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TRNA2-1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B细胞中的高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万梦婕 邱湘宁 陆前进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3-127,共5页
目的: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中T和B淋巴细胞中穹窿核糖核酸2-1(vault ribonucleic acid 2-1,VTRNA2-1)基因的表达水平,初步探索SLE的发病机制。方法:收集25例健康对照者和32例SLE患者的外周血CD4^+... 目的: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中T和B淋巴细胞中穹窿核糖核酸2-1(vault ribonucleic acid 2-1,VTRNA2-1)基因的表达水平,初步探索SLE的发病机制。方法:收集25例健康对照者和32例SLE患者的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另外再收集62例SLE患者(其中活动性SLE患者47例,非活动性患者15例)和29例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CD19^+B淋巴细胞,采用real-time PCR检测VTRNA2-1基因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共沉淀实验寻找VTRNA2-1的直接作用蛋白。结果:通过对SLE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外周血T细胞和B细胞中的VTRNA2-1基因进行检测,发现SLE患者T细胞中的VTRNA2-1基因表达水平与健康对照者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性和非活动性的SLE患者外周血B细胞中的VTRNA2-1基因表达水平与健康对照者相比均显著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1和P<0.05)。免疫共沉淀实验证实VTRNA2-1通过与蛋白激酶R(protein kinase R,PKR)特异性结合而发挥生物学功能。结论:VTRNA2-1基因在SLE患者的B细胞中呈高表达,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PKR而发挥生物学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穹窿核糖核酸2-1 系统性红斑狼疮 蛋白激酶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