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9篇文章
< 1 2 6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TAM/TTF模型的学科服务利用研究——以中南民族大学为例
1
作者 董坤 包玲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3年第3期147-150,共4页
基于整合的TAM/TTF模型,通过定义任务特性、资源内容特性、资源构建特性、用户特性、图书馆认知等一系列对学科服务利用行为产生影响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构建了一个用于分析与预测用户学科服务采纳利用行为的整合理论模型;采用基于该模... 基于整合的TAM/TTF模型,通过定义任务特性、资源内容特性、资源构建特性、用户特性、图书馆认知等一系列对学科服务利用行为产生影响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构建了一个用于分析与预测用户学科服务采纳利用行为的整合理论模型;采用基于该模型的调查问卷方式,分别从教师与学生不同维度对其进行了验证,并探究不同因素对教师及学生的学科服务采纳利用行为的作用机制及各因素的影响力权重,最后给出结论并归纳本研究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服务 技术接受模型 任务-技术适配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液燃烧法制备长余辉发光材料——介绍一个大学化学综合性实验 被引量:1
2
作者 周盈吉 唐子灵 +1 位作者 周丁香 唐万军 《大学化学》 CAS 2024年第1期166-172,共7页
介绍了一个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制备、表征,及性能测试的大学化学综合性实验。内容包括:尖晶石型碱土铝酸盐发光材料的制备,物相纯度的表征,以及发光性能的测试。本实验安全、简单、迅速,富有观赏性。学生通过本实验可以掌握溶液燃烧的物... 介绍了一个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制备、表征,及性能测试的大学化学综合性实验。内容包括:尖晶石型碱土铝酸盐发光材料的制备,物相纯度的表征,以及发光性能的测试。本实验安全、简单、迅速,富有观赏性。学生通过本实验可以掌握溶液燃烧的物理化学原理,提高基本实验技能,更重要的是呈现化学之美,激发学生科学研究的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余辉发光材料 溶液燃烧法 化学之美 大学化学综合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知识与科学精神的有机融合——以大学通识课程“走近诺贝尔化学奖(双语课程)”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王献 李琳 《大学化学》 CAS 2021年第3期291-297,共7页
以"走近诺贝尔化学奖(双语课程)"为例,探讨理工类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设计理念和实践探索。
关键词 大学通识教育课程 科学知识 科学精神 走近诺贝尔化学奖(双语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民族高等院校材料化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专业人才培养
4
作者 李琳 张爱清 《科技创新导报》 2012年第25期232-232,共1页
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高等院校材料化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原则和经验,调查我校往届毕业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对社会的适应性,提出了民族高等院校材料化学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形成了民族高等院校材料化学专业的基本规范,这... 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高等院校材料化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原则和经验,调查我校往届毕业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对社会的适应性,提出了民族高等院校材料化学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形成了民族高等院校材料化学专业的基本规范,这将为民族高等院校材料化学专业的发展以及提高民族高等院校材料化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有力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高等院校 材料化学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院校材料化学专业建设与实践
5
作者 谢光勇 张爱清 《广东化工》 CAS 2010年第11期179-180,共2页
文章通过对材料化学专业背景的分析,探讨了民族院校材料化学专业的定位及专业建设,提出了适合民族院校的材料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民族院校 材料化学 专业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体化、三层次”培养创新人才模式的探讨——以化学实验教学体系为例
6
作者 张泽会 《教育教学论坛》 2025年第12期166-169,共4页
高等院校已构建起一个以化学一级学科为基础的“一体化、三层次”化学实验教学新体系,包括基础性实验、专业性实验以及融合创新理念的综合实验三大层次,旨在系统地提升学生的实验技能与科研素养。通过创新性地实施多层次、多途径、多模... 高等院校已构建起一个以化学一级学科为基础的“一体化、三层次”化学实验教学新体系,包括基础性实验、专业性实验以及融合创新理念的综合实验三大层次,旨在系统地提升学生的实验技能与科研素养。通过创新性地实施多层次、多途径、多模式的开放实验教学策略,不仅加强了学生的基础实验操作能力,还显著激发了他们的实践兴趣和动手热情,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独立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取得了实践育人的显著成果,为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一体化、三层次” 化学实验教学 创新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创新为目的的民族高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的探讨 被引量:1
