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卫市产妇5种传染性疾病感染趋势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杨平安 张芳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9年第21期234-234,共1页
目的:了解中卫市产妇传染性疾病的感染趋势。方法:选择5年期间在我院就诊的产妇,应用相关方法进行甲肝、乙肝、丙肝、梅毒和艾滋病抗体检测、分析相关实验室检查资料。结果:甲肝在2007年存在增高趋势,乙肝仍稳定在高感染率状态,丙肝呈... 目的:了解中卫市产妇传染性疾病的感染趋势。方法:选择5年期间在我院就诊的产妇,应用相关方法进行甲肝、乙肝、丙肝、梅毒和艾滋病抗体检测、分析相关实验室检查资料。结果:甲肝在2007年存在增高趋势,乙肝仍稳定在高感染率状态,丙肝呈下降趋势,梅毒感染呈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妇 甲肝 乙肝 丙肝 艾滋病 梅毒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中老年腹股沟疝52例体会 被引量:15
2
作者 田自新 丁学忠 李玉英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8年第12期891-891,共1页
关键词 老年腹股沟疝 无张力疝修补术 慢性阻塞性肺病 治疗 前列腺增生症 聚丙烯单丝 修补片 医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酸染色法联合细针吸取细胞学在诊断淋巴结核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杨平安 张芳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7年第11期1341-1344,共4页
目的研究抗酸染色法联合细针吸取细胞学(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FNAC)在淋巴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1日至2016年8月1日收治的120例表现为体表淋巴结肿大、肉芽肿性病变患者。选择合适的肿大淋巴结行穿... 目的研究抗酸染色法联合细针吸取细胞学(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FNAC)在淋巴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1日至2016年8月1日收治的120例表现为体表淋巴结肿大、肉芽肿性病变患者。选择合适的肿大淋巴结行穿刺抽吸取材、涂片,一份用瑞氏染色-吉姆萨复合染色法染色行细胞学检查,另一份直接涂片作抗酸染色。根据细胞、组织形态和病理学特点进行细胞学分型,并与各型抗酸染色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根据淋巴结核细胞学分型,120例患者中Ⅰ型2例,Ⅱ型10例,Ⅲ型57例,Ⅳ型22例,Ⅴ型11例,漏诊14例(其中Ⅰ型4例,Ⅱ型2例,Ⅳ型7例,Ⅴ型1例),误诊4例(其中Ⅰ型1例,Ⅱ型1例,Ⅳ型2例)。诊断准确率为85.00%。类上皮细胞和郎格罕巨细胞主要出现在Ⅲ型,抗酸染色结果显示,治疗前Ⅳ型抗酸染色阳性率达到95.45%,高于Ⅰ型(50.00%)、Ⅱ型(30.00%)、Ⅲ型(36.84%)和Ⅴ型(54.54%)(P均<0.05)。结论 FNAC诊断淋巴结核准确率较高,但Ⅳ型漏诊率较高,结合抗酸染色法可降低Ⅳ型的漏诊率和误诊率,可提高诊断准确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酸染色法 细胞学 淋巴结核 临床诊断 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5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4
4
作者 李艳茹 《山西中医》 2008年第9期26-27,共2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标准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与对照组34例。治疗组采用血府逐瘀汤加味配合西药常规用药,对照组仅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26例,有效35例,无效...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标准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与对照组34例。治疗组采用血府逐瘀汤加味配合西药常规用药,对照组仅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26例,有效3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3.8%(95%CI=84.8%-98.3%);对照组显效4例,有效21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3.5%(95%CI=55.6%~87.1%);两组综合疗效比较(H=3.1654,P=0.0026),有显著性差异;心电图综合疗效比较也有显著差异(u=2.0770,P=0.032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综合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其收益为OR=0.18(95%CI=0.05—0.64),NNT=5(95%CI=2.91—15.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绞痛 血府逐瘀汤加味 中西医结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晚期孕妇抑郁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9
5
作者 田燕燕 胡金萍 +4 位作者 刘秀英 拓明花 张研婷 牛建梅 尚玉秀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52-1155,共4页
