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风险监管与治理双闭环机制
1
作者 张贝嘉 陈维亚 +3 位作者 潘晖 刘俊杰 李荣 刘云晞 《交通技术》 2025年第1期44-49,共6页
为了研究建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中的安全风险与隐患排查治理闭环体系,分析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垄断特征表明其PDCA循环动力源主要来自政府监管、市场压力与乘客,构建了集运营单位安全管理PDCA环和运营主管部门安全监管PDCA环于一体的双重... 为了研究建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中的安全风险与隐患排查治理闭环体系,分析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垄断特征表明其PDCA循环动力源主要来自政府监管、市场压力与乘客,构建了集运营单位安全管理PDCA环和运营主管部门安全监管PDCA环于一体的双重预防闭环机制模型。这一机制有助于全面识别、评估和控制安全风险,提升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营水平,确保乘客出行安全。In order to study and establish a closed-loop system for identifying and managing safety risks and hidden dangers in urban rail transit operations, an analysis of the monopol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rban rail transit industry shows that its PDCA cycle is mainly driven by government regulation, market pressure, and passengers. A dual prevention closed-loop mechanism model was constructed, which integrates the PDCA cycle of safety management by operating units and the PDCA cycle of safety supervision by operating supervisory departments. This mechanism helps to comprehensively identify, assess, and control safety risks, improve the safe operation level of urban rail transit, and ensure passenger travel safe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安全监管 安全风险管控 隐患排查与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关键站点识别的区域轨道交通路网抗干扰性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张英贵 陆强 +1 位作者 高全 肖杨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845-1853,共9页
区域轨道交通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巨系统,易受突发事件干扰且处置难度大。为研究突发事件影响下区域轨道交通路网(RRTN)吸收和抵御干扰的能力,以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交通系统为研究背景,采用复杂网络理论,基于度、中介中心度、紧密中心度和聚... 区域轨道交通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巨系统,易受突发事件干扰且处置难度大。为研究突发事件影响下区域轨道交通路网(RRTN)吸收和抵御干扰的能力,以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交通系统为研究背景,采用复杂网络理论,基于度、中介中心度、紧密中心度和聚类系数等指标挖掘区域轨道交通路网拓扑特征,统筹考虑物理网和秩序网评价指标,分析基于度与介数、TOPSIS全要素的权重确定方法,提出基于网络融合的区域轨道交通路网关键站点识别方法,采用网络效率与网络连通度,仿真分析蓄意、随机攻击模式下区域轨道交通路网抗干扰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区域轨道交通物理网、秩序网均不是无标度网络,但后者具备小世界网络特征,且区域轨道交通路网是介于随机网络与无标度网络之间的特殊网络。区域轨道交通路网面对蓄意攻击呈现脆弱性,在对区域轨道交通路网的关键站点加以保护后,面对随机攻击具有更强的抗干扰性能。与基于节点度、度与介数的评价方法相比,所提出的基于网络融合的关键站点识别方法执行效果更好,对区域轨道交通路网抗干扰性能研究更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抗干扰性能 关键站点识别 区域轨道交通路网 网络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输入ES-GA-BP的中欧班列货运量预测 被引量:6
3
作者 张英贵 杨蕙瑜 雷定猷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68-176,共9页
