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基于TAM/TTF模型的学科服务利用研究——以中南民族大学为例 |
董坤
包玲
|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
2013 |
0 |
|
2
|
溶液燃烧法制备长余辉发光材料——介绍一个大学化学综合性实验 |
周盈吉
唐子灵
周丁香
唐万军
|
《大学化学》
CAS
|
2024 |
1
|
|
3
|
科学知识与科学精神的有机融合——以大学通识课程“走近诺贝尔化学奖(双语课程)”为例 |
王献
李琳
|
《大学化学》
CAS
|
2021 |
2
|
|
4
|
浅谈民族高等院校材料化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专业人才培养 |
李琳
张爱清
|
《科技创新导报》
|
2012 |
0 |
|
5
|
民族院校材料化学专业建设与实践 |
谢光勇
张爱清
|
《广东化工》
CAS
|
2010 |
0 |
|
6
|
“一体化、三层次”培养创新人才模式的探讨——以化学实验教学体系为例 |
张泽会
|
《教育教学论坛》
|
2025 |
0 |
|
7
|
以创新为目的的民族高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的探讨 |
孙朗
张爱清
|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
2014 |
1
|
|
8
|
微波蚀刻制备超薄柔性MXenes及其纳米复合材料储钾机制 |
高嵩
赵薇芳
蒋青青
|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5 |
0 |
|
9
|
叶状ZIF-L@Ag复合材料的合成、表征和抗菌性能 |
徐建铭
戴乐
朱家骅
韩晓乐
|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5 |
0 |
|
10
|
黄铁矿作为锂电池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
王大刚
范力仁
王圣平
范畴
何明中
栗海峰
|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8
|
|
11
|
民族院校药学专业物理化学课程教学 |
唐万军
王利华
陈栋华
袁誉洪
伍明
|
《药学教育》
|
2012 |
6
|
|
12
|
基于化学实验中心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的探索 |
邓克俭
陈栋华
伍明
唐万军
|
《大学化学》
CAS
|
2013 |
8
|
|
13
|
Ca掺杂的LiNi_(1/3)Co_(1/3)Mn_(1/3)O_2正极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
刘浩文
乐琦
吴瑞
韩小彦
|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
2018 |
3
|
|
14
|
构建网络学习资源提高民族高校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质量 |
赵新筠
陈喜
周忠强
吴腊梅
张展
|
《大学化学》
CAS
|
2021 |
2
|
|
15
|
民族院校中有机化学教学绿色化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
陈玉
罗冬冬
李云
|
《教育教学论坛》
|
2014 |
6
|
|
16
|
《材料科学基础 》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的探索 |
李婷
李琳
张俊珩
张道洪
|
《广州化工》
CAS
|
2022 |
3
|
|
17
|
共同体视域下民族院校应用化学专业虚拟教研室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
李琳
张道洪
黄涛
|
《大学化学》
CAS
|
2023 |
2
|
|
18
|
关于科研融入材料化学本科教育之创新机制的建立与实施 |
李琳
张爱清
|
《科技创新导报》
|
2008 |
5
|
|
19
|
浅谈基于民族院校学生特点的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
李襄宏
王炎英
唐定国
杨汉民
黄涛
|
《教育教学论坛》
|
2016 |
1
|
|
20
|
民族院校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分层教学调查与实践 |
察冬梅
|
《大学化学》
CAS
|
2022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