目的了解妊娠晚期孕妇的抑郁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宁夏6所医院1 202名妊娠晚期孕妇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定孕妇抑郁状况,采用非条件Logistic分析抑郁的影响因素。结果 1 202名孕妇... 目的了解妊娠晚期孕妇的抑郁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宁夏6所医院1 202名妊娠晚期孕妇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定孕妇抑郁状况,采用非条件Logistic分析抑郁的影响因素。结果 1 202名孕妇抑郁检出率为51. 41%,SDS得分为(52. 01±10. 18)分,高于常摸(41. 88±10. 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 806,P <0. 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流产、婚姻不幸、父母早年离异、有孕期并发症、文化程度较低、夫妻关系差、社会支持度低是妊娠晚期抑郁的危险因素。结论妊娠晚期孕妇抑郁较普遍,且抑郁与多种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影响因素 妊娠晚期 孕妇
原文传递
妊娠晚期孕妇抑郁与睡眠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8
6
作者 田燕燕 拓明花 +3 位作者 马若梅 张研婷 牛建梅 尚玉秀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30-634,共5页
目的了解妊娠晚期孕妇抑郁和睡眠质量的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妊娠晚期孕妇抑郁与睡眠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中卫市2所医院535名符合调查要求的孕妇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和... 目的了解妊娠晚期孕妇抑郁和睡眠质量的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妊娠晚期孕妇抑郁与睡眠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中卫市2所医院535名符合调查要求的孕妇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定孕妇睡眠质量及抑郁。结果 535名孕妇抑郁检出率为34.2%,睡眠障碍的检出率为20.6%。有抑郁的孕妇睡眠障碍检出率(29.0%)高于无抑郁的孕妇(1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018,P=0.001)。PSQI总分和SDS得分呈正相关(r=0.680,P<0.001)。文化程度低、夫妻关系差、有孕期并发症、睡眠障碍是妊娠晚期孕妇抑郁的危险因素。有孕期并发症、担忧孩子健康、抑郁是妊娠晚期孕妇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结论妊娠晚期孕妇睡眠质量与抑郁呈正相关,应采取综合性干预措施改善妊娠晚期孕妇的抑郁情绪和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晚期 睡眠质量 抑郁 相关性研究
原文传递
糖尿病合并肛周脓肿术后应用益气养阴托毒汤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7
7
作者 武春丽 杜文中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3374-3375,共2页
2007年以来,对糖尿病合并肛周脓肿的患者常规根治术后加服自拟益气养阴托毒汤治疗共47例,取得满意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男32例,女15例;年龄26-70(50±19)岁;病程3-8 d。肛周皮下脓肿23例,黏膜下脓肿6例,坐骨直肠脓肿... 2007年以来,对糖尿病合并肛周脓肿的患者常规根治术后加服自拟益气养阴托毒汤治疗共47例,取得满意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男32例,女15例;年龄26-70(50±19)岁;病程3-8 d。肛周皮下脓肿23例,黏膜下脓肿6例,坐骨直肠脓肿5例,直肠后深间隙脓肿6例,骨盆直肠间隙脓肿7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养阴托毒汤 糖尿病 肛周脓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抚触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郝艳玲 殷学芳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79-80,共2页
关键词 婴儿生长发育 婴儿抚触 新生儿 临床观察 医疗护理技术 生长发育情况 免疫反应性 特定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因子混合模型分析妊娠晚期抑郁的特征
9
作者 张阳 钱鸿春 +3 位作者 孙雪玲 拓明花 尹娇娜 尚玉秀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3年第13期2329-2333,共5页
目的基于因子混合模型探讨不同类别妊娠晚期抑郁的特征,为不同类别的妊娠晚期抑郁提供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调查1202名妊娠晚期抑郁孕妇,采用因子混合模型进行分析,寻找妊娠晚期抑郁因子混合模型的最优分类模型... 目的基于因子混合模型探讨不同类别妊娠晚期抑郁的特征,为不同类别的妊娠晚期抑郁提供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调查1202名妊娠晚期抑郁孕妇,采用因子混合模型进行分析,寻找妊娠晚期抑郁因子混合模型的最优分类模型。结果因子混合模型分析结果支持3类别3因子NP-FM模型为最优模型,LMR(P值)≤0.0001,BLRT(P值)≤0.0001,Entropy=0.939,BIC=41600.734,aBIC=41394.338。根据得分特征将其分别命名为“高危型”“中危型”“低危型”,分别占全部调查对象的20.7%、20.2%和59.1%。结论妊娠晚期抑郁测量结果的最佳潜变量模型为3类别3因子NP-FM模型。基于潜变量模型将SDS量表条目内容概括为3个维度:认知、精神运动、心理。在认知维度和精神运动维度方面,中危型和高危型孕妇有抑郁倾向,在心理维度方面仅高危型孕妇有抑郁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晚期 抑郁 因子混合模型