7
作者 孙朗 张爱清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109-111,共3页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是材料科学相关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是相关专业本科生的核心课程。本文从民族高校的教学现状出发,根据中南民族大学化材学院材料化学专业以及高分子材料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培养目标和方案,对"材料...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是材料科学相关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是相关专业本科生的核心课程。本文从民族高校的教学现状出发,根据中南民族大学化材学院材料化学专业以及高分子材料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培养目标和方案,对"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课程教改中存在的问题及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主要包括两个大的方面: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教学内容的优化。这一举措对丰富本科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内容、并深化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它有利于完善以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的教学体系,并极大地推动新形势下材料人才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高校 创新能力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蚀刻制备超薄柔性MXenes及其纳米复合材料储钾机制
8
作者 高嵩 赵薇芳 蒋青青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2期153-161,共9页
过渡金属碳/氮化物(MXenes)因其可调的层间距和高导电性,被视为钾离子电池的理想电极候选材料.但合成时间长和相邻层的自聚集限制了其实际应用.采用微波刻蚀将刻蚀时间从几十小时缩短至30 min,同时制备出了高质量的超薄柔性MXenes.以柔... 过渡金属碳/氮化物(MXenes)因其可调的层间距和高导电性,被视为钾离子电池的理想电极候选材料.但合成时间长和相邻层的自聚集限制了其实际应用.采用微波刻蚀将刻蚀时间从几十小时缩短至30 min,同时制备出了高质量的超薄柔性MXenes.以柔性MXenes导电层为基底,将碳球均匀支撑于层间,并通过进一步的硫掺杂诱导了不同钛价态.结果表明:精心设计的S-C@Ti_(3)C_(2)T_(x)阳极在500 mA·g^(-1)的电流密度下,循环400次后显示出327 mA·h·g^(-1)的优异可逆比容量.这是首次将微波蚀刻分层的MXenes材料应用于钾离子充电电池研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离子电池 过渡金属碳/氮化物 阳极 碳化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状ZIF-L@Ag复合材料的合成、表征和抗菌性能
9
作者 徐建铭 戴乐 +1 位作者 朱家骅 韩晓乐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3期301-306,共6页
ZIF系列是类沸石的咪唑酸盐框架材料.ZIF-L是Zn^(2+)与2-甲基咪唑的N原子配位后自组装形成的材料,具有良好的加载和吸附能力.通过水溶液合成方法,合成了叶状ZIF-L,并与Ag纳米颗粒(NPs)吸附结合,形成叶片状ZIF-L@Ag复合材料.通过最小抑... ZIF系列是类沸石的咪唑酸盐框架材料.ZIF-L是Zn^(2+)与2-甲基咪唑的N原子配位后自组装形成的材料,具有良好的加载和吸附能力.通过水溶液合成方法,合成了叶状ZIF-L,并与Ag纳米颗粒(NPs)吸附结合,形成叶片状ZIF-L@Ag复合材料.通过最小抑制浓度(MIC)、CFU计数法分析,发现ZIF-L@Ag复合材料对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表现出了优异的抗菌性能.细胞膜通透性测定结果表明,ZIF-L@Ag NPs复合材料能够改变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IF-L咪唑酸盐框架材料 ZIF-L@Ag复合材料 抗菌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铁矿作为锂电池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大刚 范力仁 +3 位作者 王圣平 范畴 何明中 栗海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93-96,共4页
对天然黄铁矿进行深加工后获得平均粒径为13μm,w(Fe)、w(S)分别为45.30%、50.95%的超微细黄铁矿粉,并以高级脂肪酸盐对其进行改性,采用TG/DSC、XPS及XRD对粉体进行了表征。XRD和TG/DSC分析表明粉体主要物相为黄铁矿FeS2,表面包覆着有... 对天然黄铁矿进行深加工后获得平均粒径为13μm,w(Fe)、w(S)分别为45.30%、50.95%的超微细黄铁矿粉,并以高级脂肪酸盐对其进行改性,采用TG/DSC、XPS及XRD对粉体进行了表征。XRD和TG/DSC分析表明粉体主要物相为黄铁矿FeS2,表面包覆着有机改性剂;XPS分析结果表明,改性前后黄铁矿表面S分别以SO42-和[S2]2-形式存在,而Fe均以Fe3+形式存在。对粉体试样进行电化学阻抗谱、恒电流放电测试和循环伏安测试,结果表明,改性黄铁矿具有较小的电荷转移电阻和较好的导电性;常温下以0.354A电流放电,截止电压为0.5V,改性黄铁矿的放电电位平台为1.44V,放电比容量达850mAh/g,接近理论容量890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铁矿 锂电池 正极材料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院校药学专业物理化学课程教学 被引量:6
11
作者 唐万军 王利华 +2 位作者 陈栋华 袁誉洪 伍明 《药学教育》 2012年第1期40-42,共3页
物理化学是药学专业开设的一门理论基础课程。结合物理化学在药学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突出药学的专业特点,就物理化学课程的重要性、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出一些看法。
