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洞庭湖渔民血吸虫病感染程度与免疫状态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侯建伟 曾庆仁 +4 位作者 何永康 罗新松 司马衍祥 黄志辉 张顺科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66-170,共5页
摇目的了解洞庭湖频繁接触疫水渔民的免疫状态及其与感染度和肝病变程度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询检、粪检、肝B超、流式细胞术(FCM)、免疫比浊法和ELISA法,检测血吸虫感染度、肝脾病变程度和血中CD4+和CD8+T细胞百分率及抗体水平等指标,用S... 摇目的了解洞庭湖频繁接触疫水渔民的免疫状态及其与感染度和肝病变程度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询检、粪检、肝B超、流式细胞术(FCM)、免疫比浊法和ELISA法,检测血吸虫感染度、肝脾病变程度和血中CD4+和CD8+T细胞百分率及抗体水平等指标,用SPSS10.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结果与非疫区人群比较,疫区渔民人群外周血中的CD4+T细胞百分比和CD4+/CD8+细胞比值显著降低,而且粪检阳性患者均随血吸虫感染度增高和肝脾病变加重而更为突出。相反,疫区渔民血清总IgM抗体和特异性IgG水平增高,并随感染度增加或肝脾病变加重而更为明显。血清总IgA水平在肝脾病变严重的人群中有显著增高。总IgG水平仅粪检阳性者有增高现象。结论长期作业于洞庭湖的血吸虫感染渔民表现为细胞免疫功能降低而体液免疫亢进,这种免疫失调程度与其感染度和肝脾损害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病 感染度 肝脾病变 CD4^+/CD8^+细胞比值 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中国株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的克隆、表达及其免疫保护性研究(英文) 被引量:14
2
作者 余俊龙 汪世平 +10 位作者 何卓 戴橄 李文凯 姜孝新 曾少华 肖小芹 徐绍锐 吕志跃 彭先楚 周松华 刘雪琴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65-672,共8页
根据基因库中日本血吸虫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GPRT)EST(BU803192)以及日本血吸虫成虫cDNA文库载体λgt11多克隆位点邻近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以日本血吸虫成虫cDNA文库为模板,采用锚式PCR对SjHGPRT基因不完整的3′端和5′端进... 根据基因库中日本血吸虫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GPRT)EST(BU803192)以及日本血吸虫成虫cDNA文库载体λgt11多克隆位点邻近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以日本血吸虫成虫cDNA文库为模板,采用锚式PCR对SjHGPRT基因不完整的3′端和5′端进行扩增、测序,用电子软件拼接,获得SjHGPRT全长cDNA(1270bp),经序列分析,推断该片段含有编码SjHGPRT基因的完整阅读框,其编码基因与曼氏血吸虫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SmHGPRT)全长编码基因碱基一致性为82%,其理论推导的氨基酸组成与曼氏血吸虫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的一致性约为83%.将其编码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pQE30上,在大肠杆菌M15中获得准确、高效表达,表达产物分子质量约为28ku.用日本血吸虫成虫抗原免疫血清对表达产物进行蛋白质印迹检测,在预测位置上出现明显的识别条带.重组蛋白动物免疫保护性结果显示:在虫荷、每克肝卵、每克粪卵和雌子宫内卵数方面,疫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P<0.01).结果表明,日本血吸虫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SjHGPRT)全长cDNA成功克隆并在大肠菌中得到表达,表达产物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和动物免疫保护效果,是一种潜在的具有部分免疫保护性的抗血吸虫病疫苗候选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日本血吸虫32kDa蛋白和铁蛋白联合免疫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罗永慧 易新元 +2 位作者 曾宪芳 蔡春 张顺科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388-390,共3页
