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腔医疗中恶性高热临床诊治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2
1
作者 唐瞻贵 步荣发 +15 位作者 郭伟 孙沫逸 郑家伟 彭歆 张惠 段小红 姜虹 王淼 张铁军 杨旭东 杨凯 喻建军 罗志勇 谢咏秋 胡延佳 王柏胜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1-9,共9页
恶性高热(malignant hyperthermia,MH)是在有易感体质的患者中,由麻醉药或其他因素所诱发而出现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及临床变化的特定性疾病。该病具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征,好发于青少年,可伴有唇腭裂等先天性疾病。由于各类麻醉药物在临... 恶性高热(malignant hyperthermia,MH)是在有易感体质的患者中,由麻醉药或其他因素所诱发而出现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及临床变化的特定性疾病。该病具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征,好发于青少年,可伴有唇腭裂等先天性疾病。由于各类麻醉药物在临床医学中的广泛应用,该病越来越受到广大临床医师的重视。MH的治疗手段有其特殊性,误诊和误治可能导致患者死亡等严重后果。制定口腔医学中MH临床诊治中国专家共识的目的,是希望广大口腔临床医师在诊疗过程中警惕MH的发生,减少误诊误治,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医疗 恶性高热 临床诊治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颌面头颈部鳞癌超声热化疗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2
2
作者 鞠侯雨 郑家伟 +14 位作者 孙沫逸 唐瞻贵 杨道科 冉炜 步荣发 尚伟 孟箭 武和明 席庆 杨凯 王军 邹建明 吴云腾 任国欣 郭伟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193-198,共6页
口腔颌面头颈部鳞癌确诊时多为中晚期,单纯化疗难以使晚期患者总生存获益。超声热化疗是常规治疗手段之外,目前发展较快的一种新的针对恶性肿瘤的有效治疗方法。然而,目前超声热化疗在口腔颌面头颈部恶性肿瘤治疗中尚未普及,为推广和规... 口腔颌面头颈部鳞癌确诊时多为中晚期,单纯化疗难以使晚期患者总生存获益。超声热化疗是常规治疗手段之外,目前发展较快的一种新的针对恶性肿瘤的有效治疗方法。然而,目前超声热化疗在口腔颌面头颈部恶性肿瘤治疗中尚未普及,为推广和规范超声热化疗在此领域的临床实践,特制订口腔颌面头颈部鳞癌超声热化疗专家共识,以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 头颈部 鳞癌 超声热化疗 综合治疗 空化效应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疣状癌临床诊治专家共识 被引量:2
3
作者 唐瞻贵 步荣发 +19 位作者 刘彦普 郭伟 孙沫逸 郑家伟 何悦 尚政军 吴煜农 李劲松 韩正学 田臻 张陈平 李铁军 钟鸣 廖贵清 沈子华 黄俊辉 喻建军 苏彤 姚志刚 胡延佳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362-370,共9页
口腔疣状癌(oral verrucous carcinoma,OVC)是一种具有独特组织学改变和生物学行为,有别于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的恶性肿瘤,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明确。研究发现,其首次临床诊断符合率仅为35%,常被误诊为疣状... 口腔疣状癌(oral verrucous carcinoma,OVC)是一种具有独特组织学改变和生物学行为,有别于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的恶性肿瘤,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明确。研究发现,其首次临床诊断符合率仅为35%,常被误诊为疣状增生、牙源性角化囊肿、侵袭性牙周炎和慢性颌骨骨髓炎等疾病。OVC的治疗手段和预后与OSCC不尽相同,误诊和误治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制定OVC临床诊治专家共识的目的 ,是希望减少OVC误诊误治,提高早期诊断率、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疣状癌 临床诊治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design strategy for long-term stability of porous PEEK implants by regulation of porous structure and in vivo mechanical stimulation
4
作者 Yingjie Liu Ling Wang +9 位作者 Jie Zhang Shuguang Liu Jibao Zheng Jianfeng Kang Enchun Dong Changning Sun Ruhan A Chaozong Liu Chuncheng Yang Dichen Li 《Bio-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2025年第2期275-287,I0004,共14页
The bioinert nature of polyether ether ketone(PEEK)material limits the widesprea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PEEK implants.Although the porous structure is considered to improve osseointegration of PEEK implants,it is ha... The bioinert nature of polyether ether ketone(PEEK)material limits the widesprea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PEEK implants.Although the porous structure is considered to improve osseointegration of PEEK implants,it is hardly used due to its mechanical properties.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combined influence of the porous structure and in vivo mechanical stimulation on implantation safety and bone growth based on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the biomechanical behavior of the implantation system.The combined control of pore size and screw preloads allows the porous PEEK implant to achieve good osseointegration while maintaining a relatively high safety level.A pore size of 600μm and a preload of 0.05 N·m are the optimal combination for the long-term stability of the implant,with which the safety factor of the implant is>2,and the predicted percentage of effective bone growth area of the bone-implant interface reaches 97%.For further clinical application,PEEK implants were fabricated with fused filament fabrication(FFF)three-dimensional(3D)printing,and clinical outcomes demonstrated better bone repair efficacy and long-term stability of porous PEEK implants compared to solid PEEK implants.Moreover,good osteointegration performance of 3D-printed porous PEEK implants was observed,with an average bone volume fraction>40%three months after implantation.In conclusion,3D-printed porous PEEK implants have great potential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with validated implantation safety and good osseointeg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rous polyether ether ketone(PEEK)implant Osteointegration Interface biomechanics Maxillofacial implants Finite element analyses Fused filament fabrication(FFF)3D print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组织促进伤口愈合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伍月 李昆 +3 位作者 张岩 董佳 于湄 田卫东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56-761,共6页
目的总结脂肪组织促进伤口愈合的研究进展,并分析其临床应用前景。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脂肪组织促进伤口愈合的文献,并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脂肪组织促进伤口愈合的研究取得了巨大进展,包括脂肪组织的细胞类型、细胞外基质、旁分... 目的总结脂肪组织促进伤口愈合的研究进展,并分析其临床应用前景。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脂肪组织促进伤口愈合的文献,并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脂肪组织促进伤口愈合的研究取得了巨大进展,包括脂肪组织的细胞类型、细胞外基质、旁分泌信号等方面,均进行了深入研究。结论脂肪组织具有来源广泛、获取便捷等优点,在损伤修复和组织再生领域存在巨大潜力。下一步需探讨脂肪组织调控细胞功能及组织再生机制,以加快脂肪组织在伤口愈合领域的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组织 细胞外基质 旁分泌 伤口愈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