关键词 物理化学 药学专业 教学方法 教学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化学实验中心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的探索 被引量:8
12
作者 邓克俭 陈栋华 +1 位作者 伍明 唐万军 《大学化学》 CAS 2013年第2期22-24,共3页
结合实例介绍了基于省级化学实验示范中心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提高化学实验中心资源利用率,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初步实践。在4年的大学教育里根据大学生自身特点,采取将大学生按能力和兴趣分层次,针对化学与化工专业... 结合实例介绍了基于省级化学实验示范中心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提高化学实验中心资源利用率,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初步实践。在4年的大学教育里根据大学生自身特点,采取将大学生按能力和兴趣分层次,针对化学与化工专业的特点分别按基本实验技能,科研创新能力和创业、产业化能力3个层次分流培养。文中阐述了对上述工作的具体做法、体会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中心 创新创业基地 层次分流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掺杂的LiNi_(1/3)Co_(1/3)Mn_(1/3)O_2正极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浩文 乐琦 +1 位作者 吴瑞 韩小彦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3期1-4,27,共5页
为探讨Ca的掺杂对LiNi_(1/3)Co_(1/3)Mn_(1/3)O_2材料结构和电性能的影响,以草酸为沉淀剂,以不同含量Ca对LiNi_(1/3)Co_(1/3)Mn_(1/3)O_2进行掺杂改性,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对产品进行表征,探讨了不同Ca含量样品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 为探讨Ca的掺杂对LiNi_(1/3)Co_(1/3)Mn_(1/3)O_2材料结构和电性能的影响,以草酸为沉淀剂,以不同含量Ca对LiNi_(1/3)Co_(1/3)Mn_(1/3)O_2进行掺杂改性,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对产品进行表征,探讨了不同Ca含量样品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大量Ca掺杂生成明显Ca O杂相,而少量Ca掺杂则能顺利进入材料晶格之中.随着Ca掺入,晶体类型不变,但c轴略收缩,形成更紧密的结构.充放电显示Ca在低倍率(2.5~4.3 V,0.5 C)时,能一定程度提高材料的循环性能;但在高倍率(2.5~4.3 V,5 C)时,能明显提高容量和循环性能.充放电曲线同时显示未掺杂的材料高倍率下极化严重,放电平台严重降低;而Ca掺杂的材料极化状况则不明显,说明Ca掺杂能抑制极化并提高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的掺杂改性 LINI1/3CO1/3MN1/3O2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网络学习资源提高民族高校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质量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新筠 陈喜 +2 位作者 周忠强 吴腊梅 张展 《大学化学》 CAS 2021年第1期197-201,共5页
利用学生对网络课程资源的信息反馈以及平台数据分析,对构建的超星学习资源进行优化,输出优质在线课程资源,并开展民族高校有机化学课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能有效把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到主动学... 利用学生对网络课程资源的信息反馈以及平台数据分析,对构建的超星学习资源进行优化,输出优质在线课程资源,并开展民族高校有机化学课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能有效把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到主动学习并加深知识内化,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从而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希望该研究成果对于多民族地区高校有机化学课程或者其他基础课程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课程资源构建 超星学习平台 高校有机化学课程 线上线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院校中有机化学教学绿色化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玉 罗冬冬 李云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第13期49-51,共3页
《有机化学》和《有机化学实验》是我校多个理科学院多个本科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绿色化学作为有机化学的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应该体现在其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中。结合本校实际,对基础有机化学理论和实验绿色化模式进行了改革和思考。
关键词 绿色化学 有机化学 有机化学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材料科学基础 》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的探索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婷 李琳 +1 位作者 张俊珩 张道洪 《广州化工》 CAS 2022年第8期198-200,共3页