中欧班列是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支撑,科学合理地预测班列需求,对中欧班列运输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以中欧班列铁路货运量预测为对象,统筹考虑中欧班列货运量的波动性和影响因素,提出一种基于组合输入指数平滑-遗传算法-反向传... 中欧班列是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支撑,科学合理地预测班列需求,对中欧班列运输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以中欧班列铁路货运量预测为对象,统筹考虑中欧班列货运量的波动性和影响因素,提出一种基于组合输入指数平滑-遗传算法-反向传播(ES-GA-BP)神经网络的货运量预测方法.分析中欧班列货运现状,选取相关性高的影响因素作为神经网络输入;采用指数平滑法对波动较大的中欧班列货运量历史数据进行单项拟合预测,以优化神经网络输入;利用遗传算法优化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参数,进一步提高预测精度;以“湘欧快线”国际运输通道货运集装箱数量预测为实例,验证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组合输入ES-GA-BP方法适于解决波动较大的货运量预测问题,预测精度较好,有助于制定合理的中欧班列运输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运输管理 中欧班列 指数平滑-遗传算法-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组合预测 货运量 一带一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异常移动网络的地铁大客流演化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王璞 周梦楠 黄智仁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32-738,共7页
为了揭示城市轨道交通大客流的演化机制,该文引入了异常移动网络的概念,并利用复杂网络分析技术,对比研究了深圳地铁正常客流和大客流状态下异常移动网络的结构复杂性和动态演变过程;提出了能有效识别异常移动网络关键节点的指标。研究... 为了揭示城市轨道交通大客流的演化机制,该文引入了异常移动网络的概念,并利用复杂网络分析技术,对比研究了深圳地铁正常客流和大客流状态下异常移动网络的结构复杂性和动态演变过程;提出了能有效识别异常移动网络关键节点的指标。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大客流的集聚和疏散,异常移动网络呈现从入度“长尾”到出度“长尾”的演变,网络结构在无标度网络与随机网络间转换。研究结论可为地铁大客流预警、制定客流组织管理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移动网络 复杂网络 关键节点 地铁客流 网络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车站咽喉区道岔自动分组方法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陈维亚 杨伟婷 +1 位作者 石晓琪 鲁佳琪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15,共7页
咽喉区道岔分组不仅是运用利用率计算法查定铁路车站咽喉通过能力的必要步骤,还是车站进路选择、股道运用等行车技术作业的关键环节。为解决当前自动分组方法不能有效解决复杂咽喉区非水平方向布置道岔的分组问题,将咽喉区道岔分组问题... 咽喉区道岔分组不仅是运用利用率计算法查定铁路车站咽喉通过能力的必要步骤,还是车站进路选择、股道运用等行车技术作业的关键环节。为解决当前自动分组方法不能有效解决复杂咽喉区非水平方向布置道岔的分组问题,将咽喉区道岔分组问题抽象为有向图中点的归属问题,构建咽喉有向图模型和道岔分组有向图模型,设计二阶段法对模型求解。第一阶段识别平行进路,目标是基于咽喉有向图运用DFS算法识别并生成平行进路对全集;第二阶段为判断道岔归属,目标是基于进路判断法及道岔坐标设计初分、调整、检验等计算步骤判断道岔归属并生成道岔组。以某个布置复杂的技术站咽喉为例,对本文所提出方法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实现咽喉道岔自动分组,有利于铁路数字化设计和智能化生产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车站 道岔自动分组 二阶段法 有向图 深度优先搜索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可执行度的地铁服务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陈维亚 李嘉佳 康梓轩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090-2099,共10页
基于地铁运营服务质量评价结果制定合理的策略以提升服务质量,是地铁运营管理的重要工作。为了使一定时期内地铁运营服务质量提升策略具有更好的可执行性,融合考量基于乘客视角的服务质量指标的得分、权重和一定时期内受限于运营技术条... 基于地铁运营服务质量评价结果制定合理的策略以提升服务质量,是地铁运营管理的重要工作。为了使一定时期内地铁运营服务质量提升策略具有更好的可执行性,融合考量基于乘客视角的服务质量指标的得分、权重和一定时期内受限于运营技术条件、资源的改进可执行度,将决策树引入重要性战略矩阵(IPA),构建用于决策服务质量指标改进优先级和改进幅度的决策树-重要性战略矩阵模型(DT-IPA)。DT-IPA模型运用分类回归树(CART)算法构建决策树,计算服务质量指标权重并生成分类规则,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改进可执行度。基于所获取的指标权重构建IPA,运用分类规则和指标改进可执行度优化调整由IPA确定的指标初始改进优先级,并量化被调整指标的改进幅度,使调整后的总体服务质量达到预期目标。以2020年11月长沙地铁2号线运营服务质量调查数据开展实证分析。案例结果表明:“车厢拥挤度”指标落在IPA决策的优先改进区,但由于其改进可执行度不足,DT-IPA模型把该指标的改进优先级调整为最低,并选择适当提升“购票与充值服务”和“生命与财产安全”指标服务水平,使得总体服务质量仍有94.3%的概率获得非常满意的评价。实证分析验证了DT-IPA模型的有效性,该方法可用作地铁运营单位提升服务质量的决策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服务质量 提升策略 可执行度 决策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