原文传递
艾灸配合膝胸卧位矫正胎位的临床体会
10
作者 段翠香 杨磊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5年第19期78-78,共1页
关键词 矫正胎位 膝胸卧位 临床体会 艾灸 足月妊娠分娩 围产儿死亡率 软产道损伤 后出头困难 新生儿窒息 异常胎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前抑郁与产后抑郁症的相关性 被引量:30
11
作者 陈璐 胡金萍 +3 位作者 拓明花 张研婷 牛建梅 尚玉秀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30-334,共5页
目的探讨产前抑郁与产后抑郁症的关系。方法选择银川市妇幼保健院与中卫市中医院2所医院的200名住院待产妇,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 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与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dinburgh postnatal depression scale,EPDS)分别... 目的探讨产前抑郁与产后抑郁症的关系。方法选择银川市妇幼保健院与中卫市中医院2所医院的200名住院待产妇,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 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与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dinburgh postnatal depression scale,EPDS)分别调查产前与产后抑郁状况。结果 200名产妇产前抑郁检出率为20.0%,产后3 d抑郁检出率为26.0%,产后42 d检出率为15.5%。有产前抑郁的产妇产后3 d(χ^2=9.381,P=0.002)、产后42 d(χ^2=11.923,P=0.001)抑郁检出率高于无产前抑郁者。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产前SDS得分与产后3 d的EPDS得分、与产后42 d的EPDS得分均呈正相关(均有P<0.05)。广义估计方程分析亦得出产前抑郁与产后3 d抑郁、产后42 d抑郁均呈正相关(均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显示产前抑郁是产后3 d抑郁(OR=2.678,95%CI:1.241~5.781,P=0.012)、产后42 d抑郁(OR=3.180,95%CI:1.303~7.763,P=0.011)的危险因素。结论产前抑郁与产后抑郁症呈正相关,产前抑郁增加了产后抑郁症的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抑郁 产后抑郁症 相关性研究
原文传递
孤啡肽与孕期并发症的交互作用对产后抑郁症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璐 张研婷 +3 位作者 胡金萍 拓明花 牛建梅 尚玉秀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19-823,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孤啡肽(orphanin FQ,OFQ)与孕期并发症及其交互作用对产后抑郁症(postpartum depression,PPD)影响。方法收集银川市与中卫市两所医院200名待产孕妇,应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nzyme-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ELISA)测定血清... 目的探讨血清孤啡肽(orphanin FQ,OFQ)与孕期并发症及其交互作用对产后抑郁症(postpartum depression,PPD)影响。方法收集银川市与中卫市两所医院200名待产孕妇,应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nzyme-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ELISA)测定血清OFQ水平,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家庭因素及孕期并发症,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dinburg postnatal depression scale,EPDS)评估产后42 d抑郁状况。结果产后抑郁症组血清OFQ水平48.52(37.56,57.13)pg/ml高于对照组18.37(16.63,25.35)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761,P<0.001)。婆媳关系较差(P=0.014)、有孕期并发症(χ~2=6.505,P=0.011)的产妇抑郁检出率高。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显示,血清OFQ(OR=21.464,95%CI:6.859~67.167,P<0.001)与孕期并发症(OR=3.600,95%CI:1.013~12.794,P=0.048)为PPD的危险因素,交互作用模型分析显示血清OFQ与孕期并发症之间存在交互作用(OR=2.229,P=0.021)。结论血清OFQ与孕期并发症是PPD的危险因素,两者同时存在时可增加PPD发生的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抑郁 孤啡肽 孕期并发症 交互作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