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高等教育“三全”育人的重要途径,如何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教学过程是理工科类课程思政所面临的挑战。《材料科学基础》作为材料学科的重要核心基础课程,蕴含丰富的思想政治元素。通过提升教师思想认识与政治素养,精... 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高等教育“三全”育人的重要途径,如何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教学过程是理工科类课程思政所面临的挑战。《材料科学基础》作为材料学科的重要核心基础课程,蕴含丰富的思想政治元素。通过提升教师思想认识与政治素养,精心设计课程内容,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的探索,实现对学生科技强国思想、职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等价值观的教育与引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科学基础 课程思政 理工科专业课 教学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体视域下民族院校应用化学专业虚拟教研室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琳 张道洪 黄涛 《大学化学》 CAS 2023年第10期89-94,共6页
虚拟教研室是“智能+”时代新型基层教学组织的重要探索,是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支撑。本文将共同体概念同高校教研室相结合,将教研室建设基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下进行建构。研究了由中南民族大学牵头... 虚拟教研室是“智能+”时代新型基层教学组织的重要探索,是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支撑。本文将共同体概念同高校教研室相结合,将教研室建设基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下进行建构。研究了由中南民族大学牵头的“民族院校应用化学专业虚拟教研室”的建设理论与实践,从微观把握到宏观调控,发挥教研室基层教学组织的重要作用,促进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教研室 应用化学专业 民族院校 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科研融入材料化学本科教育之创新机制的建立与实施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琳 张爱清 《科技创新导报》 2008年第34期103-104,共2页
本文在对比研究了国内外材料化学本科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培养创新意识为目的、以科研促进材料化学本科教育、让理论基础与实践前沿更好结合的新型教育机制。这其中包括科研在理论教学中的有机渗透,以及科研与实践教... 本文在对比研究了国内外材料化学本科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培养创新意识为目的、以科研促进材料化学本科教育、让理论基础与实践前沿更好结合的新型教育机制。这其中包括科研在理论教学中的有机渗透,以及科研与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分别从教学手段的多元化和教学内容的多层次化等方面探讨了科研与本科理论教学有机结合的切入点,并试图构建"走近科研"、"专业综合性实验"、"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等多个科研与本科实践教学良好衔接的载体,力争实现科研与教学的相互融合与促进,最终达到两者的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化学 科研 本科教育 创新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基于民族院校学生特点的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襄宏 王炎英 +2 位作者 唐定国 杨汉民 黄涛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第50期272-273,共2页
根据民族院校化学专业及学生的特点,提出应针对民族学生差异性,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的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将民族院校化学实验教学与民族地区学生实际、民族地区化工实际相结合,探索具有针对性强、实践性强的实验教学方法;形成强化基... 根据民族院校化学专业及学生的特点,提出应针对民族学生差异性,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的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将民族院校化学实验教学与民族地区学生实际、民族地区化工实际相结合,探索具有针对性强、实践性强的实验教学方法;形成强化基础性、注重研究性、面向应用性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开放式化学实验教学体系,对于民族地区化学事业建设、民族院校化学课程改革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化学实验课 改革与实践 差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院校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分层教学调查与实践 被引量:2
20
作者 察冬梅 《大学化学》 CAS 2022年第7期47-52,共6页
因中学课改、高考改革以及民族院校录取的特殊性等原因,目前学生化学基础、学习目的等差异较大,特在授课班级内开展无机及分析化学分层教学研究。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同学赞同分层教学尝试;并且初步开展的分层教学实践也取得了较好效果... 因中学课改、高考改革以及民族院校录取的特殊性等原因,目前学生化学基础、学习目的等差异较大,特在授课班级内开展无机及分析化学分层教学研究。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同学赞同分层教学尝试;并且初步开展的分层教学实践也取得了较好效果。但如何进一步开展分层教学才能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院校 无机及分析化学 分层教学 调查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