目的研究重组日本血吸虫32kDa蛋白和铁蛋白联合免疫对感染小鼠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大量制备重组日本血吸虫32kDa蛋白(rSjGST-Sj32)和铁蛋白(GMCSF-SjFer)。48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A,B,C,D4组,每组12只。B组和C组分别为rSjGST-Sj32和GMCSF... 目的研究重组日本血吸虫32kDa蛋白和铁蛋白联合免疫对感染小鼠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大量制备重组日本血吸虫32kDa蛋白(rSjGST-Sj32)和铁蛋白(GMCSF-SjFer)。48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A,B,C,D4组,每组12只。B组和C组分别为rSjGST-Sj32和GMCSF-SjFer免疫组,每鼠注射50μg重组蛋白加弗氏完全佐剂(FCA);D组为联合免疫组,每鼠注射50μg重组32kDa蛋白和50μg铁蛋白的混合物加FCA;A组为FCA对照组。分别于0、2、6w共免疫3次。第3次免疫后2w,每鼠经腹部皮肤攻击感染40±1条尾蚴,感染后第45天剖杀所有小鼠,比较各组间减虫率和鼠肝卵减少率。结果联合免疫组与FCA对照组相比,获得了36.53%的减虫率和68.44%的每条雌虫肝组织产卵减少率,而单独rSjGST-Sj32免疫组的减虫率及每条雌虫肝组织产卵减少率分别为22.80%和43.12%,均显著低于联合免疫组(P<0.05及P<0.001);单独GMCSF-SjFer免疫组分别为21.05%和41.91%,均显著低于联合免疫组(P<0.05及P<0.001)。结论rSjGST-Sj32蛋白和GMCSF-SjFer蛋白联合免疫可显著地提高这两种蛋白单独应用时的免疫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蛋白疫苗 联合免疫 免疫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随机多肽库中筛选日本血吸虫抗原模拟表位诱导保护性免疫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欧阳理 王庆林 +2 位作者 曾宪芳 周金春 易新元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2年第2期132-135,共4页
目的 从噬菌体随机肽库中筛选出能模拟日本血吸虫抗原表位的短肽分子 ,并测定其作为疫苗候选分子的潜能。方法 分别用正常及感染日本血吸虫的东方田鼠血清筛选在丝状噬菌体表面表达的随机十二肽库。经三轮亲和筛选后 ,随机挑取噬菌体... 目的 从噬菌体随机肽库中筛选出能模拟日本血吸虫抗原表位的短肽分子 ,并测定其作为疫苗候选分子的潜能。方法 分别用正常及感染日本血吸虫的东方田鼠血清筛选在丝状噬菌体表面表达的随机十二肽库。经三轮亲和筛选后 ,随机挑取噬菌体克隆用ELISA检测其与日本血吸虫抗血清的反应。用混合噬菌体免疫小鼠并进行攻击感染。结果 随机挑取的 12个克隆中 ,感染东方田鼠血清来源的噬菌体有 10个克隆为阳性 ,正常血清来源的噬菌体有 7个克隆为阳性。用感染东方田鼠血清筛到的噬菌体免疫小鼠诱导了部分保护作用 ( 2 2 .6 %)及较高的肝卵减少率 ( 6 8.9%)。然而 ,正常东方田鼠血清筛到的噬菌体没有保护效果。结论 感染及正常东方田鼠血清筛到的模拟表位具有免疫原性 ,提示随机肽库技术在日本血吸虫疫苗研制中有其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原模拟表位 肽库 日本血吸虫 东方田鼠 疫苗 日本血吸虫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吸虫DNA疫苗联合免疫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林纤 易新元 蔡春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4年第2期287-289,共3页
本文从多个单价DNA疫苗的联合、单价DNA疫苗与细胞因子的联合、多价DNA疫苗的联合以及DNA疫苗与蛋白疫苗的联合 4个方面 ,对血吸虫病DNA疫苗联合免疫研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DNA疫苗 联合免疫 细胞因子 蛋白疫苗 血吸虫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便快速分离日本血吸虫未成熟虫卵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周松华 汪世平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28-130,共3页
