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大学生旅游市场开发探析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以武汉市中南民族大学为例 |
彭甜
|
《新闻传播》
|
2010 |
0 |
|
2
|
生态旅游场域中的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以通道芋头古侗寨为例 |
穆昭阳
曾舒
曾婷
|
《民间文化论坛》
|
2011 |
2
|
|
3
|
赶集与电商:中部民族地区消费传播仪式场特征研究 |
陈峻俊
王淼
|
《新闻论坛》
|
2019 |
1
|
|
4
|
利用民族文化关键符号 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新平台——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例 |
李锦云
|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5 |
2
|
|
5
|
论大学宗教公选课的教育意义及教学策略 |
李国华
|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2011 |
1
|
|
6
|
大学生态教育新探 |
李国华
|
《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版)》
|
2011 |
7
|
|
7
|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浪漫主义书写——论叶梅小说的创作特色 |
杨彬
|
《长江文艺评论》
|
2023 |
0 |
|
8
|
非语言交际的民族性分析 |
刘文武
|
《全国商情》
|
2009 |
0 |
|
9
|
沈从文湘西散文的地理叙事及其演变 |
邹建军
蒋士美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3
|
|
10
|
鲁迅命题:“铁屋子”与“坟”的视域融合和思想转圜 |
罗义华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2
|
|
11
|
普通话水平测试与汉语水平考试的比较研究及实践 |
何干俊
|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12
|
高校对外汉语专业人才培养探究 |
何干俊
|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2010 |
2
|
|
13
|
惩罚神话中的集体意识:吴刚伐桂与西西弗斯推石 |
穆昭阳
|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 |
4
|
|
14
|
“黄祸论”与晚清民初知识界的国民性焦虑 |
罗义华
|
《三峡论坛》
|
2020 |
1
|
|
15
|
公益传播中媒介推动器官捐献的作用与作为 |
陈丽娟
|
《新闻前哨》
|
2019 |
4
|
|
16
|
莫言小说《丰乳肥臀》中的3D细节描写 |
李庆福
田海林
夏津蓉
|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0 |
1
|
|
17
|
基于用户满意度的主流媒体直播评价模型及效果 |
刘琴
孙勇
|
《东南传播》
|
2021 |
1
|
|
18
|
一部反映荆楚文化的方言力作——芜崧《湖北江陵方言》评介 |
邵则遂
|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0 |
|
19
|
发展文化旅游与构建和谐社会——以湖北巴东纤夫文化旅游节为例 |
陈红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
0 |
|
20
|
被压抑的母性——论现代女作家对生育的认识和表现 |
田美丽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