达显著增加(P<0.05)。Bor作用12 h、24 h和48 h可显著降低MM细胞的存活率(P<0.05)。与对照组相比,Bor组和Bor+siRACK1组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Bor+siRACK1组细胞存活率明显高于Bor组(P<0.05)。Hoechest 33342染色显示对照组细胞核染色均一,未见凋亡小体,Bor组见少量凋亡小体,而Bor+siRACK1组细胞见大量凋亡小体,表现为核固缩或碎块状;与对照组相比,Bor组和Bor+siRACK1组细胞中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5),Bor+siRACK1组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Bor组(P<0.05)。三组间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凋亡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Bor组和Bor+siRACK1组细胞中p-P38和p-ERK的表达显著降低,而Bor+siRACK1组p-P38和p-ERK的表达低于Bor组(P<0.05),3组间P38和ERK的表达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ACK1沉默可增强Bor诱导的MM细胞凋亡及生长抑制,其机制可能与MAPK/ERK途径抑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C受体 硼替佐米 多发性骨髓瘤细胞 凋亡 MAPK/ERK通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