目的探讨一种快速的日本血吸虫卵分离纯化方法,解决虫卵常规分离法存在耗费时间长、纯度不高及结构破坏等问题。方法在前人的工作基础上,对虫卵分离方法进行改进,采用反复过筛、加胰酶消化并结合离心去上清的方法。结果在短时间内获得... 目的探讨一种快速的日本血吸虫卵分离纯化方法,解决虫卵常规分离法存在耗费时间长、纯度不高及结构破坏等问题。方法在前人的工作基础上,对虫卵分离方法进行改进,采用反复过筛、加胰酶消化并结合离心去上清的方法。结果在短时间内获得了纯净的虫卵,所得虫卵结构完整,虫卵得率显著提高。结论该方法适宜于血吸虫卵的快速分离、纯化,为虫卵抗原制备及其抗原分析、鉴定提供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未成熟虫卵 分离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吸虫表膜抗原分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敏 易新元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2年第4期490-493,共4页
血吸虫表膜是宿主免疫系统与血吸虫虫体接触的界面 ,组成复杂 ,种类繁多 ,包括蛋白、多肽、糖蛋白、糖脂、脂肪酸等。表膜相关抗原对宿主的免疫、致病起重要作用。本文就已知的几个重要的血吸虫表膜抗原分子的结构。
关键词 研究进展 血吸虫 表膜抗原 免疫学 化学结构 生物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洞庭湖渔民血吸虫感染情况及化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13
8
作者 曾庆仁 侯建伟 +6 位作者 何永康 罗新松 张顺科 舒衡平 司马衍祥 喻鑫林 李岳生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99-203,共5页
目的 调查洞庭湖渔民感染血吸虫的严重程度 ,评估其化疗防治效果。 方法  2 0 0 1年 11月选择湖南省岳阳县麓角镇洞庭湖水上作业渔民 ,询问血吸虫感染与化疗史。用改良加藤法检查虫卵和毛蚴孵化法检查毛蚴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ELISA... 目的 调查洞庭湖渔民感染血吸虫的严重程度 ,评估其化疗防治效果。 方法  2 0 0 1年 11月选择湖南省岳阳县麓角镇洞庭湖水上作业渔民 ,询问血吸虫感染与化疗史。用改良加藤法检查虫卵和毛蚴孵化法检查毛蚴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ELISA)和间接血凝试验 (IHA)检测抗可溶性虫卵抗原 (SjSEA )的抗体 ,B超检查肝 /脾病变程度。人群顿服吡喹酮 40mg/kg ,一个感染季节过后复查。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  结果 ①询问调查渔民 2 68人 ,“经常”或“间常”接触疫水的人数占 90 7% ;近 5年每年平均化疗人数占 2 4 0 % ,从未化疗者占 3 9 4% ;②粪检阳性率为 68 1% (111/163 ) ,克粪虫卵数 (EPG )为 48 77,男性均显著高于女性。 11~ 2 0岁阳性率最高(83 3 % ) ,“经常”或“间常”接触疫水与从未化疗的两种人群阳性率分别为 76 3 % (10 6/13 9)和 79 7% (5 1/64 ) ;③IHA检测阳性率为 88 0 % ,ELISA检测阳性率为 78 7% ,均明显高于粪检阳性率 ;④肝 /脾受损率为 77 4% (82 /10 6) ,其中 ,肝实质呈Ⅱ~Ⅲ级纤维化病变者占 3 7 7% ,肝肿率为 5 8 5 % ,脾肿率为 19 8% ;⑤多次化疗人群感染率和EPG显著低于从未化疗人群 ;⑥复查结果表明 ,化疗人群粪检阳性率 (3 5 4% )和EPG (3 6 13 )较未化疗人群(5 6 5 %和 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性率 化疗 血吸虫感染 人群 粪检 化疔 疫水 虫卵 洞庭湖 间接血凝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单性感染雄虫和双性感染雄虫差异表达蛋白的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8
9
作者 戴橄 汪世平 +5 位作者 余俊龙 徐绍锐 彭先楚 刘雪琴 周松华 刘芬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83-291,共9页
采用双向凝胶电泳和质谱技术对日本血吸虫单性感染雄虫和双性感染雄虫蛋白质表达谱进行分析,并在mRNA水平进行验证;观察差异表达SJCHGC蛋白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EGFP-C1/SJCHGC在COS-7细胞中的表达和亚细胞定位,并分析其表达产物的抗原性.... 采用双向凝胶电泳和质谱技术对日本血吸虫单性感染雄虫和双性感染雄虫蛋白质表达谱进行分析,并在mRNA水平进行验证;观察差异表达SJCHGC蛋白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EGFP-C1/SJCHGC在COS-7细胞中的表达和亚细胞定位,并分析其表达产物的抗原性.成功鉴定了9个日本血吸虫雌雄合抱差异表达蛋白,其中在日本血吸虫雄虫合抱前表达上调的蛋白质有6个;而有3个蛋白质在日本血吸虫雄虫合抱后表达明显上调.大多数差异蛋白功能涉及血吸虫的生长发育、生殖、营养、运动、信号传递等过程.重组质粒pEGFP-C1/SJCHGC融合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在真核细胞COS-7中获得了表达,可用荧光显微镜直接观察其表达情况及亚细胞定位,细胞所表达的融合蛋白具有血吸虫抗原性.研究结果为揭示日本血吸虫雌雄合抱机制、研制抗血吸虫雌雄合抱疫苗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雌雄合抱 蛋白质组学 双向电泳(2-DE) 基因克隆 绿色荧光蛋白 COS-7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DNA疫苗pcDNA3/SjSDISP的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芬 汪世平 +2 位作者 蔡胜蓝 余俊龙 彭先楚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评价日本血吸虫DNA疫苗pcDNA3/SjSDISP的安全性。方法同体左右侧自身对比法对3只家兔进行局部肌肉刺激实验,22只豚鼠随机分为4组:A组为无菌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B组为牛血清白蛋白阳性对照组,C组为pcDNA3/SjSDISP低剂量组,D组为pcDNA... 目的评价日本血吸虫DNA疫苗pcDNA3/SjSDISP的安全性。方法同体左右侧自身对比法对3只家兔进行局部肌肉刺激实验,22只豚鼠随机分为4组:A组为无菌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B组为牛血清白蛋白阳性对照组,C组为pcDNA3/SjSDISP低剂量组,D组为pcDNA3/SjSDISP高剂量组,进行全身过敏实验。结果日本血吸虫DNA疫苗pcDNA3/SjSDISP对家兔局部肌肉刺激反应轻微,对豚鼠无全身过敏反应。结论日本血吸虫DNA疫苗pcDNA3/SjSDISP在该实验条件下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pcDNA3/SjSDISP DNA疫苗 安全性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成虫肠道内容物中金属蛋白酶的鉴定 被引量:2
11
作者 袁仕善 易新元 +3 位作者 曾宪芳 张顺科 黄跃龙 Larry McReynolds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98-301,共4页
目的 鉴定日本血吸虫成虫肠道内容物中的金属蛋白酶。 方法 以明胶作底物 ,利用明胶 SDS PAGE分离日本血吸虫成虫肠道内容物 ,将电泳后的凝胶于不同 pH缓冲液和酶抑制剂中进行孵育 ,对其中的金属蛋白酶进行分析和鉴定。 结果 日... 目的 鉴定日本血吸虫成虫肠道内容物中的金属蛋白酶。 方法 以明胶作底物 ,利用明胶 SDS PAGE分离日本血吸虫成虫肠道内容物 ,将电泳后的凝胶于不同 pH缓冲液和酶抑制剂中进行孵育 ,对其中的金属蛋白酶进行分析和鉴定。 结果 日本血吸虫成虫肠道内容物中存在降解明胶的金属蛋白酶 ,其最适 pH值为 7~ 9。金属蛋白酶抑制剂EDTA抑制其活性。电泳分离获得有活性的酶蛋白 ,该酶是血吸虫感染血清识别的弱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鉴定 日本血吸虫 成虫 肠道内容物 明胶 电泳 抑制剂 金属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增强剂与免疫抑制剂对吡喹酮杀血吸虫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祖萍 曾庆仁 +1 位作者 沈杰 言敢威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4年第4期665-667,共3页
目的 观察中药免疫增强剂和化学免疫抑制剂对吡喹酮杀血吸虫效果的影响。 方法 日本血吸虫感染昆明小鼠后随机分成四组 ,对照组、吡喹酮治疗组、氢化可的松 (免疫抑制剂 ) +吡喹酮治疗组、中药 (免疫增强剂 ) +吡喹酮治疗组 ,分别采... 目的 观察中药免疫增强剂和化学免疫抑制剂对吡喹酮杀血吸虫效果的影响。 方法 日本血吸虫感染昆明小鼠后随机分成四组 ,对照组、吡喹酮治疗组、氢化可的松 (免疫抑制剂 ) +吡喹酮治疗组、中药 (免疫增强剂 ) +吡喹酮治疗组 ,分别采取相应不同的治疗方式 ,于吡喹酮治疗后 2周剖杀小鼠 ,观察减虫及减卵效果 ;并于吡喹酮治疗前采血 ,用ELISA方法测定特异性抗血吸虫成虫抗原 (AWA)抗体水平。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吡喹酮治疗组、氢化可的松 +吡喹酮治疗组、中药 +吡喹酮治疗组减虫率分别为 5 3 .2 2 % ,3 5 .61% ,69.16% ;每克肝卵减少率分别为 47.0 8% ,3 1.2 7% ,63 .2 8%。氢化可的松 +吡喹酮治疗组、中药 +吡喹酮治疗组与吡喹酮治疗组相比 ,减虫与减卵效果统计学有显著差异 (P<0 .0 5 )。且各组特异性抗AWA抗体水平高低与减虫、减卵效果相一致。 结论 进一步证明吡喹酮杀血吸虫作用具有免疫依赖性 ,而且证实中药免疫增强剂具有增强宿主特异性免疫应答 ,提高吡喹酮杀虫效果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免疫抑制剂 免疫增强剂 吡喹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日本血吸虫生殖抗原SIEA 26-28ku组分的质谱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汪世平 刘立鹏 +4 位作者 钟飞 徐绍锐 彭先楚 李文凯 何卓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10期745-748,769,共5页
目的筛选确定抗日本血吸虫生殖功能抗原SIEA26-28 ku的编码基因。方法采用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分离日本血吸虫未成熟卵可溶性抗原(SIEA),选择SIEA 26-28 ku免疫血清识别信号较强的SIEA-2D蛋白质斑点(65~73号)采样,消化处理后进行质... 目的筛选确定抗日本血吸虫生殖功能抗原SIEA26-28 ku的编码基因。方法采用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分离日本血吸虫未成熟卵可溶性抗原(SIEA),选择SIEA 26-28 ku免疫血清识别信号较强的SIEA-2D蛋白质斑点(65~73号)采样,消化处理后进行质谱与生物学信息分析。结果从SIEA-2D图谱上共获得1037个蛋白质斑点;通过MALDI-TOF-MS对其进行肽指纹图谱分析后获得了7张肽指纹图谱。通过PeptIdent软件检索SWISS-PROT数据库,发现有意义的血吸虫同源蛋白质11个,这些同源蛋白质部分与细胞代谢或蛋白质合成代谢相关,部分与核苷酸代谢有关,其中编号为SIEA-2D66为日本血吸虫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GPRT),SIEA-2D71为琥珀酸脱氢酶铁硫蛋白(SDISP),SIEA-2D73为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其同源程度分别为37.2%、18.7%和22.9%。结论初步获得与抗日本血吸虫生殖功能抗原SIEAn 26~28 ku相关的编码基因HGPRT、SDISP和G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 日本 未成熟卵可溶性抗原 SIEA 26-28 ku分子 肽指纹图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尾蚴抗原模拟表位的筛选及其免疫保护性 被引量:3
14
作者 袁仕善 易新元 +3 位作者 曾宪芳 王敏 张顺科 LarryMcReynolds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2年第3期291-294,共4页
目的 筛选日本血吸虫尾蚴抗原的模拟表住,探讨其对日本血吸虫的免疫保护性。方法 用粗提日本血吸虫尾蚴抗原的抗体IgG作配体筛选噬菌体12肽库,按“吸附-洗脱-扩增”的过程进行三轮筛选;随机挑取单个噬菌体克隆进行Dot-ELISA检测;用混... 目的 筛选日本血吸虫尾蚴抗原的模拟表住,探讨其对日本血吸虫的免疫保护性。方法 用粗提日本血吸虫尾蚴抗原的抗体IgG作配体筛选噬菌体12肽库,按“吸附-洗脱-扩增”的过程进行三轮筛选;随机挑取单个噬菌体克隆进行Dot-ELISA检测;用混和噬菌体克隆免疫小鼠3次,攻击感染45d后剖杀冲虫,计算虫数及肝卵数。结果 经三轮筛选,特异性噬菌体得到富集,挑取11个噬菌体克隆经Dot-ELISA鉴定,均与日本血吸虫尾蚴抗原免疫血清呈特异性反应。与对照组相比,混和噬体克隆免疫小鼠的减虫率为18.79%,减卵率为38.00%。结论 利用噬菌体随机肽库技术获得了日本血吸虫尾蚴抗原的模拟表位,这些表位能诱导对日本血吸虫的保护性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尾蚴 抗原 模拟表位 免疫筛选 噬菌体随机肽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成虫组分抗原的分离及小鼠免疫试验 被引量:2
15
作者 袁仕善 易新元 +3 位作者 曾宪芳 黄跃龙 张顺 Larry McReynolds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85-88,共4页
目的 分离日本血吸虫可溶性成虫抗原 (AWA)中的组分抗原 ,分析其诱导的抗血吸虫的免疫保护性。方法 电泳层析法分离日本血吸虫AWA中的组分抗原 ,计算各组分抗原的分子量 ,并分析其免疫学活性。将各组分抗原分别免疫小鼠 ,攻击感染日... 目的 分离日本血吸虫可溶性成虫抗原 (AWA)中的组分抗原 ,分析其诱导的抗血吸虫的免疫保护性。方法 电泳层析法分离日本血吸虫AWA中的组分抗原 ,计算各组分抗原的分子量 ,并分析其免疫学活性。将各组分抗原分别免疫小鼠 ,攻击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 ,感染后 4 5d剖杀 ,观察各组分抗原的免疫保护效果。结果 采用电泳层析法分离获得多个组分抗原 ,选择收集其中 4个较纯的组分抗原 ,分子量分别为 5 2kD、6 3kD、6 7kD和 74kD ;其中 6 3kD和 6 7kD抗原与感染血清有强的反应 ,而 5 2kD和 74kD抗原则反应弱 ;4种组分抗原均与AWA的免疫血清反应。 6 3kD抗原诱导的免疫保护力水平较5 2kD、6 7kD和 74kD抗原好。结论 电泳层析法分离的 4个血吸虫组分抗原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且 6 3kD抗原有一定的免疫保护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成虫 抗原 分离 小鼠 免疫学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成虫67kD蛋白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2
16
作者 袁仕善 曾宪芳 +3 位作者 黄跃龙 王敏 周东明 易新元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2-104,共3页
目的 :分离日本血吸虫感染及免疫血清识别的成虫抗原 (AWA)中的特异蛋白带 ,为血吸虫病免疫诊断提供新的抗原分子。方法 :免疫印迹法分析AWA的特异蛋白带 ,电泳层析法分离靶抗原。结果 :获得了感染血清和免疫血清识别的 6 7kD蛋白。结论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成虫抗原 免疫印迹法 电泳 67kD蛋白 AW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尾蚴抗原免疫血清筛选成虫cDNA文库与新基因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袁仕善 易新元 +4 位作者 曾宪芳 欧阳理 王敏 唐连飞 Larry Mc Reynolds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89-292,共4页
目的 筛选与日本血吸虫尾蚴抗原有共同免疫原性的日本血吸虫成虫抗原分子 ,为血吸虫病诊断和疫苗研究提供新的候选分子。 方法 利用日本血吸虫尾蚴可溶性抗原免疫兔血清筛选日本血吸虫 (Schistosomajapon icum ,Sj)成虫cDNA文库 ,对... 目的 筛选与日本血吸虫尾蚴抗原有共同免疫原性的日本血吸虫成虫抗原分子 ,为血吸虫病诊断和疫苗研究提供新的候选分子。 方法 利用日本血吸虫尾蚴可溶性抗原免疫兔血清筛选日本血吸虫 (Schistosomajapon icum ,Sj)成虫cDNA文库 ,对阳性克隆的插入片段进行PCR扩增和序列分析。  结果 共筛选出 13个阳性克隆 ,PCR扩增出特异的插入片段。测序分析获 4个新基因SjCAI、SjCA、SjCAI 2和SjCAI 3 (登录号分别为AF495 883、AF5 15 83 4、AY1180 86和AY12 93 0 3 ) ,分别编码 3 5 3、161、13 7和 72个氨基酸的蛋白。SjCAI蛋白含 6个DNA结合锌指 ,与原肠胚锌指蛋白XLCGF48.2有一定同源性 ;SjCA蛋白、SjCAI 2蛋白和SjCAI 3蛋白含N 糖基化和磷酸化位点。  结论 筛选Sj成虫cDNA文库获得了新的基因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尾蚴 抗原 免疫血清筛选 成虫 CDNA文库 新基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成虫呕吐物的生化及免疫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袁仕善 易新元 +2 位作者 曾宪芳 黄跃龙 Larry McReynolds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347-350,共4页
目的 分析日本血吸虫成虫呕吐物与感染血清的免疫反应性 ,寻找特异性的血吸虫病诊断抗原。方法 采用 SDS- PAGE和免疫印迹分析呕吐物的免疫反应性 ,过碘酸钠氧化处理以鉴定呕吐物的抗原决定簇的性质。结果 日本血吸虫成虫呕吐物中存... 目的 分析日本血吸虫成虫呕吐物与感染血清的免疫反应性 ,寻找特异性的血吸虫病诊断抗原。方法 采用 SDS- PAGE和免疫印迹分析呕吐物的免疫反应性 ,过碘酸钠氧化处理以鉴定呕吐物的抗原决定簇的性质。结果 日本血吸虫成虫呕吐物中存在能被血吸虫感染血清识别的特异抗原 31/ 32、4 7、6 0 / 6 2 k Da蛋白及 6 7k Da蛋白 ;31/ 32 k Da蛋白和 6 7k Da蛋白的抗原表位为蛋白 ,而 4 7k Da蛋白和 6 0 / 6 2 k Da蛋白的抗原表位为糖基。结论 日本血吸虫成虫呕吐物中存在血吸虫感染血清识别的特异抗原 ,其中 31/ 32 k Da蛋白已报告可用于血吸虫病诊断 ,4 7k Da蛋白和 6 0 / 6 2k Da蛋白含糖基表位并具有潜在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成虫 呕吐物 免疫印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成虫67kD抗原模拟表位的筛选及其免疫原性 被引量:1
19
作者 袁仕善 易新元 +3 位作者 曾宪芳 王敏 张顺科 Larry Mc Reynolds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2年第4期441-443,共3页
目的 筛选日本血吸虫成虫 67kD抗原的模拟表位 ,对其免疫学活性予以鉴定。方法 用粗提日本血吸虫成虫 67kD抗原的抗体IgG作配体筛选噬菌体 12肽库 ,随机挑取三轮筛选后的噬菌体克隆 ,Dot -ELISA检测其特异性 :用混和阳性噬菌体克隆免... 目的 筛选日本血吸虫成虫 67kD抗原的模拟表位 ,对其免疫学活性予以鉴定。方法 用粗提日本血吸虫成虫 67kD抗原的抗体IgG作配体筛选噬菌体 12肽库 ,随机挑取三轮筛选后的噬菌体克隆 ,Dot -ELISA检测其特异性 :用混和阳性噬菌体克隆免疫小鼠 3次 ,攻击感染后 45d剖杀 ,计数虫荷。结果 经三轮筛选 ,特异噬菌体得到富集 ,挑取的 11个噬菌体克隆经Dot-ELISA鉴定均与 67kD抗原免疫血清呈阳性反应。混合噬菌体克隆的免疫血清可识别 67kD抗原 ,并具有一定的抗血吸虫的免疫保护效果。结论 利用噬菌体随机肽库技术获得了日本血吸虫成虫67kD抗原的模拟表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原性 日本血吸虫 67kD抗原 模拟表位 免疫筛选 噬菌体随机肽库 血吸虫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寄生虫病细胞工程学免疫防治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中庸 李靓如 +7 位作者 张京 曾宪芳 易新元 言敢威 曾庆仁 马春艳 吴莲英 章洁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4期1-4,共4页
寄生虫病细胞工程学免疫防治研究,经历了20余a,首先在中国获得成功。在国家 九五"两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支持下,建立了猪囊尾蚴CC-97细胞系,研制成功了猪囊尾蚴细胞疫苗;2000年以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基金支持下,日本血吸虫幼虫... 寄生虫病细胞工程学免疫防治研究,经历了20余a,首先在中国获得成功。在国家 九五"两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支持下,建立了猪囊尾蚴CC-97细胞系,研制成功了猪囊尾蚴细胞疫苗;2000年以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基金支持下,日本血吸虫幼虫———毛蚴、尾蚴和成虫细胞体外培养相继获得成功,开创了血吸虫病细胞工程学免疫防治的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防治 寄生虫病 细胞工程学 猪囊尾蚴细胞系 细胞疫苗 日本血吸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